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以美元计价(更新至2014.4)
中国服务贸易指数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指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57c5a3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8.png)
中国服务贸易指数分析一、概述服务贸易是指以服务内容为主要交易商品的跨境交易活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服务贸易指数是对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估指标。
本文将对中国服务贸易指数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二、中国服务贸易指数的构成中国服务贸易指数包括多个关键指标: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服务贸易贸易逆差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中国服务贸易的整体规模和发展水平。
1. 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是指中国向其他国家或地区提供的服务的总额。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提升。
特别是在服务外包、旅游服务和信息技术服务等领域,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得到了显著增长。
2. 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服务贸易进口规模是指中国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获得的服务的总额。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教育、医疗和旅游等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口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3. 服务贸易贸易逆差服务贸易贸易逆差是指服务贸易出口额与进口额之间的差额。
服务贸易贸易逆差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服务贸易方面的竞争力。
随着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服务贸易贸易逆差也呈现出扩大的趋势。
这表明中国在某些服务领域还存在着较大的竞争压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三、中国服务贸易指数的发展趋势中国服务贸易指数的不断提升反映了中国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在未来,中国服务贸易指数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1. 增速放缓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速将逐渐放缓。
一方面,中国服务贸易已经取得了快速增长,增长空间有限。
另一方面,全球服务贸易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国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压力,增速放缓是必然的趋势。
2. 结构优化中国服务贸易将更加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附加值。
目前,中国的服务贸易仍然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如客服、呼叫中心等。
未来,中国将加大对高附加值服务的开发和引进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和附加值,提高竞争力。
2014年1-7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情况
![2014年1-7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3b398720ed630b1c59eeb5e5.png)
2014年1-7月全国外贸进出口情况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4.72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0.2%。
其中,出口7.82万亿元,增长1.1%;进口6.9万亿元,下降0.8%;贸易顺差9249亿元,扩大18%。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3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6.4%。
其中,出口1.31万亿元,增长14.1%;进口1.02万亿元,下降2.1%;贸易顺差2919亿元,扩大1.7倍(下图).按美元计价,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万亿美元,增长2%。
其中,出口1.28万亿美元,增长3%;进口1.12万亿美元,增长1%;贸易顺差1506亿美元,扩大20.9%。
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785亿美元,增长6.9%。
其中,出口2129亿美元,增长14.5%;进口1656亿美元,下降1.6%;贸易顺差473亿美元,扩大1.7倍。
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一般贸易进出口保持增长,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
前7个月,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8.09万亿元,增长5.2%,占我外贸总值的55%,较去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4.06万亿元,增长7.7%,占出口总值的51.9%;进口4.03万亿元,增长2.8%,占进口总值的58.4%;一般贸易项下顺差301.2亿元,而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1504.4亿元。
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4.64万亿元,下降2.1%,占我外贸总值的31.5%,较去年同期下滑0.8个百分点。
其中出口2.93万亿元,下降2%,占出口总值的37.5%;进口1.71万亿元,下降2.3%,占进口总值的24.8%;加工贸易项下顺差1.22万亿元,收窄1.6%。
二、对欧盟、美国、东盟和日本进出口保持增长。
前7个月,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14万亿元,增长10%。
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1.87万亿元,增长3.9%。
前7个月,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为1.6万亿元,增长3.5%。
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增长1.2%。
分析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_ppt
![分析2014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_ppt](https://img.taocdn.com/s3/m/77af69c20b4e767f5bcfceb2.png)
2014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从总需求来,但短期存在J曲线效应。汇率贬值提高出口商品的价 格竞争力,有利于出口。同时,贬值提高进口成本,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 带来负面的收入效应,不利于国内消费和重工业。但是,汇率对进出口价格 和数量的影响有先有后,一般汇率变化带来价格的同时调整,而进出口数量 调整会存在一定时滞,出口金额因此会先下降后上升,这也就是所谓的J曲线 效应。另外,出口虚报(或者提前出口)和进口延迟是资金套利流入的一个 重要渠道,套利活动大幅下降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海关公布的出口数据和贸 易顺差下降,但这仅仅是统计现象。
综合上述条件,推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 是我国急需 实现的措施:
第一阶段:完善以中间价为核心的有管理浮动制度,从对美元的爬行盯住转向对有效汇 率的爬行盯住。核心是改革中间价形成机制,扩大浮动幅度限制,逐步扩大市场供求在 汇率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阶段:有效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取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和浮 动区间限制。人民币汇率基本由市场供求决定,央行基本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加 强对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监测和分析,对可能对国内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 带来重大冲击的汇率异常波动进行及时的必要干预。
面对人民币持续贬值,投资者是否需要将手中人民 币兑换成美元以减小汇率损失?
答案:理财专家认为,美元存款一年定期利率仅为0.75%,远远低
于人民币存款利率,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高于外汇理财产品。 因此,如果投资者近期没有出国旅游、留学等计划,没必要将人民 币兑换成美元。
2014年美金对人民币的汇率分析详情
二、资本外流压力渐显
在国际资本与国内流动性监测方面,招商证券最新研究观点显示,2月基于 即期汇率的外汇供求强弱指标,已经显著下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而人民币汇率走 弱理应与外汇流入资金减少相随,在此背景下,预计新增外汇占款在2月、3月 和4月将显著走弱。此外,招商证券进一步指出,现阶段亚洲资金流动的主要风 险点,在于美联储意外加快QE退出节奏,可能造成国际资本风险偏好下降。
中国商务年鉴2015:浙江省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统计
![中国商务年鉴2015:浙江省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c1e92cf8c75fbfc67db2a5.png)
金额(万美元)比重(%)增长(%)金额(万美元)比重(%)总值3810094-172443218-运输服务71028018.6 5.854670022.4旅游服务128589133.7 5.457534823.6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56805014.921.353390021.9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国际服务外包)57742415.221.556450023.1金融服务24170.145.64280保险服务45270.179.326780.1通信服务33510.1-18510.1教育服务232447 6.125.427902 1.1文化.娱乐和体育服务437301.1238.478540.3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480-20分销服务189483519.41228105其他商业服务1924465.16.6592452.4注:1.通信服务增加国际快递服务.2.教育服务增加出国留学生及外国留学生外汇收支.3.其他商业服务增加境外展览服务.4.分销服务增加来料加工服务.5.建筑及相关工程服务增加劳务承包.6.本表数据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分局.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综合整进出口项目基本遵循商务部.国家统计局2010年修订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制度》.摘编自中国统计数据库{}《中国商务年鉴2015浙江省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统计项目进出口出口进口增长(%)金额(万美元)比重(%)增长(%)21.81366876-9.19.916358012-66.771054352 4.318.334150 2.599.121.9129240.9559.719890.142.957.818490.1123.2-15000.1-102045451527.9 197.835876 2.6248.9 -460-25.866673 4.99.210.61332019.7 4.9鉴2015》。
2014我国经济分析
![2014我国经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a1ac86daef5ef7ba0d3c6d.png)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分析2014年,我国主动适应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下“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基本平衡,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之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31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0%。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5939亿元人民币。
合并来看,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7209亿元人民币。
此外,2014全年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209亿元人民币。
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较2013年又有所下降。
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
国际上将经常项目差额控制在GDP4%以内视为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指标。
这一比值的不断回落,表明我国国际收支水平的持续改善以及与外部经济的日渐平衡。
从资本和金融项目看,其在2014年二季度开始出现逆差,并逐步上升。
在经常项目顺差,必然形成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国际经验下,我国国际收支开始呈现新的格局。
这表明我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能力增强,也体现了藏汇于民政策的积极成效。
图1,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部分)数据来源:国家外管局网站一、“双顺差”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自1992年我国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长期处于“双顺差”格局,既“经常项目”和“资本和金融项目”均是顺差。
“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格局,中国的“双顺差”更是同各种制度缺陷、价格扭曲、宏观经济不平衡相联系的。
“双顺差”已经并且正在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福利损失。
作为世界的第三大资本净输出国,中国的投资收益一直是负数(2005年是例外)。
与此相对照,作为一个资本净输入国(拥有大量外债),美国的投资收益却一直是正数。
长期的“双顺差”格局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持续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削弱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央行旨在弱化基础货币大量投放的负面影响的“对冲”操作带有很大的被动性,限制了央行货币政策调控的空间和主动程度,也影响了央行的政策调控效果。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课件
![第五章 中国服务贸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c0cf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7.png)
(三)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在于近几年跨境电 子商务快速发展。
从居民的角度看,2013年,运输服务、旅游、建筑服务出口总额分别 为376.5亿美元、516.6亿美元和106.6亿美元,其中旅游出口总额居 各类服务之首,这主要有下面两个原因:第一,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 增加,居民对休闲产业需求增加。2014年,中国出境人数大约增长 15%,出境人数可达到1.1亿人次。
2014年,亚太地区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商 务市场,占全球的比重为35% 。
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4.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3.3%,跨境电商中的服务业,如金融服务、 咨询、物流、创新产业等将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第三节 中国服务贸易开放的基本原则
一、统筹规划、渐进有序
中国对服务贸易自由化应持积极态度。但应以本国经 济发展状况为基础,加强服务网络一体化,提高行业 进入成本,积极实施产业重组,提高市场竞争强度, 产业之间应加强协调,互相合作,以降低成本、提高 竞争力,实行渐进式开放,实现逐步的自由化。
视频:香港是内地服务贸易迈向全球的首选地
(七)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较为落后
服务贸易涉及的相关服务行业较多,现阶段,我国的服务贸易 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缺陷,服务贸易政策缺乏透明度,政府对 于服务贸易发展的认识不足。
(八)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切实履行承 诺,推行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中国2014年国际收支报告分析
![中国2014年国际收支报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57ce91d4d8d15abe234e63.png)
一、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表一: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注: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数据通过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及四季度平衡表人民币值累加而成。
表二:以美元计价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注:1. 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2. 本表数据由分季度平衡表累加得到。
二、分析从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表中可以看到,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13510亿元人民币,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324亿元人民币,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209亿元人民币。
按美元计价,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197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760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920亿美元,收益逆差341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302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2087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824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2528亿美元。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178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88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0亿美元。
2014年,全球经济延续缓慢复苏态势,各国经济运行和货币政策取向出现分化,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我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改革和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明显增强。
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在振荡中趋向基本平衡。
按美元计价,2014年,国际收支总顺差2579亿美元,较2013年下降48%。
其中,经常项目顺差2197亿美元,增长48%;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382亿美元,下降89%。
货物贸易顺差增长32%,服务贸易逆差扩大54%。
(见图一)图一:2008-2014年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结构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GDP之比为2.1%,仍处于国际公认的合理水平之内。
且当前国际收支变化是预期的可承受的调整。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推进,央行逐步退出常态式外汇市场干预,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越大、资本流出越多”的情况。
而且,“藏汇于民”体现了市场主体持汇意愿增强,符合调控目标和改革方向,有利于外汇供求平衡、改善宏观调控。
进出口外贸分析(2014年4月)
![进出口外贸分析(2014年4月)](https://img.taocdn.com/s3/m/9387436a48d7c1c708a145f5.png)
外贸弱势企稳有望展开回升2014年4月•外贸数据点评 2014年5月8日点评人员:连平(首席经济学家)唐建伟(高级宏观分析师)刘学智(研究员)2014年4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586.27亿美元,同比增长0.8%。
其中出口1885.41亿美元,同比增长0.9%;进口1700.86亿美元,同比增长0.8%;贸易顺差184.55亿美元。
4月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从上月-6.6%反弹到0.9%,欧美发达经济体复苏成为出口增长最大动力;去年同期对港出口高基数,新兴市场及日本经济不振,是出口增长乏力主要原因。
一是以美欧发达经济体恢复性增长带动的全球经济弱复苏对中国出口有一定拉动作用。
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加快,从一季度全球贸易增长情况来看,美国、欧盟一季度进出口贸易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东亚地区整体出口形势较好。
美国一季度出口增速3.2%;欧盟前两月出口增速0.73%,其中德国出口增速3.7%;一季度日本出口增速6.6%;我国台湾地区4月份出口同比增速达到6.21%。
国际市场逐步趋于活跃,对中国出口带来利好。
美国经济增速加快,4月综合PMI继续上涨到54.9,连续11个月扩张,雇佣指数明显上升,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到6.3。
欧元区4月综合PMI初值上升至54,创2011年5月以来新高,其中德国4月综合PMI初值升至56.3,连续第12个月高于50。
美欧经济复苏促进国际市场需求提振,4月份中国出口美国同比增长12.03%,出口欧盟同比增长15.13%,美国是中国最大出口贸易伙伴,对美出口额315.01亿美元。
对美国和欧洲出口增速已连续3个月回暖,发达经济体复苏对中国出口拉动作用有所显现。
图1 对美欧出口连续3个月趋势性向好资料来源:WIND,交行金研中心二是基数效应导致对香港出口增速延续剧降,成为出口不振的最大扰动因素。
由于虚假贸易导致2013年初经过香港的转口贸易剧增,去年4月对港出口有57%的高基数,随着“虚假贸易”套利空间持续被挤压,今年4月对港出口增速继续大幅回落到-31.39%(今年前3个月份对香港的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8.26 %、-24.29%、-43.58%),对整体出口增速造成较大抑制作用。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以人民币计价(更新至2014.4)
![中国国际服务贸易数据--以人民币计价(更新至2014.4)](https://img.taocdn.com/s3/m/f0e1c79d6c85ec3a86c2c564.png)
单位:亿元人民币
项目
2014.1
2014.2
2014.3
国际服务贸易差额
-814
-585
-609
贷方
1,136
940
1,186
借方
1,950
1,525
1,796
1.运输差额
-337
-256
-295
贷方
186
162
184
借方
523
419
480
2.旅游差额
-594
-433
2
5
7
12.其它商业服务差额
86
83
205
贷方
200
165
317
借方
114
82
112
13.别处未提及的政府服务差额
-4
2
-9
贷方
7
5
5
借方
11
3
13
注:国际服务贸易数据按美元编制,当月人民币计价数据由美元数据按月均人民币对美
元中间价折算得到。
2014.4 -545 1,246 1,791 -321 181 502 -404 273 677 -11 9 20 27 42 15 -85 30 115 -0 23 23 54 90 36 -100 5 105 72 225 153 8 26 17 -4 1 5 221 336 115 -3 5 8
36
54
37
贷方
94
74
87
借方
58
20
50
8.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差额
-93
-97
-140
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
![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https://img.taocdn.com/s3/m/02567fca9ec3d5bbfd0a7465.png)
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加入收藏字号:大中小【打印】2014-05-13 来源:新华网近日,海关信息网发布了《201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形势综述及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首先对我国2014年第一季度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盘点,指出我国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制造业增长乏力以及国内需求减弱等仍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
同时,该报告对我国对我国2014年一季度的进出口贸易结构主要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球及国内经济现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剖析,分析发现我国进出口贸易出现负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呈现新的特征。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进出口贸易面临的有利及不利因素分析,并考虑到上年基数效应影响,报告维持2014年我国进出口呈“先低后高,震荡回升”的判断。
2014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开局平稳,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1 、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合理增长区间,工业增加值延续“低开”走势(1)2014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76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7587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850亿元,增长7.8%。
从环比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
(2)2014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5773亿元,同比增长4.2%。
2、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2014年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2014年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外贸成就
![2014年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外贸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770e9dfff90f76c661371ae2.png)
2014年中国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外贸成就2012年:38776亿美元;2013年:41600亿美元+7.6%2013年度进出口总值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的关口。
其中出口13.72万亿人民币(折合2.21万亿美元),增长7.9%;进口12.11万亿元人民币(折合1.95万亿美元),增长7.3%;贸易顺差1.61万亿人民币(折合2597.5亿美元),扩大12.8%。
我们从上表中还可以看出:1、对日本的贸易继去年下降之后,今年继续负增长,而且是进一步加快,是我们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唯一下降的。
2、对日的逆差是大幅度下降54%,在总贸易量中的比例也在下降,(仅占7.5%),所以我们有足够的底气对日继续政冷经冷。
3、中国与其他的四个金砖国家2012年的外贸总额仅3027(占全部的7.8%),今年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这说明两点:一是我们之间的经贸联系不密切,这会阻碍政治合作,尤其是当他们的经济实力与中国的差距继续拉大的时候。
二是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消除对方的疑虑,想出更多共赢的合作机会。
4、今年特别提到中亚突破500亿,增长9.4%,我不知道俄罗斯与他们的贸易量,但是,我们只有加倍努力才可能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现在空喊“建设高铁”是无米之炊(对比东盟的4436亿)。
对中亚各国,更多的需要是买他们的资源,投资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挖矿、建厂提炼和生产日用品。
等经济密切、生活提高了,高铁才能水到渠成。
(继续看郑司长的解读)2013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主要情况是:一、贸易伙伴更趋多元:欧美日传统市场份额下滑,东盟等新兴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1、对日本的双边贸易额是唯一下降的(-5.1%);2、欧美日占我外贸的33.5%,同比下滑1.7个百分点。
3、我国对东盟、南非、中亚五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10.9%、8.6%、9.4%。
4、内地对中国香港的双边贸易额为4010.1亿美元,增长17.5%。
二、贸易区域布局更趋协调:1、广东、江苏等7省市对外贸易比重下降。
2014年我国创17年来最大资本外流 对华直投净流入稳定
![2014年我国创17年来最大资本外流 对华直投净流入稳定](https://img.taocdn.com/s3/m/12ae54c9aa00b52acfc7ca75.png)
2014年我国创17年来最大资本外流对华直投净流入稳定
人民网北京2月3日电(章斐然)国家外汇管理局今日公布2014年四季度及全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
数据显示,2014年四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611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912亿美元,创1998年以来单季最大逆差;国际储备资产减少300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减少293亿美元,创2012年二季度以来单季最大减少幅度。
初步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4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471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981亿美元,收益逆差298
亿美元,经常转移逆差302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960亿美元,为1998年来最大逆差,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1985亿美元,与2013年基本持平。
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178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88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1亿美元。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国际比较
![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国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295f8b49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2.png)
第42卷第4期2024年04月对外经贸实务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V ol.42No.4A p r.2024一、引言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指出:“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作用。
”2022年我国全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88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6.67%,其中出口额为4240.56亿美元,增长了8.12%,进口额为4650.53亿美元,增长了5.38%,逆差缩窄至409.96亿美元,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态势。
然而,与世界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速度相比,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仍处于偏低水平。
根据UNCTAD 数据库统计,2022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7.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了14.8%。
这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仍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
因此,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对于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参照IMF 的《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BPM6)分类,将服务贸易分为加工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运输,旅行,建筑,保险和养老金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和政府服务12个主要子类别(孟方琳等,2019)[1]。
在经济发展中,国际竞争力通常被用来衡量一国产业的优劣,即通过对一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该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从而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
本文借助UNCTAD 数据库,参考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运用MS 指数、RCA 指数、TC 指数和CA 指数,测算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并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
在此基础上,基于熵值法构建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评价2013—2022年间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六国的国际竞争力。
2014年3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
![2014年3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5dc3f8f61fb7360b4c65ad.png)
2014年3月中国贸易进出口数据分析智研咨询网讯:内容提示:过去4、5年,美国都是量化宽松,全球都在量化宽松,资本不断的往境内流,外贸又是顺差,那就是双顺差。
双顺差对人民币就是一个正的压力。
3月进出口数据意外双降,这是2013年6月以来首次,我国外贸形势放缓已成定局,但分析人士指出,3月数据疲软受去年高基数以及人民币汇率因素影响较大,二季度预计将有反弹,不必过分看淡。
中国海关总署周四公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出口同比下降 6.6%,进口同比降11.3%(美元计价),远远不及预期的同比4%左右的进口增速和7%左右的出口增速。
而3月贸易顺差77.1亿美元,好于此前市场预期的小幅顺差甚至小幅逆差的状况;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3.4%;进口增长1.6%;贸易顺差为167.4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基数因素,去年很大一块是虚假贸易,使得出口增速虚高,尤其对港出口特别高,拉高了去年的基数,压低了今年的增速。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而3月我国对美日欧东盟等经济体的出口都是正增长,说明我国的出口还可以,也说明基数因素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海关总署新闻稿称,一季度我国对欧盟双边贸易增长6.3%,对美国增长0.9%,对东盟增长2%,对日本增长2.6%。
只有内地对香港进出口大幅下降33.3%,这一降幅直接影响总体进出口增速近4个百分点。
而去年同期,内地和香港双边贸易总值增长71.2%,占内地外贸总值的11.3%。
如果剔除了对港虚假贸易,以及4-5月份出口增速的回落,我国外贸数据会进一步好转。
周景彤并指出,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与汇率因素有关系,海关总署认为汇率因素(以人民币计价)影响了2.7个点,那这个影响也是很大的。
“剔除基数因素跟汇率影响因素,一季度贸易数据应该还可以。
”浙商期货宏观分析师戚文举还指出,“中国3月出口同比出现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季调同比同样连续两个月负增长,新兴国家经济前景趋势性下滑以及去年底以来欧美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动能阶段性放缓双重因素叠加所致”。
2014-2015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贸易状况
![2014-2015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贸易状况](https://img.taocdn.com/s3/m/d1ad7125cfc789eb172dc8b8.png)
2014-2015年一季度中国服务贸易状况文章来源:商务部综合司2015-05-05 16:53一、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体情况2014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6043.4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12.6%,增速远高于全球服务贸易4.7%的平均水平。
其中,服务出口2222.1亿美元,增长7.6%;服务进口3821.3亿美元,增长15.8%。
服务贸易逆差扩大至1599.3亿美元。
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统计,2014年中国服务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全球占比分别为4.6%和8.1%,位居全球第五位和第二位。
1、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服务贸易进入快速发展期,服务进出口额从2007年的2509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6043.4亿美元,7年时间里增长了1.5倍。
“十二五”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总额(货物和服务进出口额之和)中的比重持续上升。
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增速高出货物贸易增速10.3个百分点,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12.3%,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
2、服务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1599.3亿美元,同比增长35%。
其中旅游贸易逆差为1078.9亿美元,大幅增长40.3%,占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67.5%,是服务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
其次是运输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额分别为579亿美元、219.7亿美元,均比2013年略有增长。
保险服务逆差179.4亿美元,比2013年小幅缩窄。
2014年,中国加工服务顺差为212.7亿美元,是顺差最大的服务贸易项目。
咨询、建筑服务顺差均突破100亿美元,分别为166亿美元和104.9亿美元。
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分别实现98.6亿美元和97.4亿美元的顺差,广告宣传实现了12亿美元的小额顺差。
3、传统服务进出口仍占据服务贸易的过半江山2014年,中国三大传统服务(旅游、运输服务和建筑服务)进出口合计3765.5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总额的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