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技术
•小的圆形灰绿色菌落,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有些菌落有黑色凹陷
10mLLB2
TSA-YE
鼠李糖
TSA-YE
阳性
选择木糖阴性、鼠李糖阳性的纯培养物继续进行鉴定
革兰氏染色
单增李斯特氏菌和斯氏李斯特氏菌在刺种点周围产生狭小的透明溶血环;在靠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接种端溶血增强
革兰氏阳性短杆菌
动力试验
MR试验
一、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概况
生物学特性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粪便、青储饲料和食品中能长期存活;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经5-20min可杀死,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马林20min 可杀死此菌;湿热灭菌(121℃,至少15min)和干热灭菌(160-170℃,至少1hr)可杀灭该菌,对紫外线和γ射线敏感;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氨基糖苷类、氯霉素均敏感。
食品中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 )普遍存在于环境中,最新的分类学研究表明,其分为六个 种: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绵羊(伊氏)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无害)李斯特氏菌、斯氏李斯特氏菌、威氏李斯特氏菌、格氏李斯特氏菌在李斯特氏菌属只有两种致病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伊氏李斯特氏菌可以引起老鼠和其他动物发病。但是,其中通常只有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和人类的李斯特氏菌症(listeriosis)相关。因此,李斯特氏菌中最有检测意义是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
一、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概况
李斯特氏菌属
革兰氏阳性,老龄培养物多转为革兰阴性;兼性厌氧,无芽孢、无荚膜;生长温度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pH范围pH4.4-pH9.6;LM的幼龄菌(16~24h的培养物),为革兰阳性小杆菌,常呈V字形,成对排列。在22~25℃环境中形成4根鞭毛,故在25℃肉汤培养液中出现轻微旋转或翻滚样的运动。而在32℃时仅形成一根鞭毛,动力缓慢。
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其检测方法
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其检测方法一、单增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学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是李斯特菌属。
李斯特菌属(Listeria)共分为2个群,7个种:第一群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LM)(亦称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L ivanovii)(亦称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L innocua)(亦称无害李斯特菌)、韦氏李斯特菌(L welshimei)、塞氏李斯特菌(L seeligeri),第二群包括格氏李斯特菌(L grayi)和莫氏李斯特菌(L mulTayi)。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疾病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二、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1.细菌培养法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最适在含有CO2的微需氧环境中生长,生长温度范围-1.5℃-45℃,最适温度为30℃-37℃,能在普通冰箱冷藏室生长,是一种典型的耐冷性细菌,同时还具有耐盐性。
LM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呈细小直径约0.2-0.4μm、半透明露水样菌落。
在血琼脂平板上有β溶血环。
在显色培养基上呈蓝绿色。
2.生化鉴定法该菌主要生化特性如下:①触酶阳性;②氧化酶阴性;③发酵多种糖类;④产酸不产气;⑤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维二塘;⑥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⑦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⑧VP、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试验阳性;⑨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经5-20分钟可杀死,70%酒精5min、2.5%石碳酸、2.5%氢氧化钠、2.5%福尔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
⑩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
3.血清凝集法根据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LM分为16个血清型:1/2a、1/2b、1/2c、3a、3b、3c、4a、4ab、4b、4c、4d、4e、5、6a、6b、7。
单增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monocytohenes)
潜伏期: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健康成人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易感者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腹泻、败血症、脑膜炎、孕妇出现流产。
在食品加工中,中心温度必须达到70℃持续2分钟以上。
李斯特氏菌。
该细菌喜冷不爱热,如果人被感染,将有三成的病死率。
李斯特氏菌。
此菌的特性是喜冷怕热,在低温环境中可大量繁殖。
人们习惯于把电冰箱当作食品的保险箱,将一次吃不完的食物随手放进冷藏室,未经加热消毒就食用,这是李斯特氏菌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
人感染该菌后多表现为脑膜炎、败血症,孕妇感染则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和新生儿败血症。
在夏季每个家庭都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电冰箱要定期清洗,存放的食物要生熟分开,熟食在食用前要加热消毒,温度必须达到70℃以上且持续2分钟以上。
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
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
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上升趋势。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食品中限量标准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致病菌,可以存在于各种食品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此来规范食品生产和销售,保护用户的健康。
1.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简介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厌氧生长的特性,是一种耐热菌。
它可以在低温下生存,并且能够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生长,如冷藏食品、腌渍食品、熟食等。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会引起李斯特菌病,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2.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针对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含量,各国家和地区均制定了不同的限量标准。
欧盟针对某些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限量标准为100个CFU/g(菌落形成单位/克),而加拿大则规定某些冷藏食品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限量为100个CFU/g。
这些限量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避免食品中过多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保障用户的安全。
3.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食品行业的影响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食品中的存在对食品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食品生产企业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和质量,以确保食品中的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符合限量标准。
食品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食品的抽检和监测,一旦发现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超过限量标准,将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召回产品等。
用户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行业的发展和销售。
4. 针对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为了控制食品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的含量,食品生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严格控制原料的质量,确保原料不受污染。
加强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管理,包括设施的清洁消毒、员工的个人卫生等。
对易受污染的食品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如高温加热等,以杀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食品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规定。
5. 结语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是一种常见的食品中病原菌,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是什么作者:周林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31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包含在食源性致病菌范围当中。
就目前来看,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分子学检测方法是很多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方法中使用最频繁的两种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时间短的特点,然而其非常依赖高特异性的抗体,结果容易出现失误,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详细判定。
和免疫学检测法相比,分子学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省时省力等特点,然而分子学检测方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操作经验,同时不能在大批量检测中应用。
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概述(一)生物学特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阳性短杆菌,其对营养的需求量较少,生长温度通常最低不能低于2摄氏度,最高不能超过42摄氏度,同时可以在弱酸、弱碱和6.5%NaCl肉汤中得到快速成长,并且能够形成β-溶血。
在其生长过程中还可以发酵出很多种糖类物质,按照O抗原以及H抗原能够分解成十三中血清型,其中1/2a与4b这两种类型在致病菌株中的占比最大。
(二)污染源及流行病学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致病菌,抗冻能力非常强,其主要传播路径是通过粪-口这种方式进行。
健康人粪便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携带率通常为0.6%至16.0%,然而奶制品、水产品以及家禽中均携带相应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另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通过胎盘、黏膜、性以及产道鞥部位都可以进入到体内,从而导致感染。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致病性与其具有的毒作用、宿主的免疫状况以及年龄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宿主的细胞免疫可以有效的解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中存在的病菌。
各种免疫力弱的人群都属于易感人群,比如新生儿、四十岁以上的成人等。
健康成人感染后会出现和感冒相似的情况,然而其他免疫力功能较低的人可能会出现更加严重的症状,乃至会直接死亡。
二、相关检测技术(一)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就目前来看,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与运用。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验 ppt课件
按2009年国家食源性疾病检测网的工作手 册
1.定性检测 2.定量检测
检样 25 g(ml)样品+LB 增菌液225 mL,均质
1
30 ℃±1 ℃,24 h 0.1 mL+10 mL LB 增菌液
2 30 ℃±1 ℃,18 h~24 h
科玛嘉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 36 ℃±1 ℃,24 h~48 h
表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选择性平板 上的菌落特征
选择性琼脂平板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科 玛嘉显色培养基菌落为:蓝色,周围有白色 晕圈.
PALCAM琼脂菌落:为灰绿色,小的圆形菌落 ,周围有棕黑色水解圈,有些菌落有黑色 凹陷
L.M在 Chromagar培养基生长特征
L.M在OXA培养基生长特征
协同溶血试验 (cAMP):
在血平板上平行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马红球菌 (R.equi), 在它们中两者之间垂直接种可疑李斯特菌 , 但不要触及它们, 于30℃培养24h~48 h, 检查平板 中垂直接种点对溶血环的影响。靠近金黄色葡萄 球菌接种点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溶血增强, 斯氏李斯特菌(L.seeligeri)的溶血也增强, 而伊氏 李斯特菌(L.ivanovii)在马红球菌附近的溶血增 强。
PALCAM琼脂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引言: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潜伏在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能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因此,研究和发展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技术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目前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简介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能在广泛的温度(0-45℃)和pH(4.4-9.6)范围内生长,且具有金属抗药性。
在食品中,该菌可以通过肉类、蔬菜和奶制品等途径传播,使其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
由于该菌对常规的煮沸和加热处理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因此需借助有效的检测技术对其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二、传统检测方法的局限性目前常用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培养方法、蛋白酶结合效应(ELISA)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以下局限性:1. 传统培养方法耗时长,需要较长的培养时间才能获得结果,无法快速检测;2. ELISA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但其需要复杂的样品处理和实验步骤,使得检测过程繁琐;3. 分子生物学方法虽然能够提供较快的检测结果,但其仪器成本高,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三、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开发更为快速、准确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检测技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快速检测技术:1.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该技术以其高效、精确和快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的检测。
qPCR技术可以快速扩增和定量样品中的特定基因片段,结合荧光定量技术实现李斯特菌的快速检测和定量。
2. 微生物芯片技术:微生物芯片是基于生物芯片技术的一种新型检测平台,可实现对多种菌种的快速识别和检测。
研究人员通过设计特定的探针,可以在芯片上同时检测多种致病菌,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检测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实验目的1)了解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2)熟悉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分离鉴定方法。
基本原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归属于李斯特菌属(Listeria)。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李斯特菌属中唯一对人致病的病菌。
李斯特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它不仅可能存在于肉类产品中,也可能存在于乳制品、蔬菜、沙拉及海产品等日常食物里面。
此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在土壤、排污下水、地表水、青贮饲料、烂菜中均可分离到。
人也可作为无症状携带者。
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该菌的携带率为0.6%~16%,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制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
李斯特菌能在1~45℃的温度下生存,能在家用电冰箱的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有的菌体略弯曲,两端钝圆,大小约为0.4~0.5μm ′0.5~2.0μm。
多单在,有时是V字型排列。
无芽孢,不产生荚膜。
在陈旧培养物中或粗糙型菌落的菌体长度可达6~20μm 或更长的丝状。
在20~25℃培养时可产生2~4根鞭毛而运动,但在37℃培养时鞭毛发育不良,无运动性。
本菌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温度为1~45℃,最适温度为30~37℃。
对营养要求不高,可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中生长,但在血琼脂培养基或胰酪胴琼脂上生长更好。
加入0.2%~1%(W/V)的葡萄糖及2%~3%(V/V)的甘油生长更佳。
在含1%(W/V)NaCl的复合培养基中能生长。
在4℃可缓慢增殖,形成菌落约需7d。
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18~24h后,肉汤呈轻度均匀混浊,数天后形成粘稠沉淀附着于管底,摇动时沉淀呈螺旋状,继续培养可形成颗粒状沉淀。
不形成菌环、菌膜。
在营养琼脂上,光滑(S)型可形成直径0.5~1.5mm、圆形、露滴状半透明、低隆起、边缘整齐、表面有细致纹理的蓝灰色菌落,斜射光照射时,菌落呈特征性蓝绿光泽。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基因组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基因组包含多个染色体和质粒,其中主染色体长度约为3.2百万碱基对(Mb),编码约2600个可预测的蛋白质。
该菌的基因组具有以下特点:
1.基因组中富含长度的基因,其中许多与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壁结构有关。
2.它具有调节渗透压、调节转录和翻译、DNA复制和修复、代谢、细胞周期和细胞壁结构等功能的基因。
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基因组具有潜在的代谢多样性,可以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进行生长。
4.基因组中包含多个与氨基酸、维生素、嘌呤、嘧啶、核苷酸和脂类的代谢有关的功能基因。
5.该菌还具有潜在的运动能力,其基因组包含编码鞭毛蛋白和鞭毛马达蛋白的基因。
6.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基因组对理化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这与其存在环境中的生存和传播有关。
总的来说,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基因组复杂且高度可变,其中包含许多与生存、适应和传播有关的基因。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毒力和环境耐受性的研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InlC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毒力和环境耐受性的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可以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严重感染。
在L. monocytogenes 中,InlC是一个重要的表面蛋白,与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
本研究旨在构建InlC 基因缺失株,并评估其对宿主细胞的感染能力以及在环境中的耐受性。
首先,我们使用克隆技术成功地构建了 InlC 基因缺失株。
通过PCR 验证,确认了目标基因已被成功删除。
通过Western blot分析来确定 InlC 蛋白在缺失株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InlC 缺失株中完全没有 InlC 蛋白的表达。
这表明成功构建了 InlC 基因缺失株。
接下来,我们对 InlC 缺失株和野生型菌株进行了宿主细胞感染实验。
使用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作为宿主模型,比较了两株菌在细胞内的定殖和复制能力。
结果显示,与野生型菌株相比,InlC缺失株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和复制能力显著降低。
这表明InlC对于L. monocytogenes进入和繁殖在宿主细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为了评估 InlC 缺失株在环境中的耐受性,我们将野生型菌株和 InlC 缺失株分别培养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并评估其生长状况。
结果显示,在较高温度(42°C)下,InlC 缺失株的生长受到抑制,生长曲线明显下降。
然而,在正常的生理温度(37°C)下,两株菌的生长特征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在不同pH值条件下,两株菌的生长表现也相似。
这些结果表明,InlC 缺失株对环境因素的耐受性与野生型菌株类似。
综合以上结果,我们成功地构建了 InlC 基因缺失株,并证明了InlC 蛋白在 L. monocytogenes 对宿主细胞的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发现 InlC 缺失株在较高温度下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但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其生长特征与野生型菌株相似。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一)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一)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是一种由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通常会导致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因此,开发出一种快速、敏感、高效的LM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至关重要,这可以加速LM 的检测和诊断,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
一. 检验培养基1. 构成成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是由肉汤、肉汤胰蛋白胨、乳糖、黄曲霉素、普鲁兰甲酸和酵母提取物等组成的。
2. 作用:肉汤是一种富含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在培养微生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肉汤胰蛋白胨是一种蛋白质水解物,可为细菌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促进其繁殖。
乳糖则是一种碳源,能够促进细胞的代谢和繁殖。
黄曲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菌的生长。
普鲁兰甲酸和酵母提取物则可以用来增加LM在培养基上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3. 优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在培养LM时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好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LM的检测时间,确保病菌的检测率。
二. 检验试剂1. 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试剂:检验试剂可分为依赖和非依赖试剂。
依赖试剂需要依赖细菌代谢产物或生长结果的变化来作出结果,如葡萄糖酶试剂。
而非依赖试剂则不需要依赖于细菌代谢的结果,如反应纸片试剂。
2. LM检测常用试剂:LM检测常用试剂包括气体生成剂试剂和反应纸片试剂。
前者是一种单元试剂,含有半胱氨酸脱氨酶和甲酸氢化酶等催化剂,当培养基内细菌产生气体时,该试剂会发生颜色变化,表示LM检测阳性。
而反应纸片试剂则能够迅速地检测LM生长的结果,并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
这种试剂具有使用方便、结果稳定等优点。
3. 优点:LM检验试剂具有便于使用、结果稳定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加速LM的检测和诊断,从而避免其传播和蔓延。
结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检测手段,在LM的检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前言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 is te ri am on oc yt o ge ne s)的培养方法。
这种培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有效地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供便利的实验操作流程和相关规范。
材料和试剂-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LB Br ot h)。
-平板培养基:L BA ga r平板。
-培养器具:试管、枪口鳌头瓶、平板培养基瓶。
-紧缩酶(R es tr ic ti o nE nz ym es):用于D NA修饰。
步骤1.准备试管:将适量的LB Br ot h培养基加入试管中,每株文化需要一个试管。
试管要标记清楚,以便记录。
2.孵育菌种: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取出,置于L BA ga r平板上,静置于37°C培养箱中孵育12-16小时。
3.菌种接种:从平板上挑取一小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用枪口鳌头瓶内的紧缩酶捉摄菌落悬液,均匀地滴入LB Br oth培养基试管中。
4.培养:将接种的试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
在培养过程中,营养条件适宜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会迅速繁殖生长。
5.存储:选择健康生长、菌量适宜的菌株,用含有20%甘露醇的L B Br ot h培养基制备菌液,并将其分装保存于枪口鳌头瓶中,并在-80°C低温冰箱中保存,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培养方法。
通过遵循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在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操作流程,并且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进行标准化操作。
希望本文档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帮助,并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FSIS 即食肉类和家禽制品中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控制指南说明书
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合规指南:控制灭菌后暴露的即食肉类和家禽产品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2014年1月目的本合规指南向生产灭菌后会暴露于环境的即食(RTE)肉类和家禽制品的企业,提供关于如何满足美国联邦法规第9篇第430部分——《李斯特菌规则》的特定建议。
另外,也提供关于灭菌后会暴露于环境的即食肉类和家禽制品的卫生、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m)检测及交叉污染预防方面的信息。
本文件取代《FSIS 李斯特菌指南及问答》的之前版本。
为回应对2012年9月发布的草版的评论,FSIS 修订了此终版指南。
本指南还提供了关于“按照FSIS的政策及程序,如产品尚未获得特定检测结果,则不予贴上检验标志”的新信息。
FSIS 还修订了本指南,明确规定,除了满足《李斯特菌规则》的要求外,企业还必须满足9 CFR 416 卫生、9 CFR 417, HACCP 系统及其他使用法规之要求。
FSIS 还修订了本指南,以提供关于即食产品贴标签的补充信息,并对标签指引(附件 1.1:资源1)做了澄清说明。
另外,FSIS 还修订了本指南,以提供关于多个加工步骤(栅栏效应)对控制李斯特菌生长的影响的更新信息,以及关于返工产品控制的新信息。
更新的指南还提供关于在实验室内合成食品接触面样本的优缺点。
另外,FSIS 更新了本指南,以说明当企业选择除食品接触面外(第3.6节),还额外进行产品抽样,却出现李斯特菌属检测阳性结果时,应该采取的行动。
更多信息也见《FSIS 即食产品抽样程序》。
本文件提供指引,协助企业满足 FSIS 法规。
本指南阐明了 FSIS 的最佳实践建议,具有最高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但不代表企业必须满足的要求。
企业可选择采用本指南概述之外的其他程序,但需要说明认为其能有效控制灭菌后暴露于环境的即食产品危害的原因。
如使用本指南中的建议,企业不需要就其程序提供进一步依据。
修改概述第 1 章:修订本章旨在提供关于《李斯特菌规则》要求的更清晰、更容易理解的信息。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误诊的临床分析
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误诊的临床分析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误诊的临床分析引言: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感染病例。
由于其症状多样化,易于与其他疾病混淆,导致误诊的情况时有发生。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分析,探讨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误诊情况,以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性。
一、病例概述:本次病例为一名50岁男性患者,主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已持续一周。
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近期无外伤史和旅游史。
体格检查时发现病人神志不清,颈项强直,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压力增高,单核细胞增生。
初步诊断为脑膜炎。
二、误诊情况:在早期的诊断过程中,脑膜炎是首先考虑的疾病之一,因为患者出现典型的脑膜刺激征。
针对脑膜炎的常见病原菌进行治疗,包括青霉素和第三代头孢菌素。
但在治疗后的三天内,患者的症状并未明显缓解。
三、正确诊断分析:在考虑到常见的脑膜炎病因无效后,医生决定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发现脑脊液培养结果显示李斯特菌感染。
四、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特点:李斯特菌感染对成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相对较为罕见。
这种感染的症状多样化,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
腰穿脑脊液检查结果可见压力增高,但脑脊液中的细胞数和蛋白质含量均可正常或轻度升高,而单核细胞增生是其中的典型特点。
此外,李斯特菌感染通常与食物中毒相关,因此在病史询问和流行病学调查中,也应充分考虑食物史。
五、误诊原因与启示:成人中枢神经系统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易被误诊的主要原因是其症状多样化,类似于脑膜炎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例。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提高对该疾病的警惕性,并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以尽早确诊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在进行治疗后,如病情无明显好转,应及时重新评估诊断,以避免延误治疗时间。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宫内感染一例王梅1范李平1韩小磊2(通讯作者)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致宫内感染一例王梅 1 范李平 1 韩小磊 2 (通讯作者)发布时间:2023-06-09T09:32:20.006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5期作者:王梅 1 范李平 1 韩小磊 2 (通讯作者)[导读] 通过复习 1 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宫内感染的病例资料,提醒临床医生关注妊娠期妇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白细胞升高的患者,须高度警惕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可能性,及时完善相应的检查,并且重视微生物培养的价值,做到早确诊,早正确治疗,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1大姚县人民医院检验科云南大姚 6754002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检验科上海嘉定 201805摘要:通过复习1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宫内感染的病例资料,提醒临床医生关注妊娠期妇女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白细胞升高的患者,须高度警惕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的可能性,及时完善相应的检查,并且重视微生物培养的价值,做到早确诊,早正确治疗,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母婴传播;天然耐药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冷藏食品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我国已将其列入21世纪对中国人卫生健康重大影响的12种病原微生物之一[1]。
该菌在4°环境下仍能很好的生长繁殖,容易污染牛奶、乳制品、肉类、蔬菜、水果、沙拉、海产品和冰激凌等。
人类主要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而发生感染,感染者多出现高热、肌肉疼痛、呕吐、头疼、抽搐、颈部僵硬、昏迷以及死亡(病死率30%-70%)。
易感人群为孕妇、新生儿、老人、HIV感染者以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
孕妇感染后可以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引发流产、早产或死胎。
2021年3月,笔者从一例宫内感染的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李某,女,26岁,2021年3月5日孕7月,下腹阵痛12小时入院,以“1、G1P0孕32周头位早产临产”收住产科。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革兰阳性短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4℃环境下有繁殖能力,主要通过食源性感染有免疫抑制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1%-5%的人是无症状的肠内携带者。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在成人中,主要引起原发性脓毒血症、脑膜炎和脑炎,病死率高达50%;在妊娠妇女中,经常会引起轻微自限性流感样病症,短暂的菌血症可造成胎盘炎和羊膜炎,并通过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早产;在新生儿中,可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是由子宫内感染造成的,呈现出肉芽肿性婴儿脓毒症。
迟发型指新生儿出生平均14天后出现的感染。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罕有耐药菌株,为治疗首选药物,也可联合氨基糖苷类,以提高青霉素的杀菌能力;但对氯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有一定的耐药性,建议参考药敏结果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氧或微需氧菌 生长温度范围:0.5~45 ℃ 一般实验室培养基生长良好 菌落细小,斜射光观察呈现
特殊的蓝绿色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生物学特性
• 该菌对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在土壤、粪便、青储 饲料和干草内能长期存活
• 在培养基中放于4℃可存活3~4年 • 对碱和盐抵抗力强,10%~15%NaCl培养基中能生
对氧不稳定的细菌溶血素 LLO可能作用于心肌的收缩和起搏点 LLO是本菌的主要毒力因子,缺失LLO的菌株无毒 由hly基因编码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溶血素O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内在素
• 一种细菌表面蛋白 • 能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肝细胞、单核—巨噬
细胞等多种真核细胞结合 • 本菌感染内皮细胞两种机制之一: ① 细菌从感染的单核—巨噬细胞通过细胞与细胞间
长,16%NaCl培养基中可存活一年,25%NaCl环境 中仍可存活 • 60-70℃经5-20min可杀死 • 70%酒精5min、2.5%石炭酸、2.5%氢氧化钠、2.5% 福尔马林20min 可杀死此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生物学特性
分型
• 血清型:根据O抗原和H抗原分为16个血清型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致病性
单增李斯特菌进入人体是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 免疫状态有关
李斯特氏菌对于高危人群102个/g就可致病,而对于 健康人108个/g也可能安然无恙
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的成人、免疫功能 缺陷者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临床表现:
• 潜伏期: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
• 血清型与症状之间无相关性
• 血清型与地理分布似有一定联系,如北美地区以 血清型4b为主
• 目前全世界90%的病例由1/2a、1/2b、4b型引起
• 血清学分类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作用不大
• 基因DNA型
• 酯酶型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致病性
• 致病物质 ① 李斯特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LLO)
• 食品中也可分离到:如生蔬菜、水果、鲜奶、 软奶酪、生肉、肉制品、未加热的热狗、水产 品、鸡肉、肉酱、冷盘甚至米饭中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情况
• 1981年首次确定它是一种食源性病原菌
• 1981~1992年10年间即发生4次世界范围的大流行,分 别在加拿大、美国的马萨诸塞州及美国加州地区
• 1999年底,美国发生了历史上因食用带有李斯特菌的 食品而引发的最严重的食物中毒事件,据美国疾病控 制和防治中心资料显示,在美国密歇根州有14人因食 用被该菌污染的 “热狗”和熟肉而死亡,在另外22个 州97人患此病,6名妇女流产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情况
• 1992-1995年法国出产的奶酪及猪肉中发现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
革兰氏阳性杆菌 形态与培养时间有关:37℃培养3
~6小时菌体杆状,随后呈球杆状 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
氏染色阴性 不产生芽孢 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
是本菌特征性之一 5-7%的血平板上培养后可产生窄小
的β-溶血环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 感染后大多为暂时带菌。儿童显性感染主要表现为脑膜 炎及败血症,成人感染表现为各种脏器的实质性病变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临床表现:
① 妊娠感染 : • 孕妇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肌痛等类似上呼吸 道感染症状。 • 多发于妊娠26~30周。 • 可致早产、死产或新生儿脑膜炎而死亡
的直接扩散 ② 通过内在素的介导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免疫性 • 本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粪带菌率高达10%
• 肝细胞是本菌主要寄居细胞之一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情况
• 李斯特氏菌广泛分布于环境中:灰尘、土壤、 淡水、海水、家畜、饲料、粪便、屠宰污水等 均存在着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李冬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以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的名字命名
1、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L.monocytohenes) 2、 绵羊李斯特菌 (L.iuanuii) 3、 英诺克李斯特菌 (L.innocua) 4、 威尔斯李斯特菌 (L.innocua) 5、 西尔李斯特菌 (L.seeligeri) 6、 格氏李斯特菌 (L.grayi) 7、 默氏李斯特菌 (L.murrayi)
李斯特菌属中仅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对人类致病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
灰尘、土壤、淡水、海水、家畜、 饲料、粪便、屠宰污水等均存在着李 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是 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引 起李斯特菌病(Listeria),主要 表现为脑膜炎和败血症等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病学
• 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 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 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 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
• 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流行病学
•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 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 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 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上升趋势
• 2001年11月以来,我国质检部门多次从美国、加拿大、 法国、爱尔兰、比利时、丹麦等二十多家肉类加工厂 进口的猪腰、猪肚、猪耳、小排等三十多批近千吨猪 副产品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
1996年至1999年,因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回收的食 品种类(来源:USDA及FDA报告)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② 内在素
③ 磷脂酶C
④ 其他
• 毒力基因 ① hly
⑥mpB
⑤ prf A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溶血素O(listeriolysin,LLO)
为SH活化的细胞溶素,有α和β两种 类似链球菌溶血素、肺炎链球菌溶血素、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