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目》定义“辩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 述者”谓 之 杂 说,“旁 究 物 理,胪 陈 纤 琐 者 ”谓 之 杂 品,“类辑旧文、涂兼众轨者”谓之杂纂,“合刻诸书、 不名一体者”谓之杂编。寥寥几句,划分出五类,可 谓微言大义。笔者认为杂考、杂说、杂品是遵从文献 体裁标准进行分类的,而杂纂和杂编是根据文献体 例标准进行分类的。
1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分类对于前代目录学 著作的扬弃以及三级类目的设置
者谓之杂编”共六类。[1]1563 2 《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在子部杂 家类之下分出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六 个子目,形成 “部、类、属 ”三 级 分 类 体 系,共 著 录 书 籍 855部(包含存目),规模仅次于类书。《总目》对 于杂家类分类体系的建构至少受到前代三种目录学 著作的影响,即明代的《千顷堂书目》《国史经籍志》 和宋代郑樵《通志》中的图书分类思想。《总目》凡 例第四则谈到“名家、墨家、纵横家历代著录各不过 一二种,难以成帙,今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例,并 入杂家为一门 ”。[1]31在 编 纂 《总 目 》时,编 纂 者 的 理 想既不是简单将其作为普通目录,甲乙薄记而已,也 不是一味追求考辨源流的学术性,而是希望将两者 结合,学以 致 用,因 此 在 很 多 类 别 之 下 分 出 三 级 类 目,总则第五则谈到“焦《国史经籍志》多分子目, 颇以为嫌”,而 《总 目 》分 出 三 级 子 目 的 意 图 即 “以便检寻 ”。[1]31可 见 四 库 馆 臣 已 经 注 意 到 了 目 录 著作应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两个方面。其实关于 三级类目的划 分,早 在 宋 代 郑 樵 编 纂 《通 志 · 艺 文 略》时已有体现,他将图书分 为 类、家、种 三 级,在 《通志·校雠略 》中 阐 发 自 己 的 观 点 “总 十 二 类,百 家,四百二十二种,朱紫分矣。散四百二十二种书, 可以穷百家 之 学,敛 百 家 之 学,可 以 明 十 二 类 之 所 归”[2]。可见,《总目》在对于杂家的分类不管是在 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对前代目录学著作成果的借 鉴吸收和创 新 变 革,最 终 形 成 了 杂 家 之 下 “以 立 说 者谓之杂学”“辩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述者 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类辑 旧文、涂兼众 轨 者 谓 之 杂 纂 ”“合 刻 诸 书、不 名 一 体 ·84·
傅荣贤在 《中 国 古 代 图 书 分 类 学 研 究 》一 书 中 讲分类标准 时 谈 到:“对 一 批 文 献 进 行 划 分 时 所 依 据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叫分类标准,亦称分类特征。 使用什么分类标准以及使用这些分类标准的先后次 序,直接 影 响 分 类 体 系 的 结 构,影 响 分 类 表 的 质 量。”[3]118《总目》子部杂家不仅收书数量众多,内容 庞杂,而且下 分 六 个 子 目,如 何 做 到 既 维 护 《总 目 》 总体的编纂主旨和思想又能恰如其分地统帅布局这 些文献,必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分类标准才能实现,而 透过《总目 》中 子 部 杂 家 的 小 序、按 语、书 目 提 要 等 素材,我们可以看出四库馆臣在面对内容庞杂、体裁 多样的杂家类文献时,不得不选择多种标准来对其 进行归属分类,从总体上概括为从图书的客观属性 和分类主体对图书的主观思辨两方面去考察。 2.1 按图书的客观属性进行分类 2.1.1 根据图书的内容
胡明丽:《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名家之庞杂之杂学,意义相去甚远,但立类原则却是 依据图书的内容及其思想。 2.1.2 根据图书的存佚情况
《总目》从《千顷堂书目》之例,将名家、墨家、纵 横家撤类,并入杂家一门,便是根据图书在流传过程 的存佚情况。在杂家类序言中说:“衰周之际,百氏 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或其 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绝续 不同,不能一概。后人著录,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 《墨子》《晏 子 》二 书,名 家 仅 《公 孙 龙 子 》《尹 文 子 》 《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亦别立标 题,自为支派。此拘泥门目之过也。黄虞稷《千顷堂 书目》,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1]1563可见,分 类原则是从图书存世篇目多寡的角度来考虑的。 2.1.3 根据文献的体裁和体例
《总目》凡例第六则讲到:“古来诸家著录,往往 循名失实,配隶乖宜”,并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目录学 著作依据书籍名称,而没有对图书内容详加考核,从 而造成了分类错误。因此严格按照书籍内容对图书 进行归类,是四库馆臣贯彻始终的分类原则。杂家 类中的第一 子 目 “杂 学 ”类,便 是 遵 循 这 一 原 则,以 “立说者”谓之杂学,便是通过考察图书的内容和思 想,将其划分为一类。其序言中说“衰周之际,百氏 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1]1563 可见,馆臣认 为 此 类 便 是 对 应 《汉 志 》中 的 诸 子 略, 为诸子之学,尽 管 《汉 志 》中 所 谓 吸 收 众 家 之 长,形 成一家之言的杂家,已经和此时包含墨家、纵横家、
册府说苑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准探析
胡明丽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11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类序、按语、书目提要等材料的分析,得出子部杂家类类目设置中所体现和贯彻的 分类思想和标准,即在依照文献内容、存佚、体裁等客观属性和分类主体对文献主观解读的两方面原则共同作用下,形成了 目前子部杂家类下六个子目的分类体系,并分别探讨了在这两方面分类标准下,形成的一些分类失当和交涉的现象。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 杂家 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 G257 [文献标识码] A
1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分类对于前代目录学 著作的扬弃以及三级类目的设置
者谓之杂编”共六类。[1]1563 2 《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在子部杂 家类之下分出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六 个子目,形成 “部、类、属 ”三 级 分 类 体 系,共 著 录 书 籍 855部(包含存目),规模仅次于类书。《总目》对 于杂家类分类体系的建构至少受到前代三种目录学 著作的影响,即明代的《千顷堂书目》《国史经籍志》 和宋代郑樵《通志》中的图书分类思想。《总目》凡 例第四则谈到“名家、墨家、纵横家历代著录各不过 一二种,难以成帙,今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例,并 入杂家为一门 ”。[1]31在 编 纂 《总 目 》时,编 纂 者 的 理 想既不是简单将其作为普通目录,甲乙薄记而已,也 不是一味追求考辨源流的学术性,而是希望将两者 结合,学以 致 用,因 此 在 很 多 类 别 之 下 分 出 三 级 类 目,总则第五则谈到“焦《国史经籍志》多分子目, 颇以为嫌”,而 《总 目 》分 出 三 级 子 目 的 意 图 即 “以便检寻 ”。[1]31可 见 四 库 馆 臣 已 经 注 意 到 了 目 录 著作应具有学术性和实用性的两个方面。其实关于 三级类目的划 分,早 在 宋 代 郑 樵 编 纂 《通 志 · 艺 文 略》时已有体现,他将图书分 为 类、家、种 三 级,在 《通志·校雠略 》中 阐 发 自 己 的 观 点 “总 十 二 类,百 家,四百二十二种,朱紫分矣。散四百二十二种书, 可以穷百家 之 学,敛 百 家 之 学,可 以 明 十 二 类 之 所 归”[2]。可见,《总目》在对于杂家的分类不管是在 思想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对前代目录学著作成果的借 鉴吸收和创 新 变 革,最 终 形 成 了 杂 家 之 下 “以 立 说 者谓之杂学”“辩证者谓之杂考”“议论而兼叙述者 谓之杂说”“旁究物理、胪陈纤琐者谓之杂品”“类辑 旧文、涂兼众 轨 者 谓 之 杂 纂 ”“合 刻 诸 书、不 名 一 体 ·84·
傅荣贤在 《中 国 古 代 图 书 分 类 学 研 究 》一 书 中 讲分类标准 时 谈 到:“对 一 批 文 献 进 行 划 分 时 所 依 据的某种属性或特征,叫分类标准,亦称分类特征。 使用什么分类标准以及使用这些分类标准的先后次 序,直接 影 响 分 类 体 系 的 结 构,影 响 分 类 表 的 质 量。”[3]118《总目》子部杂家不仅收书数量众多,内容 庞杂,而且下 分 六 个 子 目,如 何 做 到 既 维 护 《总 目 》 总体的编纂主旨和思想又能恰如其分地统帅布局这 些文献,必定需要遵循一定的分类标准才能实现,而 透过《总目 》中 子 部 杂 家 的 小 序、按 语、书 目 提 要 等 素材,我们可以看出四库馆臣在面对内容庞杂、体裁 多样的杂家类文献时,不得不选择多种标准来对其 进行归属分类,从总体上概括为从图书的客观属性 和分类主体对图书的主观思辨两方面去考察。 2.1 按图书的客观属性进行分类 2.1.1 根据图书的内容
胡明丽:《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分类标准探析
名家之庞杂之杂学,意义相去甚远,但立类原则却是 依据图书的内容及其思想。 2.1.2 根据图书的存佚情况
《总目》从《千顷堂书目》之例,将名家、墨家、纵 横家撤类,并入杂家一门,便是根据图书在流传过程 的存佚情况。在杂家类序言中说:“衰周之际,百氏 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或其 学不传,后无所述,或其名不美,人不肯居。故绝续 不同,不能一概。后人著录,株守旧文,于是墨家仅 《墨子》《晏 子 》二 书,名 家 仅 《公 孙 龙 子 》《尹 文 子 》 《人物志》三书,纵横家仅《鬼谷子》一书,亦别立标 题,自为支派。此拘泥门目之过也。黄虞稷《千顷堂 书目》,于寥寥不能成类者,并入杂家。”[1]1563可见,分 类原则是从图书存世篇目多寡的角度来考虑的。 2.1.3 根据文献的体裁和体例
《总目》凡例第六则讲到:“古来诸家著录,往往 循名失实,配隶乖宜”,并列举了历史上一些目录学 著作依据书籍名称,而没有对图书内容详加考核,从 而造成了分类错误。因此严格按照书籍内容对图书 进行归类,是四库馆臣贯彻始终的分类原则。杂家 类中的第一 子 目 “杂 学 ”类,便 是 遵 循 这 一 原 则,以 “立说者”谓之杂学,便是通过考察图书的内容和思 想,将其划分为一类。其序言中说“衰周之际,百氏 争鸣,立说著书,各为流品,《汉志》所列备矣。”[1]1563 可见,馆臣认 为 此 类 便 是 对 应 《汉 志 》中 的 诸 子 略, 为诸子之学,尽 管 《汉 志 》中 所 谓 吸 收 众 家 之 长,形 成一家之言的杂家,已经和此时包含墨家、纵横家、
册府说苑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准探析
胡明丽
(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陕西西安 710119)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四库全书总目》类序、按语、书目提要等材料的分析,得出子部杂家类类目设置中所体现和贯彻的 分类思想和标准,即在依照文献内容、存佚、体裁等客观属性和分类主体对文献主观解读的两方面原则共同作用下,形成了 目前子部杂家类下六个子目的分类体系,并分别探讨了在这两方面分类标准下,形成的一些分类失当和交涉的现象。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 杂家 分类标准 [中图分类号] G257 [文献标识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