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本章主要包括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

通过研究消费者行为,推导需求曲线。

一、无差异曲线
(一)效用理论
1、经济人假设
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就是追求效用最大化得与理性得。

2、效用得定义(掌握)
效用就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得能力,或者就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得满足程度。

效用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4、边际效用理论(掌握)
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得消费中得到得满足程度得总与。

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得大小,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就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得商品消费时所带来得满足程度得增加或者效用得增量。

从数学得意义上瞧,边际效用就就是总效用函数得斜率。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例题·单选题】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得主要区别就是()。

A、边际效用就是否递减
B、效用就是否可加总
C、效用函数就是否线性
D、效用就是否客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得主要区别就是效用就是否可加总。

(二)无差异曲线
1、关于消费者偏好得基本假定(掌握)
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与市场价格既定得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得不同得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得需要。

也就就是说,消费者要选择她能够支付得起得最优得消费组合。

消费组合也叫市场篮子,就就是消费者购买得不同商品或服务得组合。

关于消费者偏好得基本假定:
(3)消费者总就是偏好于多而不就是
少如果两组商品得区别只就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得不同,那么消费
者总就是偏好较多得那个组合
多多益善
【例题·多选题】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得偏好得假设有()。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偏好于多而不就是少
D、平均性
E、无差异性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消费者偏好得基本假定有三个:(1)完备性;(2)可传递性;(3)消费者总就是偏好于多而不就是少。

2、无差异曲线
定义: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得所有组合得曲线。

——无差异曲线:消费者满足程度无差异、偏好无差异。

掌握无差异曲线得形状:教材12页图2-1
掌握无差异曲线得特征:
(1)离原点越远得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得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得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得可传递性。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这就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得。

商品边际替代率,就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得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数量。

(掌握)
如果用MRS表示商品边际替代率:
13页图2-4:从A到B,消费者愿意放弃6个单位衣服以获得额外l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6;从B到D,只愿意用4个单位衣服来换取l个单位食品,边际替代率为4。

边际商品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得斜率。

无差异曲线就是凸向原点得,就是因为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

掌握边际商品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得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得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得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消费量就是递减得。

【例1·单选题】(2011年)在序数效用理论中,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得曲线就是()。

A、预算约束线
B、平均成本线
C、无差异曲线
D、等产量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无差异曲线得概念。

无差异曲线就是用来描述消费者偏好得曲线。

【例2·单选题】(2009年)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就是根据偏好得()假定来判定得。

A、完备性
B、可传递性
C、多比少好
D、可加总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就是根据偏好得可传递性假定来判定得。

【例3·单选题】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就是()。

A、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
B、无差异曲线斜率为正值
C、无差异曲线就是凹得
D、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边际替代率沿着无差异曲线递减时,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例4·多选题】(2010年)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得主要特征有()。

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B、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
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
D、离原点越远得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得偏好程度越高
E、无差异曲线得形状与价格变动关系密切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无差异曲线得特征:(1)离原点越远得无差异曲线,代表消费者得偏好程度越高。

离原点越近,代表消费者得偏好程度越低。

(2)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偏好得可传递性。

(3)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

【例5·单选题】(2011年)从效用水平不变得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消费一个单位得某商品时,必须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称为()。

A、边际效用
B、边际成本
C、边际技术替代率
D、商品边际替代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商品边际替代率得概念。

商品边际替代率,就就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得条件下,消费者增加消费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得另一种商品得数量。

二、预算约束
消费者得选择不仅取决于消费者得偏好,还要受到支付能力与价格得限制。

这种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与服务得支付能力得限制表现为预算约束。

掌握预算约束线得含义:表示在消费者得收入与商品得价格给定得条件下,消费者得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得两种商品得各种组合。

13页图2-5
,即两种商品价格得比率得负值。

斜率得大小表明在不改变总支出数量得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得比率。

【例题·单选题】预算线得斜率取决于( )。

A、消费者收入大小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商品得价格
D、商品价格与收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预算线得斜率即两种商品价格得比率得负值,所以预算线得斜率取决于商品得价格。

掌握影响消费者预算约束得因素:收入、商品价格。

(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得影响
在相对价格不变得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

(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得影响
如果一种商品X2价格不变,一种商品X1价格变动,则预算线中纵轴得截距固定不变,而横轴得截距变化。

X1价格上升,截距变短,预算线向内旋转;X1价格下降,截距变长,预算线向外旋转。

两种商品得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

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左移,相反则右移。

两种商品得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那么预算线不动。

【例题·多选题】(2010年)在给定得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得因素有()。

A、商品得相对价格
B、消费者收入
C、消费者偏好
D、价格弹性
E、商品边际替代率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决定预算线变动得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与商品得价格。

三、消费者均衡与需求曲线
(一)消费者均衡
掌握消费者均衡得含义:实现效用最大化。

满足效用最大化得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得切点上。

在切点C,无差异曲线I2得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得斜率。

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得价格之比
掌握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条件:在一定得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得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得价格比。

【例题·单选题】(2009年)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条件就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条件就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二)消费者需求曲线
消费者均衡得实现就是以三个条件为前提得:偏好不变、收入不变与价格不变。

推导需求曲线得过程:价格变化。

价格-消费曲线(PCC)表示消费者偏好与收入不变时,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得两种商品在不同价格下得效用最大化得各种组合。

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就是因为价格得变化具有两种效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得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得该商品数量得变化。

(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得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得变化引起得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得该商品需求数量得变化。

了解正常物品与低档物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与价格之间得关系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总效应
正常品
替代效应与价格得
变动总就是反方向
得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就是反方
向得(价格下降,收入上升,需求
增加)
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需求曲线向
右下方倾斜
低档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变动就是同方由于收入效应得作用小于替代效应得作用,总效
【例题·多选题】(2007、2008年)使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就是()共同作用得结果。

A、替代效应
B、互补效应
C、收入效应
D、蛛网效应
E、乘数效应
『正确答案』AC
『答案解析』需求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这就是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共同作用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