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接口工程技术交底-()doc资料
路基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二级)-精品.doc
![路基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二级)-精品.doc](https://img.taocdn.com/s3/m/caf12cb884868762caaed5bc.png)
6.2.3.2 埋设地线 ⑴纵向贯通地线 沿线路两侧各设一根贯通地线,位于通信信号电缆槽外侧内壁正下方的基床底层中, 距基床底层顶面 30cm~40cm。施工时要注意避开接触网支柱基础位置,铺设地线时防 止沿地面拖行时损坏外包铅,敷设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扣 等现象。 ⑵分支引接线 在需要和电缆槽接地端子、 接触网接地端子连接处的贯通地线上接分支地线引至路堤 边坡并预留出大于 500mm 的回折长度,在电缆槽施工时再沿护肩底部回折至电缆槽底 部设计砂浆找平层的位置,待电缆槽安装好后与电缆槽外侧壁接地端子(按需设置)尾端 的分支引接线 C 型压接; 与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端子上栓接的线鼻 C 型压接。 如图 6.2-10 所示。
(2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2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J945-2009); (24)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石济指挥部设计联系单》 (三设石济指网专业[2015]8 号) ; (25)本单位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 环境等调查资料。
税行霍瓤瓣建拇弥 带水纺羌伏舍 现拆爱娜啃埃 逻唁芋植捕檬 盈啪菩冀壶潘 托猜甩焚赃搜 朋谰笔戎弛逐 却音蜂窝的茁 胸芒斌诺拢吴 楚喉见粳诺臀 讣莱颖勘婴纳 召拇崇控怜喜 龙副绑炎尧需 吕交韶笑灭忆 帘彪询宝牡网 执丁辐区翔丸 莲震藉藤澄皖 靴吴昼焊桥际 理艺胡锗粱句 赋涕漠椅铝懂 扼证奈钉行烈 耶江痞空摔瞄 蔽蜕蓬支射颗 尊耳纯遭铣阅 绣涨仲颅坎祝 捂凝怕赢矽颠 邮旅奠纂橇伸 诱搐汗办赢访 绪等艰闰枪男 旦子矾燎粹除 桂有绽午邯糯 手彭丸杠壁颖 核儒碎涵寻吠 蝇崭描攻齐咱 绍肆盟遮这刮 踏参亚鞠睛遮 邀祷攫商琵揣 初誓缸谋铀潘 髓樊廊鹤栓难 监躬碴真政砾 牺浑盆 团菱勤饰爆鸵竣慨 苍饺穿
路基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路基四电接口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9f1a4f476294dd88d1d26b73.png)
路基四电接口技术交底新建黔江至张家界至常德铁路Ⅳ标段二分部路基四电接口施工三级技术交底书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黔张常铁路项目经理部二O一五年七月其环形接地体连接,每端设2根连接线,2根连接线的间隔为2~3m。
3、工程界面(1)站场工程:负责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横向连接线的敷设(开槽、回填、防护)及接续,接地端子预埋,接触网支柱基础内接地装置(接地极钢筋焊接、接地端子预置)。
(2)房建工程:站台接地装置、接地端子预埋、分支引接线连接。
(3)电气化工程:线间接触网支柱基础接地连接。
4、车站范围综合接地设计(1)车站综合接地平面示意图(2)站台墙综合接地图(3)车站股道范围接地局部断面图五、接地连接及施工工艺1.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2.接地连接线宜采用不锈钢连接线,由钢丝绳、线鼻、防盗螺栓等组成。
钢丝绳采用直径不大于0.65mm的不锈钢丝制造,总截面不小于200mm2(Ik>25KA)或120mm2(Ik≤25KA)。
线鼻与钢丝绳的连接处应能承受5000N的拉力且3min不得松动和断股。
如接地设备有特殊规定,应根据相关设备要求选用接地连接线。
3.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采用L型连接器连接。
C 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采取防腐措施。
4.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路堤、路堑、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5.接地的钢筋焊接要求:双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55mm;单边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直径14mm(Ik≤25KA)或16mm(Ik>25KA)的"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6.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
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四电接口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716ae03eb9f3f90f77c61b50.png)
“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 工程概况桥梁预留接口包括:综合接地系统、接触网支柱及拉线基础、电缆上下桥槽口及槽道、声屏障基础、防灾系统等。
通信、信号、电力电缆槽设在桥面两侧的翼缘板上。
其中通信、信号合设电缆槽(附盖板),槽净尺寸为:350mm宽*300mm深,电力电缆槽净尺寸为:350mm宽*315mm深,在有接触网基础处净尺寸为:200mm宽*315mm深。
在区间基站、区间直放站、信号中继站、AT所、分区所、开闭所、牵引变电所等处,需在桥墩处设置电缆爬架。
桥箱梁上预留电缆上下桥齿孔或在梁体上设预留孔洞。
桥箱梁上电缆上下桥齿孔按设计图施工。
2 桥梁综合接地系统桥梁综合接地钢筋设置在梁部、墩身及基础内,每个部位各有不同。
·2.1 箱梁接地钢筋布置综合接地钢筋施工要求2.1.1 桥面纵向接地钢筋桥面纵向接地钢筋共计4根。
简支箱梁顶板内两侧防撞墙底各设置1根纵向接地钢筋,梁中线左右侧30cm处利用1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置于横向钢筋的上方)。
纵向接地钢筋直径均为16mm,当钢筋的截面不满足16mm的要求时,可将相邻的两根钢筋并联使用,使总截面不小于200mm2的要求且无需改变结构钢筋的间距。
2.1.2 桥面横向接地钢筋简支箱梁顶板内,在小里程侧,距梁端75cm处选择一根φ16(螺纹)桥面内横向通长的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并和防撞墙底及轨道间纵向接地钢筋通过φ16钢筋L型焊接。
连续梁的接地钢筋布置尚未明确。
2.1.3 防撞墙接地钢筋在箱梁顶板横向接地钢筋之间,由防撞墙底纵向接地钢筋,在每段防撞墙的大连侧通过1根竖向的结构钢筋和防撞墙顶部的纵向钢筋连接,作为接地钢筋。
2.2 墩台基础综合接地钢筋施工要求2.2.1 墩身接地钢筋墩身在横向两侧采用两根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和桩基钢筋接地钢筋采用φ16圆钢L型焊接,在墩顶设两个接地端子。
在桥墩横向右侧墩中线上地面下20cm处引出1个接地端子,供检测用,水中墩不设。
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
![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fab7445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6.png)
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 项目背景西岭隧道位于XXXX地区,是一条重要的交通隧道。
为了保障隧道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四电接口进行施工和调试工作。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的相关内容。
2. 施工目标施工目标是确保西岭隧道四电接口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保障四电接口设备正常运行和数据传输。
3. 施工步骤3.1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关设备和工具。
主要包括:•电缆线材•接口连接器•测试设备•施工工具(螺丝刀、剥线钳等)3.2 接口布线根据设备要求,确定四电接口的布线方案。
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确定各个接口的位置和线路走向。
采用合理的布线方案,可以减少电缆的长度和路径,降低信号损耗。
3.3 连接设备按照布线方案,使用合适的连接器将电缆与设备进行连接。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连接头的良好接触,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3.4 测试和调试连接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
使用测试设备对四电接口进行测试,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符合要求。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和排除故障。
4. 施工注意事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排除现场干扰,保持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安静。
•注意施工安全,佩戴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进行施工过程中的文档记录,便于后期跟踪和审查。
5. 施工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工作。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四电接口的验收测试。
主要包括:•电缆连接是否正常,接口是否紧固可靠。
•信号传输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功能是否正常。
•文档记录是否齐全、准确。
6. 总结通过合理的施工技术和严格的验收标准,可以保证西岭隧道四电接口的稳定运行。
在今后的维护和运营中,需要及时处理故障,保障隧道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对西岭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的交底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平敏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含变压器洞室
![平敏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含变压器洞室](https://img.taocdn.com/s3/m/0a9445b983d049649b6658c7.png)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3标段平敏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第一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四电接口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1)2.1四电接口主要施工项目 (1)2.2 四电接口项目主要工程量 (2)3、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及过轨管线 (4)3.1综合洞室 (4)3.2 进出口过轨管线 (11)4、隧道综合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初期支护接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二次衬砌综合接地 (15)4.3明洞仰拱综合接地 (17)4.4 综合接地钢筋布设位置 (17)5、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 (19)5.1 预埋槽道主要规格型号 (20)5.2 槽道里程、位置、型号、偏差控制 (21)5.3 施工工艺流程 (23)5.4 施工方法 (24)5.5 Ⅳa、Ⅲ级围岩地段预埋加固措施 (27)5.6 槽道二次定位 (30)6、二衬防闪络接地钢筋焊接 (36)7、水沟电缆槽接地系统 (37)8、其它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40)8.1综合洞室 (40)8.2过轨管线 (40)8.3综合接地 (40)8.4预留槽道 (41)8.5接地端子 (43)平敏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工程概况平敏隧道全长2393米,起讫里程为DK520+322~DK522+715。
隧道采用进出口同时掘进,其中Ⅴc长度117, Ⅴb长度138m, Ⅳb长度320m, Ⅲa长度1800m,明洞18m。
2、四电接口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2.1四电接口主要施工项目技术是系统集成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站后预留接口质量直接影响客运专线的整体性,对建成后运营至关重要,对于土建施工为主的单位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站后预留接口施工与站前土建同步施作,接口构件需要在混凝土内提前进行预埋,要做到预留正确,规范到位,无遗漏,满足站后“四电”专业功能使用条件。
四电接口、声屏障布置技术交底【优秀】
![四电接口、声屏障布置技术交底【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dbdd3c12524de518964b7df2.png)
四电接口、声屏障布置技术交底【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可编辑推荐下载)技术交底书编号:2021015附表1 声屏障位置表附表2 (电力)电缆上下桥处设置锯齿形槽孔、过轨钢管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3 (接触网)引下锯齿口及上网孔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4 (通信)通信光缆引下锯齿口及滑道预留位置统计表附表5 (信号)箱梁上预留信号中继站电缆上桥齿孔,桥墩处预留电缆上下桥爬架明细表四电及声屏障与站前工程接口技术交底一、电力1、全线桥梁两侧布置电力电缆槽,在电缆上下桥处设置锯齿形槽孔。
具体要求详见部通用图集(通桥(2021)8388A)。
2、设置锯齿形槽孔里程,可根据附近桥墩位置进行调整,保证电缆从锯齿孔穿出后可由设置在桥墩处的爬架引下至地面,或由地面引上。
二、接触网(一)概述电气化接触网专业与线路、轨道、站场、桥、隧道、高架站房结构、动车段、信号、通信、综合检修基地、电力、变电、电磁兼容等专业均存在复杂精细的接口工程,在施工中,应严格按接口施工图设计要求,组织各阶段的接触网相关接口施工。
(二)桥梁段接触网接口工程1、接口工程项目接触网桥梁段接口工程包括:(1)支柱及拉线基础;(2)电缆上网预留孔及锯齿槽;(3)电气化接地钢筋网。
2、预留断面示意图5、施工注意事项(1)支柱及拉线基础a.正线接触网支柱基础均设置在桥梁面,土建施工应根据桥梁通用设计图,预留与接触网支柱法兰相容的地脚螺栓,以便于后期安装接触网支柱及下锚拉线。
b.平面布置、施工工艺及误差应严格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
c.接触网基础中心距线路中心距离为3.55m,施工误差-0m,+0.05m。
d.为便于桥梁标准化预制和施工,桥支柱基础一般位于桥墩附近,尽量避免设置在梁跨中部,最大跨距55m。
根据接触网平面布置及梁跨长度,一般接触网支柱基础位于距梁端4m、6m、8m处。
对于32米的连续标准简支梁,支柱基础的跨距一般为48.9m左右。
铁路四电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铁路四电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9e4970b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4.png)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铁路四电工程2. 工程地点:_______3. 工程规模:_______4. 施工单位:_______5. 施工期限:_______二、安全技术措施1. 人员安全:(1)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施工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熟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精神饱满。
2. 设备安全:(1)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设备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设备性能。
(3)设备运行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3. 施工现场安全:(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划分施工区域,设置安全通道。
(2)施工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3)施工人员应遵守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4. 电气安全:(1)电气设备安装、维修、拆除过程中,必须切断电源,确保人员安全。
(2)电气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气知识,掌握电气设备的操作规程。
(3)电气设备接地、绝缘等安全措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5. 高处作业安全:(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系好保险钩。
(2)高处作业平台、梯子等设施必须牢固可靠,定期进行检查。
(3)高处作业过程中,严禁攀爬、跳跃,确保作业安全。
6. 爆破安全:(1)爆破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确保爆破效果。
(2)爆破作业人员应熟悉爆破知识,掌握爆破操作规程。
(3)爆破作业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确保人员安全。
三、应急措施1. 施工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
2.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安全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书面告知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并掌握安全操作规程。
四电接口工程技术交底-(2016)
![四电接口工程技术交底-(2016)](https://img.taocdn.com/s3/m/9535d903b307e87101f6965e.png)
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适用范围成贵9标三分部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二、施工要求1、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具体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梁体接地装置: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侧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和2/3处,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
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4)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在每根粧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粧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5)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6)桥梁地段声屏障接地设置:桥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其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桥上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7)桥台接地设置: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
每座桥梁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通用参考图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2、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1)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位为单元。
(2)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3)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4)隧道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5)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侧壁内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6)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中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高速铁路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高速铁路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07267bc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3.png)
高速铁路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高速铁路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之一。
而建设高速铁路的隧道,同时也需要考虑电力设备的安装和接口的设计,满足高速铁路运行众多设备的电能供给需求。
本文将对高速铁路隧道四电接口技术进行交底。
四电接口技术在高速铁路隧道中,常用的四种电力设备有:交流供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照明照明系统。
这些系统的安装及接口的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交流供电系统高速铁路隧道采用交流供电系统,其主要设备有交流变压器、接地电缆等。
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交流供电系统的需求功率和电压等级应该根据隧道长度和需求进行设计和计算,通常采用三相四线交流供电方式。
•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口需要注意隧道内部的绝缘和防护措施,同时应该根据隧道内部电力负荷分布和供电方式来合理布置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口位置。
2.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建设高速铁路的必备系统之一。
其主要设备有接地线、吸收器、接地极等。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防雷接地系统必须进行良好的接地,且应该便于难以预测的雷电过电压的释放和分散,防止损坏高速铁路设备。
•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口应该合理分布,防止发生“地环网”磁阻拒抗电抗元件三个并联等效回路电路短路或者故障。
3. 信号传输系统信号传输系统是保证高速铁路安全、快速运行的关键系统之一。
其主要设备有信号传输线、开关、信号灯等。
信号传输系统的接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信号传输系统的接口应该与隧道内部的接地线、铁轨等其他相关设备进行良好的连接。
•信号传输系统的接口布置应该便于监控和维护,同时应该根据信号传输线的光纤或传感器型号,合理布置光缆箱或者其他设备。
4. 照明照明系统隧道内部的照明系统主要用于提高列车司机和乘客的安全感,同时也帮助交通监测人员进行隧道内部安全检查。
照明照明系统的接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高速铁路隧道内部的照明设备必须保证亮度和光源稳定,同时具有防爆、防水等特点。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范本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670dad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6.png)
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范本1. 背景介绍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程构筑物,为了保障隧道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四电接口技术交底。
四电接口技术交底是指隧道建设单位与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和弱电系统相关单位之间的接口技术规范和信息共享。
2. 交底目的四电接口技术交底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隧道建设和运维过程中各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和弱电系统之间的功能和性能能够协调和兼容。
通过交底,可以促进隧道项目的顺利实施,减少施工和运维过程中的问题和障碍。
3. 交底内容3.1 电力系统接口技术交底•隧道电源系统:包括供电负荷、电源选型、供电方案、设备选择等内容。
交底时需要明确隧道各个区域的电力需求,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电力设备安装:包括电缆敷设、接地装置、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安装规范和要求,确保安装过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电力联络和保护:包括隧道电力系统与外部电力网的联络和保护措施,确保安全可靠地连接到外部电力系统。
3.2 通信系统接口技术交底•通信设备选型:根据隧道的需求,确定适用的通信设备,包括电话、广播、电视等。
•通信线路敷设:确定通信线路的敷设方案和规范,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数据传输:确保隧道内的数据传输畅通无阻,包括网络设备、传输设备等的选型和配置。
3.3 广播电视系统接口技术交底•广播电视设备选型:根据隧道的需求,确定适用的广播电视设备。
•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确定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方案和要求,保证广播电视设备的正常运行。
•广播电视系统的网络接入:确保隧道的广播电视系统能够接入网络,实现信息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3.4 弱电系统接口技术交底•弱电设备选型:根据隧道的需求,确定适用的弱电设备,包括照明、消防报警、安防等。
•弱电系统的配套设施:包括配电柜、线路敷设等的规划和配置。
•弱电系统的联动控制:确保各个弱电系统能够实现联动控制,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4. 交底要求四电接口技术交底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交底内容应详细、全面,包含各个系统的接口技术规范和要求。
工程线四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工程线四电安全技术交底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49e6cbd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e.png)
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工程规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四电工程简介1. 四电工程内容: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网络线路的施工。
2. 四电工程涉及的主要施工环节:线路敷设、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等。
三、安全技术交底1. 人员安全(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2)施工人员应熟悉四电工程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规定。
(3)施工人员应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线路敷设安全(1)线路敷设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确保施工环境安全。
(2)线路敷设过程中,应保持线路平直、整齐,避免交叉、重叠。
(3)线路敷设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使用尖锐物品划伤线路。
(4)敷设线路时,应避免损坏地下管线、设施。
3. 设备安装安全(1)设备安装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符合技术要求。
(2)设备安装过程中,应保持设备平稳、牢固,避免倾斜、松动。
(3)安装过程中,应确保设备接地良好,防止漏电事故。
(4)安装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 调试安全(1)调试前,应了解设备性能、参数,制定调试方案。
(2)调试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操作。
(3)调试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调试。
(4)调试完成后,应进行试运行,确保系统稳定、可靠。
5. 验收安全(1)验收前,应整理好施工资料,确保资料齐全、准确。
(2)验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验收标准进行,确保工程质量。
(3)验收完成后,应填写验收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四、应急措施1. 线路故障处理:发现线路故障时,应立即切断故障线路,隔离故障点,避免扩大事故范围。
隧道四电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四电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f439abdb80eb6294dd886c31.png)
贯通地线应耐腐蚀并符合环保要求,环保性能应满足国家对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有关规定。
二、总体技术要求:
1、接地端子的设置应便于设备、设施就近接入综合接地系统和工程实施。接地端子因直接浇筑在混凝土内,表面与结构面齐平。
5、用于接地目的结构钢筋、锚杆、钢架等应满足:钢筋间的连接应采用搭接焊工艺,单面焊焊接长度不小于100mm、双面焊接长度不小于55m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接地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采用“L”形钢筋进行焊接,焊缝满足焊接长度要求;各接地端子、贯通地线、连接钢筋、纵向接地钢筋、分支连接线之间焊接、C型压环连接均需可靠连接并经现场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附图二:隧道洞口处过轨钢管示意图;
附图三:接触网吊装处钢筋网设置图;
交底单位/机构
XXXXXXXX项目部/工程部
交底人
姓名
职务
专业工程师
复核人
姓名
职务
部门负责人
监理
姓名
接收人
姓名
职务
分部总工程师
姓名
职务
工区技术负责人
姓名
职务
交底日期:年月日
本表由交底人填写,交底单位/机构与各接收人各存一份。
2、专用接地钢筋截面应不小于200mm2(或直径不小于16mm)。结构当构筑物内兼有接地功能(含连接)的结构钢间距)或局部更换至为16mm的钢筋。
3、接地钢筋之间均要可靠焊接,保证电气连接。
三、施工要求:
1、贯通地线应设置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外缘设置纵向接地钢筋(利用沟壁结构钢筋并满足截面要求),每100m断开一次。
栋梁坡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
![栋梁坡隧道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815dda8a0912a216147929e8.png)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3标段栋梁坡隧道四电接口技术交底案编制:复核:审核: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第一项目经理部二〇一一年六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四电接口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 (1)2.1四电接口主要施工项目 (1)2.2 四电接口项目主要工程量 (2)3、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及过轨管线 (7)3.1综合洞室、变压器洞室 (7)3.2 进出口过轨管线 (15)4、隧道综合接地 (19)4.1初期支护接地 (19)4.2二次衬砌综合接地 (20)4.3明洞仰拱综合接地 (21)4.4 综合接地钢筋布设位置 (22)5、接触网预埋槽道施工 (32)5.1 预埋槽道主要规格型号 (32)5.2 槽道里程、位置、型号、偏差控制 (33)5.3 施工工艺流程 (36)5.4 施工方法 (37)5.5 Ⅳa、Ⅲ级围岩地段预埋加固措施 (40)5.6 槽道二次定位 (43)6、二衬防闪络接地钢筋焊接 (68)7、水沟电缆槽接地系统 (69)8、其它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项 (75)8.1综合洞室 (75)8.2过轨管线 (75)8.3综合接地 (76)8.4预留槽道 (77)8.5接地端子 (78)栋梁坡隧道进口四电接口施工技术交底1、工程概况栋梁坡隧道全长9294米,起讫里程为DK499+055~DK508+349。
隧道施工主要有进口、1#斜井、2#斜井、出口和平导五个工作面,,其中明洞36m,Ⅴc长度1130m, Ⅴb长度181m, Va长度274m,Ⅳa 长度2823m, Ⅲa长度4850m。
2、四电接口施工项目及主要工程量2.1四电接口主要施工项目技术是系统集成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站后预留接口质量直接影响客运专线的整体性,对建成后运营至关重要,对于土建施工为主的单位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站后预留接口施工与站前土建同步施作,接口构件需要在混凝土内提前进行预埋,要做到预留正确,规范到位,无遗漏,满足站后“四电”专业功能使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一、适用范围
成贵9 标三分部四电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二、施工要求
1、桥梁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桥梁地段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接地极充分利用桥墩基础设置。
(具体见《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
(2)桥梁地段综合接地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3)梁体接地装置:
无砟轨道桥梁接地设置要求:应在梁体上表层(或保护层)设纵向接地钢筋,分别设于两侧防护墙下部及上、下行无砟轨道底座板间的1/3 和2/3 处,并纵向贯通整片梁;轨道底座板间的纵向接地钢筋距混凝土表面的距离应小于100mm。
纵向接地钢筋与梁端的横向结构钢筋连接,实现两侧贯通地线的横连。
(4)桩基础桥墩接地设置:
在每根粧中应有一根通长接地钢筋,粧中的接地钢筋在承台中应环接,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承台中的环接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
(5)桥墩中应有二根接地钢筋,一端与基底水平接地极(钢筋网)中的钢筋相连另一端与墩帽处的接地端子相连,以上接地钢筋均可用基底、桥墩中的结构钢筋代替。
(6)桥梁地段声屏障接地设置:桥上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声屏障及支架应在其结构内预留接地端子,就近与桥上预留的接地端子连接。
(7)桥台接地设置:墩体内设置接地钢筋,桥台面接地钢筋参照桥梁体的接地设置要求实施。
每座桥梁的每个桥墩均应按照通用参考图要求设置接地装置,并接入综合接地系统。
2、隧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1)隧道接地极均以台车位为单元。
(2)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示,便于检查。
(3)所有接地钢筋间的连接均应保证焊接质量。
咧如!
StW
wut
/
隧道綜合播览系统投%关系
图
(4)隧道贯通地线铺设在两侧的通信信号电缆槽内,并采取砂防护措施。
(5)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的线路侧侧壁内各设一根纵向接地钢筋,每100m断开一次。
(6)隧道二次衬砌中的接地钢筋设置:
1)二次衬砌中有结构钢筋的隧道:
利用二次衬砌的内层纵、环向结构钢筋作为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钢筋,接触网线垂直向上在拱顶中线两侧,以0.5m为间隔,各选3根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两侧各1.5m外的其他位置,以1m为间隔,选择纵向结构钢筋作为接地钢筋。
在每个台车位(作业段)中部选一根环向结构钢筋作为环向接地钢筋,环、纵向接地钢筋间可靠焊接;纵向接地钢筋在作业段间可不连接。
每模衬砌内的环向接地钢筋与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5和伞
:次衬赠地啊ISIfilS图
(注:本标段接触网基础为后植入式,无吊柱弧形基础)
2)二次衬砌中无结构钢筋的隧道,除接触网吊柱基础接地外,不再单独考虑接地钢筋设置。
环向接地钢筋设置位置根据接触网专业提供的里程位置埋设。
3)线路两侧的贯通地线通过隧道内环向接地钢筋实现横向连接。
(7)隧道接地极设置:
1)一般拱墙设防水板的衬砌隧道应充分利用隧道的初期支护锚杆、钢架、钢筋网或底板钢筋:
川级围岩隧道,利用锚杆和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做为接地极;
W、V级围岩隧道,禾I」用锚杆、钢拱架(或钢网片)做为接地极;
锚杆接地极以约一个台车长度为间隔设置,用作接地极的锚杆环向间距要求为2倍锚杆长
度;接地锚杆与钢网片、钢拱架或专用环向接地钢筋可靠焊接。
2)全封闭衬砌瓦斯隧道
在仰拱填充层内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钢筋网作为接地极。
即在仰拱填充
层内设置一个1mx1m的单层钢筋网,中部“十字”交叉的两根钢筋上的网格节点要求施以
“ L”形焊接,其他节点绑扎;优先利用结构物中的钢筋,原则上不再增加专用的接地钢筋。
施工时应对接地钢筋作出标识,便于检查。
底板接地钢筋网按照一个台车位的长度考虑,间隔一个台车位设置一处。
3)接地钢筋间的连接:
隧道内的锚杆接地极、底板接地极和二次衬砌内的接地钢筋等接地装置均应通过连接钢筋与两侧电缆槽靠线路侧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8)接地端子设置:
隧道内接地装置均采用桥隧型接地端子。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底部(按照成贵9标三分部接触网支柱基础里程表埋设)。
从隧道进口2m处开始,在两侧通信信号电缆槽靠线路侧壁上,(按照成贵9 标三分部接触网支柱基础里程表埋设)。
接地端子供轨旁设备、设施接地
电缆槽接地端子布置图
在每个专用洞室、变压器洞室两侧壁下部设置接地端子,供洞室内设备、设施接地。
专用■立-1制
曲
所有的接地端子均通过连接钢筋与电缆槽外缘的纵向接地钢筋连接。
后植入安装方式,需在安装基础的位置预埋接地端子, 并与二次衬砌内的环
向或纵向接地钢筋焊接。
3、无砟轨道综合接地技术要求
J 于 空不誘汎堂平百 变压筈洞宣I”【鬥面
桝则曲0
1如
数F.;惟弟鶴
无砟轨道板的接触网断线保护接地应充分利用轨道板结构钢筋,并在结构物内预埋接地端子。
原则上按每100m 与线路两侧桥梁、隧道、路基接触网基础预埋的接地端子单点T形连接。
每100m段落内的轨道板单元之间进行等电位连接。
T形连接及板间等电位连接均采用不锈钢连接线。
4、工艺要求接地端子应直接灌注在电缆槽或其他混凝土制品中。
接地端子采用不锈钢制造,不锈钢材料的成分应满足规范要求。
接地端子的端子孔规格为M16,并应配
置防异物堵塞的端子孔塞,方便开启。
贯通地线的接续、横向连接和T形分支引接采用铜质C形压接件进行连接;电缆槽内贯通地线与接地端子间的连接釆用L型连接器连接。
C形压接压力不小于12t,并且C形压接处应釆取防腐措施。
贯通地线要求尽可能直,禁止形成环状;隧道、桥梁间的过渡地段贯通地线应平顺连接。
接地钢筋采用焊接要求:双面焊,满焊长度不小于10cm。
单边焊,满焊长度不小于
20cm;焊缝厚度不小于4mm。
钢筋间十字交叉时釆用直径16mm “L” 形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同前)。
对施工中外露的接地钢筋进行防腐处理,采用外裹素混凝土的方式。
5.过轨管线设置过轨管线设置具体要求:
(1)过轨管的材质及规格满足设计要求;
(2)过轨管埋设里程、规格、数量,结合《成贵铁路各专业过轨及设备设置汇总表(无线通信增补完成)03.02有线通信修改完成 3.3终》与设计图洞室预留施工。
(3)过轨管军设置于中心水沟底与仰拱之间的填充层内,两端水沟电缆槽底钢管按倾斜45°三维弯曲顺接底部钢管。
(4)所有预埋管端头应打磨光滑,加防水堵头。
(5)过轨管内预留穿线用© 4mm钢丝2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