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处理复习总结.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3*7

1、地基: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

2、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是指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改变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而才去的人

工处理地基的方法。

3、换填垫层法:将基础底面下一走深度范围内不满足地基性能要求的图层(或局部岩

石),全部或部分挖出,换填上符合地基性能要求的材料,然后分层夯实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4、压实系数:指路基经压实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

的比值

5、夯填度:指褥垫夯实后的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应根据实验或当地经验确定。

6、预压法:又称排水固结法,指在天然地基或在设置有袋装沙井、塑料排水带等竖向

排水体的地基上,利用建筑物本身重量分级逐渐加载或在建筑物建造前在场地先行加载预压,使土体中孔隙水排除,提前完成土体固结沉降,逐步增加地基强度的一种软土地基加固方法。

7、强夯置换法: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等粗颗粒材料,用夯锤夯击形成连续的

强夯置换墩。

8、最佳夯击能:在夯击过程中地基中的孔隙水压力增大到等于土的上覆压力时的夯击

能。

9、CFG桩:通过褥垫层把桩和承台断开,改变了过分依赖桩承担垂直荷载和

水平荷载的传统设计思想。

10、灌浆法:利用液压、气压或电化学原理,通过注浆管吧浆液均匀地注入

地层中,浆液以填充、渗透和挤密的方式,赶走土颗粒间或岩石裂隙中的水

分和空气后占据其位置,经人工控制一定时间后,浆液将原来松散的土粒或裂隙胶结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结构新、强度大、防水性能好和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结石体〃

11.允许灌浆压力:一般都以不使地层结构破坏或仅发生局部的和少量的破坏,作

为确定地基允许灌浆压力的基本原则。

12、单液硅化法:采用硅酸钠溶液注入地基中,使土粒之间及其表面形成硅酸凝胶

薄膜,增强了土颗粒间的联结,赋予土耐水性、稳固性和不湿陷性,并提高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的地基处理方法。

13、碱液法:将加热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以无压自流方式注入途中,使土颗

粒表面溶合胶结形成难溶于水的、具有高强度的钙铝硅酸盐络合物,从而达

到消除黄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的地基处理方法。

单液法:氢氧化钠溶液

双液法: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轮番灌注加固

14、高压喷射注浆法:用高压水泥浆通过钻杆由水平方向的喷嘴喷出,以此

切割土体并与拌合形成水泥土加固体的地基处理方法。

15、三重管法:使用分别输送水、气、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

填空题2*17

1、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弱地基和特殊土地基。

2、换填垫层法适用于浅层软弱地基及不均匀地基的处理

3、换填垫层法按其换填材料的功能不同,又分为垫层法和褥垫法。

4、垫层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加速软弱

土层的排水固结、防止冻胀、消除地基的湿陷性和胀缩性

垫层地基的变形等于垫层自身的变形量si 与下卧层土的变形量s2之和。 预压法由加压系统和排水系统两部分组成。

强夯法加固机理:动力密实、动力固结、震动波压密和动力置换。

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和侧向挤压对临近建筑物或者设备产生不利影

响时,应设置监测点,并采取挖隔振沟等隔振或防振措施。

挤密桩法加固机理:(试述砂石桩在粘性土和砂性土中的加固机理)

对松散砂土和粉土的加固机理有挤密作用、排水减压作用、砂基预震效应 对粘性土的加固机理有置换作用和排水作用。

10、夯实水泥土桩法加固机理:桩体作用、挤密作用、褥垫层作用

其中褥垫层作用分为:桩、土通过褥垫层的变形协调共同承担上部荷载 调整桩、土水平荷载分担 增加桩顶围压,提高桩体竖向承载力

11.

灌浆法加固机理:渗透灌浆、劈裂灌浆、压密灌浆、电动化学灌浆 12. 高压喷射注浆法形成的固结体形状与喷射流移动方向有关。一般分为旋雜 喷射、

定向喷射、摆动喷射。

13.

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功能可分为:加筋、过滤、拋、隔离、防渗、防护。 14. 解释和分析加筋土的强度主要有两种观点:摩擦原理、准粘聚力原理

简答题3个25

为什么要分级加载(改进)

5、 6、 7、 9、

在实际工程中,为保证堆载预压过程中地基的稳定性,其预压荷载多为分级逐渐施加。但以上固结度的计算都是假设荷载是一次瞬间加足的,因此,必须对求得的固结时间关系和沉降时间关系加以修真。修正的方法有太沙基法和改进的高木俊介法。

在砂性土地基与粘性土地基中进行强夯施工,各遍间的间歇时间有何不同?

答:各遍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加固土层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所需要的时间,对砂性土:孔隙水压力的峰值出现在夯完后的瞬间,消散时间只有2至4min.故对渗透性较大的砂性土,两遍夯击间歇时间很短,亦即可连续夯击,对粘性土,由于孔隙水压力消散较慢,故当夯击能逐渐加时,孔隙水压力亦相应地叠加,一般

①必须要求石灰桩应具有定的初始密度,而且吸水过程中有一定的压力,

克服石灰桩〃软心〃的措施:

限制其自由胀发

②加大充盈系数,提高石灰含量或缩短桩距,进一步约束桩的胀发作用

③桩顶采用粘土封顶,可限制由于石灰膨胀而隆起,同样可起到提高桩身

密实度的作用

④用砂填石灰桩的孔隙,使胀发后的石灰桩本身比胀发前密实,但并不减

弱桩身排水固结作用

⑤采用掺合料也可防止石灰桩的软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