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
《非遗文化传承》阅读题及答案

《非遗文化传承》阅读题及答案(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以下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
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2009年十大文化事件

事件十:法兰克福书展上的“中国力量”
今年10月,第61届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拉开帷幕,中国主宾国活动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展示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一次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是中国出版业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出版业的重要标志。中国展团组织了100多位作家的代表团,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心态,向世界展示了5000年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述说了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中国元素在书展上大放异彩。
事件六:“国学热”持续升温
“国学热”在2009年仍然持续升温。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袁腾飞是2009年“聚光灯”下的“主唱”。易中天穿梭于全国各地,上节目,做讲座。一桩“毒舌门”事件将易中天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以一种“麻辣”和充满“无厘头”话语的语言风格讲述历史文化,比易中天和于丹更强烈地体现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众时尚文化的特点。他的出现,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对国学的关注,使得原本陷入沉闷的《百家讲坛》再度变热。
而喊了多年仍举步维艰的文化体制改革也在这一年迎来了“破冰”之举,其标志性事件是三家文化央企的成立。11月12日,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同时在北京挂牌,这也是中国文化产业转企改制“大提速”的显著表现。
民族情绪日炙的中国公众,强烈反对在巴黎拍卖被劫掠的中国文物,而神秘买家蔡铭超的出现,则将这起悲剧演变为一场闹剧。对于这起拍卖,有评论人士指出,兽首事件引人关注的不仅在于两个兽首本身的价值,而且折射着当事人对待侵略历史的态度以及被侵略国民族感情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看,兽首虽小,所涉甚大。
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
【法规类别】专业公司
【发文字号】国函[2004]18号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04.03.08
【实施日期】2004.03.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关于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
(2004年3月8日国函[2004]18号)
文化部:
你部《关于报请批准〈中国对外演出中心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转企改制和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实施方案〉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章程〉的请示》(文政法报〔2004〕24号)收悉。
现就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中国对外演出中心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转企改制和组建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实施方案》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章程》。
二、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是在文化部原直属事业单位中国对外演出中心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基础上组建的国有企业,主要成员单位包括19个全资企业、2个控股企业和
1个参股企业。
工商总局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进行企业法人登记。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组建后,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进行改组和规范,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中国文化报整体转企改制

中国文化报整体转企改制
佚名
【期刊名称】《《青年记者》》
【年(卷),期】2009(000)022
【摘要】文化部直属的中国文化报社转制组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整体转企改制的部委主管报社;文化部直属的中国东方歌舞团转制组建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家整体转企改制的中直院团;由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是第一家中央动漫企业。
【总页数】1页(P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07.1
【相关文献】
1.山东出版集团整体转企改制 [J],
2.家庭期刊集团整体转企改制的体会 [J], 徐春莲
3.整体规划科学实施扎实推进转企改制 [J], 无
4.家庭期刊集团整体转企改制的体会 [J], 徐春莲
5.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谋求快速发展的主动改革 [J], 杨胜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

龙源期刊网 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作者: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综合版》2013年第08期(记者孔明王鑫)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回顾总结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进展和成效,交流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委员黄丹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黄丹华指出,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黄丹华强调,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文化强国重大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做强做优中央企业的迫切需要;是维护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美誉度的现实需要。
中央企业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她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企业文化建设始终。
会上,对获得首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示范单位”称号的30家企业进行了授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9家企业做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11家企业进行了书面交流。
中央企业分管企业文化工作的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分管企业文化工作的负责同志,国务院国资委有关厅局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波兰将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厂波兰将投资2800万兹罗提(约合880万美元)在波兰东北部波德拉谢省建设该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厂集群—波德拉谢太阳能园区。
据悉,波德拉谢太阳能园区占地8公顷,发电能力将达4兆瓦。
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将于今年8月底开工。
作为投资方之一,琥珀能源集团表示,在全世界,太阳能和风能是能源行业的未来,它们将逐步取代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
波兰正处于一个变革时期,或早或晚都需要改变传统能源垄断的局面。
波德拉谢太阳能园区的建设就是变革的第一步。
答记者问的问题模版

答记者问的问题模版一、关于新产品的创新性1.其实这次我们推出的产品,真的是花了不少心思啊。
你看现在的市场变化那么快,大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要想脱颖而出,光靠“跟风”是不行的。
要在同行中独树一帜,靠的是差异化。
我们这个新产品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做的,专门针对消费者最需要的点进行创新。
就像老话说的,“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我们就是要做到这一点,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它跟市面上那些千篇一律的产品不一样。
2.大家可能会觉得新产品的创新可能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可实际上,咱们的产品正是要打破这个常规。
我们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使用场景,设身处地的为消费者着想,像是我们特别增加了一些智能化的小功能,简直是“为懒人量身定制”。
比如,用起来方便、省心、又能提高生活效率,既能让你省时间,还能增加不少乐趣。
不得不说,咱们的设计师真是个天才,思路活泛,推陈出新,把每一项功能都做到极致。
3.你们肯定会问,创新是不是就意味着价格贵?其实完全不必担心!我们这次定价可是经过精心计算的,既不高得让消费者觉得“负担重”,也不低得让产品的价值打折扣。
想给大家带来高性价比的体验,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智能化的生活,而不需要花大钱。
我们一贯的理念就是“质量好,价格亲民”,这是我们对消费者的承诺。
二、关于市场反响1.说实话,刚推出时我们也有些紧张,毕竟市场上各种产品层出不穷,想要吸引眼球,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事实证明,大家对这个新产品的反响超乎想象!从上线以来,短短几天,订单就堆成了小山,很多人甚至直接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使用心得,大家都纷纷表示,产品的性能和体验真的让他们眼前一亮。
看着消费者那么喜欢,我们也由衷地开心,心里那叫一个得劲儿。
2.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开始时也有一些顾客提出了一些小意见,比如说产品的某些细节不够完美,或者某些功能还可以再优化。
我们团队听到这些反馈后,第一时间就安排了技术人员进行改进。
毕竟嘛,“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断完善,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关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

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 ,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 与公共 I 殳 1 书
馆 、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相 似 。因此将美术馆也纳入了重 点规范范周。同时规定 ,纪念馆 、体育场馆 、 T 人文化宫 、 青少年官 、妇女儿 童活动中心等 _ n 『 参照执
F 1 卞权 和决策权 , 有利于调动各 方面积极性 , 激发 内部活 力; 是可 以促进公共文化机构创新服 务的内窬和力 ‘ 式 ,究
QU NW E N TI ANDI I 深度报道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 《 关于深入推进 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 实施方案 》答记者 问
《 关 于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 构改 革的实施
问 :推进公共 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 H的和意 义 是 什么?
答 :公 文化 机构 法 人治 理 结 构 政 .过 推进 家 治州
什么关系? 足 实 际 分 类 指 导 。避 免 “ 一刀切”
问:公共文化机构法人 治理结构 改革 的具 体推进是如何
部 署 的?
答 :公共 文化 机构 是我 重 要的意识 形态阵地 一加强党 的建设 址深 入推 进公 共文 化机构 法人 治理结 构改 革沿 着正 确, , 向发腱的重要 保证 实施 方案把加强 党的建设作 为推进 公共 文化机构法 人治理结 构改革 的主要 内容之一 ,提} } { 了更
大额度资 金使用事项 ,党组织必 须参与 讨论研究 ,理事会作 m决定 丽. 征得党绀织 同意 等
试点探索 ,已经开展试点 的继续探索 实践 ,体现 J ’ 影 响大 、 基础好的公共文化机 构先行先试 、典 型示 范的 I 作思路 到
系列配套措施 赋予公共文化机构法人充分 自主权
一
11家文化央企将享税收优惠

11 家文化央企将享税收优惠
财政部、国税总局、中宣部联合公布的第五批文化央企转制名单显示,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视剧城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等11 家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被正式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将享受税收优惠。
据了解,电视剧制作中心和中视剧城文化实际控制人均为中央电视台,与上市公司中视传媒为兄弟企业。
三部委发文称,已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的11 家文化企业,将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之前下发的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税收政策享受优惠,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起始期限也按之前认定企业标准执行。
这11 家企业为中央电视台下属的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视剧城文化传媒(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报社下属的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及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等中字头出版社、杂志社。
这是财政部等部委第五次公布中央所属转制文化企业名单。
在被认定为转制文化企业后,上述将享受免征企业所得税、资产划转或转让涉及的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实行优惠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布的文化央企中两家中央电视台下属企业入围。
作为中央电视台旗下的上市公司,中视传媒与上述公司关系紧密。
查阅资料可知,自2010 年起,中视传媒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定向提供电视剧创作规划服务,联合研讨和制定每年度的电视剧创作选题及剧目策划、剧本创作和制作规划。
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案》就由二者合作拍摄。
而中视剧城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即是涿州中国影视城,与中视传媒控股方无锡太湖影视城同为中央电视台投资建造的影视剧拍摄基地。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五大支持”开创社会艺术教育新天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测评中心主任张国洪答记者问

66 焦点
DANCE FASHION 发布会上,中国文化传媒
集团测评中心主任张国洪就社
会艺术教育方面的提问做出了
解答。
他提到,中国文化传媒
集团和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
心联合开展社会艺术教学及运
营管理人才培训,是文化央企
引领社会艺术教育提升公共文
化服务的重要举措。
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五大支持”
开创社会艺术教育新天地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测评中心主任张国洪答记者问
传媒集团艺术教育测评中心、中传锦绣(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此项工作的执行单位,将为全国社会艺术教育机构及人才提供五个方面的支持。
组织方面的支持很多社会艺术人才在此之前都没有组织管理。
有些艺术人才从艺术院校毕业后,进入社会艺术教育领域,但人才档案没有存放在文化艺术人才平台,许多社会艺术教育培训机构通过常规的人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基金方面的支持。
国有企业文化部门文化传承增强国家凝聚力

国有企业文化部门文化传承增强国家凝聚力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肩负着更为重要的责任。
文化传承作为国有企业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不仅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更具有强化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必要性、文化传承的路径和国家凝聚力的增强三个方面,探讨国有企业文化部门如何通过文化传承来增强国家凝聚力。
一、国有企业文化传承的必要性国家的凝聚力建立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而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民族经济实体,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因此,国有企业文化传承具有以下必要性。
1.弘扬民族精神: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民族精神。
通过传承和弘扬国有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激励广大国人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
2.保护历史记忆:国有企业承载着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是国家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文化传承,可以让国人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历史,弘扬历史传统,保护历史记忆,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3.促进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文化传承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通过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传承给新一代员工,可以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国家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文化传承的路径国有企业文化部门作为文化传承的主体,需要制定合理的路径来推进文化传承工作,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路径。
1.建立文化传承机构:国有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传承机构,负责收集、整理、研究和传承企业文化。
该机构可以招聘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和培训,激发员工对企业文化传承的热情。
2.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国有企业文化传承不能仅仅局限在文化部门内部,还需要将文化传承贯穿于整个企业。
通过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向员工灌输企业的文化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传统的文化传承形式往往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兴趣,因此,国有企业文化部门应该创新传承形式,例如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在线传承活动,开发企业文化APP等等,使文化传承更加生动活泼。
高三标点符号练习(附详细答案)

高中标点符号练习(附详细答案)标点符号练习题(一)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
“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
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①②③④A ,,《》。
B 。
;“”。
C ,;《》?D 。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B.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现在天宇。
C.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4.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瑁荒潜撸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
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C。
文化部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

文化部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2009年11月12日22:59中新网11月12日电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时成立。
成立大会前夕,文化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答问全文如下。
加速打造文化产业“国家队”——文化部负责人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时成立。
成立大会前夕,记者专访了文化部负责人。
转企改制缘何“大提速”记者:从2003年到2008年,文化部只组建了一家集团公司,即由中国对外演出中心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两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而今年一次性就推动四家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了三家集团公司。
改革步伐大幅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文化部负责人: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文化系统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牢固树立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文化发展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为推动转企改制工作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例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央确定的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自组建以来,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实现了从文化中介商到文化集成商的转变。
2008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座城市,举办了74项、5600场次演出和展览,其中商业项目超过60%。
这些发展成绩,为改革赢得了声誉。
第三,以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的出台,为转企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较好地解除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后顾之忧,使大家可以放心、乐意地投身改革。
三进企业,产改落实现场问答

三进企业,产改落实现场问答问:什么是三进企业和产业改革?答:三进企业是指通过不同方式将国有企业引入资本市场,以推动国有资产的有效流转和国有企业的改革。
产业改革指的是针对某一行业或产业的改革措施,旨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和推动产业升级。
问:三进企业的意义是什么?答:三进企业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国有资产的流转:通过引入资本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的发展,促进国有资产有效流转,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2.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将国有企业引入资本市场,可以增加市场竞争的压力,激发企业内部的活力和创新力。
同时,引入国有企业的新股东也可以带来管理经验和先进技术,为企业的改革提供支持和动力。
3.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国有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资金、人力和技术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优化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4. 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可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问:产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产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改革调整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能。
可以通过减少无效资源的占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2. 创新技术体系: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先进的技术,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技术研发和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3. 提升价值链:通过改革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从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演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建立健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化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正性,建立健全的市场竞争体系。
通过市场化的竞争,促进企业内部的创新和提高经营效益。
5. 完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法规的完善,保护产业发展的合法权益,规范市场秩序,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意见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各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中央企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现就加强和推进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与基本内容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使中央企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中央企业大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中央企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同时,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中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中央企业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反映时代要求、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不够明确,片面追求表层与形式而忽视企业精神内涵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等;因此,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2.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中央企业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借鉴国内外现代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制度创新与观念更新相结合,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促进中央企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3.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反映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建设,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凝聚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和谐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4.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构筑中央企业之魂;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依法经营,规避风险,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企业标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组织实施5.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认真分析企业面临的客观形势与发展趋势,以宽广的眼界和与时俱进的精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和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相关工作有机结合,加强领导,全员参与,统筹规划,重点推进,既体现先进性,又体现可操作性,注重在继承、借鉴中创新,在创新、完善中提高;6.企业文化建设的规划;根据本企业的行业特征和自身特点,确定企业的使命、愿景和发展战略;总结本企业多年形成的优良传统,挖掘企业文化底蕴,了解企业文化现状,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科学合理、便于操作、长远目标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在制定规划时要着眼于企业文化的长远发展,避免走过场;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常抓常新,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项目进行充实和完善,促进企业文化的巩固与发展;7.企业文化建设的实施步骤;要根据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企业实际,找准切入点和工作重点,确定企业文化建设项目;提炼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导入视觉识别系统,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设计;采取学习培训、媒体传播等多种宣传方式,持续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教育熏陶,使全体员工认知、认同和接受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并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间内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总结评估,及时修正,巩固提高,促进企业文化的创新;各中央企业可结合本企业实际,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步骤;8.企业文化载体与队伍建设;要进一步整合企业文化资源,完善职工培训中心、企业新闻媒体、传统教育基地、职工文化体育场所、图书馆等企业文化设施;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手段,丰富和优化企业文化载体设计,注重利用互联网络等新型传媒和企业报刊、广播、闭路电视等媒体,提供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提高员工文化素养,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覆盖面;重视和加强对摄影、书法、美术、文学、体育等各种业余文化社团的管理引导,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业余文化活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广大员工识别和抵制腐朽思想、封建迷信、伪科学的能力,营造健康、祥和、温馨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求知、求美、求乐的精神文化需求;注意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加强引导和培训,建立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骨干带头作用;注重发挥有关职能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的作用,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合力,依靠全体员工的广泛参与,保持企业文化旺盛的生机与活力;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9.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企业的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搭建员工发展平台,提供员工发展机会,开发人力资源,挖掘员工潜能,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团队精神,达到员工价值体现与企业蓬勃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为增强综合国力做贡献,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和优良服务,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实现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关爱员工的和谐一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把领导者的主导作用与全体员工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统一领导下,有步骤地发动员工广泛参与,从基层文化抓起,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全员共建;努力使广大员工在主动参与中了解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10.务求实效,促进发展;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求真务实,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避免急功近利,使企业文化建设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要立足企业实际,符合企业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紧密结合,企业文化的创新与企业改革的深化紧密结合,按照系统、科学、实用的要求,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体系;要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统一起来,既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又注重社会效益的提高,实现政治上和谐稳定,经济上持续增长,文化上不断进步,切实保障员工合法权益,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员工利益的协调发展;11.重在建设,突出特色;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系统思考,重点突破,着力抓好企业文化观念、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的建设;要把学习、改革、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大力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团队;围绕企业深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增强企业活力,提高基层实力;注重把文化理念融入到具体的规章制度中,渗透到相关管理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系;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激励约束中实现价值导向,引导和规范员工行为;要从企业特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出发,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有机地结合起来,总结出本企业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理念概括、实践方式上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形成既具有时代特征又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大型企业集团要处理好集团文化与下属企业文化的关系,注重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要以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标识规范集团文化,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允许下属企业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为下属企业留有展示个性的空间;在企业兼并重组和改制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推动兼并、重组、改制企业的创新发展;12.继承创新,博采众长;要注意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挖掘整理本企业长期形成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用发展的观点和创新的思维对原有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进行整合和提炼,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中创新、在弘扬中升华;要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借鉴国外先进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从当代中国国情和中央企业实际出发,正确制定和调整企业文化战略,充分体现民族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中央企业的特点,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照抄照搬;另一方面要紧紧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创新、自成一家的方针,广泛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优秀文化成果,大胆吸取世界新文化、新思想、新观念中的先进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长避短,为我所用;在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合作方的先进文化,尊重文化差异,增进文化沟通,注重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发展;13.深度融合,优势互补;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实践又服务于企业实践,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更富思想性和人性化,更具时代特色和人文精神;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强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协调同步,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势互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14.有机结合,相融共进;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避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割裂开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央企业广大员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牢固占领中央企业文化主阵地,通过良好的文化养成,不断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坚持依法治企和以德治企相结合,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倡导公民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诚信教育,引导员工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创新内容、形式和手段,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选树与宣传企业先进典型和英模人物,营造团结进取的企业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展示中央企业的良好形象;四、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15.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和积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领导要站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系统思考,出思想、出思路、出对策,确定本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提出正确的经营管理理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带领全体员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16.建立和健全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领导的共同职责,要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相适应,发挥好党委党组、董事会和主要经营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决策作用;各企业要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安排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企业文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分工落实、员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组织的作用,广大党员要做好表率,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17.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要建立保障机制,设立企业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并纳入企业预算;加大企业文化建设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18.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国资委要加强对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针对中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不断总结和推广中央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用丰富鲜活的案例启发、引导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要定期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和企业文化建设专职人员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企业文化专业知识;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认真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体系、操作方法和客观规律,搞好分类指导;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对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定期开展检查,促进基层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有序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各中央企业要加强实践探索,逐步完善提高,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二OO五年三月十六日。
央企文化建设四种问题

3聚焦FocusMOD RN SO R S R 现代国企研究,3央企文化建设四种问题最近的一份调查发现:有些央企的企业文化建设似乎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走不出来了。
原因何在?自2005年国资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来,虽已有近8年的时间,但通过仁达方略最近的一份调查发现:有些央企的企业文化建设似乎已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走不出来了。
原因何在?仁达方略认为,以下四大问题阻碍了央企的企业文化建设之路。
问题一: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缺乏创新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央企企业改革进入关键时期,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是做好央企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点。
但目前谈论央企企业文化的文章和书籍,大都从案例入手,谈的是央企企业文化建设的细节、做法,细品之下,其关于央企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模糊,逻辑不清,对央企企业文化的特点认识不到位,更缺乏理论高度。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央企企业文化理论落后于实践,这也是制约央企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须尽快解决。
问题二:企业文化建设不能踏踏实实“回炉”很多企业文化建设者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文化理念体系我们也有了,口号我们也喊了,司歌我们也唱了,标幅我们也贴了,员工活动我们也搞了,所有与文化建设有关的事项我们都认认真真地做了,但为什么我们企业的业绩、核心竞争力都没有变化?下一步我们的企业文化该如何建设?产生这些疑问的原因有三方面。
贰文=袁燕华E E E EA CHA ugust 201一是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缺乏针对性。
因没有经过企业价值导向的论证,央企的文化理念体系无法担当传承基因、引领方向的作用,员工不知道这样的体系树立后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意味着什么。
二是理念体系没有说清“如何做”。
例如某著名钢铁公司的创新理念:“今天永远是明天的起点”,员工看到,会想到创新吗?应该在哪些方面、如何创新?再看责任理念:“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同样空洞,看了之后仍不知如何负责任,等于没说。
记者面试问题及答案

记者面试问题及答案记者面试问题及答案一、必答题1、自我介绍2、文笔考验:(1)就你最近所关注到学生社区的事情(例如近期发生在4号女生楼的“求爱门”事件),请你做一个简单报道(口诉即可);(2)为上政建校25周年(或新中国成立60周年)写一段简单的话。
二、选答题1、为什么要加入我们“学生社区记者团”?2、结合学生社区,谈谈你对学生记者的理解。
3、如果你荣幸进入“学生社区记者团”你能或则怎样从中得到历练?4、谈谈一个你了解的身边的记者团。
5、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三、情景题:1、假如你去采访的宿管员拒绝接受采访时,你会怎么办?2、如何完成一次采访任务?(例如采访前应如何准备)3、假如你去团委书记办公室采访团委书记,你预先会怎么准备,如何进入采访地点,如何采访?(现场演示)4、通讯稿讲求时效性,假如要求你写的通讯稿很急,你没办法及时完成,你将怎么办?评分标准:1、记者专业能力(写作、采访、摄影、新闻敏感度等)(50分)2、工作态度和参与积极性(20分)3、礼仪规范、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20分)4、其他(10分)记者团面试问题参考1、请做一下自我介绍。
2、你为什么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这个工作?3、你最大的优缺点是什么,对你的工作会有什么影响?4、你如何让别人接受你的观点或主意?5、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你工作最有效?6、你经历过最让你失望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7、你希望从工作中(我们团中)得到的最大回报是什么?8、当你是对的,但别人却反对你时,你该如何处置?9、你认为你有资格胜任你的职位吗?如果不能你会怎么做?10、你是否愿意做常规工作?11、你在接受别人指导时,会不会感到难受或受到伤害?12、你为何想进我们部门?13、如果你的学习和学生会工作发生了冲突,你会如何处理?14、对工作的期望与目标何在?你的座右铭是什么?”15、你有没在学生会其它部门面试、有没想加入咱学院其它社团;对于学生会工作和兼职赚钱你会如何选择16、对这项工作,你有哪些可预见的困难?”说说你最近最想做的一个采访选题(方案)。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意识形态机构及管理模式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意识形态机构及管理模式李全[内容提要]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对意识形态工作尤为重视,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形态机构和人员大量增加。
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构,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关键词] 苏联勃列日涅夫意识形态管理模式[分类号] D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6505(2008)01-0139-05一、勃列日涅夫时期意识形态机构概述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为数众多的意识形态工作机构,可以从“条条”和“块块”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所谓“条条”,就是指从中央到地方苏共党的各级委员会、各级部门。
它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状,共分四个层面。
最高层是苏共党的中央委员会、苏共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人数不多,但位高权重、责任重大,负责制定大政方针、路线和政策,从宏观上指导意识形态工作。
苏共中央总书记虽不是一种机构,但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领导着包括意识形态工作在内的苏联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处于金字塔的最顶端。
中间层面是各共和国、州及边疆区一级的党委会,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中央的精神,制定实施意见。
除此之外,对中央的决策还有一定的建议权。
第三个层面是执行层,就是数量众多的市、区一级的党委会。
这个层面的主要任务是将苏共中央及上级(即共和国、州及边疆区)党委的决策具体化。
第四个层面亦即最基础的层面是各种基层党组织,比如学校、各种单位、集体农庄的党组织等。
它们通过思想教育工作及各种组织活动落实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部署。
苏联的意识形态工作,从决策到最后执行、从部署到最后操作,就是通过上述四个层面来完成的。
所谓“块块”,指的是各种与意识形态工作紧密相连的具体机构与部门。
到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官僚机构已非常庞大,虽然都是在做意识形态工作,但各种机构分属于不同的序列,机构的性质也不尽一致,大体上分为苏共中央组成部门、苏联部长会议(即苏联政府)组成部门、苏共科研和教育机构、舆论宣传机构、半官方组织五种类型。
央企十周年主题活动策划(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央企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使命。
为庆祝央企成立十周年,弘扬央企精神,展现央企风采,特举办此次十周年主题活动。
二、活动主题“十年辉煌,共创未来——央企十周年庆典”三、活动目标1. 弘扬央企精神,展现央企风采,提升央企形象。
2. 汇聚央企力量,促进央企间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 赢得社会各界对央企的关注与支持,为央企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四、活动时间2022年10月1日至10月7日五、活动地点我国某知名城市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1)时间:10月1日上午9:00-10:30(2)地点:市体育中心广场(3)内容:举行盛大的开幕式,邀请国家领导人、央企负责人、社会各界代表等出席,共同见证央企十周年庆典。
2. 主题展览(1)时间:10月1日至10月5日(2)地点:市展览馆(3)内容:展示央企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科技创新成果、企业文化等,分为以下几个展区:A. 央企发展历程展区B. 科技创新成果展区C. 企业文化展区D. 社会责任展区3. 高峰论坛(1)时间:10月2日下午2:00-5:00(2)地点:市会议中心(3)内容:邀请国家领导人、央企负责人、专家学者等参加,围绕“央企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4. 企业家座谈会(1)时间:10月3日下午2:00-5:00(2)地点:市会议中心(3)内容:邀请央企负责人、企业家代表等参加,共同探讨央企未来发展策略,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
5. 文艺演出(1)时间:10月4日晚7:00-9:30(2)地点:市体育中心广场(3)内容:邀请知名艺术家、文艺团体等参加,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展现央企员工风采。
6. 体育赛事(1)时间:10月5日至10月7日(2)地点:市体育中心(3)内容: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赛事,增进央企员工之间的友谊,展示央企员工的健康风采。
小学班级文化部第一次会议内容

小学班级文化部第一次会议内容嘿,家人们!咱小学班级文化部的第一次会议那可是圆满结束啦,现在就来给大家唠唠这次会议都聊了些啥哈。
一、会议开场的热闹劲儿大家一到会议室,那氛围就特别嗨。
毕竟这是咱们文化部的第一次正式聚会嘛,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兴奋和期待。
大家互相打着招呼,聊了聊最近的新鲜事儿,感觉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不少。
二、讨论咱文化部的使命和目标咱这个文化部,那可是肩负着重大使命的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最后达成了共识。
咱们的使命就是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让大家在学习之余,能有更多有趣的事儿可以干。
目标嘛,就是在本学期内,组织至少三次大型的文化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绘画比赛、文艺表演啥的,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三、活动计划的头脑风暴这可是会议的重头戏啊!大家纷纷开动脑筋,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想法。
有人提议举办一个“诗词大会”,让同学们感受古诗词的魅力;还有人说可以搞一个“手工制作大赛”,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更有人提出组织一次“班级文化之旅”,去参观博物馆、美术馆啥的,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最后,我们初步确定了先从“诗词大会”和“手工制作大赛”这两个活动入手,具体的活动细节等下次会议再仔细商量。
四、分工安排,各司其职活动有了,那谁来负责啥事儿呢?这也得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经过讨论,我们决定选出几个组长,每个组长负责一个活动的策划和组织。
然后再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和兴趣,分配具体的任务。
比如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负责活动海报的设计;有的同学文笔好,就负责写活动的宣传文案;还有的同学组织能力强,就负责活动的现场调度。
大家都对自己的任务充满了信心,纷纷表示一定会尽力做好。
五、资源需求和筹集方法要举办活动,那肯定少不了各种资源啊。
比如说活动场地、奖品、道具啥的。
我们讨论了一下,决定先向学校申请一些支持,看看能不能借用学校的教室、器材啥的。
对于奖品嘛,我们打算发动同学们一起捐赠一些自己闲置的小玩意儿,或者大家一起凑钱去买一些实用的学习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部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2009年11月12日22:59中新网11月12日电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时成立。
成立大会前夕,文化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答问全文如下。
加速打造文化产业“国家队”——文化部负责人就三家文化“央企”成立答记者问由中国东方歌舞团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转企改制共同组建的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11月12日在京同时成立。
成立大会前夕,记者专访了文化部负责人。
转企改制缘何“大提速”记者:从2003年到2008年,文化部只组建了一家集团公司,即由中国对外演出中心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两家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的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而今年一次性就推动四家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了三家集团公司。
改革步伐大幅度加快的原因是什么?文化部负责人:我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文化系统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牢固树立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文化发展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为推动转企改制工作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
其次,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例如,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作为中央确定的首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自组建以来,走出了一条市场化、企业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实现了从文化中介商到文化集成商的转变。
2008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0座城市,举办了74项、5600场次演出和展览,其中商业项目超过60%。
这些发展成绩,为改革赢得了声誉。
第三,以国办发【2008】114号文件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配套政策的出台,为转企改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较好地解除了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后顾之忧,使大家可以放心、乐意地投身改革。
第四,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尤其是文化娱乐、动漫游戏、文艺演出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推动转企改制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三个“同步”和三项“第一”记者:这次转企改制工作从去年底开始酝酿,到今年5月转企改制方案得到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再到11月份3家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用去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期间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文化部负责人:一年来,我们的时间主要用在调研、实际操作和协调上。
在调研上,我们组织专门力量,从去年12月起,历时近5个月,对30多家部直属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准确掌握了各单位改革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确定试点单位、开展转企改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操作上,我们一丝不苟地开展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企业制度建设等工作,花了不少时间,但工作做得很扎实。
在协调上,我们积极争取兄弟部委的支持,共同解决了文化领域中央级国有独资公司出资人确定、工商注册程序等重大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
记者:与以往相比,文化部这次转企改制工作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创新举措?文化部负责人:文化部这次转企改制工作的突出特点和创新之处,概括起来就是在过程上实现了三个“同步”,在成果上实现了三项“第一”。
所谓三个“同步”:一是同步推进多种类型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国有文化集团有限公司;二是同步推进“事转企”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同步推进转企改制和资源整合,一举打造三家集团有限公司。
所谓三项“第一”,一是实现了中直院团整体转制零的突破;二是创造了部委主管报社整体转企改制第一例;三是组建了第一家中央动漫企业。
1打造“国家队”源于产业需求记者:在同步推进四家直属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三家集团有限公司的共性和个性?文化部负责人:共性方面,三家公司都属文化企业,在经营宗旨上,都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三家公司都姓“企”,都是由过去的事业单位直接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因此都要遵循《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三家公司的转企改制在同行业中都具有开创意义和引领作用,都肩负着打造文化产业“国家队”的重任。
说到个性,三家集团公司的发展基础和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不同,需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设计不同的发展目标。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要在现有基础上,做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从《中国文化报》转制而来,应该利用转制契机,做强主业,稳步发展。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从无到有,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您多次提到要打造文化产业“国家队”,该如何定义“国家队”这一概念?组建文化领域“国家队”有什么样的意义?文化部负责人:作为文化产业“国家队”,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资本结构上,由国家出资或者国有资本占主导;规模和实力上,能够代表行业高水准;业内地位上,能够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国家队”不享有市场特权,不是“御林军”。
与地方的或民营的文化企业一样,它们也是市场主体,也要在市场中公开、公平、公正地去竞争。
而且,今天是“国家队”,不等于永远是“国家队”。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成长性的领域,任何企业不思进取都有可能被超越。
打造文化领域的“国家队”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这些企业对内引领着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对其他企业具有示范作用,对外则代表着中国形象、中国实力、中国气派。
其次,文化产品不仅有商品属性,还有意识形态属性。
要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主流的、骨干的、关键的文化企业就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
第三,组建“国家队”也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中华文化要“走出去”,少不了国际间的商业谈判。
这种谈判不能由政府去谈,应当由有实力的、高水准的企业去谈。
记者:文化产业“国家队”的组建,会不会对地方文化企业和民营文化企业造成挤压?文化部负责人:文化产业跟那些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的产业不一样,它的空间很大、领域很宽,不是“有你就没我,有我就没你”,大家可以在不同的层面求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队”不会威胁、排斥地方的、民营的文化企业。
国有企业要发展,民营企业也要发展。
它们之间不会发生抵触和矛盾冲突,而会形成一种互补共赢的良好产业格局。
三家文化央企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记者: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中国演出管理中心之前并不从事动漫业务,却共同转企改制组建了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文化部负责人:一言以蔽之,就是客观有需求、自身有条件、政府有扶持。
首先,我国虽然有上万家动漫企业,但总的来说小、散、弱、差,优秀的作品不多,原创能力和营销能力偏弱。
组建大型的、有雄厚实力的动漫企业,是动漫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需求,是产业环境和市场规律决定的。
而且,动漫游戏还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必须培育我们自己的动漫骨干企业,打造我国的“梦工厂”或“迪斯尼”。
其次,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和中国演出管理中心多年来一直从事文化领域的经营工作,熟悉我国的文化产业环境,还储备了大量人才、社会资源以及硬件条件,为动漫集团公司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文化部是动漫产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法依规为这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目前,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有了一些“大动作”,中国动漫游戏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区都已经开工建设。
记者:作为第一家整体转企改制的部委主管报社,中国文化报社转制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后,发展前景如何,将对传媒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文化部负责人:中国文化报社转企改制,可以说是文化传媒业具有试点意义和示范价值的一项重大改革,得到了新闻出版总署及其他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
品牌、人才和资源,是中国文化报社的三大优势。
《中国文化报》是“国”字头的报纸,本身就是“金字招牌”。
报社现有一报三刊和一个印刷厂、两个网站,采编人员平均年龄30岁左右,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相当比重,副高以上职称的采编人员占40.6%。
经过多年发展,报社已经在全国文化系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三大优势为报社转制后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将努力构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传媒企业集团。
发展到一定阶段,还将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进军资本市场,为我国文化传媒产业发展趟出新路。
记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对外演出公司也是国家级演出公司,而且已经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这次转企改制又组建了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文化部负责人:这两个集团公司,不构成重复建设。
就产业布局而言,我国有着丰厚的演艺文化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两家国家级演艺企业同时存在并不算多。
在西方,数个旗鼓相当的大型演艺娱乐集团企业同属一个国家的现象也很常见。
就市场规律而言,任何一个领域,一家独大总是有利有弊的。
我们希望“中演”和“东演”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头羊,在未来发展中承担起更多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通过符合市场规律的竞争,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水平,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
就各自优势而言,“中演”和“东演”类似饮料业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可以通过不同的文化和个性建构,形成不同的市场目标群,共同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在实践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记者:这次转企改制工作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从整体上看可谓运作平稳、成果丰硕,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您都有哪些体会?文化部负责人:体会很多,简要说有这么几点。
首先,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
推进转企改制工作,必须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协调指导、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要求,形成强大合力。
三家集团公司的组建,凝聚着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同志们的心血。
其次,深化改革必须充分尊重职工群众的改革主体地位,使改革得到最大多数人的支持。
一年来,我们多次召开转制单位干部职工恳谈会,面对面听取一线职工的建言,确保各项决策充分反映群众诉求,代表群众普遍意愿。
由于充分注重人文关怀和柔性操作,我们在改革过程中做到了人心一天不乱,工作一天不断。
第三,深化改革必须打造专业的改革人才队伍。
我们在推进转企改制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支熟悉改革业务、敢于创新、勤奋敬业的工作团队,为各项工作全面有序的开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记者:三家集团公司的组建,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创造了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文化部负责人: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总结经验与探索创新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