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读懂世界2000年经济史(配高清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张图读懂世界2000年经济史
乍一看,这个题目有点太宽泛了。原题是:《从公元1年起的世界经济史:各大国在全球GDP 中所占的比例》,作者是摩根大通的研究员迈克尔·塞姆贝莱斯特。
如果你从这张图表的左边开始看,我想你的第一个问题会是:等等,印度难道是公元纪年初期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吗?没错,确实是印度。在公元1年的时候,印度与中国的人口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1/3和1/4。知道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这俩个国家的GDP分别占全球的1/3和1/4这样一个事实了。
在工业革命之前还没有如下这种理论:生产力的提高会导致收入的持续增长。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数千年中,世界文明的的发展处于所谓的“马尔萨斯灾难”之中:在当时的食物供应量是一定的条件下,如果一国的人口减少,人们的收入就会增加;相反,如果一国的人口增加,人们的收入就会减少。“马尔萨斯灾难”理论告诉我们:为什么一国的人口总量在当时约等于其国家的GDP。
不过,工业革命推翻了“马尔萨斯灾难”理论。今天,美国的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的5%,而美国的GDP却占到全球GDP的21%。亚洲(不包括日本)的人口占全世界的60%,亚洲的GDP总量却只占全球的30%。
因此,从广义来说,这张图表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在1800年之前,经济的强弱决定于人口的多少;1800年以后,生产力是否提高主导着经济的发展——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说,先是制造业向大工业过渡,再随着蒸汽机和电力的发明以及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经济总量逐渐集中到少数几个国家;从发展的时间先后来看,先是西方,然后是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巴西以及其他后进诸国。
更新: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1800年之前,经济的强弱决定于人口的多少;1800年以后,生产力是否提高主导着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个结论不完全正确。同之前的人类历史相比,1800年前后发生在西欧的工业革命的确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和人们的收入。但是,如果以人均GDP来衡量的话,这种变化早在蒸汽机发明的几个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
下面我们将透过人均GDP这个标准来深入考察一下2000年来的世界经济史。相对于按照人口增长导致经济增长的标准(即在公元1年的时候,印度和中国的人口分别占世界总人口的1/3和/4,他们的GDP就占全球总量的1/3和1/4),人均GDP这个标准有助于我们确定世界上那些地区的财富在增长。
先来看第一张图,它形象地向我们揭示了“马尔萨斯灾难”理论:对于大部分的人类历史来说,决定收入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口的出生率于死亡率。如果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人们收入减少生活贫困;经过一场灾难后,总量大致一定的生活物资供应可以使较少的人口过上富足的生活;直到下一次人口大量出生后,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收入减少生活贫困。但是在公元1000年到1500年之间这段时期,由于微小的技术进步,西欧地区的收入已经开始超越世界其他地方。如果你观察一下从耶稣诞生到拿破仑称霸欧洲大陆这段时期,西欧的人均GDP 上升速度已经明显超越世界其他地区。
问题是,这张图表的横轴(时间轴)的跨度过长。我们现在已经大致的计算出公元1年,公元1000年,公元1500年以及随后每100年的GDP数据。如果我们按照每100年为一个时间轴的计量单位的话,那么从公元1500年——20世纪初期的人均GDP增长又是怎样一个情况呢?那么,你会非常直观地工业革命对经济的巨大推动力,公元1800年之前的增长速度与公元1800之后的增长速度简直判若云泥。
关于“工业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在北欧”,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一是北欧的地理位置优越并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另一观点认为“马尔萨斯灾难”理论在她的发源地英国被反向付诸实践,由于人口大量出生导致工人数量激增,为了过上好日子,工人们不得不拼命工作以适应技术的发展。
我们的最后一张图是:2000年来,世界人均GDP的变化。从这张图来看,你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虽然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发生的时间不同,但是它所带来的影响是一样的:人均GDP 的迅速增长。这其中,日本和中国的发展最有戏剧性。一战前,日本还落后于西欧,但是到了20世纪末期,她的人均GDP几乎与美国持平。20世纪中期,中国还落后于某些非洲国家,但是今天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工业史上最成功的故事。
译自The Atlantic
原文题目: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Last 2,000 Y ears in 1 Little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