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旅游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旅游动机
〔摘要〕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
等方面的动机。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心理需要有两种:即探新求异的积极心理和逃避紧张现实的消极心
理。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除有个性心理因素和个人因素外,还有某些外部因素。研究消费者的旅游动机,
是旅游企业全面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准确细分市场,及时推出符合目标市场需求的旅游项目,提高市场占
有率的关键。
〔关键词〕旅游;动机;需要
一个人如果要外出旅游,必须同时具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条件。主观上,要有外出旅游的动机,客观上要具备一定的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而且身体状况允许等。如果一个人主观上没有旅游的动机和愿望,即使具备客观条
件,也不可能成为旅游者。因此,有必要对实现旅游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主观条件进行探讨。而这一主观条件,就是旅游动机。
一、旅游动机的概念
何为旅游动机?这首先涉及到何为动机这一问题。动机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促进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促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通俗地讲,动机就是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人的各种行动都由动机引起,是为了实现某些被满足的需要而进行的。因此,简单来说,旅游动机指的是促发一个人有意去旅游以及确定到何处去、做何种旅游的内在驱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动机产生于人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使人的心理产生紧张不安,从而产生内在驱动力,即动机,进而确定行动目标,产生行动,使需要得到满足,紧张解除,然后进入下一个行为。不同的需要产生不同的动机。因此,研究人的动机,必须首先研究人的需要。旅游动机也是如此。在研究人的需要这一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大体可分为如下五个层次:1、生理需要:食物、饮水、空气等;2、安全需要:治安、稳定、秩序和寻求保护;3、
社
交需要:也称归属和爱的需要,包括情感、集体荣誉感、(家庭、朋友等的)情感联系;4、受尊重的需要:自尊、个人声望、名誉、地位、成就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马期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低层次、基本需要层次向高层次、专项需要层次方向发展的,只有一个人的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高一级的需要才会成为人的行为的推动力。同时,低级的需要可以从外部,通过物质的手段得到满足,而高级需要则是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属于精神需要,并且对人具有更高的激励作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解释人的行为有着重要而普遍的意义。那么,旅游动机的产生,到底是出于哪一层次的需要呢?我们先从生理需要这一层次谈起。一个人或者家庭要外出旅游,必须首先具备的条件之一就是一定的支付能力。这就意味着有经济能力的外出旅游者,其温饱等基本问题早已经得到了解决,所以不可能是因为生存的需要而外出旅游。反之,为了满足生存需要而“希望”外出旅游者也不会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即使离开长住地外出,也只能是处于就业或移民的目的,从而超出了旅游者的范畴。至于安全需要,应该说,一个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
如自己的家里,会比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具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所以为了安全的需要而外出旅游的可能很小。当然,旅游者在外出旅游时同样需要安全,但是这并不是外出旅游的动机。而且,在旅游活动中,有不少活动的旅游者显然不是为了满足安全需要而外出旅游的,安全需要不足以解释这些旅游者的动机。就社交需要而言,一个人归属和爱的满足,只有在熟悉的社会群体中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因为只有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才能通过熟悉和了解产生真正的感情,并在团体中获得承认,拥有自己的位置而获得归属感。虽然,加入一个旅行团成为其中的一员,或者与其他地方的人进行交流可以给人带来一定的归属感和感情的满足,但是,这只是旅游这一社会性活动的客观结构或者说影响,这并不足以说明人们是为了满足社交这一需要而外出旅游的。受尊重的需要,除了包括在他人心目中受到重视、赏识或尊重外,还包括取得成就,提高地位和自信等表现自己的需要。因此,人们一方面要感觉到自己对世界有用,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某些外部事物提高自我形象。旅游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提升自我形象的手段。在欧美,某些形式的旅游,如到外国名胜地区旅游的经历经常被人们羡慕和崇敬,因此有助于满足个人受尊重的需要。而某些
由于社会地位等原因在当地不为人所尊重的人,到某些旅游地区,如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旅游,则可能会得到在家乡得不到的看重和尊崇。因此,可以说,有人外出旅游是为了满足尚未得到满足的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一般通过各种挑战自我极限的方式表现出来。在旅游活动中就有各种挑战自我极限的方式。通过旅游活动达到自我实现的旅游者,有的攀登珠穆朗玛峰,有的孤身穿越万里戈壁,有的骑车周游世界,有的选择世界著名建筑进行攀越,表现形式不一而足。但是,应该看到,包括马斯洛本人也承认,很少有人达到了这一层次。
可以认为,处于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外出旅游的人,在旅游者的总体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总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虽然并不足以完全解释人的旅游动机,但也可以看出,人们外出旅游,满足的需要多半是较高层次的,属于精神需要。尽管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也有满足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的要求,但这并不成为一个人外出旅游的目的。当然,这些需要的满足仍然是必要的,这一点不容忽视。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促发旅游动机产生的精神需要,主要有以下两种。11积
极的探新求异的需要,或者说好奇心的需要。早在18世纪,以教育为目的修学旅行即在欧洲流行,人们普遍认为,旅行可以增加一个人对异乡事物的了解并开阔眼界。而在现代,这一需要仍然在旅游中占重要地位。人们渴望到异国他乡体验与其日常居住和生活的环境不同的乡土人情、事物风光、地方文化传统和习俗,这种情况逐渐在社会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即喜欢探索并赞赏探索。尤其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愈加了解世界上的其他地区,这就更加使人们渴望亲自到那些地方旅行游览,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非单纯的依靠书报图片或他人介绍等间接手段。大众旅游的发展实践也证明,相当大一部分旅游者的动机中都有这种探新求异的需要。21消极的逃避紧张现实的需要。19世纪的产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了人们生活工作环境和方式的巨大改变,也使得旅游者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在现代,也是如此。尤其是在高度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远离自然,喧嚣而沉闷,工作繁忙紧张而又单调重复,公式化的而缺乏灵活变化,加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大着人们的精神压力,使人在精神上产生了一种单调的紧张和疲倦。为了摆脱这种生活带来的身心紧张和疲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