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尽管花费了教师的不少心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是得不到很好的提高。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就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的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因此,教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兴趣,让学生自发地阅读,鼓励学生多阅读,及时肯定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享受阅读的快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课内阅读方式的多样性

1、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如在教学《灯光》一课时,我设置这样的情景,在千钧一发时刻,郝副营长摸了摸口袋里的火柴,望着在黑暗中的部队,心里想:学生很容易回答出他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课文阅读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

2、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教材中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有韵律较强的诗歌,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如《柳树醒了》一课,在指导读第二小节时,让学生演一演春雨,在“小雨沙沙”的歌曲声中给柳树洗洗澡,学生边唱边演,尽情地享受着小诗,再让学生来读读小诗,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3、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只有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才可能获得新知识欲望。如《桥》一文中,课文中“桥”和题目中的“桥”意思相同吗?经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讨论,终于明白作者以“桥”为课题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钻研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4、借助朗读评价激发朗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朗读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对学生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予以赞美,能点燃智慧的火花。通过评价,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善于读书,从而读好书,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

(二)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小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原因的差异,阅读兴趣各有不同。按照小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我推荐课外读物也因人而异。低年级的学生,推荐篇幅较短、图文并美,浅显易懂的古诗、

儿歌、童话和寓言故事等。在中年级学生我推荐世界儿童文学名著,科普类作品等。高年级学生由于自主阅读能力不断提高,我推荐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书。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好,而阅读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给学生推荐读物的时候,要容量适当,循序渐进。在向学生推荐读物中,既要注意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又要注意不能一次要求过多,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读,读得好。而兴趣也跟着增加。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小学阶段,一些风景名胜、动植物描写、童话等文章,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比较容易。但是一些以说明为主的课文就不同了。如四年级下册中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样的说明性文章语言平实,逻辑性强,比较难懂,学生往往缺少兴趣。为使学生喜欢阅读,可以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找出能回答问题的段落。这样一来,学生通过认真的阅读,就能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主体段落,并积极去弄明白“黄河变化”的原因。然后再去读与主体内容相关的段落,学生就能把握课文的内容了。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为了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让学生参与课文创作,讲练结合。在学完《新型玻璃》之后,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种新型玻璃,然后在班上进行评选“最佳设计师”活动。这样,学生既完成了阅读,又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学生自始至终,兴趣盎然。

二、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

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的有效性,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的阅读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用正确的方法读书,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略读法。这种方法是学生根据学习需要,有选择性的阅读相关篇章或部分,这样可以用最少的时间,了解书的大致内容。略读法有:

(1)读书脊法,到书店或读书馆借阅时,先读书脊,可以知道书名、作者和出版社。

(2)读封面或扉页法。要是向别人借书,可以先看封面或扉页,这样可以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3)读插图法。插图时反映重要情节和典型人物形象的。读插图可以粗略了解作品梗概和典型人物的主要特征和独特性格。

(4)读目录法。读目录可以了解全书的骨架和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

(5)读前言后记法。读前言后记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作品的大致内容及主要人物。

(6)读开头结尾法。读开头和结尾可以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展的结果,这样就了解了全书的梗概。

2、精读法。精读法是对文章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方法。教师选择一些语言优美,情节生动的

文章让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边读边想,逐渐养成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1)摘抄法,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精炼的字词、优美的句子,精彩的段落,经典的篇章摘抄在积累本上,每天抽取10至20分钟的时间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学生积累了大量资料,就为以后的写作准备了丰富的语言基础。

(2)背诵法,读儿歌,古诗和一些精彩的句子、段落时,在理解的基础进行背诵。

(3)复述法,就是要求学生将文章内容讲述出来。这是小学生很感兴趣的事情,他们都乐于表现自己,虽然有时说的没条理,但经过老师点拨之后,能够把一个故事完整地复述出来。

3、默读法。默读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阅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4、写读书笔记。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把自己的见解、想法写下来,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得到提高。

(二)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学生阅读前,先提出具体的要求。然后让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比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先读文,使学生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