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语言的培养有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数学语言、发展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语言培养中的问题与策略
[内容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载体,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思维有了外化形式,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的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思维形式通过语言的表述得以呈现。
语言清,则思维明。
反之,良好的数学思维又能促进数学语言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语言;数学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的载体,让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学思维有了外化形式,学生可以把课堂上的观察、猜测、实验、验证、推理及交流等思维形式通过语言的表述得以呈现。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用“了解、理解、掌握、灵活”等词语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向,体现了《课标》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对学生语言培养的目标定为:声音响亮、表达完整、简洁且有条理。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方面有了些进步,但效果不够明显。
虽然班里出现了几个说得不错的学生,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说的冲动。
他们当中有些是不想说、有些是不敢说、有的则是不会说。
针对这些现象,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问题及分析:不想说。
这些学生属于会说但不说。
他们不想说的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都胆小、自卑,害怕说错,所以干脆选择不说。
解决策略:面对会说但不想说的孩子,我采取多鼓励的方法,打消他们的顾虑,哪怕他说的不够好,也没有关系,只要说了我就表扬。
同时在班里树立语言表达的标杆式人物,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让孩子模仿孩子,借助榜样的力量,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及时,针对性强。
激励学生不断地超越自己、超越榜样。
教学中我常说的话是,说的真好!谁也能这样说?声音很响亮、表达很完整,如果再简洁些就更好了。
你还能再试试吗?这样不断的激发学生说的欲望,有效地解决不想说的问题。
问题及分析:不敢说。
确切地说这部分学生是不敢站起来说,在下面说的时候好好的,但站起来就吞吞吐吐的、语无伦次。
这部分学生大多性格内敛,个性不够张扬,锻炼的机会少,不自信。
解决策略:面对不敢站起来说的学生,我就让他们坐着说。
这时同桌说,四人小组内说就是很好的形式。
说的内容也不拘一格,从说信息到提问题,从说算式到讲算理,再到说解题思路。
坐着说的时候我们尽量地放大声音,这个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信的过程,为下一步敢于站起来说做好准备。
问题及分析:不会说。
我们常说学生说不到点上,或者总是重复性的说,缺乏层次更没有深度。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不会说、不知所云。
解决策略:当孩子们突破了胆量关想说也敢说了,接下来就要突破会说关,这也是几个环节中最难的地方。
这时除了老师的及时引领,
适时地点拨、示范,我还针对不同课型规范了说的内容。
1、计算课上说算理。
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是计算课的两大任务。
算理的理解往往比较抽象,借助学具操作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观察操作过程,并用数学语言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轻松理解算理,为算法的掌握奠定了基础。
如《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一课中,学生对于20×4的结果都能脱口而出,问他们怎么算的,大多数会说我先算2×4=8,在后面加上一个0。
问为什么加上一个0,便哑口无言了。
这就是学生会算法却不明算理,因此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在后面添上一个0的道理就是这节课的重点。
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我采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借助小棒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教师引导几个环节,让学生理解这里的8表示8捆,就是80根。
8表示8个十,所以要在8的后面添上一个0。
2、概念课上说本质。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现象本质属性的思维过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
教学中,依托实物直观和语言模拟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感知,通过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对概念的感知情况充分的外化。
如《倍的认识》一课中,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求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在操作的基础上,我们出示了“求林杰拾的贝壳数是李飞的几倍,就是求()是()的()倍,也就是求()里面有()个()。
”通过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有条理的叙述操作过程,强化了对倍概念的理解,也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3、解决问题说思路。
解决问题中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信息和问题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解题思路。
我常采用的方法是,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怎么列式;再求什么,怎么列式;最后求什么,怎么列式。
这就让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列式,还知道为什么这样列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数学语言表达,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是不是清晰,思维是不是正确,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如何。
语言清,则思维明。
反之,良好的数学思维又能促进数学语言的发展。
但作为教师要清楚的意识到,任何一项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就要学会等待,既要扎扎实实地做好当下的工作,又要把心放到学生的前方去等待学生的成长,这样才能少一些急躁,多一些平静,才能更多地体会做教育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