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主题一: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

教育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活动,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育过程:

一、了解自卑心理

(一)通过相关表演来形象感知什么是自卑心理现象。

1、小品表演:内容为一学生因为不敢参加某次诗词默写竞赛而错失获奖机会。

2、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

明确:表现该生缺乏自信,有自卑心理。

3、提问: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吗?举例说明。

目的:了解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探讨自卑的危害

1、讨论:根据你们的生活经验,你认为自卑会带给人以怎样的危害?(学生自由探讨,结合有关的事实来加以分析)

目的:通过自卑的危害的了解,引导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冲破自卑的束缚,只有消除自卑心理,才能培养起自信的心理品质,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奠定基础。

三、探究消除自卑的方法

(-)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

1、讲述一则实验故事。

故事概况:一只大象从小就被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能挣脱链子的束缚站起来。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不会去努力。这是为什么?(要求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因为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行的认识。

2、追问: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行。其实它现在行不行?那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很多时候,让我们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小结:产生自卑的原因,如:

(l)、过低地估计自身的能力和潜力。

(2)、过高地估计他人的能力。

(3)、不去尝试,人为地把事情的难度加以夸大。……

目的:通过对自卑心理产生原因的探究,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产生信心。明白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没有自卑的理由。

(二)探讨克服自卑,培养自信的方法

1、讲述爱因斯坦、爱迪生小时侯自卑的故事。

目的:端正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一味与人比高低,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2、请同学们思考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准备做下面的活动:

(1)进行自我暗示

要求:大声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态度肯定,大声说三遍。注意体会感受。

交流:说优点时每一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目的:明白不断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的重要性。

(2)进行优点大展示

要求:分组讨论,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每个人只对被谈论者指出一个确实存在的优点,被谈论者只允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自己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

交流:

A、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B、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C、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

目的:让学生体会——被别人指出优点时的感觉;加强自己对自身优点和长处的认识;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会想到某一点自己不如别人,从而应该向他学习,等等。

(3)小结:培养自信的初级方法是:

首先,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和客观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是克服自卑心理的前提。

其次,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并积极发扬它们,逐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四、总结活动体会

1、出示名言:

“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能背下来。通过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罗伯特••安东尼

2、师生共同谈体会

上天是公平的,我们拥有同等的资格和权利去参加高考,相信我们自己,相信扬帆竞发,定可以收获一片异样的天空。

如:(1)集中注意于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是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成功。比如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时,如果看见路上有一块砖,常常会眼睛盯着砖,心里想着千万别撞上去,结果往往就会撞上去。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砖头以外的路上,心里想着一定要骑到没有砖的路上,结果大多不会撞到砖上去。这就是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的不同作用,罗伯特••安东尼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积极暗示。

(2)在注意优点时,不能忘记克服缺点。

(3)在培养优点时确实需要克服很多以往的不良习惯。

(4)要克服缺点、消除自卑、培养自信会遇到更多的困难,需要我们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多天的努力。

……

五、课后延伸

列出自己的每一条优点,天天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它们,坚持一个月,争取养成积极暗示的思维习惯。

主题二:战胜挫折,直面人生

活动分析:

当前青少年的耐挫力心理很弱,普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是当前的首要问题,让学生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以一种平常心来对接受和对待挫折,不是任何人或社会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让学生深刻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要直面挫折",进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活动目标:

1,认识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具有两面性

2,树立积极的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

3,掌握战胜挫折的技巧和方法

活动年级:高三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展示"邓小平,林肯,洪战辉"两位伟人和一位普通老百姓的挫折经历.

引导学生分析:任何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面临重重困难,经历无数挫折,俗话说"没有不凋谢的花朵,没有无曲折的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挫折在我们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

活动二:通过角色扮演展示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典型挫折事件(交往挫折,学习挫折,自尊心受挫),引导学生分析当事人被挫折打败的原因,其中一件事是上学期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件真实的事件,当时这件事在广大师生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通过对这样一件真实事件的深入分析,对学生的触动更大,同学们的感触会更深,教学效果会更好.让同学们从这三位同学被挫折打败后,出现的心情郁闷,学习退步,辍学,甚至自杀结束生命的可怕后果中得到深刻的其启示:只有战胜挫折才能避免可怕后果的产生.从而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念.同时让同学们认识到不能战胜挫折的两个原因:一是对挫折的消极态度,二是心理承受能力不足,从反面向学生指明战胜挫折的两条途径:一是积极面对挫折,二是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种典型挫折事例:

1,交往挫折

王玲和李雨是好朋友,两个人形影不离.可是有一天,王玲听到李雨在和另一个同学说自己的坏话,很生气,两个人分手了.王玲不再象以前前爱说爱笑,她不再交新朋友,她认为连自己最要好的朋友都在背后说自己,其他同学更不值得信任.没有了朋友,王玲心情很郁闷,对学习也产生了不良影响,学习成绩退步了,这使她很焦虑.

问题设计:

(1)王玲同学遇到的是什么挫折

(2)她被挫折打败的原因是什么

(3)王玲如果怎样做就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

一件事对你来说能否算是挫折,你又能否战胜挫折,有时取决于你对这件事情的态度,积极的态度会产生好的结果,消极的态度则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法国的大文毫巴尔扎克说过:世界上的事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挫折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一个万丈深渊.

普希金也说过:大石拦路,勇者视为前进的阶梯,弱者视为前进的障碍.

结论:我们战胜挫折的原因之一:对挫折的态度

2,学习挫折

张宁同学在初中时是班长,学习成绩全班第一,老师喜爱他,同学们羡慕他,他每天在快乐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