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反思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在很大水准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传统的地理应试教育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水平使用和生产实践方面注重不足。这显然不利于新时代对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难以适合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时代要求我们以新的社会价值观来衡量教育效益,就是要把地理应试教育机制转化为地理素质教育机制。

迎着世界高中课程改革的滚滚洪流,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以素质教育为鲜明旗帜,拉开了帷幕。常言道,不破不立,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但素质教育在中国倡导了多年,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实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新一轮课程改革给高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一、对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几点的回顾

湘教版的这套新教材,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较旧教材来说,做到了文字更简洁、生动,图文并茂,表现形式活泼多样。与以往的教科书比较,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插图、表格、“活动”和“阅读”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文字篇幅明显减少,图幅数量增多(如第一章共有22幅图),甚至很多地方采取以图代文,使图像成为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程在设计上明显增强了对学生的启发性,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尽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显新课程理念。

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课文编写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过程,突出地理技能和地理方法的训练,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成为探究问题的过程,获取技能和方法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倡导师生互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第一章“活动”中,专门设计了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内

容。动手:引导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解释地球运动规律;画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计算两地的时差等。动口:引导学生说明生命出现应具备的条件;分析归纳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的规律;分析判断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等。动脑: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总结九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用科学的术语解释四季的形成原因和过程。这些都为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材还删除了一些难以读懂,不易理解的的地图,如新教材关于太阳辐射量的分部规律,采用了一幅由赤道向两极点的太辐射总量变化的的柱状图,较旧教材来说,学生更容易理解的多,另外还分别设计了两幅景观图,一幅是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景观图,一幅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图,要求同学生观这两幅图的生物量的变化,通过对几幅图的综合分析,归纳出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的分布规律,对学生来说就显的容易理解的多。

二、近一个学期以来教学工作上的困惑与反思

近一个学期的教学,我们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新教材在知识结构方面,较旧教来说更加不系统,这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把握好教材的深度、广度,如何处理好教材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在教学内容方面虽然做了适当的删减,删除了一些较难于理解的知识点,图表,但课堂活动量明显增加,教师如何有效的组织好这些活动,而且高一地理课在课时安排上由原一的每周三课变为两课时,如何安排好教学进度,这些都为我们每一位高一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在近一个学期的教学中,我们高一的地理教师都感觉到课时不够,在活动的组织上时间难以把握,如果不充分让每们学生都积极参于,那就仅仅走过场,流于形式,如果充分调动每们同学,那么时间难于把握,课时不够,教学进度无法完成。

2.新教材、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现行的高一地理课程是一套课标四个板本(有中图版、湘教版、人教版、山东版),四大版本教材知识结构等多面都存有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不考虑这些。例如作为走在高中新课改革最前沿的广东省,为了对付2006年的第一次高考,地理教师不得不把以往最早的16开的旧地理课本搬到了课堂,因为就当前来说,高考如何以这四套教材配套还是个迷,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对如何把握好教材与

课标有很多的困惑。另外教材与教辅资料明显不配套,新的教材还没有相对应的教辅,现有的教辅资料还都是以旧教教为蓝本,很多新教材中已作了相对应的修改和删减,但在练习中出现,如新教材中的地转偏向力的内容已作了删除,但在教辅中都出现了这些问题,在下一单元大气的运动又出现了这个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该不该讲,应讲到什么水准,教师难于把握。

学校在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工作上与现行的高一地理新课程的要求严重置后,一些规章制度与新课程改革之间也存有不协调。高一地理新教材的文字表述,结论性的东西减少了,但学生的活动增加了,动手、动脑,动眼观察的实际操作的内容明显增多,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必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不足,有的甚至缺泛。如教师手中没有挂图,上课只好图手画,这个方影响课堂效果,同时也浪费时间,影响老师教学进度。缺少应有的实物模型和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以此产生的时差和太阳高度的变公等难以理解,这些都对新课改教学带来困惑。

3、教师对学生的困惑,因为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至,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的初中地理,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过于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辐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无凝一下难于适合,这对教师的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很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懂,这样对于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实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水平较弱的同学还是较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很多学生感到难学,倒至兴趣渐无。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困惑着很多教师。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他们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动的重要因素。我们在教学中发现,高一学生普遍对新课程改革了解不够以及学生传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一下子也很难适合新形式下的课堂教学,尤其是我们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转变难度更大。还有,学生对地理学习的不重视和理解不足始终是影响地理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4.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合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新课程的名词、概念出现得少了,结论性的叙述少了,插图、表格、“活动”和“阅读”等问题探究的形式多了。但是我们教师仍然受传统教学的经验的影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