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专业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江流域水文特征实习基地为例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ce74f5a46c175f0e7dd137ab.png)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实习时间:xx年12月20至24实习地点:XX市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及XX区水文站实习路线:沙坪坝—歌乐山镇—土主—歇马—磨滩—青木关—陈家桥为第一条路线;沙坪坝—缙云山为第二条路线;缙云山—天府煤矿—沙坪坝为第三条路线;沙坪坝—水文站—沙坪坝为第四条路线。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且经过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地理的现象的能力,为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实习要求:1、通过野外实习,认识土壤、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能辨别土壤、植物的类型和特征。
2、能够辨别各类岩石的分布规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点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种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实习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79人与本专业何太容老师、刘春红老师、李阳兵老师、张友明老师。
二、实习区概况实习区为XX市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三个主城区,他们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属盆东平行岭谷地貌区。
其中XX 区地处重庆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工业基础雄厚;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
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 XX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
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一)20日实习内容实习地点:陈家岭、歇马、青木关、中梁山凉风垭实习记录:1、陈家岭:缓丘带坝地貌,细分:深沟、浅沟以及长沟、短沟;背斜、向斜2、歇马: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1)梁滩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岩石不易被冲蚀,软性的岩石容易被冲蚀,从而产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别,经过对那里岩石的分析,结果表明:上层是砂岩,下面是泥岩,总体是一个长形岗地。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00dea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b.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安排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野外综合实习。
实习地点为一个位于山区的自然保护区,这里的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有着多种植被和动物种类。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深入了解野外生态环境,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加深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生物调查,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多次野外生物调查活动。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学习了如何识别不同的鸟类、昆虫和植物,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况。
这些调查让我对野外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野外生态监测,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监测的工作,包括水质监测、土壤监测和气候监测等。
通过这些监测活动,我学会了如何使用专业设备进行野外监测,并学习了如何分析监测数据,从而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
3. 野外生态修复,在实习的最后阶段,我还参与了一些野外生态修复的工作。
我们对一些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了修复,包括植树、清理垃圾和恢复植被等工作。
这些工作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让我明白了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颇丰。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概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
其次,我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野外生物调查、生态监测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最后,我也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之更加深入人心。
四、实习体会。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也让我明白了自己作为生态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怀着敬畏之心对待自然环境。
同时,实习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五、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我将把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经验牢记在心,不断努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出自己的贡献。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讲解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a3c12660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4c.png)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讲解一、实习目的和背景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为了加深我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态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野外综合实习,我可以更深入地学习和体验实践中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野外考察、实践操作和论文写作。
在野外考察环节中,我和同学们前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深入了解和观察不同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通过野外考察,掌握了相关的野外调查和数据记录方法,对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观察和测量。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我们学习了一些与野外调查和数据记录相关的实际操作技能,如测量使用、样本收集和处理等。
我们在实践中运用了统计学和生态学的基本知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一步了解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正确编写实验报告和论文,并根据实际的实践情况撰写实习报告和论文。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加深了对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还学会了运用野外调查和数据记录方法进行科学观察和实践操作。
我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进一步理解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提高了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在团队合作和沟通方面,我与同学们一起参与了野外考察和实践操作,我们互相协作、配合默契,有效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通过与同学们的合作,我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习报告和论文写作方面,我通过实际的实践情境,学会了如何正确编写实验报告和论文。
我了解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文结构和内容,并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论证和书写规范。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和论文,我提高了学术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对相关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理解。
我学习和运用了野外调查和数据记录方法,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并提高了科学研究和实践能力。
我还加强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并学会了正确编写实习报告和论文。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810145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d.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野外环境中的生态系统、地质地貌、动植物种类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某某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地处山区,拥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地质地貌特点,是进行野外综合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
1. 野外生态系统调查,学生们分组进行了野外植被调查和动物种类观察,记录了不同植被类型的分布情况和动物的生态习性。
2. 地质地貌考察,学生们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地质地貌的实地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特点,学习了地质地貌图的绘制方法。
3.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学生们接受了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包括野外定向、野外求生、野外救护等内容,提高了他们在野外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4. 自然资源调查,学生们对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当地的植物、矿产、水资源等情况,为保护区的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
四、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野外环境的特点和野外工作的重要性,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们也在实习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增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五、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收获颇丰,不仅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珍惜自然资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尽一份力量。
总之,本次野外综合实习对我的成长和学习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将会把所学所感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科专业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江流域水文特征实习基地为例
![本科专业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江流域水文特征实习基地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e95761e56294dd88d0d26b96.png)
本科专业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江流域水文特征实习基地为例摘要:野外观察与实践是发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野外基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野外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和构建科学的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沙江流域;水文特征;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相对于理论教学和室内实践教学而言,野外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困难但又及其重要的环节。
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实践实习环节中涉及到水文站、防洪排涝泵站、气象站、水库、灌溉试验站等水文、水利相关单位的实习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加之水文、水利生产单位工作性质严谨、工作要求较高,往往多是参观了解操作仪器和操作环节,不能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因此特设置了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调查的野外实习部分。
经过近十年建设发展,目前已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稳定野外实习基地,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必要对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基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一加强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1.野外实践活动是推动水文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水文学是在实际观测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河流特征和河流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自然科学。
水文学的知识和科学发现离不开野外实践活动,如果对野外客观的水文现象把握不准或不能认识,就难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室内分析也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很难有新的科学发现。
由于野外观测与实践活动的特殊性,促使水文学科成为自然科学中一门独特的学科。
从这个角度看,野外观察和实践是水文学知识的源泉,它推动了水文学科的发展。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篇](https://img.taocdn.com/s3/m/4e3522b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2.png)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2篇(一)实习报告实习日期: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实习地点:水文站一、实习目的及意义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水文站,深入了解水文站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相关野外实习工作。
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掌握水文测量与监测技术,提升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二、实习内容1. 水文站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介绍在实习的第一天,我们先参观了水文站的整体布局和地理位置。
水文站位于XXXX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周边有山区和河流穿过,这对水文观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水文测量设备和实际操作在实习的第二天,我们学习了水文测量设备的使用方法,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我们使用流速仪、水位计等设备进行了水位和流速的测量,了解了水文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3. 水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实习的后几天,我们对之前测量的水文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水位和流速数据的统计和绘图,我们了解了不同时间段的水位和流速变化情况,掌握了水文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4. 作业和野外调研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参与了水文站的野外调研项目。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采集,我们对当地水文环境和生态系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与一些水文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三、实习体会与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水文站的工作和相关实地考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数据处理,我提升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
此外,与水文专家和其他实习生的交流和探讨也让我从不同角度思考了水文研究的重要性和挑战。
通过与团队合作,我也学会了团结协作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习对我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未来的科学研究道路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水文站工作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让我对水文观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水文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通过与专家和同学的交流,我也开阔了眼界,对水文研究的前沿和挑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ea6da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7.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地的观察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野外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习内容。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调查、生态环境调查和环境保护宣传等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调查中,我们深入森林、湿地和草原等不同生态系统,记录各类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它们的生态习性和分布情况。
在生态环境调查中,我们调查了水质、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分析了它们的变化趋势和对生物的影响。
在环境保护宣传中,我们利用展板、宣传册和讲座等形式,向公众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野外工作的艰辛和复杂性,也更加了解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使用野外调查工具,如何分析生态数据,如何与团队成员有效地协作。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环境保护宣传的必要性,以及宣传工作的挑战和乐趣。
四、实习感想。
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野外工作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为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环境保护,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五、实习总结。
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和野外工作技能,也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让我更加坚定地走上环保事业的道路。
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度过了一次宝贵的实习经历。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可编辑).doc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可编辑).doc](https://img.taocdn.com/s3/m/e76d60f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1f.png)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可编写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范文实习地址 :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和北碚区水文站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的重要构成部分。
经过野外实践,学生能够增添感性认识,加深理性认识,稳固讲堂教课成就,经过野外基本技术训练,还能够提升野外察看和剖析地理现象的能力,为地质学、地貌学、土壤、植被、水文学等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确立基础。
能划分各样岩石的散布规律、特色。
2、训练区概略 :陈加玲 :缓坡坝地貌细分 :深沟、浅沟和长沟、短沟背斜、向斜 )谭亮河瀑布形成 :河流中的硬岩不易被侵害,软岩易被侵害,造成河底地形差别。
岩石剖析表示,上层为砂岩,基层为泥岩,一般为长丘。
从瀑布的形成来看,还有一个可用的地方。
它四周的小电站利用了这一点。
在冬季,很显然这是冬季的旱季。
从地貌学的角度来看,还有一个“裂点”:河谷纵剖面坡度忽然增大的地方称为“裂点”,它往常是由地壳上涨或侵害基准面相对降落而形成的,因为结构、岩性,致使新的可追忆侵害或差别侵害。
这里的侵害基准面都是局部侵害基准面。
另一个现象是侵害退后。
青木关 :石灰岩菱形盆地石灰岩土壤肥力较差。
温泉的形成原由与缙云山的温泉同样。
它位于缙云山南坡,一山两岭一槽。
(2)平时练习内容 :练习记录 :、海拔最高米的缙云山,从地质地貌上看属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西缘的华蓥山褶皱带,向北、东南、西南延长。
褶皱带为复式背斜山,向东南分支为毕丽、文堂、观音三个背斜,形成“一山三岭二草”、“一山二岭二草”的地貌地点,东陡西缓,两翼不对称。
尾松由简单层片构成:第二层、三亚层由常绿阔叶树种和少许杉木构成。
)亚热带暖性针叶林 :是我国东亚热带润湿地域连续四时的针叶林种类,是常绿阔叶林散布范围内的次生林。
在北碚区,三组马尾松林、杉木林和柏木林的共同特色是简单的群落层片结构、显然的层次结构、稀少的丛林相。
)竹林 :竹子是一种特别的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合适暖和润湿地区,宽泛散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b957d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ce.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有幸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这次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在野外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通过实地实习来提高我们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习地点。
我们选择了一片位于山区的原始森林作为实习地点。
这片森林地处偏远,生态环境相对完整,是进行生态学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
1.生态环境调查。
我们对实习地点的植被、土壤、水质等生态环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采样和实地测量,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土壤类型、土壤质地、水体的PH值等重要生态环境指标。
2.野生动植物观察。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对野外的动植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
我们发现了一些珍稀的植物和动物,比如一种罕见的野生兰花和一只稀有的金丝猴。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们对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数量和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了解了野外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其次,我提高了野外实地调查和观察的能力,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的生态环境调查和野生动植物观察。
最后,我也意识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我们才能继续从中获益。
五、实习总结。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让我对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我相信这次实习经历将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将来还能有更多这样的实习机会,让我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764c90ad02de80d4d840f9.png)
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绪言实习时间:XX年12月20至24实习地点:重庆市陈家桥、缙云山、天府煤矿及北碚区水文站实习路线:沙坪坝—歌乐山镇—土主—歇马—磨滩—青木关—陈家桥为第一条路线;沙坪坝—缙云山为第二条路线;缙云山—天府煤矿—沙坪坝为第三条路线;沙坪坝—水文站—沙坪坝为第四条路线。
实习目的: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理性认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而且经过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还可以提高野外观察和分析地理的现象的能力,为综合运用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等地理知识奠定基础。
实习要求:1、通过野外实习,认识土壤、植物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能辨别土壤、植物的类型和特征。
2、能够辨别各类岩石的分布规律、特性。
3、熟悉水文的基本特点和掌握水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它的作用。
4、掌握各种地貌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实习人员:XX级地理科学专业全体同学79人与本专业何太容老师、刘春红老师、李阳兵老师、张友明老师。
二、实习区概况实习区为重庆市沙坪坝、九龙坡、北碚三个主城区,他们分布于四川盆地东部,属盆东平行岭谷地貌区。
其中沙坪坝区地处重庆西部,地势南高北低,工业基础雄厚;北碚生态环境优美,青山常翠,碧水长流。
缙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长江上游亚热带阔叶林植物宝库,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减少了主城区的“热岛效应”;九龙坡区地理条件优越,城市功能完备。
水陆空交通便捷,是重庆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一)20日实习内容实习地点:陈家岭、歇马、青木关、中梁山凉风垭实习记录:1、陈家岭:缓丘带坝地貌,细分:深沟、浅沟以及长沟、短沟;背斜、向斜2、歇马:紫色土是在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其过程特点是:物理风化强烈、化学风化微弱、石灰开始淋溶。
1)梁滩河瀑布的形成:河流的河道中硬性岩石不易被冲蚀,软性的岩石容易被冲蚀,从而产生了河底地形的高低差别,经过对那里岩石的分析,结果表明:上层是砂岩,下面是泥岩,总体是一个长形岗地。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f15d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1.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本次实习是我所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一项必修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实地实习,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习地点选在了一片自然保护区,该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和研究条件。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调查方法学学习。
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接受了野外调查方法学的培训。
这包括了野外定向、地形导航、GPS使用、野外生物调查、样本采集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地操作,我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野外调查技能和方法,为后续实习做好了准备。
2. 野外生物调查。
在实习期间,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野外生物调查。
我们使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样线法、样方法、诱捕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野外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了解。
我们还使用了一些专业设备,如红外相机、声纳等,进一步提高了调查的准确性和效率。
3. 野外环境监测。
除了生物调查,我们还进行了野外环境监测。
我们使用了一些专业仪器,如水质监测仪、土壤采样器等,对野外环境的水质、土壤质量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通过这些监测结果,我们可以评估野外环境的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建议。
4. 野外生存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我们在野外的生存能力,我们还接受了一些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
这包括了野外求生技巧、野外急救知识等。
通过这些培训,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生存并应对突发情况,提高了我们的野外实践能力。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掌握了一些野外调查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对野外生物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我还学会了在野外生存和应对突发情况的技能,提高了我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实地实习,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应用方法。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8fad602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4.png)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1. 前言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参加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这次实习是为了让我们学生在实践中更深入地了解和应用我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
在这个报告中,我将分享我的实习经历以及所学到的重要经验。
2. 实习地点和时间我参加的野外综合实习是在山区进行的。
实习时间为两周,从6月1日到6月14日。
3. 任务和目标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和研究当地生态环境,并提出相关的保护建议。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了解该地区的生态系统以及潜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实习内容4.1 实地观察我们首先进行了多天的实地观察。
我们沿着山脉穿行,记录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情况以及环境的变化。
我们还进行了植被抽样和土壤采样,并对水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
4.2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实地观察后,我们回到实验室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使用统计软件对动植物数据进行处理,制作了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分布图。
同时,我们还分析了土壤样本中的养分含量以及水质数据。
4.3 环境问题和解决方案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比如水质污染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比如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推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5. 实习经验5.1 团队合作在这次实习中,我们组成了一个团队,并分工合作。
每个人在团队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并互相支持和协助。
5.2 问题解决能力在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设备故障和数据采集困难等。
然而,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习任务。
这一过程培养了我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变能力。
5.3 实践应用这次实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到知识的延伸,更是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我们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地观察和数据分析过程中,并通过反思和总结,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 总结和展望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入了解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水文学野外实习报告
![水文学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d580b2fd0a79563c1e721a.png)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10级水文野外实习报告实习地点:都江堰水文站实习时间: 2012.07.2 班级: 2010级2班学号: 2010100247 姓名:王力指导教师:冉茂玉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月一、实习背景1.实习目的通过大二水文课的学习,以及大学两年与其相关的地质地貌、植物、气候气象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们对于水文学有了一个更为全面的深入了解。
然而,理论不能单独存在,需要联系实际,需要把所学的理论运用于实际中去,所有就还需要开展野外基本技能训练——野外实习。
通过此次实习,使我们进一步巩固水文学的基本知识,了解水文站的水文性质和观测任务,熟悉测量流速的方法并能进行计算,从而对水利工程的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加深我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实习计划及概况1实习成员: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地理科学2010级1、2班全体同学:2实习地点:7月2日都江堰水文站3、实习器材:硬皮记录本、铅笔4、实习概况整个野外实习经过了前期资料学习、测量仪器的了解、实地观察、实地测量、老师现场讲解等过程。
在冉茂玉等老师的带领下,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10级1、2班的同学一起参观都江堰水文站,对水利工程经行了解,了解水利测量内容,并完成流量测量和断面流量的计算,比较流速仪与学校的不同,对先进测流仪器经行了解。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使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学术理论在野外实地考察中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对河水断面的观测技能得到了有力的训练,专业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在精神意志上得到了锻炼,逐步树立探索求实的精神。
三、实习内容1.时间:7月2日地点:都江堰水文站2紫坪铺水文站简介:都江堰水文站所处河道较为顺直,河床不平整,上、下游均有急滩,河段内有两处较大沙洲,中低水分为左右两支。
因此,都江堰站也分左岸和右岸两个测流断面,即都江厂左站、都江厂右站。
断面位于原鱼嘴电站坝轴线以上约20m左右,由漂木河埂在盐井滩处将岷江分为左右两股分流,居左者为厂左站,居右者为厂右站。
工程地质与水文实习报告5篇范文
![工程地质与水文实习报告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1be91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4.png)
工程地质与水文实习报告5篇范文工程地质与水文实习报告1今年开学初,我们资源勘查工程级的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实习。
整个实习过程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技能得到培养和训练的有效途径。
我们进行实习的具体地区是重庆市北碚区。
在这里,我们连续进行了为期四周的野外实习,平均每天走山路7公里,组织学生对观测路线上的各种典型地质现象和沉积相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实习期间,我们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野外记录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实习结束后,又对学生的所写的调查报告进行了批阅。
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同学们基本上学会了应该如何进行野外地质现象的观察和对沉积相的研究;如何确定野外的地质观察点,在一个观察点上如何进行规范化的记录;如何写每天的调查总结,如何根据在一个地区的野外地质调查记录绘制该区的地形图和构造等值线图。
实习完全结束已经很长时间了,虽说实习报告里面已经写了很长的感想,但是这里还是想对这一次野外实习做一下总结,主要是经验和教训。
我们同学中有很多从一开始就没有很用心,这是第一个教训:即无论做什么,一旦做了就必须要认真对待,并且必须无条件高要求完成,不然就不做。
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时间怎么办,次要的任务要不要放一放?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在任何时候只能全神贯注做一件事,选择主次,一件一件地来。
以前的经验证明同时做两件事,是达不到那样的水平。
有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也就必然发生:在实习之前没有作任何的准备工作。
至少应该了解一下,地质实习应该注意些什么,实习过程中要记录一些什么,实习要求有哪些知识准备的要求(包括学过又已经忘记了的)。
还有就是有必要去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说前一个说明了预习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就是提醒我们时刻记得复习。
每天实习之后,完全应该把一天的内容整理一下,写一个日志,以使以后的总结更方便一些。
我起初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是一拖再拖,一天也就很快过去了,结果到最后对每天实习的内容没有一点印象,特别是在后期回校后整理资料,图也绘不出来。
2024年3月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2024年3月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00d9e7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1.png)
2024年3月水文站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任务本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在2024年3月进行的,实习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加深对水文站和自然地理的理论知识的了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实习任务主要包括:1. 深入了解水文站的建设和管理情况,熟悉水文站的测量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2. 学习水文站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掌握水文站的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技巧;3. 实地考察水文站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二、实习过程和成果2.1 实习过程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当地的水文站,了解了水文站的建设和管理情况。
我们了解到,水文站是通过测量、观测和处理水文要素的方法,来获取不同地点、不同断面水文要素的经验和规化数据的设施。
水文站的建设和管理十分重要,能提供准确的水文数据,对于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抗旱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我们学习了水文站的常见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水位测量仪、流速计、雨量计等。
在实践中,我们掌握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技巧,学会了如何准确测量水位和流速,记录雨量。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实践,深入了解了水文站的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对水位、流量、降雨等数据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并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和分析。
通过数据的处理,我们获取了不同时间段的水文数据,对水文站的运行状况进行了评估。
2.2 实习成果本次实习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对水文站的建设和管理情况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明白了水文站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抗旱中的重要地位;2. 掌握了水文站常见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能够准确测量水位和流速,记录降雨情况;3. 学会了水文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水文站的运行状况;4. 对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对水文过程的影响。
三、实习心得和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水文站在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抗旱中的重要性。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1)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1)](https://img.taocdn.com/s3/m/70aa96a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7.png)
野外综合实习报告(1)本文旨在对野外综合实习进行全面的报告和总结,包括实习的目的、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和个人心得。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野外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这篇报告能够对其他同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实习目的野外综合实习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旨在了解和掌握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流程,并加深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习地点本次实习地点选在了某野外研究基地,位于某省的山区。
这个地方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备受关注,也成为了本次实习的首选地点。
基地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是进行野外实习的理想场所。
三、实习内容1. 环境考察与数据收集在实习开始的第几天,我们分成小组进行了一次环境考察,并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生物种类、地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
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加深了对该地区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实习内容提供了基础数据。
2. 野外实地操作在野外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实际操作,如土壤采样、植被调查、水质监测等。
通过亲自实施这些操作,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并对相关的野外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实习期间,我们与同组的同学紧密合作,共同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团队合作和良好的沟通是完成实习任务的重要保障,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自己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
四、个人心得通过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实习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野外工作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在野外环境下进行各项操作,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实习让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包括对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工作方法不够灵活等。
这使我意识到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总结起来,这次野外综合实习不仅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野外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我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1580d8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1a.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概况。
在野外综合实习中,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负责野外生态环境调查和保护工作。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野外生态系统的特点,学习了野外生物学、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参与了一系列的野外调查和保护工作。
二、实习内容。
1. 野外调查,我们团队深入野外,对当地的植被、动物种群和生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通过采集样本、记录数据和观察现象,我们了解了野外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环境保护,我们参与了当地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清理垃圾、种植树木、修复生态系统等活动。
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做出了一些贡献。
3. 学习交流,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参与了一些生态学讲座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团队成员和专业人士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野外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学会了野外调查和环境保护的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后,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实习感想。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受益良多,不仅增长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将所学所得付诸实践,为保护野外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02559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3d.png)
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
在大学生态学专业的学习中,野外综合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实地观察和实践,加强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二、实习地点。
本次实习地点选择在当地的自然保护区,这里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一个理想的生态系统观察地点。
三、实习内容。
1. 植物调查。
我们在实习期间对当地的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观察,记录了各种植物的种类、分布和生长状况。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对当地的植被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动物观察。
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对当地的动物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包括鸟类、昆虫、哺乳动物等。
我们了解到了这些动物的习性和生活习惯,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 生态系统调查。
通过对当地生态系统的调查,我们了解到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这对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生态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科学调查和数据记录,也学会了如何在野外环境中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五、实习感想。
这次野外综合实习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然界的奥秘,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自然资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将继续努力,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实习建议。
希望学校能够加强野外综合实习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在野外实习过程中的安全。
同时,也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对野外实习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调查能力。
总之,这次野外综合实习让我们受益匪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生态学的魅力,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
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的实习活动,继续学习和成长。
水文地质学野外实训报告
![水文地质学野外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b9fba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b.png)
水文地质学野外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和背景本次水文地质学野外实训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加深对水文地质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关键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在地质灾害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实训活动,提高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训内容1.实地考察我们选择了河流流域进行实地考察。
首先,我们观察了河流的河型、河段和河床的变化,了解了河流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然后,我们对河岸及附近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勘察,包括岩性、构造、断层、岩溶等情况,探讨了与河流演化和地质灾害有关的因素。
最后,我们还通过取样和实地测试方法,了解了水文地质的常规调查方法和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
2.实际操作在实验室中,我们进行了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实验。
首先,我们测定了地下水位的深度和变化,并分析了地下水位与降雨的关系。
其次,我们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的采样和分析,包括测定水体的pH值、溶解氧含量、电导率等指标,判断水质是否适合生活和工业用水。
最后,我们进行了地下水渗透性实验,通过测定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渗透系数,评估了地下水的渗透能力和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三、实训结果1.对河流的观察与分析通过对河流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河流的河床在不同河段和河型之间有显著差异,表明河流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发现河床的变化和地质条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河床的突变可能与断层活动有关,而在岩性变化较大的地段,河床侵蚀和冲刷作用也比较明显。
2.对水文地质参数的测定与分析通过测定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水质,我们发现地下水位与降雨的关系密切,降雨过程中地下水位升高较快,并随着降雨的持续而逐渐下降。
此外,通过对水质的分析,我们发现地下水的pH值和电导率较低,溶解氧含量较高,说明地下水的水质较好,并且适合生活和工业用水。
对于地下水的渗透性测定,我们发现不同地层的地下水渗透速度和渗透系数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重要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专业野外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沙江流域水文
特征实习基地为例
摘要:野外观察与实践是发展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野外基地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野外基地实践教学模式和构建科学的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措施,旨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应用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沙江流域;水文特征;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相对于理论教学和室内实践教学而言,野外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困难但又及其重要的环节。
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实践实习环节中涉及到水文站、防洪排涝泵站、气象站、水库、灌溉试验站等水文、水利相关单位的实习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加之水文、水利生产单位工作性质严谨、工作要求较高,往往多是参观了解操作仪器和操作环节,不能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要求,因此特设置了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调查的野外实习部分。
经过近十年建设发展,目前已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及其相关专业的稳定野外实习基地,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科的长远发展来看,有必要对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基地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使实践教学内容更加充实,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一加强沙江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实习基地建设的意义
1.野外实践活动是推动水文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
水文学是在实际观测和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关于河流特征和河流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自然科学。
水文学的知识和科学发现离不开野外实践活动,如果对野外客观的水文现象把握不准或不能认识,就难以获得有价值的资料,室内分析也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也就很难有新的科学发现。
由于野外观测与实践活动的特殊性,促使水文学科成为自然科学中一门独特的学科。
从这个角度看,野外观察和实践是水文学知识的源泉,它推动了水文学科的发展。
因此,离开了野外认识与实践,水文科学就难以生存、难以持续发展。
2.野外实践活动是水文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野外实践教学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和室内实验实习一起构成了完整的、系统的教学过程,是水文学科培养创新型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
通过野外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将抽象的水文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水文现象结合起来,让学生结合实际了解水文现象及其成因的复杂性,加强对课堂教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野外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学习各种水文现象及水文各要素的调查手段和方法,学习调查仪器的使用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与课堂教学的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训练之后,学生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3.有助于推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建设的步伐
目前我校水文学科整体水平不高,与全国高校同类学科相比,优势并不明显,与“985”、“211”等高水平学校相比,差距则更大。
提高其综合素质努力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理顺不同层次野外实习的关系、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要使我校水文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不懈努力。
二当前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建设,在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基地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实习基地以兴安县沙江为依托,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实践示范点,且离学校较近,具备交通便利、经济可行且满足教学实习的基本要求;实习基地各种地质现象、河流特征、水利工程、水文现象典型,内容丰富,适应实习需要;实践教学内容也体现出了水文学科的特色。
但由于受学科专业布局、教育思想观念、实习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尚存在一些问题。
1.野外实践教学要求不明确,内容不具体
目前,在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基地实践环节中,实践教学内容包括
地貌调查、地质调查、气候调查、土壤调查、流域面积、水系支、干流长度、坡降调查以及水质调查等几大方面。
在野外进行具体项目的实习时,学生由于缺乏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知识往往无法进行气候和土壤调查,其他项目虽然可以定点观察和观测,但存在目的不清,不会分析观测结果等现象。
2.野外实践教学模式传统,无法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存在着以“教师讲,学生听”和“看得多,做得少”的现象。
由于野外开阔,教师讲授内容有些学生听不清,甚至有些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吸引而走神,甚至干脆就没有兴趣,不听教师讲解,使教学效果受到严重的影响。
这种认知型和验证型的教学模式只重视学习结果,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忽略了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
3.野外实践教学考核无标准,成绩评定无法体现学生综合素质传统的对学生实习环节的评价方法,是以实习报告作为主要的评定标准,往往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在成绩考核时,较为片面、主观,考核的因素单一,形成了重结论,轻过程;重形式,轻能力;重接受,轻探究的结果。
导致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没有创新精神。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措施
1.注重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因此在流域水文特征综合基地实践环节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学科技能培养,也要注重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1)学科技能的培养。
学科技能主要包括野外对地形图、水文地质图的识图技能、野外对所观测到的典型水文现象和其他相关现象的记录技能、野外对岩样、水样等样本采集技能、野外对观测仪器使用技能等方面。
2)学科能力的培养。
主要包括野外观察能力、文献资料检索能力、图件清绘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等方面。
2.改革基地野外实践教学模式
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主动去揭示水文现象背后的规律,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综合能力。
1)重视野外实习前的实习动员。
实习动员内容除了宣讲安全教育和注意事项外,更重要的是实习的目的、内容、方法和必备的实习工具和仪器,以做到让学生们充分了解,避免盲目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主动性。
2)重视教师引导作用,让学生成为实习的主角。
教师要以指导者的身份配合学生的活动,多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多结合生产单位实例让学生认知到所学内容的实用意义以营造和维持实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
3)既要重视团体合作,又要强调
个体差异。
野外实践活动是一个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但往往形成分组成员之间对完成实习任务相互推诿,导致整组成员实习报告内容大体一致。
因此教师要求小组有共同的任务,又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互助性学习过程,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优化基地野外实践教学内容
整合专业特点和学生已学理论知识可将整个实践教学内容定为4方面:1)沙江流域的地质、水文地质调查。
流域水文现象与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联系紧密,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富集程度等会产生不同的水文变化规律。
2)沙江水系的拓扑学特征与几何学特征调查。
包括河流长度、河底比降、河流弯曲率、河流分级等内容的调查,掌握水系的基本特征及其调查方法。
3)沙江流域的形状特征与结构特征调查。
此项内容主要包括流域面积、流域长度和宽度、流域形状、河网密度、河流频度等,主要掌握流域特征的调查和计算方法。
4)河流断面流量和水质的观测与资料整理。
在此实习基地,学生应熟练掌握地形图、GPS、罗盘、三角堰、矩形堰、流速仪、求积仪、水质分析仪等各种量测仪器设备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使用;熟练掌握标本和样品采集要求、方法、规格及包装;熟练掌握水文图件的绘制;独立完成流域水文特征报告的编写。
4.设计典型的调查线路和突出的观测点
沙江流域的地形是东高西低,其海拔最高处为1 235.5 m,流域出口处海拔为196.0 m,高差为1 216.0 m,面积约为15 km2,有3条一级支流,支流长约2.8~5.5 km,若想对流域各处都进行勘测实行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选择出具有代表意义的线路进行详细勘测,对水文现象突出的测点进行重点观测和记录。
5.构建科学的基地野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
野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应由平时表现和专业技能两大方面构成。
平时表现包括积极主动性、团队协作意识等,专业技能包括水文图件的识读、水文仪器的操作、水文现象的现场分析和水文实习报告的编写等。
科学的考核方式对实践教学模式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要改变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文志英.加强高校本科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以武汉大学实践教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10(12):110-112.
[2]董春来,周立.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22):81-83.
[3]赵喜艳,李敬.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
医学院学报,2011(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