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重要学习知识重点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a3d10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0.png)
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公共关系学重点复习资料知识点概述:1、公共关系的状态: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态和舆论状态。
它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2、公共关系活动: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式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4、如何理解PR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
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5、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一是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二是社会政治——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三是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四是物质技术——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
正是由于20世纪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播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使公共关系这门崭新的学科脱颖而出。
6、“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是卡特利,普和森特两人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论述的,就是在公共关系的目标上将组织和公众的利益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方法上坚持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传播与沟通。
7、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沟通协调、提供服务收集信息:1、与组织形象有关的信息①产品形象信息②组织形象信息2、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
8、论题处理:论题处理又称作“问题管理”主要指公关人员对正在出现的问题,以及这种问题对组织的潜在影响进入分析、预测并施加影响,以帮助组织制定应变的对策和措施。
9、危机处理:危机处理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危机处理时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b46c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6.png)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其利益相关方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与沟通。
它主要包括对外公共关系(企业与客户、股东、政府、媒体等)和对内公共关系(企业与员工、供应商等)。
公共关系通过各类传播媒介,借助信息技术,传播企业信息,促进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维护和提升企业形象,增强公众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1. 公平公正原则:公共关系的建立要遵循公平、公正、真实、诚信等基本原则,做到理性沟通、平等相待。
2. 识别利益相关方:企业要认真辨明其利益相关方,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满足其需求提供服务和支持。
3. 保持透明度:企业应该及时、真实、全面地向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保持与外部社会的透明度。
4. 建立良好关系:企业需要与利益相关方建立稳固、长久的合作关系,建立良好的口碑和社会形象。
5. 公共关系协调一致:企业内部各部门要协调合作,统一战线,共同为公共关系服务,形成合力。
三、公共关系管理的原则1. 目标明确:明确公共关系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明确的策略和计划。
2. 关键利益相关方的重视:企业应重视对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关心和维护,维护其对企业的良好印象。
3. 多方位宣传:运用多种媒介和传播方式,积极宣传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
4. 定位清晰:企业要对外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业务范围,做到内外一致。
5. 危机公关预案: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危机公关处理预案,及时有效的应对危机。
四、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策略1. 媒体公关:企业要积极与媒体合作,通过新闻稿、专访、报道等形式,传播企业的正面信息,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 社交媒体公关: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企业要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与顾客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顾客的归属感。
3. 危机公关: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预案,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保护企业的形象和利益不受损害。
2024公共关系学总复习内容
![2024公共关系学总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df275f4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28.png)
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5个)1)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机构2)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公众3)关公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4)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沟通5)目的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2.公共关系状态详细包括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3.组织、公众、传播是公共关系学中的三个最基本的概念4.公共关系主要特征:一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二是指信息沟通的关系5.形象的意义(4个)1)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2)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考虑建构组织形象的外观3)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而不仅仅限定在个别的、详细的产品形象或人员形象要素上4)公共关系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看法而形成的6.公共关系的功能(5个)1)收集信息2)协助决策3)传播推广4)协调沟通5)供应服务7.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的特点(5个)1)了解内情2)便于协调3)效率较高4)成本较低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8.公共关系公司服务的特点(5个)1)较为客观公正2)技术全面、专业性强3)较敏捷、适用性强4)关系较疏远5)运作成本较高9.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养(3个)1)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2)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养3)公共关系人员的学问结构和实力结构10.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6个)1)形象意识2)服务意识3)互惠意识4)沟通意识5)长远意识6)创新意识11.公共关系人员的心理素养(3个)1)自信的心理2)热忱的心理3)开放的心理12.公共关系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下列道德规范(5条)1)公正2)正派3)对社会负责4)真实5)保密13.全员PR管理就是通过全员的公共关系教化与培训,增加全员的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全员公共关系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共关系协作与协调,形成深厚的组织公共关系气氛与公共关系文化14.公众的特点(5个)1)群体性2)共同性3)多样性4)变更性5)相关性15.依据关系的稳定程度分类,可划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16.依据公众对组织的看法分类,可划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17.依据组织的价值取向分类,可划分为受欢迎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18.内部公众的重要性(3个)1)内部公众是形成组织力气的主体2)内部公众是组织创一流产品的主力军3)内部公众是塑造和推销组织形象的主动因素19.处理与内部公众关系的艺术(4个)1)树立“内部公众第一”的思想,正确相识内部公众在组织中的主子翁地位2)传播沟通,增加内部公众的民主与参与意识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感情投资4)擅长做思想工作,培育内部公众的忠诚意20.处理与社区公众关系的艺术(3个)1)加强传播,沟通信息,增进了解2)关切并支持社区建设3)参与并资助各项社会公益活动21.社区公众的重要性(4个)1)社区可以为组织的发展供应足够的劳动资源,是组织内部员工关系的延长2)社区能够为组织供应电力、水利能源和土地、原材料资源3)社区可以为组织供应如交通、治安、环境爱护以及商店、浴池、学校、市场等方面的社会服务4)作为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干脆环境,社区还具有足够的购买力,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市场22.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3个)1)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2)对象和背景的差别3)对象的组合23.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类有五种基本须要,须要是有层次的,行为是由优势须要所确定的24.看法由认知、情感、意图三个因素构成25.看法的特性(6个)1)社会性2)针对性3)协调性4)稳定性5)两极性6)间接性26.影响和变更看法的因素(5个)1)社会因素2)团体因素3)宣扬因素4)特性因素5)看法系统特性因素27.流行的特点(4个)1)新颖性2)时效性3)周期性4)两极性28.舆论的特征(5个)1)舆论作为一种公众的看法,当然是多数人赞成和支持的2)舆论总是涉及社会的安静与华蜜问题3)舆论本身含有合理性4)舆论是有效的5)舆论一般不是政府的看法29.舆论的基本要素:舆论对象、舆论主题、舆论现象本身的看法30.影响人们价值观的因素(4个)1)个人的成就感、事业心2)过去的胜利或失败的经理3)四周环境、生活条件的影像4)对目标的接近程度31.影响心理抗拒的因素(4个)1)对自由的期望2)对自由剥夺的威逼3)自由的重要性程度4)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32.因特网的的优点(6个)1)兼容性2)互动性3)全球性4)存储与检索5)即时性6)针对性强33.因特网的缺点(4个)1)缺乏严谨性2)缺乏深度与原创性3)缺乏权威性4)缺乏规则34.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6个)1)目标性2)思想性3)创建性4)程序性5)敏捷性6)时机性35.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4个)1)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任务3)塑造组织形象的关键4)公共关系活动胜利的保证36.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5个)1)利益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敏捷性原则37.广告活动的构成要素(5个)1)广告主2)广告代理商3)广告信息4)广告媒介5)广告受众38.广告的商业功能(3个)1)沟通产销,刺激需求2)扩大销售,加速流通3)激励竞争,活跃经济39.广告策划的内容(5个)1)市场调查2)广告定位3)广告创意4)广告媒介支配5)广告效果测定40.广告主题由广告目标、信息特性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41.赞助的作用(3个)1)表明自己担当社会责任2)培育与社会公众的良好感情3)通过赞助活动做广告42.组织形象的基本特性(4个)1)主客观二重性2)系统性3)动态性4)相对稳定性43.组织实际形象分析步骤(3个)1)公众分辨与分析2)组织形象地位测量3)组织形象要素分析44.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3个)1)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2)统一性和差异性的结合3)恒定性和变通性的统一45.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5个)1)突发性2)不确定性3)舆论关注性4)“连锁”破坏性5)“溢出效应”46.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6个)1)刚好性原则2)主动性原则3)真实性原则4)公开性原则5)战略性原则6)公众至上原则47.公共关系危机传播支配(4个)1)把好“传者”关2)设立新闻发言人3)“用一个声音说话”4)建立梯度信息发布机制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过程涉及三个变量因素:传者—危机新闻中心、媒介、受传者—公众48.。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讲解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b1a027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4.png)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讲解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无论是企业、政府机构、非营利组织还是个人,都需要运用公共关系的知识和策略来塑造良好的形象,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关系。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关键知识要点。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和内涵公共关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组织通过传播手段,与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实现自身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它不仅仅是宣传和广告,更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职能,包括信息收集、形象塑造、危机管理、关系协调等多个方面。
公共关系的核心在于“关系”二字。
它强调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认可,而公众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组织行为的影响。
因此,公共关系的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起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要素公共关系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主体、客体和传播。
主体即公共关系的实施者,通常是各类组织,如企业、政府、学校等。
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制定相应的公共关系策略。
客体则是公共关系的对象,也就是公众。
公众可以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内部公众包括组织的员工、股东等;外部公众则包括消费者、媒体、社区、政府等。
不同的公众群体对组织有着不同的期望和需求,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公关策略。
传播是公共关系的手段,包括各种传播渠道和方式,如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广告、公关活动等。
有效的传播能够将组织的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公众,同时也能够收集公众的反馈,为组织的决策提供依据。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1、形象塑造良好的形象是组织吸引公众、赢得支持的重要基础。
公共关系通过制定形象策略,包括品牌定位、形象设计、企业文化传播等,塑造出独特、积极、可信的组织形象。
2、信息传播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播组织的信息,包括产品信息、服务信息、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增加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信任。
3、关系协调协调组织与内部公众、外部公众之间的关系,解决矛盾和冲突,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00182公共关系学自考知识点汇总精选全文
![00182公共关系学自考知识点汇总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b80bae6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0a.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00182公共关系学-目录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1.公共关系的定义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3.组织、公众、传播;关系、舆论、形象4.公共关系操作中的若干范畴5.人际关系和人群关系;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6.关系、舆论、形象7.组织、公众、传播8.公共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9.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巴纳姆时期的神话与欺骗10.公共关系职业化;公共关系学科化11.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2.公共关系的五大功能: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协调沟通、提供服务13.公共关系的收集信息、辅助决策、提供服务功能14.公共关系的协调沟通功能15.公共关系的传播推广功能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16.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组织机构、经营范围与特点;公共关系协会的活动内容17.公共关系职能部门的四种基本模式: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18.组织内设的公用关系职能部门的特点19.公共关系人员的日常工作20.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21.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素质22.全员PR管理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23.公众的定义24.公众的特点25.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26.受欢迎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和被追求的公众;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27.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28.社区公众;国际公众29.内部公众;名流公众30.媒介公众31.顾客公众;政府公众第四章公众心理与行为32.知觉的概念33.知觉的特点34.知觉的选择性35.知觉的偏见36.需要理论的要点37.需要的五个层次38.五种需要的排列关系39.优势需要决定行为40.态度及其结构41.态度的特性42.影响和改变态度的因素43.霍夫兰的说服模式44.流行、流言、舆论的概念45.流行、流言、舆论的特点46.如何应对流言47.针对流行、流言及舆论中的公共关系策略与技巧48.价值观、团体压力、逆反心理的概念49.价值观、团体压力、逆反心理的特点50.针对逆反心理的公共关系对策51.针对价值观、团体压力的公共关系技巧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52.拉斯韦尔的“5W”模式;把关人;两级传播53.5W的含义;把关人的作用;两级传播模式54.受众选择“3S”论;议题设置论55.“5W”模式、“3S”论及在“议题设置”公共关系策划中的运用56.媒介的含义57.传播媒介的发展与演变58.印刷媒介的概念59.电子媒介的概念60.印刷媒介的特点;电子媒介的特点61.因特网的特点;非语言传播符号的特点62.报纸与杂志的优点和缺点;广播与电视的优点和缺点63.媒体组合的概念;媒体组合的目标64.传播媒介的选择原则;媒体组合65.媒体组合的方式66.媒体组合的具体策略第六章公共关系策划与管理67.公共关系策划的含义68.公共关系策划的特征69.公共关系策划的作用70.公共关系策划的各项原则71.公共关系策划的利益性原则72.公共关系策划的客观性原则、公共关系策划的系统性原则73.公共关系策划的可行性原则、公共关系策划的灵活性原则74.公共关系策划管理75.公共关系策划管理“六部工作法”76.公共关系策划书77.公共关系策划的方法第七章新闻、广告与整合营销传播78.新闻资料;新闻稿79.策划新闻80.撰写新闻资料和新闻稿81.新闻发布会82.广告的概念;广告的功能83.广告与公共关系的融合;广告策划及其内容84.产品定位及其策略85.广告主题策划86.整合营销传播及其发展87.整合营销传播的特性88.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89.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第八章公用关系专题活动90.展览会的类型91.展览会的特点92.举办展览会应做的工作93.展览会吸引观众的技巧94.庆典活动的类型95.庆典活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96.开业庆典;周年庆典;乔迁庆典97.重大成果庆典;受到特殊嘉奖庆典98.赞助活动的种类99.赞助的作用100.赞助活动的实施步骤101.赞助活动实施的方法102.对外开放参观103.对外开放参观的目的、规模、时间与人员104.准备宣传材料;选择参观线路;做好解说和接待工作105.做好对外开放参观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第九章组织形象策划与CIS管理106.组织形象的概念;组织形象的分类107.组织形象的基本特性108.CIS的基本构成109.CI战略—塑造组织形象的利器110.组织自我形象;组织实际形象111.组织形象差距112.组织自我形象分析;组织实际形象分析113.组织形象差距分析114.组织形象的构成115.组织形象策划的基本特性116.组织形象策划117.如何建立有效的组织形象118.CIS开发119.CIS开发作业的程序120.VIS的设计与开发第十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21.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122.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123.公共关系危机管理124.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原则125.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操作程序126.公共关系危机后的形象、声誉恢复---事后管理127.危机传播128.危机传播模型129.公共关系危机传播计划130.公共关系危机传播。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6e39fc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9.png)
公共关系的重点知识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与公众之间形成双向交流,使双方达到相互了解和相互适应的管理活动。
二、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1.确定公共关系本质的依据和方法①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公共关系活动的三个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任何公共关系活动都是由这三个要素构成.②分析公共关系的基本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即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是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行政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③要考虑这一本质联系在公共关系原理中的渗透性以及在公共关系实务中的指导性.④“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的一条基线,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准确理解公共关系的关键.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①公共关系的“关系”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b.无论何种类型的组织或何种性质的组织活动,都存在公共关系的问题;c.公共关系只是渗透在组织其他具体的社会关系中的一种信息传播与沟通的关系.②公共关系的“职能”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管理,这一管理是以优化公众环境,树立组织形象为宗旨的.b.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它的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它的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播沟通手段,它的管理目标是调整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的整体资产增值.因而公共关系与资金、技术和人才被称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③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a.公共关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是现代传播学发展的一个应用分支,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构成部分.b.公共关系学是管理学科和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c.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 一种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一门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三、公共关系构成的三大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1.社会组织一一公共关系的主体①社会组织的含义:1)社会组织是指执行一定的社会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构成一个独立单位的社会群体。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b74374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e.png)
9
公共关系人员的公共关系意识
形象意识(核心)、服务意识、互惠意识、沟通意识、长远意识、创新意识
10
全员公关
定义、作用及意义、管理三要素(领导的公关意识、全员的公关配合、浓郁的公关氛围)、实现企业全员公关的途径
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以及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7
公共关系组织
组织内设的公共关系职能部门(如部门隶属型、部门并列型、高层领导直属型、公共关系委员会)、公共关系公司、公共关系协会
8
公共关系人员
3
公共关系的状态
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既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又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结果。
4
公共关系观念
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5
公共关系的核心功能
协调沟通,此外还包括收集信息、辅助决策、传播推广、提供服务等功能
6
公共关系的兴起与发展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
公共关系的定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是竭尽全力用符号控制某些环境、控制评估态度和形象,以及相关公众和客户的过程,是一种说服性的传播活动。
2
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组织机构)、沟通对象(相关公众)、工作手段(传播沟通媒介)、过程(信息的双向交流)、目标(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11
公共关系的公众
定义、基本特性(同质性、相关性、特定性、可变性)、分类(媒体公众、社区公众、同行公众等)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
![公共关系学重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ae5fd6ead02de80d4d840e8.png)
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一)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01e33b52d380eb62946d90.png)
第一章公共关系导论1.公共关系定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双向传播沟通,取得相应公众的了解、理解、谅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以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内外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2.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公众、传播沟通公共关系学:一种工具学科,学习、锻炼公关意识公共关系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互惠意识;长远意识;创新意识;3.公共关系发展阶段: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苏秦,张仪公共关系源头在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这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代表人物是巴纳姆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的开创者和代表者。
奠定了现代公共关系职业行为和职业准则的基础。
也把他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门户开放原则”爱德华·伯内斯《公众舆论的形成》卡特利普和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4.公共关系产生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必然促进公共关系的产生20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媒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产生了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学科。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其总部设在日内瓦;国际商业传播协会(IABC),标志着公共关系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第二章公共关系职能一、公共关系对组织的职能1、传播沟通、树立组织形象组织不同发展时期的传播沟通策略组织创建时,制造声势、凸显形象特色组织处于顺境时,凸显贡献、强化组织良好形象组织处于逆境时,全方位、多途径公关组织推出新产品时,引导需求、激发新鲜感和好奇心组织形象受损时检讨、补救或澄清事实、消除误会2、搜集组织信息的职能3、协调组织关系的职能4、咨询参谋职能5、科学预警职能第三章公共关系主体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2.公共关系部内部结构1、按工作方式分类。
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分为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技术型、公共关系复合型和公共关系过程型等四种类型。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0b3ae2e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3.png)
(完整版)公共关系学复习要点(整理版)1、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公共关系的涵义。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信息沟通的手段与其相关公众之间取得互相联系、互相适应的一种管理活动;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这种管理职能的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扬管理”,管理对象是“信息”、“关系”、“舆论”、“形象”这些无形的资产;管理手段是现代信息社会的传扬交流手段;管理目标是调节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提升组织无形资产的价值,从而使组织整体资产增值;公共关系重在“关系”,这种关系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关系,不同于其他详细的社会关系,与其他各种详细的社会关系相陪同2、公共关系学中“形象”的内涵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
一个组织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
公共关系是一种以塑造组织形象为己任的传扬管理艺术。
形象的意义:首先,“形象”其本质是重视组织信誉。
第二,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美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然后才是形象的外观。
再次,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
最后,公关形象是通过组织的传扬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
拓展:并说明组织形象有哪些层面构成。
组织形象即组织的实际状态和行为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反映,亦即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组织实际状态和行为的认知和评价。
这种认知和评价体现为组织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由以下八个层面构成:(1)组织的产品形象(2)组织的管理形象(3)组织的人员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人员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4)组织的环境形象(5)组织的文化形象(6)组织的社区形象(7)组织的标识形象(8)组织的媒介形象。
2.公共关系观念应当包含哪些观念?这些观念的内涵是什么?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包括:(1)形象观念,表现为主体在决策和行动中高度重视自身的声誉和形象XXX、形象管理、形象塑造,将信誉和形象视作组织的无形资产、无形财宝,把树立和维护良好的组织形象作为重要的XXX目标。
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ab3ff7d77232f60dccca102.png)
第一章公共关系导论1.公共关系定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通过双向传播沟通,取得相应公众的了解、理解、谅解、信任、支持与合作,以创造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内外环境的科学和艺术。
2.公共关系三要素:组织、公众、传播沟通公共关系学:一种工具学科,学习、锻炼公关意识公共关系意识: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沟通意识;互惠意识;长远意识;创新意识;3.公共关系发展阶段:亚里士多德《修辞学》,苏秦,张仪公共关系源头在美国19世纪中叶风行的报刊宣传活动,这是公共关系的发端时期,代表人物是巴纳姆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的开创者和代表者。
奠定了现代公共关系职业行为和职业准则的基础。
也把他称为“现代公共关系之父”。
“门户开放原则”爱德华·伯内斯《公众舆论的形成》卡特利普和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学正式进入学科化阶段。
4.公共关系产生条件: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必然促进公共关系的产生20世纪初人性文化的兴起,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和大众传媒技术的日趋普及与提高等诸方面因素的滋生与促成,才产生了公共关系学这门崭新的学科。
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在伦敦成立,其总部设在日内瓦;国际商业传播协会(IABC),标志着公共关系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存在。
第二章公共关系职能一、公共关系对组织的职能1、传播沟通、树立组织形象组织不同发展时期的传播沟通策略组织创建时,制造声势、凸显形象特色组织处于顺境时,凸显贡献、强化组织良好形象组织处于逆境时,全方位、多途径公关组织推出新产品时,引导需求、激发新鲜感和好奇心组织形象受损时检讨、补救或澄清事实、消除误会2、搜集组织信息的职能3、协调组织关系的职能4、咨询参谋职能5、科学预警职能第三章公共关系主体1.公共关系部在组织内部的隶属关系2.公共关系部内部结构1、按工作方式分类。
从工作方式来观察,公共关系部的组织类型可分为公共关系对象型、公共关系技术型、公共关系复合型和公共关系过程型等四种类型。
公共关系学知识整理.docx
![公共关系学知识整理.docx](https://img.taocdn.com/s3/m/69ae901f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74.png)
公共关系学学问整理公共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公共关系•诃最早出现于1802年,是由美国总统托马斯•杰菲逊在议会宣言中最早运用的.1903年美国人艾维•李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家宣扬顾问,务所,成为第一个职业公共人,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1952年出版了教材<公共关系学>,把公共关系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别出来进行探讨,使之最终成为J'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80年头,美国博雅等国际公关公司起先在中国设立分公司或办事机构.85年深圳高校开设了PR专科专业.94年中山高校开设了本科专业.中国公关取得长足进步现代组织经营管理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公共关系公共关系的定义一一公共关系是一种内求团结、外谋发展的经营管理艺术。
它综合运用合理的原则和方法,通过有支配而且长久的努力,协调和改善组织的对内对外关系,使组织的各项政策和活动符合广阔公众的要求,在公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以谋求公众对组织的J'解、信任、好感和支持,从而使得组织利益与公众利益最优化.PR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PR是•种状态,可以通过公共关系活动来变更PR是一种职业,须耍肯定的职业技能PR是一种文化PR是一个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关系PR是种网状关系一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内部,组织与公众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PR是一种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互利关系PR是组织和公众之间的一种许久关系PR是一种组织和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关系PR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劝告关系有效的公关对营销的促进作用现代营倘理念一产品ProdUCI,地点P1.aCe,推广Promo1.ion,价格Price,公共形象Pub1.icImage公共关系与广告--推销产品和服务要大家买我,树立组织良好形象要大家龙我三、公共关系的原则以公众为对象,以“惠为原则,以长远为方针,以真诚为信条,以沟通为手段,以美誉为目标其次章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主体之公关人员口特地从事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骈务的调查,询问,策划和实施的人员.口公共关系从业人员(PRPractitioner),公关人历(PRMan),公关官员(PROfficer)公关人员应具番的职业素养:广泛的学科学问,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合理的实力结构,良好的心理素养公共关系的客体(对象)公众口公众是指与某一组织发生相互关系,成员间面临共同问题和相关利益而组成的社会群体。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2addc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e.png)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整理1.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实现组织的目标和公众的满意。
2.公共关系的目标:公共关系的目标包括塑造组织形象、维护组织声誉、提高组织知名度、增强组织影响力、促进公众支持等。
3.公共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的实践应遵循以下原则:公正公平原则、开放透明原则、持续沟通原则、双赢合作原则、社会责任原则等。
4.公共关系的策略:公共关系的策略包括建立良好的媒体关系、开展社会责任活动、开展危机管理、利用公众调查和研究等。
5.公共关系的工具:公共关系的工具包括媒体传播、公众关系活动、印刷品和宣传品、社交媒体和数字营销、危机管理等。
6.公共关系与媒体:公共关系与媒体密切相关,公共关系的成功离不开对媒体的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通过与媒体合作,组织可以更有效地传递信息、塑造形象和维护声誉。
7.公共关系与社交媒体: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公共关系的方式和手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组织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与公众直接互动,传递信息和接收反馈。
8.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危机是组织公共关系管理中常常遇到的挑战,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掌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应对和化解危机,以保护组织的声誉和利益。
9.公共关系与公共舆论:公共关系的成功与否与公众舆论有很大的关系,公共关系管理者需要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事务,维护公众对组织的信任和支持。
10.公共关系与公共参与:公共参与是公共关系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鼓励公众参与组织决策和活动,可以增强公众对组织的认同和支持,促进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的整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了解公共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组织的公共关系管理能力。
自学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
![自学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3e9b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b.png)
自学公共关系知识点总结一、公共关系概述1. 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通过有效的传播和互动,与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传递信息、解决问题和维护声誉的一种管理活动。
公共关系的目的是让公众对组织或个人产生正面的印象和认同。
2. 公共关系的重要性公共关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良好的外部形象和品牌形象;(2)对外宣传和促销产品、服务和理念;(3)解决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危机事件;(4)提升组织或个人的影响力和声誉。
3. 公共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的原则包括:(1)诚信原则:对外公共关系必须诚实、真实,不得虚假宣传;(2)互惠原则:公共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要尊重公众的意见和需求;(3)适时原则:公共关系必须抓住时机,及时回应公众关切;(4)多元原则:公共关系要考虑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情况。
二、公共关系的实践1. 公共关系的策划(1)确定公共关系的目标:比如提升品牌形象、解决热点问题等;(2)分析受众群体:了解受众的特点、需求和关切,确定关注点;(3)制定公共关系策略:根据目标和受众群体确定策略、手段和路径;(4)实施公共关系计划:按照策略和手段实施公共关系活动;(5)评估公共关系效果:对公共关系活动及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公共关系的传播(1)传播渠道的选择:根据受众的特点和习惯选择合适的传播渠道;(2)传播内容的设计:根据目标和受众的需求设计内容,要符合受众的心理和情感需求;(3)传播方式的创新:采用创新的传播方式和形式,吸引受众的注意。
3. 公共关系的管理(1)危机管理:对公共关系出现的危机情况进行应对和管理;(2)公共关系资源的配置:合理配置资金、人力和时间资源;(3)公共关系团队的建设:组建专业的公共关系团队,提升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性和水平。
4. 公共关系的评估(1)公共关系的效果评估:对公共关系活动及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2)受众反馈的收集:收集受众的反馈和意见,对公共关系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3)公共关系方案的调整:根据评估结果对公共关系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公共关系学重点内容
![公共关系学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87e8fd941ea76e58fa0486.png)
公共关系学重点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含义和公共关系的特征;阐明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组织的特点、分类、能力,公众的特点、分类,传播的要素、活动过程、作用等;了解公共关系与宣传、广告、市场营销、庸俗关系等相关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帮助读者认识公共关系的基本概貌,以达到学习入门的目的。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关系在西方产生、发展的历史,将公共关系历史分成古代自发时期、近代萌芽时期、现代开端时期、现代成熟时期、当代普及发展时期。
介绍每个时期的典型事件、代表人物和公关观念,分析了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理论的、传播的。
最后,介绍了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公关事业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概述了当前中国公关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公关事业的构想。
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功能与原则公共关系作为现代组织经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运营的各个环节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要实现这些功能,又必须遵守一些基本的原则。
首先我们介绍了公共关系在组织运营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具体包括:收集信息、参谋决策、传播沟通、教育引导。
公关部门在完成了这些工作后,应当发挥的功能包括:塑造形象、协调关系、提高素质、优化环境。
公关工作包含复杂的内容,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遵守的原则包括:求真务实、真诚互惠、全员公关、遵守法纪、平时联络、不断创新。
第四章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本章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和公共关系人员。
目前专门从事公共关系工作的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部;另一类是社会上的公共关系公司。
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关部在组织中的地位、职责、特点、设置原则和组织类型;介绍了公关公司的工作内容、组织机构、工作原则、收费方式等。
同时,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如何综合利用这两种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公共关系人员的素质、角色,以及对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21991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1.png)
1、公共关系的职能,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在组织内的重要地位与作用2、正确区别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交往、广告、宣传3、正确认识形象建设的原则4、公共关系主体构成、客体构成5、组织形象的构成6、公众的特点与影响公众的原则7、公共关系传播方式与传播方式的选择8、媒体特点与媒体的正确选用9、如何组织一次成功的新闻发布会,正确看待与运用“制造新闻”10、公共关系广告与商品广告的区别与联系11、正确认识危机处理的原则,掌握危机处理的技巧12、形象分析的基本内容与方法13.如何正确地组织一次新、新闻发布会第二讲认识公共关系2、公共关系是一种活动信息传播活动形象优化活动协调关系活动人际交往活动3、公共关系是一种艺术艺术创造活动艺术家的心态艺术型创造能力5)公共关系是一种观念形象意识公众意识传播意识协调意识互惠意识……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组织行为个人行为计划性相对随意以良好形象为目标复杂的目的长期复杂行为短期简单行为1、古代“公共关系”现象古希腊:“公众赞成”、“公共反对”“公众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中国:守信思想,人和思想战国冯谖(xuan)“买人心”(孟尝君)案例信誉第一,顾客至上——英航只有一名顾客的航行一、缘由英航公司所属波音747客机008班机准备从伦敦飞往日本,但因机械故障推迟起飞。
为了不耽误顾客行程,公司安排顾客换乘其它航班。
其他顾客均配合前往,但一位日本老太太大竹秀子坚决不愿意。
二、行为与结果在多次协调不得情况下,英航坚定为大竹秀子一人单独飞行,共花费10万美元。
同时,公司就此进行大规模宣传,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使英航成为了“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典范。
四、评议顾客至上得到完美体现“顾客至上”理念在处理与顾客纠纷时特别有效与重要“信誉第一、顾客至上”是公共关系开展的主要原则。
六、复习要点重点:公共关系涵义;公共关系与其他学科联系与区别难点:公共关系与其他学科联系与区别思考题:1、什么是公关关系?如何理解公共关系?2、现代公共关系观念包括哪些?3、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行为”?第三讲公共关系职能4.组织形象结构1)外在形象与内在形象“外俊”是开路先锋,“内秀”则是底气2)长期形象与短期形象长期形象是基本形象,需要长期建设、维护短期形象是为特殊需要而建立的形象,具有临时性3)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产品形象(质量、性能、包装、商标、外观等)经营形象(经营作风、管理效率、信用、合同执行等)人员形象(品质、素质、能力、态度、仪表、作风等)环境形象(门面、招牌、办公室等)文化形象(价值观、管理哲、职业道德等——企业文化)泰利诺危机起因:犯罪分子在公司生产的泰利诺胶囊中投放氰化物,造成芝加哥地区一夜间7人中毒死亡。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e65a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2f.png)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梳理《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有效的公共关系理论、技能和策略,通过建立和维护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下是《公共关系学》的知识点梳理。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1.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3.公共关系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二、公共关系的理论基础1.传播学理论:源-媒介-受众模型、传播效能模型等2.社会心理学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等3.公共关系学经典理论:格里高利的三足鼎立、双赢理论等4.公共关系评估理论:AMEC评估框架、ROI评估模型等三、公共关系的对象与关系1.组织与内部公众关系: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2.组织与外部公众关系: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客户关系等3.组织与利益相关者关系:股东关系、环保组织、非政府组织等四、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现代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原则:透明度、公正性等2.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方法:媒体关系、社交媒体管理、危机公关等3.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与战略:定位策略、印象管理等五、公共关系实践与案例分析1.公共关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新闻发布会、赞助活动等2.公共关系案例分析:企业危机管理、社会责任活动等六、公共关系的伦理与职业道德1.公共关系从业者的伦理规范:诚信原则、保密原则等2.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慈善公益活动、可持续发展等七、公共关系的发展趋势1.数字化与智能化:社交媒体、大数据分析等2.全球化与多元化:跨国公共关系、跨文化沟通等以上是《公共关系学》的主要知识点梳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理论和实践,培养公共关系管理的能力,为未来从事公共关系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24e614de80d4d8d15a4f8f.png)
公共关系学重点归纳一、艾维.李(“公共关系之父”)提出:“说真话”,“公共关系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二、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宏观性和社会性。
三、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四、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五、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明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六、卡特利普和森特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七、产品形象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八、公共关系的核心是塑造形象的意识。
九、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情感的倾向。
十、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十一、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中,处于底知名度/高美誉度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十二、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新闻导语部分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十三、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企业识别系统”十四、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CI战略。
十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宗旨十六、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外求发展。
十七、“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模式进行的。
十八、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求,其中一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十九、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媒介关系。
二十、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决策阶层。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
![公共关系学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e9a0dbbffd0a79563c1e7262.png)
第一讲公共关系和人际关系一、公共关系1.公共关系的5个基本要点主体-组织、客体-公众、手段-媒介、目的-形象、本质-沟通2.公共关系的定义是社会组织在运行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为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的了解、信任和合作,为组织树立良好的形象而进行的活动。
二、公共关系学1.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公共关系活动现象及其内在规律。
2.公共关系学的内容理论和实务两部分。
3.公共关系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应用学科。
三.人际关系1.人际关系的定义: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
3.人际关系应从我做起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友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第二讲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一、公共关系的产生1.公共关系形成的历史条件(1)政治条件: 民主政治取代专制制度(2)经济条件: 市场经济取代小农经济(3)文化心理:由“理性”转向“人性”(4)物质技术: 大众传播超越个体传播2.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⑪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原因美国完备的政治体制和发达的市场经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⑫公共关系在美国的肇始过程报刊宣传运动(便士报运动) 巴纳姆神话扒粪运动(揭丑运动)二、公共关系的发展1.艾维·李--公共关系职业化阶段创办:1904年的宣传顾问事务所-派克和李公司理念:“说真话”、“公众必须被告知”信条:凡是有益公众的事,最终必将有益于企业和组织。
2. 爱德华·伯奈斯--公共关系科学化阶段第一本书:1923年《舆论之凝结》。
课程:1923年在纽约大学开设课程。
教材:1952年编教材《公共关系学》信条:“投公众所好”、“企业必须获得公众的谅解与合作”3.斯科特·卡特李普创造公共关系“双向对称”模式。
1952年,他与人合著《有效公共关系》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标志着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这本书在美国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第三讲公共关系的职能一、沟通信息1.信息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1)什么是信息:信息是对消息的接受者来说预先不知道的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公共关系:公关室一个组织为了塑造良好形象,以传播沟通为手段,对公关关系的一种持久的策略活动。
社会组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社会群体和社会集团。
公众:指与特定的公关关系主体相互联系、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关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传播:指的是人类社会中的信息传递、收受、交流、分享与沟通的过程。
人际传播: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间一对一直接的信息交流沟通方式。
大众传播:传播者借助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出版物、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将大量复制的同一信息,传播者分散的社会大众。
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以及组织社会影响的广度,它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美誉度:是指一个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信任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声誉好坏的社会指标。
名誉度:社会组织所获得的特定荣誉,这种荣誉代表着一种既定的社会和经济地位。
组织形象: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媒介在公众心目中的一种综合反映,亦即公众对组织的全部看法和综合评价。
公关策划:社会组织公关人员为了实现某一公关目标或解决某种公关问题,对即将开展的公关工作进行主题构思,方案设计,策略谋划的思维运作过程。
礼仪: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各种行为规范,它是以一定的程度方式来表现律己,敬人的行为。
二、简述题(一)1、人类早期的准公关的表现及特点?政治生活中:告知、劝服、宣传意识及其实践活动;民心、民众、舆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联盟和危机意识及其实践活动经济生活中:交流意识;招牌意识人们日常交往中:形成了以人和修睦为中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观念体系表现:自觉程度上:明显自发性,盲目性其发挥作用的社会领域和规范:带有强烈政治色彩,伦理色彩2、现代公关兴起的主要原因?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原因:现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公关提供了现实的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关发展的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技术手段。
社会历史条件: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现实土壤)、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政治前提)、现代传播的长足进步为大规模开展公关提供了基数手段2、试论公关在我国兴起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公共关系事业的兴起奠定了客观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为公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3、你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对不对,为什么?这种观念是片面的,a.一个产品本身质量好,有很多消费者会主动的选择它,但是并不能使效益达到最大化,如果想要达到更好的效果,对该产品进行必要的公关宣传活动是必不可少的,b.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任何个人,公司企业都需要对自己做好公关工作,推销自己和产品等才能更好的在业界生存更好,在开放的环境下,封闭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可能取得成功 c.公关活动可以整合资源,为产品做一系列持久有效的包装宣传,让消费者可以更加详细的了解该产品,同时,也可以宣传公司形象,让好的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了解,如果少了公关工作可能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4、公关与庸俗关系的对比?何为庸俗关系?异:产生基础:前者经济发展水平高、生产力水平高,物质产品丰富等观点主张:前者以诚相待,互利互惠;后者以我为主运用手段:前者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后者私下交易利益获得者:前者是社会组织;后者是自我社会效益:前者有利于;后者不利于庸俗关系:是一种非正常的,不健康的,庸俗化的人际关系,它以损公肥私,侵占他人利益及危害社会利益为特征,是一种赤裸裸的私利关系。
5、公关的重要意义?对社会,对个人的作用?对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开展对外交往的客观需要,创造和谐、稳定的内外环境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客观需要对个人:促进个人观念更新:注重个人形象、尊重他人、交往合作,有助于个人心理健康,有助于个人能力提升:创造、交际、自我调节能力。
(二)1、形成社会组织的条件有哪些?如何对社会组织分类?条件:有明确的目标和对社会的有用性,有相对固定的、具备协作意愿的成员,有规范的章程和权威的领导体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存在广泛的信息联系分类:组织成员之间关系的性质和密切程度:非正式,正式组织的社会功能:产业,整合,政治组织获利和利益分配的方式:互利性、营利性、服务性、公益性组织主要的管理手段: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组织的目标及其活动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群众、宗教2、什么是现代公众意识,为什么说它是现代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现代公众:指与公关关系主体发生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联系和组织的总和原因:是现代公众关系观念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的重要标志,要求组织无论在制定目标和政策,还是从事管理和经营活动,都必须高度关注公众利益,倾听公众意见,满足公众要求,加强与公众沟通,争取公众理解、赢得公众支持。
典型范例:美国公关学者康菲尔德所说的“在所有决策和行为上,均以公众的利益为前提。
”3、怎么样对公众进行分类?A.过程: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行动公众B. 与组织关系:内部公众、外部公众C.与组织态度:顺意公众、逆意公众、中间公众D.与组织重要性: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E.对公众态度:组织欢迎的公众、组织追求的公众、不受欢迎的公众F.流散性公众、临时性公众、周期性公众、稳定性公众、权力性公众4、信息传播是什么?要素有哪些?信息传播有哪些方式?定义:社会组织运用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信息或观点的传递或交流,传播是信息的传递,传播史信息的双向交流,传播是信息的共享,要素: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的硬件(信源、信宿、信息、信道)传播的隐含要素--传播的软件(时空幻境、心理因素、文化背景)方式:自我、人际、群体、大众、组织传播5、隐含要素有何作用?作用:6、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联系发生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和组织的总和可以从多角度公众进行分类?(三)1、怎样理解采集信息和协调沟通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重要性?试举例说明?重要性:公关活动的基础性工作,是公关人员发挥其专业优势的基础和保证2、组织形象基本指标有哪些?他们之间关系是什么?影响组织形象的因素有哪些?知名度、美誉度、名誉度关系:知名度侧重于量的分析和评价,美誉度侧重于质的评价,知名度以美誉度为客观基础,美誉度必须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知名度与美誉度是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
影响因素:3、信誉对于社会组织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建立信誉?重要性:对个人: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牌和道德,不仅难以形成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缺失诚信,不仅自己欺骗自己,而且也必须欺骗别人这种自欺欺人即损坏了健全的自我,也破坏了人际关系。
对社会组织:公众总是根据商品的信誉度来判断商品质量的优劣、公众偏爱自己所信赖的牌子的商品、购买名牌商品的心理方法: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统一、整体性和长期性相结合、走商品形象到企业形象的发展道路、建立信誉的现象性:标志系列(商标、品牌名称、徽记、包装、门面装潢、代表色)、广结良缘,与公众保持良好形象,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修养,完善自我形象。
4、组织内部的协调沟通的重要性?组织外部的协调沟通的重要性?组织内部协调沟通的重要性:塑造组织形象的起点、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外部社会氛围的形成来自于良好的内部关系、社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不能忽视内部关系组织外部协调沟通的重要性:组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建立广泛的联系网络、增强组织的竞争能力、完善内部管理提高自身修养(四)1、传播障碍有哪些?哪些原因造成传播障碍?传播障碍:信息传递工具形成的沟通障碍:语言文字的歧义性、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不当、语言文字的含义模糊不定、信仰方面的差异、民族风俗原因形成的沟通障碍:不同的生活习俗造成的共同障碍、不同的礼节习俗、不同的审美习俗、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文化层次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心理因素造成的沟通障碍:迷信权威、惧怕权威、定型作用;刻板印象2、克服传播障碍的途径?认真研究公众的特点、建立最好的信息条件、创造最佳的传播条件、完善传播沟通的技巧、注意传播环境气氛的影响。
3、什么是公关关系的四步工作法?它们有何内在联系?四步工作法:公关调查、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价内在联系:相互衔接,循环往复,共同形成一个动态的环状模式:策划是公关工作具体行动过程的开始,评价是公关工作的最后阶段,与开关的调查分析阶段有机结合,它们共同组成公关活动的无限循环发展。
3、TOP原则是什么?公关人员为何遵守?TOP原则是有关服饰礼仪的基本原则之一,TOP原则即着装要考虑到时间time、地点place、场合occasion,它的含义是要求人们在选择服装、考虑其具体款式时,首先应当兼顾时间、地点、目的、并尽力求便自己的着装及其具体款式与着装的时间,地点,目的协调一致,较为和谐般配,公关人员是公关活动的主体,如何穿戴,修饰,将直接影响公众的心理,影响公关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4、公关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有哪些?如何完善自我?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健全的人格:开放的心态、热诚的态度、执着的精神、创新的意识、较高的道德修养较好的能力:分析策划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传播和写作能力、运用计算机和网络的能力,合理的知识结构,深厚的知识积累2、在礼仪服饰谈话和生活的礼仪规范中,对公关人员有哪些特殊要求?仪容的修饰:整洁的发型、化妆的讲究(修整自然为准则、不同场合不同妆色、避免过量使用芳香型化妆品)仪态的美化:坐态端庄文雅得体大方克制的手势人的举止:动作,姿态,仪态,表情的控制:眼神认真服装的礼仪:原则 TOP原则整洁性女士着装:类型:西服套裙,套装,套裙,问题:不要暴漏,透视男士礼仪:要求:端庄大方、三色原则、阳刚之气西装:面料,黑色,图案,款式,种类,谈话的礼仪交谈的规则:表达的风度:态度、声音、语速、语调、语言文明听话的风度说话的技巧:说话要得体-因人而异说话要讲策略:必要的虚假,直话直说生活和社交礼仪:3、现在人掌握礼仪规范有什么重要性?是举例说明?礼仪是交往的艺术,是一种软规则,学习礼仪的作用是把问题最小化礼仪是沟通的技巧,是敬人之道,待人以礼,应该成为现代公民的一个基本素养。
重要性:一、内强素养:礼仪是规范社交过程中形成的并得到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我们在言谈说话、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都应该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二、外塑形象: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塑造自身形象的过程,掌握礼仪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人或组织形象三、增进交往:礼仪是交往的润滑剂,人际交往必须讲究约定俗成之规:例如说普通话是对人际交往对象的尊重,能够增进彼此的交流4、公关的组织机构有哪些?建立各种类型的公关组织机构有何必要性?组织机构: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部、公共关系公司、公关关系社团必要性:有利于提高公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有利于公共关系事业的深入发展、形成及发挥自身更大优势、有利于增强社会组织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处理问题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