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表格)
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最新18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最新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d417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4.png)
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最新18篇)小学三年级数学表格教案篇1教学内容: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目标: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学生口答。
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6×3=24×2=(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提问:乘法算式里相乘的两个数是除法算式里的哪两个数?相乘的积和除法算式里哪个数相同?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3、提问:既然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那么在计算了一道除法后,要检查算得对不对,可以用怎样的方法呢?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
(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二、教学新课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
(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同时指名1人板演)(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
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18c8b5f32cc58bd63186bddd.png)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后记: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后记: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后记: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 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后记: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①②③④①②③④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后记: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月____日第____课时总序第____个教案月____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d063f8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79.png)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模板一堂好的职教课必须突出能力目标,一门好的职教课程一定有明确的任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并练出办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出自学的能力,学到相干知识,获得实际成果。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1课题:运用题的对照教学目标1.掌控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的数量关系.2.正确解答运用题.教学重点掌控两类运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控两类运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1)启示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2)通过游戏,相互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同桌相互交换,知道了什么?教师巡查.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二)探究新知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运用题(例12)”,出示例12.2.小组活动.(1)教师连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运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运算.3.独立解答.(1)填空(课本).(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示学生相互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随堂练习1.练习二十四第8题.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运算.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2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使学生掌控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的数量关系.2.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能力和分析数量关系的本领.教学重点掌控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掌控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学具等.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拍手游戏.(1)教师拍4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1下,你们拍几下?(2)教师拍7下,同学们比老师多拍2下,你们拍几下?教师拍手后,留有一定时间让学生摸索后再拍手.2.师:你们能告知老师是怎么算的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运用题(出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7【演示动画运用题】.(1)指导学生操作学具.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三角形,比圆片多2个.应先摆和圆片一一对应的同样多的部分△△△△再摆比圆片多的2个三角形△△第二行摆_____个三角形△△△△△△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使学生明确:在和圆片同样多的三角形部分再接着摆多的部分,就是三角形的个数.(2)启示学生相互说条件,操作学具,提高操作能力,进一步知道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2.教学例8【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例8) 】.(1)出示例8,引导学生读题,使学生明确:题中有两个条件:黄花9朵,红花比黄花多6朵.问题是红花有多少朵.(2)根据学生口述条件和问题,启示学生学生明确红花多,黄花少.(3)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红花比黄花多6朵,具体地说是什么意思?使学生明确:就是红花比黄花的9朵多6朵或就是红花的朵数比9朵多6朵.(4)连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例8) ,揭示投影片红花盖住的部分的纸条.使学生明确:红花的朵数就是和黄花同样多的9朵红花,再填上比黄花多的6朵红花.(5)列式运算 9+6=15(朵)(6)完成回答答:红花有15朵.(7)进一步知道,帮助学生掌控数量关系.使学生明确:求比一个数多见的运用题,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一个量多,一个量少.多的里面有一部分和少的同样多,求多的是多少.用与少的同样多的部分(也就是少的数量)再加上比少的多的部分.3.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①根据图意,口述题意.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③独立列式运算.④订正时,启示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做一做”第2题.①启示学生相互议一议.②独立列式运算.③订正时,启示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全课小结师生共同总结: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几的运用题,要分析数量关系,谁多、谁少,再列式解答.布置作业练习二十三第1、2题.1.草地上有49只黑羊,白羊比黑羊多27只.有多少只白羊?2.鱼缸里有87条红金鱼,花金鱼比红金鱼多48条.有多少条花金鱼?板书设计探究活动猜硬币游戏目的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游戏准备每人准备10枚硬币游戏进程1.同桌同学相互活动.2.一人左手握住3枚(或任意枚)硬币,右手握住5枚硬币,问:左手有3枚硬币,右手比左手多2枚,右手有几枚硬币?待另外一人回答后,再将右手展开,验证其答案是否正确.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3教学目标1.通过视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3.通过量媒体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爱好,明确珍爱时间的重要性.教具钟面、多媒体运算机软硬件一套.学具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教学进程一.导入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新课(一)钟面上的秒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视察,把看到的告知大家.(秒针走5小格)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知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量长时间呢?(1分=60秒)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二)体会1秒1、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先自已试一试.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示他.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相互比一比.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7、1秒钟确切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1秒钟却能做很多事情呢.现代化工厂的.流水线上一秒钟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个零件.有的电脑一秒钟可以完成3万亿次运算等等.所以,你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呀,几个1秒钟连起来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啦.(三)体会几秒1、现在就给你30秒钟,请你测一测你的脉搏跳了多少下.2、我们平时每天都要来做口算,口算的要求是又对又快,现在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半分钟口算比赛 .比一比谁作对的题最多,我们将评出今天的口算之星 .3、其实呀,做每一件事都要花一定的时间,就连我们在不经意间作一次深呼吸,也要花好几秒钟呢,你知道怎样是一次深呼吸吗?做一次深呼吸,看看用了几分钟.4、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用秒来运算时间吗?请小朋友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一件成心义的、你最拿手的事,看看你用了多少秒钟,比比谁做得又快又好.5、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播放视频“王丽萍”)悉尼奥运会上,中国选手王丽萍荣获女子20公里竞走的冠军,你知道她夺冠的成绩吗?(1小时29分05秒)三.总结到现在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四.练习1、在()里填上小时.分或秒(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2)夏天我们午睡的时间是40()(3)小明跑100米要用19()2、在一些国际比赛中,竞争就更加猛烈了.(播放视频“男子100米跑”)这是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的杰出画面.冠亚军之间相差的时间1秒钟都不到,只有0.12秒.3、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爱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4课题:不退位减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控竖式的写法和运算方法,并能正确的笔算.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仔细运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正确书写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竖式和运算顺序.教学重点掌控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运算顺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红、黄色圆片及数位表.教学进程一、复习1.70-30 42-20 79-685-40 67-31 65-365-3这道题的竖式应当怎样写?2.想一想笔算加法时都应注意些什么?二、视察摸索,探究新知1.教学例1.65—3=_______________教师说明也能够写成竖式进行笔算.(1)出示图示,使学生明确:十位上 6个○表示 6个十;个位上 5个○表示 5个一,读作 65.(2)说明:要从65里减3启示学生摸索:3表示什么?应当从哪里去掉?引导学生明确:3表示3个一.应当从65里个位上“5个一里去掉3个一.”教师同时在个位○中划去3个.(3)说明:笔算竖式怎样写呢?要求学生在稿纸上写数字65,在65的个位数5的下面写上3,也就是3要对着65的个位数5.写上减号和横线.就是数位对齐,与笔算加法的道理一样.(4)学生独立在书上填写.提示学生,在横式等号后面也要写上得数.2.教学例2.(1)比较例2和例1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请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注意去掉的23应当怎样去掉?(3)学生试写竖式,教师巡查指导.提问:你在写竖式时,其中写减数中的“2”,你是怎样想的?(2是在十位上,应与65的十位上的6对齐.)(4)学生对照数位圆片图,进行尝试运算.(5)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运算时的思维进程.3.小结运算方法.说说笔算减法的方法是怎样的?笔算方法和口算方法相比,主要不同的地方是什么?三、加深知道,形成技能填空:69-27= 99-8= 70-40=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鼓励.四、全课小结,完善新知.引导学生明确: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还要注意,运算时要仔细,得数要写在模式等号后.板书设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例1 65-3= 62 例 2 65-23= 42探究活动小猫钓鱼游戏目的巩固百之内的加减法.游戏材料用硬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游戏程序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3.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表格教案202X模板5教学目标: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表格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5圆《圆的认识》表格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acb56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e.png)
致
用
4、我最棒
课
堂
小结,回顾知识总结
点评
升华
学习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呢?哪位同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好吗?----评语:你分享的很精彩,谢谢你,请
坐。
同学们,圆使世界变得美妙、神奇,无论是摩天轮、花丛中肆意绽放的鲜花、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陶瓷艺术、圆形建筑、2023年奥运奖
牌、还是我们祖国特别重视的中秋、除夕、元宵佳节里的月饼、汤圆…
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是多么深刻而广远。
圆,是和谐的象征,
也是幸福的感受!同学们,我们这堂课也接近尾声了。
大家都收获很多,
关于圆,大家可以在课后还可以通过其他书籍或网络寻找更多的知识。
3分
板书设计点睛之笔。
小学数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表格
![小学数学电子备课教案模板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b1e8686b14e852459fb571a.png)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第课时)
本课基础知识及语用点梳理
集体备课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备课教案
主备课教师
备课组组长
备课单元
上课时间
单元分析: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第课时)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
集体备课补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第课时)
针对本节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
集体备课补充
板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三四单元表格式教学设计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274e7d9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3c.png)
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一、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与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解法。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假设的策略〕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2〔课件出例如2〕全班42人去公园划船,租10只船正好坐满。
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
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10只大船坐50人,再去掉多的8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9只、小船有1只开场,有序列举。
并填写右表。
(1)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与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与小船各有多少只?①出示表格。
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教案〔模板〕授课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节总第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教案范文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a6ce16e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2.png)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教案范文模板“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在承认差异存在、尊重学习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超越个体差异,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应是我们努力的新方向。
”今天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2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表格教案范文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
2、教材简析《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本册教材《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体现了从立体到平面的设计思路,注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会面与体之间的关系。
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4、教学重点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5、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6、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二、教法学法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表格版90页)](https://img.taocdn.com/s3/m/7178d509bd64783e09122bff.png)
咸水信用社员工工作考核措施及办法一、指导思想以省联社绩效考核相关精神为指导,与市联社人事制度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相结合,通过委派会计履责监督、市联社直接考核,合理确定社与社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的工作目标和工资含量标准,拉开分配档次,建立“激励充分、约束有效”的分配机制,促进我市信用社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一)含量计酬的原则。
根据全市信用社绩效工资总额、各项经营计划等因素,确定统一的含量标准,据此标准计算信用社实际完成任务数应得的绩效工资。
信用社主任和副主任根据工作职责和分工,其绩效工资实行百分考核。
(二)质效优先的原则。
各社工资增长水平要与经营指标完成情况和资产质量相适应。
(三)风险防范的原则。
凡出现案件或资产损失的,根据涉案金额或损失大小,按规定相应扣减绩效工资。
(四)人员定编的原则。
年终绩效考核结账时,按定编的人数计算按人考核结账部分。
(五)按月结账的原则。
市联社按月对各社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中收息按月全额计发绩效工资,其它考核项目按当期应计绩效工资的70%计发,信用社依据员工业绩考核到人。
全年滚动结算,年终结总账。
(六)优胜劣淘的原则。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对主任和分管主任就地免职:1、存款未完成净增计划50%的;2、利息收入未完成计划的80%或同比下降的;3、不良贷款不降反增的;4、当年到期贷款回笼率低于90%的(五级分类)。
三、绩效考核对象绩效考核对象为全体在编在岗承担经营目标任务的员工,不包含待岗、内退及行政开留人员。
借调人员绩效工资按所在信用社人均绩效工资确定,由市联社另增加相关社工资总额。
四、工资的构成和考核(一)基本工资按定编人数每人每月x元的标准计发(含“三金”),待岗人员发生活费x元。
(二)绩效工资1、2013年全市信用社绩效考核指标为全年存款旬均净增额、利息收入、不良贷款清收(五级分类)。
绩效工资含量标准分别为存款旬均净增额x元/万元,利息收入x元/万元(营业部按x元/万元考核),不良贷款清收x元/万元。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4d722dd2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a.png)
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一教学要求: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讲述练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1)设计“表头”(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3)画表(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3.巩固练习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
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
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1)请把下面统计表填写完整双林衬衫厂去年各季度生产情况统计表1993年1月项目件数季度计划产量实际产量完成计划的百分数合计第一季度8000125%第二季度12000120%第三季度100012500第四季度18200140%(2)填表。
根据统计要求将下表填写完整东方小学男、女生人数统计表性别人数年级合计男生女生各年级女生占男姓人数的百分数总计280低年级9047中年级8036高年级52小学六年级数学《统计表》教案模板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的统计表.2.通过看表,会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在已学过统计表的形式和制法的基础上,会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掌握统计表中数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会分析含有百分比的统计表。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意图万能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意图万能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bd40e7a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9.png)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意图万能模板一、课程名称:(适用大部分课程教案)二、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授课时间每课时40分钟四、授课教师XXX(教师姓名)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3)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践操作、观察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
六、教学重占和难点1、教学重点(1)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的掌握;(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3)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1)数学运算中的进位、退位问题;(2)空间想象力的培养;(3)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1)通过生活实例或趣味数学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2)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3)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引导。
2、新知讲授(20分钟)(1)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如PPT、教具等,讲解本节课的新知识点;(2)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3)讲解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合作探究(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进行合作探究;(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3)小组分享探究成果,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练习(10分钟)(1)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实时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3)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表格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集(表格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fd5c96f121dd36a22d8206.png)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节教学内容小数乘法时间第周第课时月日教具课件、作业纸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时控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前谈话:十一你们有什么打算?情境引入师:看老师这有一幅图。
(课件展示例题图)人们在干什么?大家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还知道了什么?生:有卖风筝的风筝的价钱不一样师:这么漂亮的风筝,看来了三个小同学,他们想买3个一样的来放飞。
(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教、训、练);(一)了解小数乘整数2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学生自主的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1、师:买哪个呢?你们能给他们提个建议吗?学生自由回答。
2、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教师说:刚才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我们先采纳买最便宜的方案,也就是买3个3.5元的风筝,(教师板书3.5元)买这样的三个估计需要多少钱呢?并说清怎样想的?学生思考并汇报。
(1-2人)师:同学们各自的理由很充分,思考问题也很有深度。
那么到底花多少钱呢?你们能算出来吗?学生独立计算。
师:谁把你的成果展示给我们大家看。
教师收集学生的不同方法,在实物投影演示。
并从中选择板书。
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3、小结。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老师注意到同学用这种方法,(教师指板书),3个这样的风筝花了10.5元,你们算得对吗?师:你能说出理由,或者利用以前的知识来验证10.5元是对的吗?生:在纸上验证,并演示过程。
10条件。
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计算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2出现把3.5元看作35角(),35角乘3等于105角,105角以元作单位是10.5元。
教案模板小学数学表格
![教案模板小学数学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072a1d9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1.png)
教案模板:小学数学表格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使用表格记录和整理数学问题的解决步骤,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巧。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使用表格来解决数学问题,并通过多个实例来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合理地使用表格来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是将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有关表格的知识,复习表格的定义和用途。
–提问:你们最常见到的表格有哪些?表格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2.宣布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并预告将要使用表格来解决数学问题。
3.引入表格解决问题的思路:–向学生展示一道数学问题,如解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表格记录解题过程。
–以一个具体例子来讲解表格的组成和使用方法,重点强调行和列的意义。
4.通过多个例子来让学生熟悉和掌握表格的使用方法:–例子1: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给出一组数据,要求学生使用表格记录每个数据和对应的计算步骤。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使用相应的运算方法计算平均值。
–例子2:解一元一次方程。
•给出方程,要求学生使用表格记录每个步骤的变量和计算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运算得出方程的解。
–例子3:绘制带有数据标签的条形图。
•引导学生使用表格记录每个数据和数据标签。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相应的条形图。
5.总结和归纳表格的使用方法:–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如何使用表格解决数学问题。
–强调表格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五、课堂练习1.向学生出示几道练习题,要求学生使用表格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交流。
3.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六、课后作业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剩余题目,并用表格记录解答过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全册)【精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表格式教案(全册)【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8356e2c61a37f111f1855bbf.png)
小学六年数学下册教案(表格)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肜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圆柱与圆锥2、比例3、整理和复习教学难点:1、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2、正确理解和掌握圆柱表面积及体积的推导过程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为初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数:85课时课时安排:1、……………………………….………………3课时2、圆柱与圆锥…………………………………13课时3、比例……………………………..………..18课时4、统计…………………………………….….2课时5、数学广角……………………………….…….3课时6、整理和复习………………………………….46课时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确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3dedc478f242336c1eb95ed5.png)
第一单元测量第一课时认识长度单位——毫米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七课时——生活中的数学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一)第二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三)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课时——万以内数的连续退位减法(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九课时——整理和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教学反思:第四单元四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课时估计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后反思: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四课时有余数的除法(四)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五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秒的认识第二课时时间的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填一填说一说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口算乘法第二课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四课时练习课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课后反思: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十课时整理复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几分之几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可能性(一)第二课时可能性(二)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张秀芝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的数据。
3、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你觉得他做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在对比中体会
教师:同学们刚刚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
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小结:通过给气球分类,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分类,学会了怎样分类。分类的标准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但物体的总数量是不变的。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反
思
围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进行反思
(出示例1):同学们还记得元旦的时候吗?二年级的大姐姐、大哥哥们,为了美化教室买了很多气球。看,多漂亮!
教师:这么多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形状、颜色)。
2、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教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展示学生分类的记录方法和结果。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七第二题。
(1)、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1)题。
(2)、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第2题的第(1)题。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2、观察教室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物体。你还知道哪里有分类摆放物体的地方。
3、作业:
练习七:1、3题。
板
书
设
计
分类与整理
形状颜色
教
学
重点
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感知分类的意义。
难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并能够自定分类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个装有东西比较乱的书包。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及要求
二次备课
情境导入
合作探究
独
立
尝
试
点
拨
助
学
当堂练习
1、引入
教师拿出一个装了很多东西的书包(主要是学习用品,装法比较乱)。谁愿意帮助老师拿出一支铅笔(铅笔盒里不放)。
2、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找。(学生可能会找好久也找不到。)
3、请这名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自己找不到?(书包里太乱了)
4、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整理一下书包。
(把书包里的东西都倒出来,师生共同整理;也可以请一名同学到前面进行整理,然后给大家讲一讲,为什么这样摆放?)
师小结:刚才我们(或这位同学)所做的就是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整洁、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类与整理。
小结:虽然同学们的记录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整理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结合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那种气球最多?那种气球最少?使学生读懂各种呈现方式,体会不同呈现方式的特点。
2、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录分类的结果。
学生自己独立进行分类。
展示学生分类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