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农业圈层是:(1)自由农作圈 (提供鲜菜、牛奶等);(2)林业 圈(提供薪炭);(3)轮作农业圈 (主要提供谷物,谷物与饲料作物轮 作);(4)谷草轮作圈(提供谷物 为主、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是 圈层中面积最大的一个);(5)三 圃式轮作圈(提供畜产品为主,1/3 土地种燕麦,1/3种稞麦,1/3土地休 闲);(6)畜牧圈(大量土地牧放 或种植牧草)。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三、产业布局的环境与生态学理论
如何在产业布局与优化过程中,充分满足和适应 环境承载力的基础性需求,促进产业布局生态化,实现 和谐发展,成为许多产业布局理论的重要内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环境承载力理论 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 acity)可以理解为某一区域环境在某一特定时期维 持某种环境状态条件下所能提供的对人类活动支持 能力的阈值。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二)产业布局区位理论的发展——近代区位理论 近代产业区位理论已经从对工业区位进行探讨
发展为对贸易区位、城市区位进行探讨,将研究对 象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和城市,将研究 目标从追求生产成本、运输费用最低转向追求市场 最优。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1.贸易边界区位理论(费特)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一种,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随着总需求 的滚动增大,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且所有市 场网又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见图11-3)。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图11-3 三层市场网络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二种,大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将发挥重要作 用。距离交通线近的扇面条件有利,距离交通线远 的扇面不利,工商业配置大为减少,这就形成了近 郊经济密度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从而构成一个广阔 的地域范围内经济景观(见图11-4)。
二、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一)产业区位理论的形成——古典区位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1826年) 基本思想:对离城市任何一点距离而言,不同
农业生产的利润不同,对土地报价也不同,报价高 者获得使用权,从而确定给农场主带来最大地租收 入的农业生产布局区间。运输成本差异导致城市周 边形成农业布局的圈层结构,即“杜能环”。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杜能分析“孤立国”内,如何分布农业才能从 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
利润π是农产品价格(P)、农业生产单位成本 (C)和单位运费(T)的函数,即π=P-(C+T)。 据此公式计算出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分界线,并 将孤立国划分成6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的农 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即是“杜 能圈”解(见图11-1)。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图11-2 中心地理论模式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4.市场区位理论——廖什 该理论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 (产地价格加运费),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 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 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 最后形成了六边形产业市场区,构成整个区域以六 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其中心思想就是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区 位因子包括劳动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等。该理论假定 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 只探讨其经济因素,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其理论 核心是工业布局主要受到运费、劳动力费用和聚集力三方面 因素的影响,其中运费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工业部门生 产成本的地区差别主要是运费造成的。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产业生态学理论 产业生态学的理论认为,合理的产业布局要使 各产业的地域聚集在结构上有利于形成良性的物质 循环和能量流动,形成各产业主体间相生相克的局 面,使产业集聚群落里每个单位都占据一定位置, 具有特定作用,各产业主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 约,形成一种协同进化的局面。
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 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这两 种费用的高低与市场区域大 小呈反比。费特假定有A、B 两个生产地,利用等费线方 法,可以得出两产地贸易范 围(见图11-3)。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一般区位理论(俄林)
人口增长率、储蓄率和各地区价格比率的 变化会导致有差异的地区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发 生变化,引起工业区位的改变。工业区位的移 动既与已经形成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的历史格 局有关,也是生产要素在各地区间重新配置和 均衡关系变动的结果。
在区域经济运行中,增长极具有极化效应和扩 散效应两种效应。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点轴布局理论 点轴布局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该理论将区 域经济看成是由“点”和“轴”构成的网络体系。 “点”是指具有增长潜力的中心地域或主导产业, “轴”指将各中心地域或产业联系起来的基础设施带。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3. 中心地理论(克里斯泰勒) 中心地等级序列: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 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中心地的规模和 级别与其服务半径呈正比,与其数量呈反比。规模大、 级别高的中心地还含有多个较其低级的中心地。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中心地模式:理论模式是指在—个平原地区,各 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 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 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 心地的理想服务是圆形服务面(见图11-4)。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图11-4 经济景观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三)产业区位理论的多样化发展——现代区位理论 1.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20 世纪50 年代提出, 又经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和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进一 步发展完善。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其理论核心内容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 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特 定的地区或城市集聚,使这一特定区域的经济比周 边地区发展更快,就形成了所谓的增长极。
本章主要内容
1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2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3 产业集群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一、产业布局的基本内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定地域空间上的分布与 组合。具体来说,产业布局是通过市场机制或政府 引导,使资源在不同地域、不同产业之间进行配置, 从而实现资源在空间上的最优配置。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三个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力区位法则、集聚法则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n
n
S miri mi ( X X i )2 (Y Yi )2
i 1
i 1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共 同构成了古典区位理论,其共同点在于以最低成本 或最节省运输费用来实现产业利润最大化,他们均 不考虑市场销售因素和消费因素等问题,所以古典 学派又被称为西方产业区位理论的最低成本学派。
产业济学
第十一章 产业布局与集群
国民经济内部产业之间除了数量上的比例结构 外,还存在着空间结构。对于具体某个产业来说, 其空间布局对于产业内企业和消费者决策,进而对 于产业效率和产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对于国民经 济系统来说,产业之间的空间结构对于整个经济系 统亦有不容置疑的重大意义。那么,产业的空间布 局又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其演化的规律是什么?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的探讨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3.梯度发展理论 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最优区位。 萌芽期与成长期产业往往处于发达地区;成熟期产 业开始向落后地区转移;衰退期产业往往处于相对 落后地区。
第一节 产业布局的基本理论
4.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这一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缪尔达尔提出的。 在后起家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 高,投资风险较低,吸引了大量生产要素向发达地区流 入,使发达地区的经济得以更快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 期内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当发达 地区的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时,规模收益递减,发达 地区的人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会向不发达地区转移, 从而给不发达地区带来发展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