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实习4队列研究精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队列研究资料的分析
• 问题1、队列研究中常用的率的指标有哪些? 分别适用于什么情况?
• 答案:队列研究常用的率的指标有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和标准化死亡(发病)比。
• 累积发病率是一定观察时期内新发病例和观察期 间观察人数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期内人口稳定, 无人员进出的大样本的固定队列;
• 发病密度:是指观察期内任一时刻发生新病例概 率的大小,具有瞬时频率的性质,是观察期内新 发病例和观察人时的比值,适用于观察时间长、 观察人群不稳定的动态队列;
合计
75
观察人年 合计 129648.63 40.11 216752.63 10.61 346401.26 21.65
H0:复方口服避孕药与脑卒中无关联 H1:复方口服避孕药与脑卒中有关联 α=0.05
u
40.11 10.61
21.65 (100000 21.65) (1/129648.63 1/ 216752.63)
• 标准化死亡比是指观察人群实际死亡(发病)人 数和期望死亡(发病)人数的比值;说明观察人 群死亡或发病是对照人群的多少倍,实际上是率 的替代指标。适用于观察对象少,研究结局的发 生率低的情况。
• 复习:队列研究的资料分析
队列研究资料的整理表: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发病率
暴露组 a
b
a+b=n1
a/n1
非暴露组
况 非暴露组

前瞻性队列研究
• 研究开始时, 暴露因素已存在, 但疾病尚未 发生
• 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 • 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
• 研究开始时, 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 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
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 死亡情况 •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 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 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
• 区别:研究的起点不同,前瞻性是按现在的暴露情况分组, 对研究对象从现在追踪到将来,回顾性队列研究是按过去 的暴露情况进行分组,从过去追踪到现在。
• 另外一个区别,课题二追踪了多个结局。
• 思考题1、历史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研究开始时,结果也发生;资料为历史性。
• 区别:研究起点是过去,由因到果,前瞻性;研 究对象在过去进入队列;暴露非暴露分组;发病 率或死亡率的比较。
实习四 队列研究
刘伟新 流行病学教研室
实习目的
•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 熟悉队列研究的处理方法 • 人时的计算 • CI、ID 、SMR的计算及其意义。 • RR、AR、AR%、PAR、PAR%等指标的
计算及其意义。
复习
• 队列研究是干什么的,有什么目的,关联 强度指标是什么?
复习理论 课内容
• 问题2:用什么指标描述各组人群的发病危 险?
• 队列研究 • 发病密度
答案
课题二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和课题一比较,有何区别和联系。
三、队列研究的种类
过去
现在
将来
双向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暴露组
发 暴露组

按有无危险因素分组

按危险因素分组



PAR% Pe (RR 1) 100 % Pe (RR 1) 1
Pe=人群中某种暴露者的比例,PAR%不仅考虑了暴露的 RR,而且与某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e有关。该指标可 为制定预防策略提供依据,也可用于疾病预防的宣传教 育。可提示在完全控制某暴露因素后,人群中某病发病 (死亡)率可能下降的程度。
40.1084/ 5.71 10万人年
10.6111/1 0万人年
21.6511
3.78 2.39~5.97
考试时,假设检验的步骤:
• 从上表的结果可以看出,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已婚 妇女出血性卒cu中的发病危险是利用宫内节育器 进行避孕妇女的3.78倍,其95%可信区间位于 2.39-5.97之间。
概念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分 为暴露于某因素与非暴露于某因素或不同暴 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 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 能影响发病的假设。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
随访研究、定群研究。
图示
特定人群 范围内的 研究对象
暴露组 暴露状况
非暴露组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观察期间发病人数 • 累积发病率= 观察队列人数
如:某北方城市有人口200万,其中HBsAg携带 者10万,经两年的观察,HBsAg携带者中 发 生 原 发 性 肝 癌 250 例 , 非 HBsAg 携 带 者 中发生95例,求累积发病率。
HBsAg阳性组累积发病率 =250/100000=250/10万
• 由果到因,回顾性;病与非病分组;暴露比 例的比较
• 主要区别是对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 顺序不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 果,而病例对照的研究的观察方向是由果到因。
• 思考题2、队列研究和出生队列分析的区别
• 二者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出生队列研究只 是利用特定时期内不同年龄人群的疾病资 料,分析比较不同时期出生者的疾病发生 或死亡情况,并非本章意义上的队列研究。
⒊标化比
• 当研究对象数目比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时,适用标化比。
• 常用:标化死亡比(SMR)
SMR
研究人群中的观察死亡数(O) 以标准人口死亡率计算出的预期死亡数(E)
4.率的显著性检验
• 1)U检验
uBaidu Nhomakorabea
p1 p0
pc (1 pc )(1/ n1 1/ n0 )
• p1=暴露组的率,p0=非暴露组的率,n1=暴露组的观 察人数,n0=非暴露组观察人数,pC=合并样本率, x1和x0分别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结局事件的发生数。
出现某种结局 不出现某种结局
队列研究的特点: ⒈属于观察法 ⒉设立对照组 ⒊由“因”及“果”,时序合理 ⒋检验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因果联系科学性强
队列研究的应用范围: 1.验证病因假设 2.考核疾病的防治效果 3.观察暴露因素与多种疾病相关结局的关系 4.研究疾病的自然史及其长期变动
课题一
• 问题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 研究?
Miettinen法:
RR11.96/ 2
③相对危险度与关联的强度
RR值的意义:从0 ∽正数,
RR=0.9~1.1, 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或无影响。
RR<1,
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素。
RR>1,
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素。
RR = 0.7~ 0.9;1.2~ 1.5 弱联系
RR = 0.4~ 0.7;1.5~ 3.0 中度联系
RR < 0.4 ;> 3.0
强联系
2.归因危险度(AR、率差、特异危险度)
指暴露组的发病(死亡)率与非暴露组的发病 (死亡)率之差。AR表示发病(死亡)危险特异 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换言之,AR表示由于 暴露增加了多少发病(死亡)率,在疾病预防的宣 传上有意义。
AR= Ie– I0

AR= I0 (RR – 1)
RR I e I0
Ie 暴 露 组 人 群 某 病 的 发 病 ( 死 亡 ) 率 , I0 非 暴 露 组 人 群 某 病 发 病 (死亡)率。
注意:RR需要计算95%可信区间,可按Woolf法\Miettinen法计算。
①InRR方差:
Var(InRR) 1 1 1 1 abcd
②InRR95%可信区间 InRR1.96 Var(InRR)
血清胆固醇 观察人数 (mg/dl)
114-
pc
x1 x0 n1 n0
• 2)其他检验方法:二项分布检验、卡方检验等。
问题
• 问题2:常用的计算暴露与发病的关联强度 指标
联系强度的估计
1.相对危险度(RR、率比)
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表明暴露组发病 (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RR无单位,其值范围0-∽, RR=1,暴露与疾病无关联,RR<1,暴露与疾病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 子),RR>1,暴露与疾病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子)
答案
• 历史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课题一中是前瞻性 队列研究。
• 联系:都是从靶人群中抽取一个样本,按目前或过去某个 时期内是否暴露于所研究的疑似病因(暴露)或其不同的 水平而将研究对象范围不同的组,观察比较各组某并的发 病率或死亡率。所以研究暴露和与之相连的后发病或死亡 危险的关联。两者都是随访从因到果的,在时间顺序上是 一致的。
非暴露组 c
d
c+d=n0
c/n0
合计
a+c=m1 b+d=m0 a+b+c+d= t
(一) 率的计算 ⒈累积发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CI) • 当观察人口比较稳定时,不论观察时间长短,以
开始观察时的人口数为分母,整个观察期内发病 人数为分子,得到该观察期的累积发病率。随访 期越长,则病例发生越多,所以CI表示发病率的 累积影响 。
答案
• RR相对危险度:是暴露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之比, 说明暴露组发生疾病的危险是对照组的多少倍。
• AR归因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之差, 说明因为暴露因素的存在,暴露组比对照组发生危险增加 的数量。
• RR和AR都是表示关联强度的重要指标,彼此密切相关, 但其公共意义却不同。RR说明暴露对于个体增加发生危 险的倍数,而AR是对人群来说,暴露增加的超额危险的 比例。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 的倍数;AR则一般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 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 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前者具有病因学意义,而后者 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
5.71
本题u=5.71>u0.05/2=1.96,p<0.05,按α=0.05 水准,拒绝H0,接受H1 。复方口服避孕药与脑 卒中有关联。
避孕方法 观察人年 病例数 发病密度 u
RR
RR95%CI
复方口服 129648.6 52 避孕药 3
宫内节育 216752.6 23

3
合计
346401.2 75 6
HBsAg阴性组累积发病率 =95/1900000=5/10万
⒉发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ID) • 当观察的人口不稳定,观察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
先后不一,以及各种原因造成失访,因此每个观 察对象随访的时间不同,用总人数为单位计算率 是不合理的。此时可以用人时(person-time)为 单位计算率, 由此得到的发病率称为发病密度。 发病密度是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发病率。其分子仍 是一个人群在期内新发生的例数(D),分母则 是该人群的每一成员所提供的人时的总和。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 PAR是测量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导致的发 病率或死亡率。

PAR =It – Io
• It =全人群的率。Io=非暴露组的率。
4.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表示人群中由于暴露于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死亡)占人群发 病(死亡)的百分比。
PAR% It I o 100% It
• 如果我们需要得出结论,必须排除混杂存在的可 能,从表4可以看出,两组人群在年龄构成,文化 程度,和职业上没有差别,但是在吸烟,饮酒和 高血压上,两组人群存在明显差异,所以,由上 面的结果直接得出结论是不合适的。还需做更深 入的研究和分析。
课题四.下表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 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病关系的部分资料。 研究者首先检测了1045名33-49岁男子的 血清胆固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分为5 组,随访观察10年后各组冠心病发病人数 如表4-5所示。
• AR%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指暴露组中发病或死亡归因于 暴露因素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 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指总人群中发病或死亡归 因于暴露因素的部分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课题三
• 对课题(一)的资料进行分析,填写表4-3
队列研究
病例
复方口服 52 避孕药
宫内节育 23 器
即不用暴露组的发病率,只用对照组的发病率和
RR也可算出AR。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指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AR% I1 I 0 100% I1
Ie暴露组人群某病的发病(死亡)率,
Io非暴露组人群某病发病(死亡)率。
(疾病有多因,如吸烟是肺癌因素之一,若都不吸烟,肺癌患 病率也有20/十万,而吸烟人群中肺癌患病率为100/十万,则 肺癌80%归因于吸烟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