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李东川
道德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古至今,道德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习总书记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走进磅礴乌蒙的大山深处,在平均海拔230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苗、彝族村寨——赫章县海雀村。
二十多年前,这里曾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视为“不适宜人居”的地方。1000多人的村子几乎家家断粮;森林覆盖率还不到5%,荒山秃岭;缺水、缺电,无通村公路;全村的苗、彝群众基本是文盲,连一名初中生都没有……村支书文朝荣下决心带领群众,展开一场战胜自我、绝处求生的苦斗。
文朝荣眼见村里好几家人的杈杈屋被狂风吹得支离破碎,风沙弥漫,连眼睛都睁不开。他苦苦思索:“风沙大,倒是可以盖土墙房来抵挡,但每年的水打沙壅,肥泥不断被冲走,庄稼是越长越矮,石头却越长越高,怎么办?”他想到了种树,“只有山上有树,才可以把风沙挡住,山上有林就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于是他跑乡、跑区、跑县,他的行为感动了大家。
林业部门免费提供给海雀村100亩松树苗,村委会自力更生
培育了35亩苗床。那年冬天,文朝荣带领全村200多名青壮年顶风冒寒,背着洋芋上山当午饭,开始在海雀村植树造林。他把老伴给女儿坐月子补身体的50个鸡蛋全拿出来煮了,送给植树造林的村民们吃。为此,老伴和女儿与他大吵了一架。第二年春天,海雀人种下的树苗迎风生长,一片片嫩绿给全村人带来希望和信心。
经过十多个冬春的艰苦奋战,加上退耕还林的一千多亩山林,海雀村荣获“全国绿化千佳村”称号。老支书绿了荒山白了头。据估算,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4万元,昔日的荒山如今成了村民的绿色银行。
海雀村地处高寒地带,包谷苗长得又矮又小,“耗子都可以跪着吃”。文朝荣便向农技站的农技人员取经,使用地膜种植包谷,让海雀人吃上了饱饭。为了让孩子们能上学,文朝荣带头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卖了,把得到的168元钱捐出来修学校。他为了让少生快富的观念深入人心,动员大儿子文正全做了计生手术,办理了独生子女证。
2013年春夏之交,文朝荣被查出患了癌症。经过3个月的住院治疗,他执意要出院。出院后,文朝荣依然坚持每天去巡山,去看护那些为海雀人带来希望与富足的松树林。
2014年春天,老支书带着许多牵挂走了。那天,大雪纷飞,松林银装素裹。那漫天洒落的雪花,是全村老少难舍难分的泪,是四邻村寨乡亲们崇敬的泪,是苍天对一个仁义道德、忧民爱众的老支书的洗礼!不,老支书没有走,他那掩映在松林中的坟茔,被海雀村视为“心脏”,他的灵魂依然在那里熠熠闪光。
“道德仁为本,亲和在里仁”。文朝荣用自己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仁德的榜样,引领我们向着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前进。
有人说,有德之人,道德模范们会去做,其他普通人没必要太较真儿。我却不这样认为,道德决不仅仅只是道德模范的专有标签。我们作为社会主义这个庞大机器上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虽没有什么惊人的豪言壮语,但我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做一个有良知、有道德的人。小贩不缺斤少两是有道德,饭馆不卖地沟油食品是有道德,游客文明出行是有道德,行人、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是有道德。爱国敬业是有道德,廉洁奉公是有道德,诚信友善是有道德,孝敬父母是有道德,只有我们每个人前进一小步,整个社会才会前进一大步。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只要为我们一代接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