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水资源智能调度与精细化管理
2023年水利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
2023年水利安全风险管控六项机制2023年水利安全风险管控的六项机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加,水利安全风险管控成为各国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水利安全的挑战,2023年将建立六项机制,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灾风险的有效管控。
1.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机制: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机制,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评估和有效的水资源调配,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供应的稳定性。
同时,加强对水库、河流和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2.水灾预警与应急机制:建立全面的水灾预警与应急机制,包括水文监测、气象预报、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等环节的快速响应机制。
通过提前预警和及时应急响应,最大程度减少水灾造成的损失。
3.水污染防控机制:加强水污染防控措施,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和治理体系。
加大对农业、工业、城市等污染源的监管力度,推动水污染的源头控制和综合治理,确保水环境的安全和水资源的保护。
4.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机制:加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促进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推动湿地保护、河道修复和水域生态修复等工程,提升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5.水资源合作与共享机制:加强跨界水资源管理与合作,推动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共享。
建立水资源合作机制和水资源交易市场,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互补和共同发展。
6.水利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水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提升水利管理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科技水平。
加大对水利科研机构和人才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水利科技人才,推动水利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建立这六项机制,2023年将全面提升水利安全风险管控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灾风险的有效管控。
这将为全球各国和地区的水利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出重要贡献。
智慧水务 概念
智慧水务概念智慧水务概念智慧水务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对水资源的管理、供应和使用进行智能化、高效化的综合管理系统。
它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智能调度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为人们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用水服务。
智慧水务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特点:1.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部署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源、水质、水压等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为水务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匡助他们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管理策略。
3. 智能调度与运营管理:通过智能化的调度系统,实现对水源、水泵、水管网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度,提高供水的效率和稳定性。
同时,通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系统,对供水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4. 用户服务与参预:通过挪移互联网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用水服务,如在线缴费、用水查询、报修等。
同时,通过智能水表等设备,实现对用户用水行为的监测和分析,提醒用户合理用水,促进用水节约。
5. 水资源保护与环境监测:通过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对水源地、水质状况和环境污染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环境。
智慧水务的应用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和优势: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调度,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提高供水效率,减少浪费。
2. 提升供水服务质量:通过智能化的运营管理和用户服务,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供水服务,满足用户的需求。
3.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降低运营成本。
4. 加强水资源保护:通过实时监测和环境监测,及时采取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环境,减少水污染和水源枯竭的风险。
智慧水利全生态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水权管理
明确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 用权,建立水权交易机制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水质监测
实时监测水体的水质状况 ,确保水质达标,保障饮 水安全。
水环境监测模块
水环境质量评估
生态修复
对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进行 监测,评估水环境质量状况。
针对受损的水生态系统,采取相应的 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水生态环境。
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智能决策支持与 灾害预警。
系统建设风险与应对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风险:技术实施难度大、资金投入不足、人员培训需求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应对措施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1.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攻克关键技术难题。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多元化筹措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系统建设内容与步骤
3. 硬件与网络环境建设 5. 测试与上线运行
4. 软件系统开发与集成 6. 后期维护与升级
系统建设方法与技术
方法:采用系统工程理论,整合各方 资源,确保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合理
性和可行性。
技术
大数据技术:用于数据存储、处理与 分析。
云计算技术:提供弹性的计算和存储 服务。
物联网技术:实现水利设施的远程监 控与管理。
数据采集与传
01
数据采集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水 利设施运行数据、水质监测数
据等。
02
数据传输
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的 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
03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 、格式化等预处理操作,提高
数据质量。
数据存储与处理
01
02
水利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方法
水利工程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方法
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及精细化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采集和监测:利用现代化的传感技术和远程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水利工程的相
关数据,包括流量、水位、水质、降雨等信息。
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及时调整
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策略。
2. 模型建立和优化:使用水文水资源模型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利工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建立准确的模型,可以预测水库蓄水量、水位变化、洪水过程等,从而优化
水利工程的调度和运行策略。
3. 水资源配置和调度:基于精确的数据和模型,通过优化算法和智能决策系统,合理
配置水资源并实现精细化调度。
通过动态调整水利工程的启闭、泄洪和引水等操作,
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需求。
4. 运维管理和维修保养: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
通过定
期巡检、设备状态监测和预防性维修等手段,保证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采用综合治理方法,保护水源地环境和水生态系统。
通过土地
利用规划、水污染防治、生态恢复等措施,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安全。
6. 多方参与与协同管理: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合作机制,促进多方参与和协同管理。
通过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共同推动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
化管理。
总之,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方法需要结合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理念,以数
据为基础,以模型为支撑,以智能决策为引导,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水利工程的
可持续发展。
智慧水利简介
智慧水利简介引言概述:智慧水利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管理和优化利用的一种智能化水利管理模式。
通过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相关数据,智慧水利系统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环境的保护水平。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智慧水利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智慧水利的基本概念1.1 智慧水利的定义:智慧水利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监测、管理和优化利用的一种智能化水利管理模式。
1.2 智慧水利的特点:智慧水利具有实时性、精确性、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特点,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利用。
2. 智慧水利的关键技术2.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在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水文、水资源、水环境等相关数据。
2.2 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中心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2.3 数据处理技术: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提取实用的信息,为水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4 模型与算法:利用数学模型和算法,对水资源进行摹拟和优化,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智慧水利的应用领域3.1 水资源管理:通过对水资源的监测和预测,可以合理调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2 水环境保护:通过对水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水环境问题,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3 水灾防治:通过对降雨、水位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及时预警和应对水灾,减少灾害损失。
4. 智慧水利的优势和挑战4.1 优势:智慧水利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水平,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
4.2 挑战:智慧水利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信息技术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解决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5. 智慧水利的发展趋势5.1 多元化数据采集:智慧水利将采用多种传感器和技术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智慧水利简介
智慧水利简介智慧水利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水利工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和运营,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环境保护水平和水灾防治能力的一种新型水利管理模式。
通过集成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预测预警、智能调度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智慧水利的核心是数据采集与分析。
利用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采集水位、流量、水质等水文数据,通过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提供准确的水文信息和决策支持。
同时,结合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的规律和问题,为水利工程的优化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智慧水利的应用领域广泛。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可以通过智能水表和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用水量的实时监测和管控,提高用水效率和节约水资源。
在水环境保护方面,可以通过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模型预测,实现对水体污染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在水灾防治方面,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进行水灾监测和救援,提高水灾应急响应能力。
智慧水利的推广和应用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需要统一,以确保各种设备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其次,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重要问题,需要加强数据加密和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
此外,智慧水利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避免一刀切的模式,注重因地制宜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目前,智慧水利已经在中国多个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杭州市通过建设智慧水务平台,实现了对全市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环境的保护水平。
同时,智慧水利也在国际上得到了关注和认可,被视为解决全球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防治问题的重要手段。
总结起来,智慧水利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利管理模式,具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水环境保护水平和水灾防治能力的潜力。
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智能调度和精细化管理,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优化利用。
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应对这些挑战,智慧水务应运而生。
智慧水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对水资源进行智能化管理、监控和调度,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障水环境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系统架构、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
一、系统架构智慧水务整体解决方案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是智慧水务系统的最底层,主要负责收集各类水资源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设备:(1)水质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水体的各项指标,如pH值、浊度、溶解氧等。
(2)水量监测设备:用于监测水流量、水位等信息。
(3)视频监控设备:用于实时监控水环境,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4)气象监测设备:用于监测降雨量、气温、湿度等气象信息。
2.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平台层。
主要包括以下网络技术:(1)有线网络:如光纤、铜缆等。
(2)无线网络:如4G/5G、Wi-Fi、LoRa等。
(3)传感器网络:如ZigBee、Z-Wave等。
3. 平台层平台层是智慧水务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
主要包括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存储: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采集数据,并存储于数据库中。
(2)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转换等处理,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挖掘和分析。
(3)模型构建与优化: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构建水资源管理、调度、优化等模型。
(4)可视化展示:将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方便用户直观了解水资源状况。
4. 应用层应用层是智慧水务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为用户提供水资源管理、监控、调度等服务。
主要包括以下应用:(1)水资源调度:根据水资源供需状况,制定合理的调度方案,确保水资源高效利用。
(2)水质监测与预警:实时监测水质,及时发现并预警水质异常情况。
(3)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根据水资源状况,制定水资源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
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智能水务
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智能水务智能水务是指通过智能技术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利用的领域。
而人工智能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对于智能水务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应用于智能水务。
一、智能水务简介智能水务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对水资源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利用。
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效率提升和环境保护。
二、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务中的应用1. 智能监测与预测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水质、水位、水体温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同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帮助水务部门提前做好污水排放、水资源配置等工作,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2. 智能供水调度人工智能在供水调度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配水系统。
通过分析用户的需求、供水水质和供水管网的状况等信息,可以实现无人值守的供水调度,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供水效率。
3. 智能漏损检测与预警利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声频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可以对供水管网中的漏损进行智能检测和预警。
及时发现和修复漏损,不仅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还能保障供水的稳定性。
4. 智能污水处理人工智能可以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
通过监测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污水处理设备的优化控制,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减少能耗。
5. 智能预警系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和传感器设备,可以实现智能水务的预警系统。
当水质超标、供水管网破裂等异常事件发生时,系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采取应对措施,降低因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
三、人工智能在智能水务中的优势1. 提高效率:人工智能可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智能水务的运行效率。
2. 降低成本:通过提前预测和智能调度,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降低运营成本。
3. 精细管理: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精准管理,提高了整个水务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 增强安全性:智能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提前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有效降低了水务系统的安全风险。
水库智能化管理与调度
水库数据监测与采集技术
▪ 数据安全与存储技术
1.数据加密技术: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 安全性。 2.数据存储方案:设计可靠的数据存储方案,保证数据的完整 性和可访问性。
▪ 智能化调度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1.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智能化调度系统的未来将更加 注重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 2.未来智能化调度系统将会更加注重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互联 互通,实现更加高效和智能的水库管理和调度。
水库智能化管理与调度
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保障
系统安全与稳定运行保障
▪ 系统安全设计
▪ 智能化调度系统的架构设计
1.智能化调度系统架构设计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可扩展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架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水库调度的业务流程和需求,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能 够满足实际需求。
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实现技术
1.智能化调度系统需要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 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 2.实现技术需要充分考虑到水库调度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确保 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水库调度优化算法的未来发展
1.水库调度优化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沿方向,如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 2.未来算法研究和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挑战,如模型精度 提高、多目标平衡等。 3.对未来水库调度优化算法发展的展望和建议,如加强学术交 流、推动实际应用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优化。
水库智能化管理的意义
1.提高水库运营效率: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库水位、流量等数据,为调度决策提供准 确依据,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2.增强水库安全性:智能化技术可以预测洪水、溃坝等风险,提前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水库安全运 行。 3.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智能化管理可以优化水资源分配,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水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智慧水务行业分析报告
智慧水务行业分析报告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给水务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应对这些问题,智慧水务应运而生。
智慧水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对水务行业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污染风险。
1.2 智慧水务的定义与意义智慧水务是指在水务行业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实时监控、智能调度、优化配置和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水务行业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智慧水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2.实现水质实时监测,保障供水安全;3.降低水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4.提高水务行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1.3 报告目的与结构安排本报告旨在分析智慧水务行业的现状、核心技术、应用场景、政策法规、挑战与机遇等方面,为行业从业者、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报告结构如下:1.引言:介绍报告背景、智慧水务的定义与意义以及报告的目的和结构;2.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全球及我国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发展潜力、竞争格局等;3.智慧水务核心技术分析:探讨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智能决策与优化等技术;4.智慧水务行业应用场景:分析水资源管理、水质监测与预警、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等方面的应用;5.智慧水务行业政策与法规:梳理国际及我国智慧水务相关政策与法规;6.智慧水务行业挑战与机遇:分析技术、市场等方面的挑战与机遇;7.智慧水务行业案例分析:介绍国内外典型智慧水务项目,总结项目实施效果与经验;8.结论与建议:总结报告内容,提出行业发展建议和未来展望。
二、智慧水务行业发展现状2.1 全球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近年来,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智慧水务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智慧水务市场规模在近五年内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约10%的年复合增长率。
智慧水利信息化项目简介
建设方案与技术路线
采用云计算技术
通过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数
据的集中存储和处理,提高数据
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01
引入大数据技术
02 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
挖掘和分析,为水利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
运用物联网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信
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提高信息
03
准确率和时效性。
推进人工智能应用
增强防灾减灾能力 通过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可以及 时发现险情,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水质监测和污染防治措施, 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 发展。
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水利信息化项目是智慧城市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 施将有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智能 化水平。
快速定位和防治。
项目合作与推广计划
产学研合作
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
技术推广
通过举办技术交流会、专题讲座等活动, 推广项目的技术成果和应用经验。
行业标准制定
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智慧水利 信息化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项目对行业及社会的长远影响
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 通过项目实施,水资源管理将更 加科学、高效,有助于缓解水资 源紧张状况。
通过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江河湖泊、水资源、 水环境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实现水利部门内部及与其他部门的涉水信息共享,提高信息利 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包括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管理等方面的智慧应用 系统,为水利工作提供智能化、便捷化的服务。
加强水利信息化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水利信息化的安全 稳定运行。
深入探讨水利工作的发展趋势与方向
深入探讨水利工作的发展趋势与方向水利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作之一,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利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水利工作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未来水利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水利工作的发展趋势1.可持续发展: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水利工作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此外,应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加强水污染治理,确保水质安全。
2.智能化和信息化: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水利工作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系统,提高水利工作的管理效率和运行水平,实现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高效利用。
3.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水利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生态建设与保护。
通过修复湿地、生态补水等措施,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水质净化能力。
此外,应加强对于水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确保水环境的持续改善。
二、水利工作的发展方向1.强化水资源管理: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调度,优化水资源配置方式。
建立健全水权交易市场,推动水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
此外,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2.加强水灾防治:增强对水灾的预防和抗灾能力,推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适应气候变化的需要。
加强对于重大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其抗灾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水灾应急管理,提高救灾的效率和准确性。
3.促进农业水利发展:农业水利是水利工作的重要领域,应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水利的供水能力和灌溉效率。
同时,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浪费。
发展现代农业水利,推动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
4.推动水利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注重水利工作与城市建设的协同发展,提高城市水资源的供应能力和水环境的治理能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一、引言全球水资源正在遭受损失和压力。
不合理的使用水资源导致环境和经济损失。
水资源安全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合理开发和管理水资源,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水资源。
二、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开发是指利用水资源供给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过程。
水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的定量和质量水资源的定量和质量是水资源开发的主要依据。
根据水量情况,可以合理规划水资源开发。
同时,要有充足的水质检测和保证水质的水处理设备。
2. 水资源利用方式水资源利用方式包括饮用水、生产用水、农业用水和环境用水等。
在开发水资源时要注重平衡不同用途的水需求。
水的分配要公平合理,并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3. 水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开发的前提条件。
水资源的保护应该包括水源地保护、水质保护和水生态保护。
只有保护好水资源,才能长期有用地开发利用水资源。
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是指合理配置和管理水资源的方式。
水资源管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以下是水资源管理的主要方面:1. 水资源规划和调度水资源规划和调度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
在规划水资源开发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生态保护要求。
在调度水资源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和时间的特点进行区分,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保证水资源供应。
2. 水资源效益评价水资源效益评价是指评价水资源利用对经济社会效益的影响。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和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
水资源效益评价可以帮助全社会认识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性,加强水资源管理。
3. 水资源监管水资源监管是对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监督,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水资源监管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水资源的现状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些地区由于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水资源出现严重的短缺。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将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将面临缺水危机。
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
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
水利工程是为了解决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问题而设计和建造的工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如何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管理,已成为水利工程界和相关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的现代化管理1.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的大幅提升。
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各类数据,对其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帮助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策。
(2)管理决策的智能化。
通过信息化技术,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迅速地获取相关信息,便于进行科学决策,提高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3)设备监控和维护的精准化。
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可以对水利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维护,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修复,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备在水利工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控制系统。
对于水利设备的控制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
(2)智能传感技术。
利用智能传感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监测和数据采集,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水利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精细化管理。
(3)智能化维护设备。
智能化维护设备能够自动诊断设备的故障,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加快维护速度,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智能化水利工程管理平台的建设智能化水利工程管理平台是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集中化管理、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1)实现多方面的数据共享。
智能化水利工程管理平台可以整合各类水利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数据资源,帮助决策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水利工程的状况,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
智慧水务的实施方案
智慧水务的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水资源的供应和管理成为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传统的水务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智慧水务的实施成为了当下的一个重要课题。
智慧水务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的监测、管理和优化,以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智慧水务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智慧水务的基本原则1. 数据驱动:智慧水务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包括水资源的监测数据、用户的用水数据、管网的运行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手段进行采集,然后通过云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
2. 智能决策: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智慧水务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包括供水计划的制定、管网的调度、漏损的监测等。
3. 开放共享:智慧水务需要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实现与各个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优化利用。
二、智慧水务的实施步骤1. 建立基础设施:首先需要在城市范围内建立起智慧水务的基础设施,包括传感器网络、监测设备、数据中心等,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监测和管理。
2. 数据采集和存储: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水资源的各个环节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云平台进行存储和管理,以实现对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3. 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对水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调度,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智慧管网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慧管网,实现对供水管网的远程监控和调度,包括供水压力的实时调节、漏损的实时监测等。
5. 智慧用水管理:通过智能水表等手段,实现对用户用水行为的监测和管理,包括用水量的实时监测、异常用水的预警等。
6. 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开放的数据平台,实现与各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和优化利用。
三、智慧水务的应用效果1. 提升供水效率:通过智慧水务的实施,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调度,提升供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水资源管理技术原理分析
水资源管理技术原理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如何高效地管理水资源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水资源管理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从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原理入手,深入分析此项技术的本质及优势等各方面内容。
一、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原理1、精细化管理水资源管理技术的理念是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同时,通过建立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具体来讲,水资源管理技术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将各类水资源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监测,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资源的能力。
2、科学化决策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化的决策体系,根据国情和地方特点,制定可行性方案、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水资源的利用。
在决策方面,水资源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和风险评估机制,实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保护,通过智能控制手段,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做出科学化决策。
3、技术化支撑水资源管理技术的落地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该技术需要依托数据通讯、计算机技术、水文监测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水资源的能力。
特别是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对水资源进行识别和监测,对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现象进行预防。
二、水资源管理技术的优势1、节约水资源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准监测和管理,通过建立水资源量化评估模型,实现对水资源的全面把控。
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分析评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果,发现并解决水资源利用中的浪费问题,对于节约水资源和减轻水资源压力具有显著作用。
2、保护水环境水资源管理技术可以对水环境进行快速识别和监测,及时发现水污染问题并做出相应处理。
通过加强对水生态的保护和恢复,促进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3、提高管理效率水资源管理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大幅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减少管理成本和人力物力投入,加强对水资源调度和监测的能力,从而保障水资源的安全、持续和可靠。
XX灌区管理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
XX灌区管理处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作为负责管理XX灌区的重要部门,我们处在2024年上半年肩负着确保农业用水供应,支持区域农业发展的重大任务。
本报告将详细阐述我们在过去六个月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同时展望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二、工作内容概述1. 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在上半年,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以下工作:对主要灌溉渠道的检修与维护,确保了水利设施的平稳运行;更新了一系列老旧的泵站设备,提高了灌溉效率;完成了渠道清淤工作,保障了水流的畅通无阻。
2. 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我们实施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
通过科学调度,我们实现了灌溉用水的精准控制,有效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水质监测,确保了灌溉用水的安全。
3. 抗旱与应急响应面对可能出现的旱情,我们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实战演练。
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我们迅速响应,有效应对,确保了灌溉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重点成果1. 提高了灌溉效率:通过设施更新和改造,我们提高了灌溉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使得灌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2. 水资源节约: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调度和管理,我们实现了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用水效率提高了XX%。
3. 提高了服务质量:我们加强了对内部员工的服务意识培训,提高了服务质量,得到了农民的高度评价。
四、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 问题:设施老化严重,维修成本高。
解决方案:加快推进设施更新和改造,引进新型材料和工艺,降低维护成本。
同时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争取资金支持。
2. 问题:农民参与度不高。
解决方案: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灌区管理处工作的认识和支持。
同时举办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农业用水管理技能。
3. 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
解决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联动机制。
五、自我评估/反思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试行)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全省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优化水资源配置,高效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保障供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需要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的江河流域和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
本办法所称水资源调度,是指为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管理水资源,通过合理运用各类水工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水资源进行调节、控制和分配的活动,以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不包括防治水害进行的防洪调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水资源调度需要,应当组织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和计划,将重要江河湖泊和对水资源配置或水生态影响较大的水工程纳入统一调度管理对象。
第三条水资源调度按照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分为流域水资源调度和区域水资源调度。
流域水资源调度是指对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水线所包围的集水或汇水区域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调节、控制和分配活动。
流域水资源调度应当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和干支流相关区域之间的用水关系。
区域水资源调度是指对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的水资源进行统一的调节、控制和分配活动。
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所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调水工程受水区内各级行政区域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调水工程的统一调度,调水工程应当优先保障调水区及其下游区域的用水安全,统筹兼顾调水区和受水区的用水需求。
第四条水资源调度应当遵循节水优先、生态安全,因河施策、统筹兼顾,统一调度、分级管理,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原则。
水资源调度应当服从防洪的总体安排,灌溉、水力发电、供水、航运等水工程运行调度应当服从水资源统一调度。
实行水资源调度,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保障天然水体的基本生态用水,优化配置农业、工业、航运和人工生态环境用水。
第五条开展流域和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应当建立各行业、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协调机制,适时开展流域梯级联合调度。
水务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
水务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研究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水务工程作为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和供应的重要领域,其涵盖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治理等多个方面。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技术在水务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水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智能化技术在水务工程中的应用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增长,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传统的水务管理方式存在着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智能化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
智能化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实现对水务系统的实时监测和精准控制。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以获取大量的水务数据,如水质、水量、水压等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为水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常见的智能化技术在水务工程中的应用1、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获取水务数据的重要手段。
在水务工程中,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如水质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水中的溶解氧、酸碱度、浊度等指标;水量传感器可以准确测量水的流量;压力传感器可以监测管道中的水压等。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为水务管理提供了实时、准确的信息。
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连接成一个网络,实现了水务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务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3、大数据技术水务工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监测数据等。
大数据技术可以对这些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挖掘出数据中的潜在价值。
例如,通过对水质数据的分析,可以预测水质的变化趋势,提前采取措施进行防范;通过对用水量数据的分析,可以优化供水调度,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分配。
4、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水务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设定的目标,自动调整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水务系统的优化运行。
智慧水资源管理
智慧水资源管理智慧水资源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智能化设备,对水资源进行全面、精准的监测、分析和管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高效运营。
这项技术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全球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和水环境变化等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保护水平。
一、智慧水资源管理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的人口面临着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智慧水资源管理应运而生。
智慧水资源管理利用先进的传感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各类水资源的实时监测和精细化管理。
通过建立智能化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水资源供应和需求的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的问题,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保护。
二、智慧水资源管理的关键技术和应用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智慧水资源管理的基础,通过将传感器安装在水源地、水库、水管和水表等位置,实现对水的流量、水质、水位等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测。
同时,传感器可以采集和传输大量的数据,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有效的基础。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监测设备的互联互通,构建起一个覆盖全球的水资源监控网络。
这样可以更加快速、准确地获取水资源的数据,监测和预测水源地的变化,实现对水资源的动态管理。
3. 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的水资源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可以建立起准确的水资源模型,预测和评估水资源供需的状况。
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还可以帮助水资源管理者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智慧水资源管理的应用广泛,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供水、农业灌溉和水环境保护等领域,还可以用于水资源的调度和分配、水污染的监测和治理等方面。
通过智慧水资源管理,可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度和高效利用,提高供水的稳定性和质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
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
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
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
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
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
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用水行为节水技术和设备,构建全新给排水系统并推广示范。
考核指标:研发生活节水成套技术2项以上、配套设备5台(套)以上,示范推广建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以上,自来水利用量降低5%以上,污水排放量减少5%以上。
2.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技术与设备2.1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与风险管控研究内容:评价全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特征和潜力,研究常规与非常规水资源统一配置技术体系,研究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风险管控策略。
考核指标:提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价方法与技术体系;提出不同区域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系统性技术方案,在3个不同典型区域开展应用示范;提出我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布局与实施路线图。
2.2河源区及干旱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内容:研究降雨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分析方法,评估我国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降雨径流资源化利用潜力;研发降雨及径流资源挖潜与高效利用技术,在江河源头区和黄土高原区等典型地区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我国江河源头区和干旱区降雨径流资源化潜力评价方法与结果,提出降雨径流挖潜与高效利用的2种新技术;在2个以上典型区示范应用,示范区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增加区域可利用水资源量10%以上。
2.3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技术及应用研究内容:研究高效反渗透海水淡化节能工艺技术,研发取水、预处理、能源匹配、排放、入网等环节节能降耗技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设备,建立示范工程。
考核指标:提出节能降耗膜法海水淡化系统性技术方案和国产化装备,示范工程规模>20万m3/d,单机规模≥3万m3/d,工程国产化率≥95%,药剂使用量降低40%,制水成本和能耗同比降低10%。
2.4海水淡化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研发研究内容:研发新一代海水淡化混合基质渗透膜、新型全流程药剂、高压泵能量回收一体机等新产品;研发电驱动-压力驱动耦合、LNG冷能海水淡化、多能耦合海水淡化集成等新工艺和新技术。
考核指标:新产品性能优于同类型常用商业化产品,新技术完成中试,新工艺结合工程完成试验应用。
拟支持项目数: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拟支持不超过5个项目。
3.流域水循环演变与国家水资源配置战略3.1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内容:评估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状况与风险,开展变化环境下水循环过程与模拟研究,集成保水节水、多水源开发利用与调配、绿洲生态保护等技术,开展综合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西北内陆区水资源安全保障方案及其配套技术,示范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30%以上,水资源短缺压力得到明显缓解,支撑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水资源安全。
3.2黄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优化及综合调度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流域水资源系统演变特征与成因,评价变化环境下黄河流域分水方案的适应性;研究流域水资源均衡调控技术,提出黄河流域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式、方案和措施;研究梯级水库群水-沙-电-生态多维协同调度技术体系,开展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黄河流域分水方案适应性评价技术与方法,评价黄河可供水量,提出变化环境下黄河水量分配方案调整意见;构建黄河流域水资源复杂巨系统多维协同调度平台。
3.3 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保障技术体系及应用研究内容:针对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湖沼系统,研究河湖沼变化驱动机制及其生态需水规律,构建综合考虑水文、水质和生物生境的河湖沼一体化生态需水核算方法与技术体系,研发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调控和保障技术,并在典型流域河湖沼系统进行示范。
考核指标:提出不同类型区域河湖沼系统生态需水核算方法,形成我国分区域河湖沼生态需水诊断-核算-导则标准化技术体系,研发生态需水保障技术8-10项,支撑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湿地生态需水的科学制定和调度管理。
3.4 “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水-能源-粮食互动机理,开发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分析模拟模型,预测2030年前中国水-能源-粮食相互作用发展趋势,研判全国不同区域水-能源-粮食适配性与风险水平,研发协同安全保障技术,制定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的保障策略、空间布局和调控措施。
考核指标: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评价软件平台,评估3个以上典型区域水-能源-粮食协同安全风险水平,提出国家典型重点区域保障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应对措施。
4.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4.1复杂条件下特高土石坝建设与长期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测试仪器与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技术与装备;研究陡峻岸坡约束作用机制、大坝不均匀变形机制、长期变形时变特征和典型防渗体系性能演变规律;研究300m级特高土石坝变形性态的适应性和改善措施;研究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分析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准确测定100m级深厚砂卵石覆盖层工程特性的测试分析方法;研发深厚覆盖层处理及不良开挖料利用成套技术与装备;建立狭窄河谷、深厚覆盖层、高寒地区200m级以上特高土石坝长期安全性评价理论和保障技术;提出适合300m级特高土石坝应用的复合结构和复合材料;在1-2座特高土石坝中示范应用。
4.2 新型胶结颗粒料坝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胶结颗粒料的配制技术及宏细观工程力学性能;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结构形式、分析理论与设计方法;研究胶结颗粒料坝的施工工艺、关键设备和质量控制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100m级胶结颗粒料坝建设成套技术工艺,工程示范应用2项。
4.3 300m级特高坝抗震安全评价与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300m级特高坝坝址地震动输入;完善大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耦合的分析与试验方法;大坝全级配混凝土动态特性试验;研究300m级特高坝极限抗震能力和时变规律;研发高性能非线性分析软件和震灾防御技术;研究水库诱发地震形成机制和判别准则。
考核指标:研发300m级特高坝大坝-地基-库水系统非线性动力耦合并行计算仿真分析软件系统,求解时间降低70%以上;提出300米级高坝极限抗震能力的定量判别标准;提出水库诱发地震判别准则;工程示范应用1-2项。
4.4 南水北调工程应急抢险关键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风险问题,研究渠道建筑物、干渠工程、平原水库等工程险情快速评价与应急修复技术;研发输水建筑物损毁、出险应急处理等技术和设备。
考核指标:形成适合于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运行特点的系统性应急抢险技术方案,研制3台套以上快速修复设备,提高工程运行安全保证率。
4.5 西北高寒区长距离供水工程能力提升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内容:研究西北高寒区长距离输水渠道的劣化过程与灾变机理;研发渠道全断面改造、冬季供水及快速维护成套技术、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无人区渠道健康诊断、监测预警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体系;研究突发条件下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应急调度技术。
考核指标:提出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改造与维护成套技术、装备和工法,构建高寒区渠道健康诊断及安全运行定量评价技术指标体系;完成西北高寒区10km以上渠道示范工程建设,年输水时间延长30天以上,输水能力提升20%以上。
5.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5.1水库和湖泊淤积控制与功能恢复研究内容:调查水库和湖泊淤积现状,研发水库有效库容长期保持的调控技术和淤损库容恢复技术,研究湖库泥沙资源配置理论与方法,研发湖库淤积物处理、利用技术和装置。
考核指标:建立水库和湖泊淤积数据库,提出湖库库容恢复技术2-3项,研发淤积物处理和利用技术和装置2-3项,开展水库和湖泊2个以上工程示范。
5.2洞庭湖与鄱阳湖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研究新水沙条件下长江与两湖关系演变趋势及其对区域水安全的影响,研究两湖水资源、防洪、水生态环境、航运等多目标调控关键技术,研究洞庭湖区荆江四口分流河道与澧水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和鄱阳湖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关键技术,提出两湖综合治理措施。
考核指标:定量预测三峡及上游水库群运用后30至50年江湖关系变化趋势及其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定量评价两湖调控工程的水资源、防洪、航运等多目标综合效应,实现减少防洪堤线20%,增加两湖生态湿地面积10%,提高两湖枯季供水能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