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课教学设计

盘州市第十一中学马大根

一、教育教学理论指导

1、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最好的教育目标是“把学生培养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的人,形成自我的人”,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促进者,主要作用表现为四个方面:帮助学生认清自己想要学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材料,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愿,维持某种滋养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

2、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自我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在文化基础中强调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各种各样的示例进行分析、概括得到理论性知识,把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这个学习过程是很有意义的。在这一过程中,对具体示例选择和分析,对概念关键特征的提炼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概念学习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科技、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分析课标,这个课题隶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个版块,继金属之后酸和碱是学生将要认识的两大类身边常见的化合物,在新课教学中酸以盐酸和硫酸为代表,碱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代表,分别从部分物理性质和部分化学性质出发来介绍,并未进行归纳和总结。虽能初步体现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但不能凸显出物质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对于一类物质的学习既要从组成和结构认识这类物质的特点,又要认识这类物质的共性和每种物质的特性。因此,在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来进行归纳和总结。由于本节课定位为复习课,就是建立在新课学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总结和提炼,再巩固相关的化学知识。

三、设计理念

1、在课堂上,对已有知识温故而知新,在总结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知识网络,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2、设计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动手去完成,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智力活动中,通过他们亲自参与活动,既培养了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让学生学有所用。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段的学生在此之前,都是以单独的物质为载体来学习认识物质,如学习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知道在认识物质时一般按从物理性质到化学性质的顺序进行。但很多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点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虽然具备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却缺乏提炼深化的能力。由于本课题中同时出现两种酸和两种碱,因此无论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还是从化学性质上来讲都比较易混淆。

五、教学设计思路

酸和碱是化学中常用的两类物质,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本课将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对酸和碱的初步认识,从其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如何确定酸碱指示剂,如何检验物质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认识酸和碱的一些性质,探讨在生活中酸和碱的运用。从而使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六、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酸碱指示剂,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掌握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2、了解常见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运用酸的部分化学性质。

3、了解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运用碱的部分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利用手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证明物质具有酸性或碱性,具备实践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在交流中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学习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提高系统学习的能力。

2、体验科学探究的步骤,能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化学,形成良好的化学学科素养。

七、重点与难点

1、如何选择指示剂,如何鉴别溶液的酸碱性

2、对酸碱化学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实际生活

3、如何构建知识网络

八、学习方法

1、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2、课堂联系生活,举生活中的实例,知晓酸碱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的运用。

九、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创设情境

引入:实验引入自制鸡尾酒(溶液的混合颜色变化和

加酸或碱颜色的改变),让学生好奇,吸引学生,也为如

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做铺垫。为酸碱知识形成一条主线。

观看,

思考

原因。

为知识的

拓展做铺

垫,强化化

学的美。

环节二:梳理知识突破难点板书:构建知识网络之常见的酸和碱

展示一:一、酸碱指示剂

指示剂是遇到和溶液,自己显示

出的物质,

常用的指示剂有和。

思考复习知识

为探究一

提供理论

支持

探究一: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吗?

1、通过以上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

(水槽里有三种指示剂1、2、3,请选用酸溶液、碱溶液

和中性(NaCl)溶液进行一种指示剂探究,并记录现象。

小组间交流、展示分析选出你认为最好的一种酸碱指示

剂)

溶液指示剂指示剂指示剂

小组1、4组2、5组3、6组

中性

2、将自己选出的指示剂鉴别溶液1、2、3的酸碱性?

指示剂溶液1 溶液2 溶液3

指示剂

学生

实验

小组

展示

组间

交流

培养学生

探究能力溶液

指示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