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PPT课件

合集下载

粮油加工课件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

粮油加工课件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
• ③油脂精深加工及副产品利用开发起步晚,尚未 形成规模化、系列化、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 供应需求量不,我国发展中的油脂工业前景十分广阔。 这是因为:
• ①巨大的国内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 预 测 2020 年 达 15 亿 人 口 的 中 国 , 若 按 FAO推荐的人均消费14kg/年估算,油脂总 消费量为21Mt,即除需要进口7Mt外,国 内仍需生产14Mt食用油,由此全国油料加 工 量 在 2000 年 的 基 础 上 还 要 求 增 长 72% , 为此生产必须规模化;
二、主要油料及加工特点
• (一)植物油料的分类 • (二)植物油制取的主要方法及其选择 • (三)主要油料及其制油特点
(一)植物油料的分类
• 凡植物种子或粮食、食品加工副产品中含 油率8%以上,且具有工业提取价值的都称 为植物油料。
• 全世界的油料植物不下4500种。尽管植物 油料品种繁多、分布范围广且成分复杂, 但在研究制油工艺时,总可以找到其共同 点与规律,即可以根据油料组成的相似性 确定其共同且相适应的加工工艺。
第八章 植物油脂制取
第一节 概述
• 植物油料的加工与开发一般包括植物油制取、油脂加 工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方面。
• 油脂制取与加工技术的发展由来已久。从原始的人力 榨油到水压、螺旋机榨油,直到近代浸出法制油技术 的普及。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但随着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人类需求量的多样化,尤其对食物结构 要求的更新,使传统油脂工业产生了很大的变革。它 们的主产品由原来单一的初级加工制油,迅速发展成 为对油料中的主要成分(油脂、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 物)以及各种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精深加工,扩大了范 畴、提高了产品质量档次,以适应新形势要求。尤其 当今新技术革命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发展进程突飞猛 进,油脂工业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植物油脂的加工》课件

《植物油脂的加工》课件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总结词
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详细描述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较新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将油料中的油脂提 取出来。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出油率和选择性,且使用的萃取剂环保无毒,但设备投资较大,工艺控制 要求较高。
其他提取方法
总结词
其他不常用的植物油脂提取方法
02
03
高效分离技术
研发高效、低能耗的植物 油脂分离技术,提高油脂 提取率和纯度。
精炼技术升级
优化植物油脂精炼工艺,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 质量。
新型加工设备
研发新型加工设备,实现 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 高生产效率。
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
节能减排
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 植物油脂加工过程中的能 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植物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食 品,也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具 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植物油脂的来源与分类
植物油脂的来源
植物油脂主要来源于植物种子、果实、根茎等部位,如菜籽、花生、大豆、向 日葵等。
植物油脂的分类
根据提取方法和成分的不同,植物油脂可以分为压榨油和浸出油两大类,其中 压榨油是通过物理压榨的方法提取的,浸出油则是通过化学溶剂浸出的方法提 取的。
05
植物油脂加工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品质与安全问题
品质控制
确保植物油脂的品质和纯度,避免杂质和有害物 质的混入。
安全性评估
对植物油脂进行安全性评估,确保无毒无害,符 合食品安全标准。
质量追溯体系
建立完善的质量追溯体系,对植物油脂的生产、 加工、运输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加工技术的创新与改进

植物油生产与加工培训课件(PPT 35页)

植物油生产与加工培训课件(PPT 35页)

9
压榨制油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进料(预压) 段、主压榨(出油)段,成饼(重压沥油)段。
(1)进料段
进料段榨料在向前推进的同时,开始受到挤紧 的作用,使之排出空气和少量水分,形成“松饼”, 进而发生塑性变形,开始出油。
(2)主压榨段
这是形成高压大量排油阶段。这时由于榨膛空 间迅速有规律地减小,使榨料粒子开始结合,榨料 10
毛油中悬浮杂质通常可以采取沉降、过滤、 离心分离来除去。
2.3.3 脱胶
脱除毛油中胶性杂质的过程叫作脱胶。
脱胶的方法主要有水化脱胶和酸脱胶。
19
2.3.3.1 水化脱胶
(1)水化脱胶的基本原理
利用磷脂等胶溶性杂质的亲水性,把一定数量的水或电 解质稀溶液在搅拌下加入毛油中,使毛油中的胶性杂质吸水 膨胀,凝聚并分离出来。
在油料中,除油菜籽、芝麻、大豆不需要剥壳 以外,其它如花生、棉籽、向日葵等需要剥壳。
根据各种油料外壳的特征不同,所用的剥壳设 备不同。例如,棉籽剥壳一般用刀板式剥壳机;葵 花子剥壳则用离心式剥壳机;花生剥壳用刀笼式剥 壳机。
4
2.1.3 破碎
对于一些质地较硬的油料还需要进行破碎,如 大豆,要求将其破碎成 2~4 瓣。
14
15
2.2.4 水溶剂法
水溶剂制油法分为水代法和水剂法。
2.2.4.1 水代法
原理: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亲和力不同以及油 水之间的密度差,经过一系列工艺过程,将油脂和亲水 性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分开。 主要应用于传统的小磨麻油的生产。
16
芝麻种子的细胞中除含有油分外,还含有蛋白质、磷脂 等,它们相互结合成胶体物,经过炒子,使可溶性蛋白 质变性,成为不可溶性蛋白质。当加水于炒熟磨细的芝 麻酱中时,经过适当的搅动,水逐步渗入到芝麻酱中, 油脂就被取代出来。

高中 人教版 选修I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件 (33张)

高中 人教版 选修I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件   (33张)

课标解读
课前导学
知识点解读
思维拓展
名题赏析
课本问题提示
第13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① 生物 知识点解读
课标解读
课前导学
知识点解读
思维拓展
名题赏析
课本问题提示
第14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① 生物
知识点一 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及特点 1.香料的分类及来源 凡是纯天然或人造的、合成的物质,在正常温度的大气中,成气体、粉末、蒸气等形 态,能够刺激人们的嗅觉、味觉器官而引起快感的叫做香料;或任何动植物本身具有香气 成分,可供药材或食品调味的烹饪材料,均可称之为香料。香料的香味多半非常的强烈, 可分为幽香、清香、锐香、甘香、酸性香等。 香料可分为植物性及动物性的天然香料与人造香料。天然香料主要来源是动物和植 物。动物香料主要来源于麝、灵猫、海狸和抹香鲸等,植物香料的来源更为广泛。植物性 香料,包括芳香油、香树脂、香植物体三种。 芳香油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2.芳香油的特点 (1)没有微生物的污染,质量较为稳定,但无法提供完整的香味,不含天然抗氧化剂。 (2)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3)有的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位,有的只存在于特殊的部位。
课标解读
课前导学
知识点解读
思维拓展
名题赏析
课本问题提示
第10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① 生物 课前导学
课标解读
课前导学
知识点解读
思维拓展
名题赏析
课本问题提示
第11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同步导练/RJ·选修① 生物
1.植物芳香油的来源广泛,可用于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植物器官中营养器官有____、 ____、____;生殖器官有____、______、______。提取出的植物芳香油具有很强的______, 其组成也较复杂,主要包括________及其________。

植物油脂制取

植物油脂制取

6. 油料的蒸炒
指生坯经过湿热处理,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塑性,变成适宜 于压榨的熟坯。
蒸炒方法: (1)湿润蒸炒 (2)加热蒸坯(干蒸炒)
• 如:浓香花生油(peanut)、小磨香油(sesame)
•湿蒸炒(加水或喷入直接蒸汽)
1.湿润水分:大多数油料为13-15%,棉籽20-22%; 2.蒸坯:表面水分渗透到内部,加热促使蛋白质变性。95-100℃,50-
• 油脂排出的毛细管直径越大,数量越多越好; • 流油毛细管越短越好(轧坯); • 榨料高温低水分且蛋白质变性较好,利于压榨(蒸炒); • 受压油脂的黏度越低越好(温度)
2.压榨条件
• 合适的压力:压力不超过极限压力。 • 榨料受压状态:静态受压和动态受压,一般动态压榨有
利出油。 • 施压速度和压力变化规律:压力变化要保证“流油不
可利用圆盘剥壳机进行破碎。
软化的目的: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改变其硬度和脆 性,使之具有适宜的可塑性,为后续轧片和蒸炒工序创造 条件。 软化的要求:应视油料的种类和含水量,控制水分调节量、 温度及时间。 • 对含油、含水低的油料,软化必不可少。
4.轧坯(轧片)
• 目的:使油料细胞壁破坏,同时使料坯成为片状,缩短油路, 提高制油时出油速度和出油率;加快蛋白质变性,细胞性质 改变,提高蒸炒的效果。
60min; 3.炒坯:加热去水,得到适宜的压榨水分。出料温度:105-110℃,水
分:5-8%。
润湿蒸炒的目的: 1)水分湿润迫使油脂游离并凝聚,为提高油料出油率创造 条件; 2)使蛋白质变性,调整料坯的组织结构,使料坯的可塑性、 弹性符合入榨要求; 3)使液体油脂粘度降低; 4)两性物质(磷脂)在油中溶解度降低,改善毛油品质, 降低毛油精炼的负担。

植物油制取解析PPT学习教案

植物油制取解析PPT学习教案
在一定的压力或真空的条件下,溶剂的沸点有随着混 合油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常用混合油的分离步骤: 1.混合油蒸发:分两步。 2.汽提是指混合油的水蒸气蒸馏,可以使混合油的沸点
降低,从而使混合油中残留的少量溶剂在较低温度 除去 常用蒸发设备:长管式蒸发器;汽提设备:升膜式汽 提塔。
第35页/共47页
①出油率高。采用浸出法制油,粕中残油可控 制在1%以下,出油率明显提高。
②溶剂对油脂有很强的浸出能力,浸出法不需 要高温加工而浸出其中的油脂,使大量水 溶性蛋白得到了保护。
③加工成本低,劳动强度小。 ④但一次性投资较大,浸出溶剂一般为易燃、
易爆和有毒的物质。
第12页/共47页
基本原理:油脂浸出的过 程是油脂从固相转移到液 相的传质过程,这一传质 过程是借助分子扩散和对 流扩散实现的:
性和化学稳定性 价格低
缺点 易燃 易爆 蒸汽对人体中枢神 经系统有
第17页/共47页
毒害作用 沸点范围较宽 溶剂回 收相对
2 正己烷 缺点 价格高 我国较少使用 3 超临界流体 超临界流体是指气体在达到它的临界温度和 临界压力后表现出来的具有液体性质的一 种状态
第18页/共47页
(三)水代法 利用油料中非油成分对水和油的亲和力不同
第20页/共47页
清理就是(情除一原)料大大豆豆中的夹带清的理泥土、石
子、 茎叶、铁质等杂质,分离出原料中的 杂、瘪、霉变籽粒 常用的方法有筛选、风选、磁选、比重分选 等
第21页/共47页
(二)大豆的破碎
破碎要求:大豆、花生要求破碎成6-8瓣 经过清理的大豆如果含水量低于13%,可直接
破碎,如果含水量高于13%,须经过烘干后 才能破碎。
酸钠盐在油中不易溶解,成为絮凝胶状物而沉降。 ②、中和生成的钠皂为一表面活性物质,吸附和吸收能力强,

高中生物 6.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生物 6.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精选ppt
【解析】 蒸馏法是利用水蒸气将挥发性较强 的芳香油携带出来,适用于提取玫瑰油、薄荷 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压榨法通过机械加压, 压榨出果皮中的芳香油,适用于柑橘、柠檬等 易焦糊原料的提取。萃取法使芳香油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蒸发掉溶剂后就可获得芳香油,适 用范围比较广。
精选ppt
【互动探究】 (1)水蒸气蒸馏法、压榨法、萃取 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玫瑰精油被称为“液体黄金”,其提取可以用 哪些方法? 【提示】 (1)①水蒸气蒸馏常用于蒸馏那些沸点 很高且在接近或达到沸点温度时不易分解、变色 的挥发性液体或固体有机物,除去不挥发性的杂 质。但是对于那些与水共沸腾时会发生化学反应 的或在100度左右时蒸气压小于1.3 kPa的物质, 这一方法不适用。
精选ppt
思考感悟 2.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以从水溶液中萃取某物 质吗? 【提示】 不能。萃取物能溶于有机溶剂,由 于有机溶剂溶于水,导致水和有机溶剂不能分 层,用途:是制作高级香水的主要成分。 2 . 性 质 : 化 学 性 质 _稳__定___ , 难 溶 于 水 , 易 溶 于 __有__机__溶__剂____,能随水蒸气一同蒸馏。 3.方法:一般可采用__水__蒸__气__蒸__馏__法__提取,同时 根据其化学性质,也可采用__萃__取__法__提取。 4.流程:鲜玫瑰花+清水(1∶4)→_水_蒸__气__蒸__馏_→油水 混合物加―入―N→aCl分离油层加入―无―水→硫酸钠除 水―过―滤→玫瑰精
精选ppt
(1)水蒸气蒸馏法 ①原理:利用__水__蒸__气___将挥发性较强的植物芳香油 携带出来,形成_油__水__混__合__物___,冷却后,混合物又 会重新分出油_层____和水层。 ②分类:根据蒸馏过程中原料放置的位置,可以将 水蒸气蒸馏法划分为水中蒸馏水、上__蒸__馏_____和 _水__气__蒸__馏__。

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ppt课件

第八章植物油脂制取ppt课件

26
五、轧坯
卵磷脂和脑磷脂 性质: a 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但不溶于丙酮 b 强吸水性形成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 c 易氧化(在阳光下或空气中变成褐色至黑色物质) d 可被碱化、皂化和被水解 e 具乳化性和吸附作用 去除方法:水化法和加酸法
精选
14
4、色素
主要是各种脂溶性色素引起 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色素及花色苷等 去除方法: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吸附除去,也可以在
基本结构 胚
含有大量纤维物质 油脂存于其中
胚乳 脂肪 蛋白 糖类维生素 微量物质
3、油料种子的细胞结构
精选
6
精选
7
❖ 不同油料及油料不同组成部分的细胞的大小及形 状不同。
❖ 大小:大豆、花生的最大,棉籽的最小; ❖ 形状:以球形为主,圆柱形、纺锤形、多角形; ❖ 结构: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
❖ 油体原生质:油料种子的原生质和油脂所组成的 复合体,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组成, 干燥后呈干凝胶状态,富有弹性。
重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工艺要求及工艺特点 难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及工艺。
精选
3
第一节 植物油料的种类及工艺性质
油料 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高于10% 的植物性原
料称为油料
一、油料种类及形态结构
1、油料种类
(1)按植物学属性分
草本油料:大豆、油菜子、花生等
木本油料:棕榈、椰子、油茶等
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油料:米糠、玉米胚芽等
精选
19
清理 干燥 剥壳 去皮 脱绒 油料生坯的制备(破碎、软化和轧坯等) 油料生坯的挤压膨化 油料熟坯的制备 油料蒸炒
精选
20
一、清理
(一)清理的目的

植物油脂的加工PPT文档56页

植物油脂的加工PPT文档56页
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植物油脂的加工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按含油率高低分 高含油率(﹥30%)油料:菜子、棉子、花生、 芝麻等 低含油率(20%左右)油料:大豆、米糠等
❖ 世界大宗油料 大豆、棕榈、菜籽、葵花籽、花生和棉籽 ❖ 我国大宗油料 油菜籽、大豆、花生、葵花籽、棉籽 、芝麻和亚麻
5
2、油籽的形态结构 种皮 最外层 保护胚和胚乳
基本结构 胚
20
一、清理
(一)清理的目的
(1)提高出油率 (2)提高油脂及饼粕的质量 (3)减少设备磨损及处理能力 (4)可避免生产事故 (5)可改善生产环境卫生
21
(二)清理的方法
1、筛选 2、风选 3、磁选 4、去除并肩泥 5、干法比重分选(利用比重去石设备)
22
二、剥壳
(一)剥壳的目的
❖ 提高出油率, ❖ 提高毛油和饼粕的质量, ❖ 减轻对设备的磨损,增加设备的有效生产量 ❖ 利于轧坯等后续工序的进行及皮壳的综合利用
14
4、色素
主要是各种脂溶性色素引起 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黄酮色素及花色苷等 去除方法:活性白土或活性炭吸附除去,也可以在
碱炼过程中被皂脚吸附除去
15
5、蜡
是高分子的一元脂肪酸和一元醇结合而成的酯 主要存在于油子的皮壳内,且含量少,但米糠中含
量较多 性质:
a能溶于油脂中 b熔点较甘油三酸酯高 c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低温下会析出 去除方法:冷却析出晶体蜡,再经离心分离
重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工艺要求及工艺特点 难点:各种制油方法的机理及工艺。
3
第一节 植物油料的种类及工艺性质
油料 油脂工业通常将含油高于10% 的植物性原 料称为油料 一、油料种类及形态结构 1、油料种类 (1)按植物学属性分
草本油料:大豆、油菜子、花生等 木本油料:棕榈、椰子、油茶等 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油料:米糠、玉米胚芽等 野生油料:野茶子、松子等
❖ 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未完全成熟及加工、储存不 当等。
12
2、蛋白质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高分子复杂化合物 存在部位:子仁凝胶 对工艺和油品的影响:可塑性、产生深颜色
13
3、磷脂(磷酸甘油酯)
卵磷脂和脑磷脂 性质: a 不溶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机溶剂,但不溶于丙酮 b 强吸水性形成胶体物质,溶解度降低 c 易氧化(在阳光下或空气中变成褐色至黑色物质) d 可被碱化、皂化和被水解 e 具乳化性和吸附作用 去除方法:水化法和加酸法
含有大量纤维物质 油脂存于其中
胚乳 脂肪 蛋白 糖类维生素 微量物质
3、油料种子的细胞结构
6
7
❖ 不同油料及油料不同组成部分的细胞的大小及形 状不同。
❖ 大小:大豆、花生的最大,棉籽的最小; ❖ 形状:以球形为主,圆柱形、纺锤形、多角形; ❖ 结构: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
❖ 油体原生质:油料种子的原生质和油脂所组成的 复合体,主要由水、无机盐、有机化合物组成, 干燥后呈干凝胶状态,富有弹性。
8
二、油料种子的化学组成
化学组成:油脂、蛋白质、磷脂、脂肪酸、色素、 蜡、糖类和其他物质等
1、油脂
O R1 C O
O R2 C O
O
R3 C O
CH 2 CH CH 2
(1)R1、R2和R3可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 和烃基
(2) R1、R2和R3相同称为单纯甘油三酸 酯
(3) R1、R2和R3不相同称为混合甘油三 酸酯
16
6、糖类 是含有醛基和酮基的多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存在于油子的皮壳中,仁中含量少 高温下与蛋白质作用生成深颜色和焦糖化反应 7、维生素 主要是VE,能防止油脂氧化酸败 8、其它物质 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菜子中含硫化合物
17
3、油料种子的物理性质
(1)质量热容和热导率 质量热容:使1Kg油料的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 量,与油料的化学成分、比例以及含水量有关。 油料的导热性差,散热和加热的均匀性。
23
(二)剥壳的方法
皮壳性质、形状大小、皮结合情况 ❖ 摩擦搓碾法 ❖ 撞击法 ❖ 剪切法 ❖ 挤压法 ❖ 气流冲击法
24
三、破碎
(一)破碎的目的
使油料具有一定的粒度符合轧坯的条件 利于软化时温度和水分的传递 有利于浸出取油
(二)破碎的标准
粒度均匀,不出油,不成团,少成粉,粒度控制 在6~10mm
9
常见的高级脂肪酸:
直链含偶数碳、12-20碳、十六和十八碳、顺式常见 分:
饱和脂肪酸:软脂酸(16-碳酸) CH3(CH2)14COOH 硬脂酸(18-碳酸) CH3(CH2)16COOH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9-十八碳烯酸) CH3(CH2)7CH=CH(CH2)7COOH 亚油酸(9、12-十八碳烯二酸) 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
粮油加工学
1
第八章 植物油脂制取
第一节 植物油料的种类及工艺性质 第二节 植物油料的预处理 第三节 压榨法制油 第四节 溶剂浸出法制油 第五节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油 第六节 水剂法制油 第七节 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植物油脂提取的有关概念、 基本理论及有关加工技术 特点
教学要求:要求熟练掌握压榨法制油、溶剂浸 出法制油、CO2超临界萃取法制油、水 溶剂法制油的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和工 艺特点。
25
四、软化
软化是通过对水分和温度的调节,使油料塑性 增加的工序,主要应用于含油量低和含水分低的 油料。
26
五、轧坯
轧坯就是利用机械的作用,将油料由粒状轧成片状的 过程。 主要目的 (1)破坏油料的细胞组织,以提高浸出或压榨时的 出油速度和出油率。 (2)通过轧坯可使油料由粒状变成片状,表面积增 加,有利于水热的传递,以保证料坯蒸炒的效果。 要求:料坯薄而均匀,粉末度小,不露油
亚麻酸(9、12、15-十八碳烯三酸) CH3(CH2)5CH=CH(CH2)7COOH
特点: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熔点高
10
碘价:每100g油脂吸收碘的克数。 碘价越高,油脂中脂肪酸不饱和程度越高
不干性油脂﹤80 半性油脂80~130 干性油脂﹥130 植物油脂大部分为半干性油
11
酸价: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 钾的毫克数。 酸价越高,油脂中游离脂肪酸含量越高
(2)吸附性和解吸性 注意储存环境的湿度和有毒、有味气体。
18
第二节 植物油料的预处理
油料预处理工艺的确立,与油料品种、取油 工艺、产品质量指标、油料综合利用脱绒 油料生坯的制备(破碎、软化和轧坯等) 油料生坯的挤压膨化 油料熟坯的制备 油料蒸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