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在发动机理论循环讨论中的简化假定是:
❖ 工质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保持物理及化 学性质不变,其状态参量的变化完全遵守气体 状态方程 。
❖ 缸内系统为闭口系统,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工 质更换以及漏气损失,工质数量保持不变,循 环是在定量工质下进行的。
❖ 把气缸内工质的压缩和膨胀看成是完全理想的 绝热等熵过程,工质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工 质比热容为常数。
❖ ⑶ 和的增长,将伴随着最高循环压力pz 的急剧上升;
❖ ⑷ 增大 ,pt可以提高 ,但由于等压部分加热量增加了,而这
部分热量是在膨胀比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加入的,因而 t亦随之而
降低了;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⑸ 绝热指数k愈大,则 t 愈高。
1.2 发动机燃烧热化学 1.2.1 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1.1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 用假想的定容或现代定汽车压发动加机原理热第1和章发动定机 容放热来代替实 际的燃烧和换气过实程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等容 加热循环、等压加热循环和等容等压(混合)加 热循环。示功图如下图所示。
a﹞等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式中:W ——循环所做的功(J); V s ——气缸工作容积(L)。
混合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p tm k1kp a1[( 1 )k( 1 )]tm
等容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ptVk1现k代p 汽a1 实车际发(循动 环机1与原)性理tV 能第指1章标发动机
❖ 等压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V aV c(V s V c)V c
❖ V a ——气缸总容积;
❖ V c ——气缸压缩容积;
❖ V s ——气缸工作容积;
❖ ——压力升高比,pz pc ;
——预膨胀比, ,其中 为后膨胀比, ❖
Vz Vz
Vb Vz
; k
k1.4
❖ ——绝热指数,空气的 。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上图为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实际循环的 pV 图
和 p 图。图中V a 为气缸总容积,V s 为气缸工
作容积,V c 为气缸剩余容积,p0 为大气压力,pd
为缸内进气压力现代汽,车发p e 动为机原缸理第内1章发排动机气压力。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示功图是研究实际循环的依据,一般是由专 门示功器在发动机运转条件下直接测出。从 示功图上可以观察到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各个 不同阶段——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 排气等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热 力学知识和所积累的实验数据来予以分析比 较,的判断。因此, 示功图是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的重要实验依 据。
❖ 等容加热循环( 1)的热效率tV 为:
tV
1
1
k1
❖ 等压加热循环(1)的热效率 为: tp
tp
11k1
k 1 k(1)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理论循环的做功能力可用单位气缸工作容积 所做的循环功来表示,称为循环平均压力, 用符号pt 来表示。 W
pt Vs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1.1.2 发动机理论循环
❖ 理论循环:为了了解发动机热能利用的完善程 度,能量相互转换的效率,寻求提高热量利用 率的途径,在不失其基本物理、化学过程特征 的前提下,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 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循环,而又简化了 实际上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 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事实证明这 种简化处理是可行的,假想循环是实用的,为 讨论实际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假想循环 就称为“发动机现代理汽车发论动机循原理环第1章”发动。机
❖ 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是评定发动机理 论循环经济性和动力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因 此,借助于这两个衡量指标进行三种理论循 环的计算和分析。
❖ 在工程热力学中已知,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 率 如下式所示:
tm11 k1(1)kk(11)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式中:——压缩比, ; ❖
第1章 发动机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熟悉四冲程发动机 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别及其原因;掌 握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发 动机的热平衡和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1.1 发动机理论循环概述
1.1.1 发动机示功图 ❖ 概念:发动机气缸内部实际进行的工作循环 是非常复杂的,要评定它们进行的完善程度 必须借助于不同形式的示功器或发动机数据 采集系统来观察或记录相对于不同活塞位置 或不同曲轴转角时气缸内工质压力的变化, 所得结果即所谓 示功图或 示功图。
ptpk1kpa1(1)ktp
❖ 对上述三种理论循环的 t 和 pt 所进行的热力学分析,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 ⑴ 增加,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温度,扩大了循环的温度梯度, 达到了发动机的最大膨胀比,因而提离了 t ,但其提高率随着 的不断增大而逐渐降低;
❖ ⑵ 增大 ,可以增加混合循环中等容部分加热量,提高了热量 的利用率,因而也提高了 t ;
❖ 发动机的燃料主要是石油系列液体燃料,是 烷径、烯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其化 学分子式可写成 CnHm ,其主要成分是碳( C)、 氢( H)和少量氧(O)元素。
❖ 设1千克燃料中所含C 、H 、O 的质量成分分别
为 、 和 ,则: gC
gH
gO
gCgHgO1
❖ 燃料中的C、H完全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分别是: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CO2 CO 2
H2 12O2 H2O
❖ 燃料中的碳、氢元素在燃烧时化学反应前后
的数量关系见下表.
C(完全燃烧)
H(完全燃烧)
C + O2 =CO2
H2 + O2 = H2O
12(kg)C+32(kg)O2 =44(kg)CO2
2(kg)H2 +16(kg)O2 =18(kg) H2O
❖ 在发动机理论循环讨论中的简化假定是:
❖ 工质为理想气体,在整个循环中保持物理及化 学性质不变,其状态参量的变化完全遵守气体 状态方程 。
❖ 缸内系统为闭口系统,不考虑实际存在的工 质更换以及漏气损失,工质数量保持不变,循 环是在定量工质下进行的。
❖ 把气缸内工质的压缩和膨胀看成是完全理想的 绝热等熵过程,工质与外界不进行热交换;工 质比热容为常数。
❖ ⑶ 和的增长,将伴随着最高循环压力pz 的急剧上升;
❖ ⑷ 增大 ,pt可以提高 ,但由于等压部分加热量增加了,而这
部分热量是在膨胀比逐渐降低的情况下加入的,因而 t亦随之而
降低了;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⑸ 绝热指数k愈大,则 t 愈高。
1.2 发动机燃烧热化学 1.2.1 燃烧所必需的空气量 1.1千克燃料完全燃烧所需的理论空气量
❖ 用假想的定容或现代定汽车压发动加机原理热第1和章发动定机 容放热来代替实 际的燃烧和换气过实程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发动机的理论循环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等容 加热循环、等压加热循环和等容等压(混合)加 热循环。示功图如下图所示。
a﹞等容加热循环
b﹞等压加热循环 c﹞混合加热循环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式中:W ——循环所做的功(J); V s ——气缸工作容积(L)。
混合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p tm k1kp a1[( 1 )k( 1 )]tm
等容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ptVk1现k代p 汽a1 实车际发(循动 环机1与原)性理tV 能第指1章标发动机
❖ 等压加热循环的循环平均压力为:
V aV c(V s V c)V c
❖ V a ——气缸总容积;
❖ V c ——气缸压缩容积;
❖ V s ——气缸工作容积;
❖ ——压力升高比,pz pc ;
——预膨胀比, ,其中 为后膨胀比, ❖
Vz Vz
Vb Vz
; k
k1.4
❖ ——绝热指数,空气的 。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上图为四冲程单缸发动机实际循环的 pV 图
和 p 图。图中V a 为气缸总容积,V s 为气缸工
作容积,V c 为气缸剩余容积,p0 为大气压力,pd
为缸内进气压力现代汽,车发p e 动为机原缸理第内1章发排动机气压力。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示功图是研究实际循环的依据,一般是由专 门示功器在发动机运转条件下直接测出。从 示功图上可以观察到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各个 不同阶段——压缩、燃烧、膨胀以及进气、 排气等过程中的压力变化情况。然后运用热 力学知识和所积累的实验数据来予以分析比 较,的判断。因此, 示功图是研究发动机工作过程的重要实验依 据。
❖ 等容加热循环( 1)的热效率tV 为:
tV
1
1
k1
❖ 等压加热循环(1)的热效率 为: tp
tp
11k1
k 1 k(1)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理论循环的做功能力可用单位气缸工作容积 所做的循环功来表示,称为循环平均压力, 用符号pt 来表示。 W
pt Vs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1.1.2 发动机理论循环
❖ 理论循环:为了了解发动机热能利用的完善程 度,能量相互转换的效率,寻求提高热量利用 率的途径,在不失其基本物理、化学过程特征 的前提下,将发动机的实际循环进行若干简化, 使其既近似于所讨论的实际循环,而又简化了 实际上变化纷繁的物理、化学过程,从而提出 一种便于作定量分析的假想循环。事实证明这 种简化处理是可行的,假想循环是实用的,为 讨论实际循环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种假想循环 就称为“发动机现代理汽车发论动机循原理环第1章”发动。机
❖ 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是评定发动机理 论循环经济性和动力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因 此,借助于这两个衡量指标进行三种理论循 环的计算和分析。
❖ 在工程热力学中已知,混合加热循环的热效 率 如下式所示:
tm11 k1(1)kk(11)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式中:——压缩比, ; ❖
第1章 发动机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 教学要求:本章要求学生熟悉四冲程发动机 的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差别及其原因;掌 握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了解发 动机的热平衡和发动机循环的热力学模型。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1.1 发动机理论循环概述
1.1.1 发动机示功图 ❖ 概念:发动机气缸内部实际进行的工作循环 是非常复杂的,要评定它们进行的完善程度 必须借助于不同形式的示功器或发动机数据 采集系统来观察或记录相对于不同活塞位置 或不同曲轴转角时气缸内工质压力的变化, 所得结果即所谓 示功图或 示功图。
ptpk1kpa1(1)ktp
❖ 对上述三种理论循环的 t 和 pt 所进行的热力学分析,可以得出 以下结论:
❖ ⑴ 增加,可以提高工质的最高温度,扩大了循环的温度梯度, 达到了发动机的最大膨胀比,因而提离了 t ,但其提高率随着 的不断增大而逐渐降低;
❖ ⑵ 增大 ,可以增加混合循环中等容部分加热量,提高了热量 的利用率,因而也提高了 t ;
❖ 发动机的燃料主要是石油系列液体燃料,是 烷径、烯烃、环烷烃和芳烃的混合物,其化 学分子式可写成 CnHm ,其主要成分是碳( C)、 氢( H)和少量氧(O)元素。
❖ 设1千克燃料中所含C 、H 、O 的质量成分分别
为 、 和 ,则: gC
gH
gO
gCgHgO1
❖ 燃料中的C、H完全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第1章发动机
分别是:
实际循环与性能指标
CO2 CO 2
H2 12O2 H2O
❖ 燃料中的碳、氢元素在燃烧时化学反应前后
的数量关系见下表.
C(完全燃烧)
H(完全燃烧)
C + O2 =CO2
H2 + O2 = H2O
12(kg)C+32(kg)O2 =44(kg)CO2
2(kg)H2 +16(kg)O2 =18(kg)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