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炎症超声诊断
涎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检测与诊断·涎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研究李 赟,吴文英,张海生,常青花,汪尚田(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科,青海 西宁 810000)[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用涎腺超声检查诊断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期间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血液科收治的4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28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与同期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7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中42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设为A组,将其中28例继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设为B组,将其中7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
对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涎腺超声检查,然后比较其检查结果。
结果: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时,A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B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检查结果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中涎腺超声检查评分标准的评分为2分、3分和4分患者的占比均高于B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进行涎腺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其病情。
[关键词]涎腺超声检查;干燥综合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1)06-0123-02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又叫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体上皮细胞炎或自身免疫性外分泌病,是一种累及泪腺和涎腺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
此病在各年龄段的人群中均可发生。
有报道称,干燥综合征在我国居民中的发病率为0.3%~0.7%,在我国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3%~4%。
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眼干、口干等,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乏力、低热、关节疼痛、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症状[2]。
此病可分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和继发性干燥综合征[3]。
72例大涎腺肿瘤超声表现及诊断

72例大涎腺肿瘤超声表现及诊断[摘要] 目的探讨大涎腺肿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手术确诊为大涎腺肿瘤的72例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超声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72例大涎腺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多形性腺瘤43例,囊腺淋巴瘤(warthin瘤) 21例,嗜酸性腺瘤1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黏液表皮样癌3例,多形性腺瘤恶变2例,淋巴上皮癌1例。
误诊9例,误诊率为12.5%。
大涎腺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各异,不容易区别具体病理类型,一般良性表现为形态规则、包膜完整、边界清晰,且容易与周围组织区别,偶尔出现血流信号,而恶性肿瘤一般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呈浸润性生长,内部血流信号清晰或出现多点血流信号。
结论超声检查对于大涎腺良恶性肿瘤可以做出初步诊断判定,可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从而对临床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涎腺;肿瘤;超声诊断[中图分类号] r739.8???[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2-98-02ultrasound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 on 7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song?yu??li?yazhounanji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western medicine,nanjing 210014,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etection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ultrasonic inspection data of 72 cases with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which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in our hospital during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1. results among 72 cases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confirmed by pathology,43 cases were pleomorphic adenoma,21 cases were capsule gland lymphoma (warthin tumor),1 case was eosinophilic adenoma,1 case was basal cell adenoma,3 cases were mucoepidermoid carcinoma,2 cases were pleomorphic adenoma,and 1 cases was lymphoepithelial carcinoma. 9 cases were misdiagnosed,and the misdiagnosis rate was 12.5%. ultrasonographic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tumors are varied,so it is not easy to distinguish pathological types accurately.in general,ultrasonic features of benign tumors are shown as morphological rules,complete envelope,clear boundaries,distinguished easily from the surrounding tissue and typeⅱ of blood flow signal,while malignant tumors are usually shown as irregular,fuzzy boundaries,infiltrativegrowth and,typeⅲ of blood flow signals. conclusio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for benign and malignant tumors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can make an initial diagnosis,and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having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making clinical treatment programs.[key words] salivary gland;tumor;ultrasound diagnosis 大涎腺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很多患者因无痛性肿块就诊,有些病例做简单切除以致瘤体破裂,造成种植性复发。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涎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枕 , 转 向健 侧使 颈 部伸 展 , 分暴 露 检查 区。 头 充 采用 直 接接 触 法 , 进行 二 维超 声检 查 , 先 了解 病 灶 部位 、 大小 、 态 、 界 和 形 边
内部 及 后 方 回声 , 注 重 超 声 检 查 时用 探 头 加 压 、 移 肿 块 并 推
进一 步 观察 了解 其 质地 和 活 动度 . 观察 肿 块周 边 淋 巴结 的有
为 良性肿 块 . 出现 4级 血 流 除炎 性 肿块 和 部 分腺 淋 巴瘤 外 则 大多 数 为恶 性肿 块 。 以血 流显 示 对 良恶性 肿 块 判断 具 有一 所
无及 是 否异 常肿 大 。 随后 以彩 色 多 普勒 血 流 显 像 ( DF ) 察 肿 块 周 边及 内 C I观 部血 流 分布 情 况 , 以脉冲 多普 勒 测定 相 关 的血 流 参 数 。根 据
肿块 内彩 色血 流分布 多少 。 Mat oi 按 r n lC分级标 准 为 4级 : i 盼
【 作者 简介】 郑天成 ( 9 8 ) 男 , 17 一 , 漳州华安 人 , 本科 , 主治 医师 , 主要从事
超 声诊 断 工 作 。
恶性混合 瘤2 . 例 鳞形 细胞 癌 及恶 性 淋 巴上皮 病 各 1 。超 例
CHIA N MEDCA R D 巾 田医 药弓 报 1 3 I LHE AL 0
21超 声诊 断与病 理 结果 对 照 . 本组 6 6例涎 腺肿 块 , 大肿 块 为 44c 26c x . c 最 . mx . r 32 m。 u 最小 肿 块为 08c O6c 09c . mx . mx . m。二 维超 声 对 涎腺 肿 块诊 断显 示 率 为 10O 经 病 理 证 实 , 合 瘤 3 0 .%。 混 0例 , 淋 巴瘤 腺 7例 , 性 包 块 4例 , 肿 和 脓 肿 6例 , 底 细 胞 腺 瘤 1例 , 炎 囊 基 黏液 表 皮 样 癌 8例 , 样 囊 腺 癌 4例 , 泡 细 胞 癌 2例 , 腺 腺
唾液腺超声评分标准2023

唾液腺超声评分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研究和应用而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唾液腺超声评分标准:
1.正常腺体:回声均匀,评为0分或0级。
2.轻度不均匀:回声轻度不均匀,评为1分或1级。
这
可能表现为可见低回声纤维结构。
3.明显不均匀:回声明显不均匀,评为2分或2级。
这
可能包括低回声结节、低回声区和高回声条带。
其中,低回声结节的直径可能大于2mm但小于6mm。
4.严重不均匀:回声非常不均匀,评为3分或3级。
这
可能表现为多个大于6mm的低回声区。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分标准,如将回声同质性按0~4级分级,其中0级为正常,1级为没有回声带的小低回声区,2级为回声的多个低回声区条带级多个低回声区域具有高回声带级多个6mm低回声区域或多重钙化,具有回声带。
请注意,这些标准可能因不同的研究和应用而有所差异,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超声诊断

,
不 适者 1 .9 , 月父母 认 为儿子 阴茎 ” 常” 7.3 ; 研究 与上 表皮层 , 4 2% 1个 正 者 0 1% 本 未伤及任何皮下组织, 完全保留了所有包含丰富神经末梢、 血管及
述研究结果相似 , 说明Shoe法包皮成形术是一种有效治疗排尿困难包 性欲唤起的感觉组织 , cl r f 特别未损伤性敏感系带区域的包皮 , 符合小儿包皮 该手术操作简单, 容易被低年资医生掌握 , 即使经验较 茎患儿的方法。同时, 本研究对术前和术后 3月随访时参数比较发现, 术 生理和解剖发育学 ; 后 3月患儿反应排尿功能的相关参数均得明显改善 , 上下尿路功能逐步得 缺乏的非专科 医生也能信任。 总之,cl e 法包皮成形术简便易行、 Sh f r o 安全可靠、 创伤小、 出血少、 并 以恢复 , 提示 Sh fr cl e 法包皮成形术为排尿 困难包茎患儿较理想的选择。 o 效果满意, 符合包皮生理和解剖发育学, 是治疗排尿 困难包茎患儿 其原因可能为手术解除了患儿包皮口狭小, 降低排尿阻力, 尿液顺利排出, 发症少、 所以膀胱内残余尿量显著减少 ; 同时膀胱排尿内压降低, 不再出现膀胱输 理想 的选择 。 尿管反流, 扩张的上尿路和增厚的膀胱壁逐渐恢复正常。此外, 为了预防
医学信 息
No 5 2 O . 0l
M DCபைடு நூலகம்L N O M TO E IA F R A IN I
临床研 究
为包皮环切术, 手术不熟练者易造成存留包皮不对称、 切除范围不准确、 止 包皮再发生粘连, 本研究术后向阴茎头及包皮 内板处喷洒金因肽, 临床疗
血不彻底和结扎不牢固 等弊端。 扩张疗法虽具有方法简单、 损伤轻微、 痛 效显著; 其原因为金因肽( 表皮生长因子) 具有促进表皮生长的功能 , 有促 可以尽早封闭刨面, 减少渗出, 降低感染 , 从而避免或 苦小、 方便及经济等优点, 但局限性大 , 复发率较高 , 对排尿困 难包茎疗效 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唾液腺疾病

唾液腺疾病唾液腺疾病唾液腺又称涎腺,有大小两种。
大的有3对: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各有导管开口于口腔;小的分布于唇、舌、颊、腭、磨牙后等部位的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内。
1简介salivary gland diseases常见的唾液腺疾病有以下几种:①涎腺结石病。
最常见颌下腺导管结石。
主要症状:进食时疼痛及颌下腺肿胀。
可扪到导管结石。
X 线照片可显阳性结石。
治疗:手术摘除结石。
②唾液腺炎。
主要是涎腺结石及化脓菌、病毒、结核菌等感染所致。
临床表现:涎腺红肿、胀痛,全身发热。
化脓性者涎腺导管口红,可挤出脓;病毒性者导管口唾液清亮;涎腺淋巴结炎者其导管口正常。
治疗:抗菌消炎。
③米古利兹氏病、舍格林氏综合征(口干综合征)。
唾液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淋巴细胞浸润并取代腺泡。
临床表现:口干、眼干、唾液腺肿大、关节病等。
涎腺造影、同位素扫描、活检病理检查有诊断价值。
尚无根治方法,可用中、西药对症治疗,改善唾液分泌。
④唾液腺良性肥大。
涎腺的代偿性或退行性病变。
营养不良、肝炎、糖尿病等在涎腺的反应。
临床表现:涎腺软性肿大,无不适。
涎腺造影为良性肥大。
一般不需治疗。
⑤唾液腺肿瘤(见颌面部肿瘤)。
2因素涎石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唾液腺,因颌下腺导管长,导管口位于口底,颌下腺涎石最为常见,腮腺次之。
可以发生在一个或多个腺体,涎石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有时还伴有其他脏器的结石。
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涎液滞留、浓缩、化学成分改变,无机盐沉积于导管而形成;②异物如牙刷毛、麦穗芒、脱落上皮细胞、蛋白分解产物或细菌等,可形成钙盐沉积的核心;③全身因素,如与无机盐的新陈代谢和涎液的胶体状态有密切关系。
3主要表现因涎腺排出受阻引起的症状,唾液腺肿大、疼痛,进食时,尤其是进酸食时,发生剧烈胀痛,称为涎石绞痛,进食后逐渐消退。
还常伴有唾液腺的慢性炎症,表现腺体变大、变硬,轻压痛,导管口红肿,导管内能压出少许脓液。
根据病史和X射线检查,阳性涎石(钙化好,能吸收X射线)不难诊断。
腮腺超声诊断

超声表现
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有的呈分叶状; 内回声多样,以均匀低回声多久,有的可见到液性区或钙化灶; 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
CDFI示内可见血流信号,PW多为低速动脉频谱。
2、乳头状淋巴囊腺瘤(papillary cystadenoma lymphomatosum)
病理与临床 亦称Warthin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好 发于腮腺,也可发生于多个涎腺。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肿块 ,病程长。可呈多发性,圆形或椭圆形,或呈分叶状,有 包膜,瘤体呈囊实性,含大小不等囊腔,或呈囊状,囊壁 有乳头样结构。
四、超声探测能提供线索或诊断的腮腺病变,可分为三大类 ①腮腺炎症:急性及慢性腮腺炎; ②腮腺肿瘤样病变:良性淋巴上皮病(舍格伦综合征或干 燥综合征),腮腺肥大等; ③腮腺肿瘤:混合瘤(多形性腺瘤),乳头状淋巴囊腺瘤 (Warthin瘤),恶性肿瘤。
(一)、腮腺急性炎症 病理与临床 根据病因可分为细菌性、病毒性及特异性感染;双侧 腮腺急性炎症主要见于流行性腮腺炎,腮腺急性化脓性炎 症不多见,多见于成年人,年老体弱者易于发病。 急性发作时,局部红肿、疼痛、饮食时加剧,导管口 充血肿胀,有的可见脓液排出。 流行性腮腺炎多为双侧腺体同时发生,急性细菌性炎 症以单侧多见。
三、正常腮腺超声表现
二维超声 纵切或横切呈倒三 角形,实质为均匀高回声, 导管不易显示。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 多为散在 点状血流分布。 测量方法及正常参考值 纵切 腮腺取长径(约5~6cm)及 厚径(约1.5~2cm),横切腮 腺取宽径(4~5cm)。
正常颌下腺声像图:
呈椭圆形,边界清晰,实质 为均匀高回声,导管不易显 示。 彩色及频谱多普勒 多为散 在点状血流分布。 平行于下颌骨纵切颌下腺, 取最大切面,测其长径及厚 径,长径约3~4cm,厚径约 1.5~2cm。
儿童急性颌下腺炎超声表现一例

病例报告 儿童急性颌下腺炎超声表现一例李晓萌 张亚雄 周妍患儿女,8岁,因发热、抗病毒治疗无效并双侧颌下肿胀就诊。
查体:双侧颌下肿胀,皮肤不红,可触及颌下腺肿大,质硬,压痛明显。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
超声所见:患儿双侧颌下腺肿大,大小分别为3.2c m2.1c m,3.7c m1.7 c m,内回声不均匀,部分回声减低,可见点状高回声。
导管未见扩张,探头触痛明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 I)示腺体内血流异常丰富,呈树枝状分布(图1),颌外动脉最大流速约80c m/s。
超声诊断:双侧颌下腺肿大,回声不均并多发小结石,考虑急性颌下腺炎。
对症治疗后缓解。
图1 儿童急性颌下腺炎声像图箭头所指为右侧颌下腺,腺体回声不均匀,内见多个点状高回声讨论 正常颌下腺腺体大部分位于颌下三角区,少部分位于下颌舌骨肌游离缘的后上方,因此颌下腺包绕着下颌舌骨肌的后缘,二维图像呈类三角形,内部回声为均匀密集中等点状回声;CDF I可探及颌外动脉及其分支自腺体内通过。
颌下腺炎多因导管阻塞或狭窄,导致颌下腺逆行感染发病。
颌下腺导管长而弯曲,涎腺流速缓慢,易于淤滞,加之导管口粗大,异物易于进入,常诱发腺体及颌下腺导管内炎症及结石[1,2]。
本例患儿超声表现为腺体肿大,回声减低并小结石形成,CDF I显示腺体内血流异常丰富,颌外动脉流速增快,符合急性颌下腺炎的超声表现。
作者单位:066100 河北省秦皇岛北戴河解放军第二八一医院特诊科参 考 文 献1 王翰章,主编.中华口腔科学(上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31 134.2 周永昌,郭万学,主编.超声医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58.(修回日期:2010 02 08)(本文编辑:安京媛)李晓萌,张亚雄,周妍.儿童急性颌下腺炎超声表现一例[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7 (4):709 710.。
涎腺超声在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中的作用

环球中医药2019年9月第12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 2019,Vol.12,No.91355 ㊃学术论坛㊃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青年教师项目(2017⁃JYB⁃JS⁃105)作者单位: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风湿科[韦尼㊁徐江喜(硕士研究生)㊁朱跃兰]作者简介:韦尼(1983-),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免疫病㊂E⁃mail:whinny _pooh @通信作者:朱跃兰(1959-),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㊂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风湿免疫病㊂E⁃mail:douctorwei613@涎腺超声在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中的作用韦尼 徐江喜 朱跃兰【摘要】 在干燥综合征中医辨治中,涎腺超声技术不仅可作为中医望诊的延伸将涎腺病变直接展现在医生眼前,还可让医生对病变进行定位与定性,整体掌握病情轻重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针对性诊疗的开展㊂涎腺超声技术也可运用于微观辨证,分析探讨涎腺病变与干燥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为干燥综合征瘀血㊁毒邪的辨证结果提供验证依据,加深对不同证型背后客观物质基础的认识,提高干燥综合征辨证的准确性㊂此外,涎腺超声技术还能指导干燥综合征的选方用药及疗效判断㊂虽然涎腺超声技术在干燥综合征诊疗运用日益广泛,且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但目前仍未见涎腺超声技术与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论治相关性的研究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力于进行涎腺超声技术表现与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型㊁选方用药㊁疗效判定以及干燥综合征其他实验室与影像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㊂【关键词】 涎腺超声; 干燥综合征; 中医辨治; 望诊的延伸; 指导用药【中图分类号】 R24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1749.2019.09.015 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女性,发病率高,除主要累及唾液腺㊁泪腺等外分泌腺外,还可造成机体多系统损害,危害性大[1]㊂由于SS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少典型性,同时又缺乏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诊断方法,易造成漏诊误诊,同时也为中医辨证论治带来了困难㊂目前中医辨治SS 存在辨证依据缺乏统一标准㊁证候分型不规范及疗效标准化㊁规范化难于实现等问题[2],日久势必影响中医药治疗SS 的疗效㊂近年来,涎腺超声技术(salivary gland ultrasonography,SGU)在SS 诊断㊁病情评估㊁疗效判定等方面运用日益广泛㊂已有研究表明,SGU 对SS 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低于㊁甚至高于唇腺活检㊁腮腺造影㊁腮腺核素等传统检查方法[3],同时还具有操作简便㊁无创伤性㊁经济花费低等优势㊂因此,SGU 有助于SS 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同样对于中医辨证的规范化㊁客观化也具有积极意义㊂1 SGU 在SS 诊疗中的作用和优势1988年美国医生Bradus 等首先对SS 患者腮腺进行超声检查,发现有着不同于正常腮腺的特异性病变表现,由此也开启了SGU 在SS 诊疗中的新篇章㊂随着对SS 研究的进一步深入,SGU 在SS 的临床诊疗中运用也日益广泛,具有其他检查手段不具备的特点与优势㊂1.1 能发现早期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尽管约50%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内脏受累,但外分泌腺体仍然是SS 最早㊁也是最常受累及的器官,腺体发生免疫性炎症所导致的分泌功能下降是患者出现口眼干燥表现的原因所在㊂国内外研究表明,腺体回声不均及存在低回声区是SS 患者最具特征性的SGU 表现[4],甚至可先于口干症状出现㊂Milic 等[5]通过计算ROC 曲线下面积比较SGU 与其他检查方法对SS 的诊断价值,发现SGU 曲线下面积为63%,明显高于唇腺活检51%㊁腮腺核素61%㊂他们还认为SGU 显示的涎腺低回声表现能够替代唇腺活检中局灶性淋巴细胞性涎腺炎焦点评分的标志物㊂国外学者尝试将SGU 纳入2002年欧美共识小组(AECG)制定的SS 分类标准中,发现对SS 诊断的敏感性可由77.9%提高到85.7%,而特异性并没有因此下降,依旧维持在96.1%㊂在此基础上,2013年法国布雷斯特大学医学院进一步提出修订2002年AECG 制定的SS 分类标准,建议以涎腺超声替代涎腺造影和唇腺活检,同时保留原分类标准中的客观指标[6]㊂目前SGU 对SS 诊断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经得到了证实,而包含SGU 的SS 分类标准也在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㊂1.2 用于病情评估㊁疗效判定㊁患者随访由于SGU 可直接显示腮腺和颌下腺的大小㊁回声均匀程度㊁腺体导管形态以及否存在异常血流信号及结节等,因此SGU 也广泛运用于SS 病情评估㊁疗效判定㊁患者随访等方面[7]㊂如Hammenfors 等[8]研究发现,SGU 提示涎腺病变越重的SS 患者出现抗核抗体㊁抗SSA 及抗SSB 抗体㊁类风湿因子阳性的概率更高,免疫球蛋白G 水平也更高,且存在明1356 环球中医药2019年9月第12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19,Vol.12,No.9显的口干㊁眼干㊁乏力等主观症状,此类患者合并淋巴瘤的风险较高,应密切随访㊂我国学者也发现,SGU评分与SS患者血清红细胞沉降率㊁免疫球蛋白G和类内湿因子水平呈正相关,提示SGU评分阳性表现是疾病活动的影像学表现[7]㊂还有的学者发现,SGU检测提示涎腺血液流速减慢㊁彩色和脉冲多普勒阻力增加的SS患者往往存在腮腺慢性持续性炎症,建议将涎腺血流相关指标纳入SS病情评价体系中[9]㊂Jousse⁃Joulin等[10]对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6个月后的SS患者进行SGU检查,发现其涎腺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推测与药物的疗效有关㊂Hammenfors等[8]也发现SGU评分与治疗时间及基线唾液流率有一定的相关性,认为SGU评分可作为SS患者涎腺分泌功能受损后治疗疗效的监测手段之一㊂1.3 操作简便㊁无创㊁费用低,适用于基层医院与其他检查手段相比,SGU还具有操作简便㊁无创㊁费用低㊁敏感性高㊁特异性强的优势,在SS的诊断㊁病情评估㊁疗效判定㊁患者随访中更为实用,也更适合在广大基层医院开展㊂2 SGU是中医望诊的延伸望㊁闻㊁问㊁切则是辨证论治中医生收集㊁分析临床资料的手段,是在历代医家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得到补充和完善㊂但中医四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SS而言,不少患者仅有轻度的口干和(或)眼干而无其他不适,且舌脉也正常;或通过现代检查手段确诊为SS但身体无任何不适㊂对于此类患者,通过中医四诊不能获取充足的临床资料,也就处于 无证可辨”状态㊂而SGU可将SS患者涎腺大小㊁结构㊁回声㊁血流等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让医生 看到”患者涎腺的病变情况㊂同时医生还可通过双眼直接对病变进行定位与定性,如病位是在腺体实质还是导管,是腺体弥漫性病变还是局灶性病变;病变性质是结节增生㊁团块形成还是导管扩张;腺体体积是炎性肿大还是纤维化萎缩;腺体血流是炎性增多㊁流速增快还是循环障碍导致的血流减慢㊂在获得上述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医生可大体掌握SS患者的病情程度,有助于进一步针对性诊疗的开展㊂由此可见,SGU可谓中医 望诊”的延伸㊂若医生结合SGU表现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问诊,往往能发掘一些隐匿且易忽视的症状体征,如儿童时期的腮腺炎病史㊁一过性腮腺肿大等,因此SGU也可算是中医 问诊”的延伸㊂3 SGU能提高SS辨证的准确性SS临床表现纷繁复杂,起病隐匿且临床表现又缺乏典型性,可导致多个系统并发症㊂SS中医病机复杂,证候变化多端,临床辨证依据多样且无量化标准,同时辨证也缺乏统一规范,以上均可直接影响辨证的准确性,降低临床疗效㊂而微观辨证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方法㊂沈自尹院士认为微观辨证是在临床上收集辨证素材的过程中引进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医学的先进技术,发挥它们长于在较深入的层次上,微观地认识机体的结构(代谢和功能)的特点,更完整㊁更准确㊁更本质地阐明证的物质基础,即运用微观指标认识与辨别中医证型[11],目的在于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㊂当前整体观指导下的整体辨证体系难以准确㊁全面反映SS病情演变特点,SGU恰恰可运用于微观辨证,分析探讨涎腺病变与SS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加深对不同证型背后客观物质基础的认识,有助于提高SS辨证的准确性㊂SGU一方面可通过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来提高SS辨证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还能为辨证结果提供验证依据㊂如瘀㊁毒是SS病机关键[12],也是众多医生临床辨证的切入角度,但在具体辨证过程中却苦于缺少瘀血㊁毒邪证的验证依据㊂由于SS血循环障碍更多表现为受累脏器局部微循环障碍,不少病情较轻㊁病程较短的患者较少表现出典型的血瘀证候,不少医生虽辨证为瘀血,以活血化瘀为治则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始终对瘀血的辨别存在 模棱两可”或 依据不充分”感觉,甚至在辨证过程中夹杂着个人主观见解㊂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与健康人群相比,SS患者涎腺内小动脉存在广泛性循环障碍,与涎腺内慢性免疫性炎症反应相关[13]㊂SGU可通过检测血流速度㊁阻力指数等指标对涎腺内小动脉循环障碍轻重程度进行判定,这可作为医生对SS患者瘀血辨别的验证依据㊂中医基础理论对毒邪致病论述不多,缺少具有代表性且统一的判定依据,更多将严重复杂㊁进展迅速㊁变化多端且难以用常规病因病机解释的病情变化归因于毒邪致病㊂笔者团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以结节㊁团块为SGU 主要表现的SS患者,较多出现面色黧黑㊁猖獗齿㊁反复腮腺肿痛㊁难治性溃疡㊁紫癜样皮疹㊁结节红斑㊁雷诺现象㊁肺动脉高压等表现,且易合并重要脏器损伤,如肺纤维化㊁肾小管酸中毒㊁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等㊂上述病变或随病程发展逐渐出现,或发病初期即已存在,且常规病因病机难以解释,符合 毒”邪致病特点[14]㊂此时若结合SS病情发展变化的特点辨证为毒邪致病,再通过SGU加以验证,医生对毒邪辨证的准确性得以提高,解毒药物的运用证据也更加充分㊂由此可见,SGU也可作为毒邪辨证的验证依据㊂4 SGU能指导SS治疗中的选方用药目前对SS病因病机的认识已趋于一致,即阴虚为本,燥胜成毒,瘀血贯穿发病始终,治疗上则多以养阴润燥为基础,且越来越重视化瘀㊁解毒药物的运用㊂我们认为SS中燥毒以毒性峻猛㊁隐匿较深为特点,且极易与瘀血结合,二者虽在疾病初期并不显现,但却早已存在[15]㊂笔者所在团队自拟活血解毒方,临床使用10余年,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一直缺乏瘀毒证的客观辨证依据及瘀毒证轻重程度的评价标准㊂近年来我们对于SS瘀毒证患者在治疗前进行SGU检查,初步发现涎腺广泛性低回声㊁结节㊁团块为瘀毒证特征性表现㊂其中偏于瘀者以涎腺广泛性低回声㊁结节为主,偏于毒者则以涎腺多发团块影为主要表现㊂若瘀毒证合并阳气不足或气阴亏虚者,SGU可见涎腺体积缩小㊂治疗上,对于瘀毒证偏于瘀者,侧重化瘀通络药物的运用㊂具体而言,以涎腺广泛性低回声为主要表现者,多用丹参㊁红花㊁桃仁㊁赤环球中医药2019年9月第12卷第9期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eptember2019,Vol.12,No.91357芍㊁当归等药物,若伴发结节,则多配合软坚散结类药物,如三棱㊁莪术㊁夏枯草㊁浙贝母㊁僵蚕等㊂对于瘀毒证偏于毒者,则侧重解毒类药物的使用,如金银花㊁连翘㊁白花蛇舌草㊁山慈菇㊁土茯苓等㊂若伴有涎腺萎缩者,多加用温扶阳气或气阴双补药物,如黄芪㊁白术㊁党参㊁太子参㊁黄精㊁红景天等㊂对于治疗后的患者再次进行SGU检查,我们发现自身症状改善㊁免疫球蛋白及抗核抗体等免疫学指标下降的患者,其腺体低回声区面积缩小㊁结节数量减少,提示当前治疗有效㊂此时治疗上可适当减少化瘀通络药物的种类与剂量,防治久用伤及脾胃㊂若患者自身症状改善不明显,且低回声区面积㊁结节数量无明显减少,甚至较前增多,应加用穿山甲㊁蜂房㊁白僵蚕等虫类药物破血逐瘀㊁透达经络,增强化瘀通络力度㊂由此可见,SGU能为SS治疗中的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㊂5摇小结虽然SGU在SS中医辨证论治中有诸多优点,但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检查范围仅限于涎腺,对于以腺体外起病,如肺间质病变㊁肾脏病变㊁神经病变等;或无涎腺病变SS 患者的辨证论治则不具备指导意义等㊂SGU虽操作简便,但仍要求操作者接受规范化技术培训,否则会因操作技术水平差异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与客观性㊂此外,整体辨证依旧是SS辨证论治的主体,微观辨证虽是整体辨证的补充,但不能替代整体辨证㊂SGU虽可作为微观辨证角度的客观指标之一,但仍需要与其他指标或临床特征结合,才能更准确㊁客观地为SS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㊂虽然SGU在SS诊疗中广泛运用已是不争的事实,也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但目前仍未见SGU与SS中医辨证论治相关性的研究㊂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力于进行SGU表现与SS中医证型㊁选方用药㊁疗效判定以及SS其他实验室与影像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㊂参考文献[1] CHIORINI JA,CIHAKOVA D,OUELLETTE CE,et al.Sjögren’ssyndrome:advances in the Pathogenesis from animal models[J].JAutoimmun,2009,33(3):190⁃196.[2] 马武开,唐芳,王莹,等.干燥综合征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482⁃485.[3] ALAN N,BAER MD.Diagnosis of Sjögren’s syndrome in theclinic[Z].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ACR).The UnitedStates(Washington).2015,11:10.[4] 缪伎玄,邹大中,薛勤.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在腮腺的超声表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2):853⁃854. [5] MILIC V,PETROVIE R,BORICIC I,et al.Ultrasonography ofmajor salivary glands could be an alternative tool tosialoscintigraphy in the American⁃European classification criteriafor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J].Rheumatology(Oxford),2012,51(6):1081⁃1085.[6] CORUEC D,JOUSSE Joulin S,PERS JO,et al.Contribution ofsalivary gland ultrasonography to the diagnosis of Sjögren’ssyndrome.Toward new diagnostic criteria?[J].ArthritisRheum,2013,65(1):216⁃225.[7] 周明珠,宋淑菊,陈乐,等.涎腺超声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6,20(5):317⁃320. [8] HAMMENFORS DS,BRUN JG,JONSSON R,et al.Diagnosticutility of major salivary gland uhrasonography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J].Clin Exp Rheumatol,2015,33(1):56⁃62. [9] 田敏,许珂,张莉芸,等.涎腺超声在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及研究现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7,21(3):199⁃202.[10] JOUSSE Joulin S,DEVAUCHELLE Pensec V,COMEC D,et al.Brief report:ultrasonographic assessment of salivary dalldresponse to rituximab in primary Sjögren’s syndrome[J].Arthritis Rheumatol,2015,67(6):1623⁃1628. [11] 何泽民.中医学微观辨证的属性及其指导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8):1000⁃1002.[12] 韦尼,朱跃兰.从干燥综合征燥之阴阳属性及瘀毒成因浅析温阳法运用机理[J].环球中医药,2016,9(11):1414⁃1416.[13] TAKAGI Y,SUMI M,NAKAMURA H,et al.Ultrasonography asan additional item in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clas⁃sification of Sjögren’s syndrome[J].Rheumatology(Oxford),2014,53(11):1977⁃1983.[14] 韦尼,杨帆,李苏茜,等.毒瘀损络致干燥综合征小纤维神经病病机浅析[J].北京中医药,2017,36(1):64⁃66. [15] 韦尼,史云晖,朱跃兰,等.从燥之成因及演变论治干燥综合征[J].北京中医药,2017,35(5):471⁃474.(收稿日期:2018⁃07⁃26)(本文编辑:王馨瑶)㊃启事㊃关于‘益肾解毒方对肺腺癌骨转移裸鼠JNK/Bcl⁃2信号通路的影响“的撤稿声明本研究团队在‘环球中医药“杂志2017年(第10卷)第11期发表了论文‘益肾解毒方对肺腺癌骨转移裸鼠JNK/Bcl-2信号通路的影响“(作者:孙凯㊁张平㊁李永秀㊁胡佩岩㊁陈冠敏),由于发表作者与研究合作者署名存在争议,我们决定把这篇已经刊登的论文撤稿,并向编辑部和读者表示诚挚歉意㊂通信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张平2019年4月8日按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经过认真调查与沟通,确认撤稿原因属实,也是作者团队真实意思表示,同意撤稿㊂。
涎腺疾病

治
疗
复发性腮腺炎具有自愈性,因此;以增强 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减少发作为原则: 嘱患者多饮水; 每天按摩腺体帮助排空唾液,用淡盐水漱 口,保持口腔卫生; 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若有急性炎症表现,可用抗生素; 腮腺造影本身对复发性腮腺炎也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chronic
obstructive parotitis
病因病理
1、大多数患者由局部原因引起;
2、少数由导管结石或异物引起。
临床表现
1、 男性发病略多于女性,大多发生于中年; 2、 多为单侧受累,也可为双侧。患者常不明确起病 时间,多因腮腺反复肿胀而就诊; 3、 约半数患者肿胀与进食有关;发作次数变异较大; 有的患者腮腺肿胀与进食无明确关系; 4、 临床检查腮腺稍增大,能扪到肿大的腮腺轮廓, 中等硬度,轻微压痛。导管口轻微红肿,挤压腮腺可 从导管口流出混浊的“雪花样”或粘稠的蛋清样唾液, 有时可见粘液栓子; 5、病程较久者,可在颊粘膜下扪及粗硬、呈索条状的 腮腺导管。
治
疗
பைடு நூலகம்
治疗目的是去除结石、消除阻塞因素,尽最大可能 地保留下颌下腺这一功能器官。但当腺体功能丧失 或腺体功能不可能逆转时,则应将病灶清除。 1、保守治疗; 2、切开取石术 ; 3、腺体切除术 ; 4、其它治疗方法 : 利用休克波粉碎颌下腺腺体及导管后部结石; 采用激光碎石; 用纤维内镜或气囊进入颌下腺导管取石取得了一 定效果,但尚待积累更多的经验。
涎腺疾病
Diseases of salivary glands
教学安排
口腔医学中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口腔医学中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唾液腺疾病是指影响唾液腺功能或结构的各种疾病,包括感染、肿瘤、结石等。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唾液腺疾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口腔医学中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
一、唾液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伤、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常用于唾液腺疾病的初步筛查和定性诊断。
超声可明确唾液腺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于肿瘤、囊肿、结石等病变的初步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2. 口腔摄影:口腔摄影是通过摄影技术直接观察唾液腺的表面形态和颜色变化,对于唾液腺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口腔摄影可通过照片对比分析,观察唾液腺表面的异常病理变化,如溃疡、肿块等。
3. X线摄影:X线摄影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唾液腺疾病的检测和定性诊断有重要作用。
常用的X线摄影方法包括普通放射线摄影和计算机断层摄影(CT)。
4. 核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创伤、无辐射的高分辨率影像技术,对于唾液腺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唾液腺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对于肿瘤的定性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不同类型的唾液腺疾病在影像学上有各自特征性的表现,下面将介绍常见的几种唾液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1. 唾液腺肿瘤:唾液腺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腺瘤、腺癌等。
超声检查可见肿瘤呈团块状或结节状,边界清晰,常有血流信号。
CT和MRI可进一步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和有无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
2. 唾液腺囊肿:囊肿是由于唾液腺导管阻塞或损伤引起的腺泡扩张而形成的。
超声检查可见囊肿呈无回声或低回声区,边界清晰,常伴有点状或线状强回声。
CT和MRI可显示囊肿的大小、形态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 唾液腺结石:结石的形成是由于唾液中的钙盐过饱和而沉积在唾液腺导管内。
超声检查可见结石呈强回声,常伴有声影和后方未影。
涎腺超声操作流程

涎腺超声操作流程涎腺超声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用于检测涎腺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将介绍涎腺超声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1. 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病史,了解涎腺相关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2. 准备好超声仪器和相应的探头,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3.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检查环境,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二、操作流程1. 患者取仰卧位,将头稍微后仰,以使涎腺更容易检查。
2. 首先进行外观检查,包括观察面部、颈部和下颌区域的肿胀、红斑或其他异常。
3. 使用超声凝胶涂抹在探头上,然后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涎腺检查区域上。
4. 开始进行B超模式的超声检查,通过探头的移动和调整,观察涎腺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5. 在观察涎腺的同时,可以通过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来获取更清晰的图像。
6. 注意观察涎腺的血流情况,可以利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来评估涎腺的血液供应情况。
7. 若需要评估涎腺的功能,可以进行涎腺刺激试验,如口服柠檬酸试验或咀嚼口香糖试验,观察涎腺的反应和分泌情况。
8. 完成检查后,将超声凝胶清洗干净,整理好设备和记录。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2. 操作时要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针对不同的涎腺部位进行检查时,要了解各个涎腺的解剖位置和特点,调整探头的角度和位置。
4. 涎腺超声是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不会对患者造成疼痛或不适,但操作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压迫患者的涎腺区域。
5.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对涎腺超声图像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涎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涎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
通过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准确的解读结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涎腺状况,为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涎腺超声操作流程的了解和认识。
IgG4相关唾液腺炎临床诊疗特点

IgG4相关唾液腺炎临床诊疗特点王知俊;俞创奇;郑凌艳;浦益萍;谢李松;石欢【摘要】目的:探讨IgG4相关唾液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相关唾液腺炎患者临床检查、血清学、病理学和B超检查资料,并观察随访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疗效.结果:10例IgG4相关唾液腺炎患者均表现为双侧唾液腺持续、对称、无痛性肿大,血清IgG4浓度异常升高,可伴有腺体IgG4+浆细胞浸润合并组织纤维化或硬化;自身抗体均为阴性;B超表现腺体常呈蜂窝状弥漫性病变;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口服治疗,短期疗效明显.结论:IgG4相关唾液腺炎有其特有的临床表现,应注意与舍格伦综合征(简称SS)和唾液腺肿瘤相鉴别,短期内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期刊名称】《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23)006【总页数】6页(P432-437)【关键词】IgG4;IgG4相关疾病;唾液腺炎;诊断;治疗【作者】王知俊;俞创奇;郑凌艳;浦益萍;谢李松;石欢【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1.72IgG4相关疾病是一类新近被认识的与IgG4+淋巴浆细胞密切相关的慢性系统性疾病,以病变组织弥漫性肿大、密集的淋巴浆细胞浸润(其中富含IgG4+浆细胞)、组织纤维化为特征,常伴有血清IgG4浓度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闭合性腹外伤术后、骨盆骨折外 固定术后;右腮腺区肿大
闭合性腹外伤术后、骨盆骨折外 固定术后;右腮腺区肿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闭合性腹外伤术后、骨盆骨折外 固定术后;右腮腺区肿大
宫颈Ca放疗后
宫颈Ca放疗后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儿童青少年多发,亦可见于无抵抗力的成年人 接触后2-3周发病 自限性疾病,一般7-10天消退,抗生素治疗无效。 患者为传染源(直接接触、飞沫、唾液) 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多见。
涎腺炎症超声诊断
丁苇
涎腺炎症
急性炎性
慢性炎性 流行性腮腺炎
涎石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颌下腺炎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硬化性涎腺炎
复发性 阻塞性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临床少见。 常 继 发 于 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胃肠道大手术等原因
造成大量体液丧失、脓毒血症、长期高热、脱水等。 这些原因造成全身及腮腺局部抵抗力极度低下,口腔 内致病菌逆行感染至腮腺而发病。 外伤或邻近组织感染。 慢性腮腺炎急性发作。
常为单侧发病,发病腮腺部位肿胀、疼痛,挤压时可见腮腺导管 开口处有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伴有局部皮肤的蜂窝织炎。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声像表现:
1.腺体增大,早期回声增强,后期回声强弱不均,包膜模糊(注意与 健侧对比)。 2.内部可出现边界不清,回声极不均匀的片状低-无回声区(脓肿)。 3.腮腺导管扩张。 4.腮腺内基周边淋巴结肿大。 5.血流信号增加。 6.由于腮腺腺叶之间有纤维间隔,故超声可见腮腺呈蜂窝状改变。 7.探头加压有压痛。
二、流行性腮腺炎
病原体:
腮腺炎病毒。
病理:
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导管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 淋巴细胞浸润,间质水肿。
二、流行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有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畏寒、头痛、咽痛,腮腺肿痛最具特
征性。 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
临床表现:
1.发热,呼吸急促。 2.颌下腺肿大,质稍硬。 3.颌下腺区疼痛、压痛,导管口发红,有脓性分泌物排出。 4.导管阻塞时,颌下腺肿大胀痛,尤其在进酸性饮食后更明显,但食 后逐渐缓解,是急性颌下腺炎出现的症状。
声像表现:
1.颌下腺肿大,形态饱满(注意对比),回声增强/减弱/不均。 2.可有导管扩张及导管内结石。 3.血流信号较对侧增加。
慢性硬化性涎腺炎:
主要发生于颌下腺,腮腺少见 多见于中老年人。 男多于女。 由于唾液内电解质异常引起。 初期症状较轻,后期表现为腺体肿大,变硬,触痛。
声像改变:
1.早期仅表现为腺体回声局灶性或弥漫性轻度不均。 2.随病情进展,腺体回声粗糙不均,常可见扩张的导管,导管壁增厚、粗 糙,腺体内或导管内常可见弧形强回声伴声影(为结石)。 3.晚期:腺体较硬,腺体弥漫性回声增粗、增强、不均,可见较多条状强 回声,使得腺体回声呈“地图状”或“花斑状”。 4.耳周及颈部颌下淋巴结肿大,皮质明显厚,皮髓质分界欠清,血流信号 较丰富。 5.CDFI:早、中期血流信号丰富,晚期血流信号减少甚至消失。
涎腺炎症
急性炎性
慢性炎性 流行性腮腺炎
涎石症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急性颌下腺炎
慢性化脓性腮腺炎 慢性硬化性涎腺炎
复发性 阻塞性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多因先天结构异常或免疫缺陷导致反复感染。 超声表现:可与急性化脓性腮腺炎相似;可伴有导管扩张、积气、结石。
慢性梗阻性腮腺炎:
又称腮腺管炎,常见诱因为导管口粘膜损伤瘢痕形成导致狭窄,或导管 结石/异物梗阻。 超声表现:导管扩张;导管壁增厚;导管内结石;腮腺回声欠均匀。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致病菌:
金葡菌、链球菌、G-菌感染所致。
病理:
1.大体:涎腺肿大、充血,剖面可见大小不等的脓腔。 2.镜下:导管上皮肿胀,管腔狭窄,分泌物内的物质堵塞腺导管, 导致炎症周围肿胀,炎症早期导管上皮被破坏。炎症过程中常伴 有腺泡的丧失及微小脓肿的形成。
一、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临床表现:
时患侧腺体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可逐渐减轻、消退。)
三、涎石病
声像表现:
1.腺体单发或多发强回声,伴声影,伴腺体导管扩张。 2.腺体回声欠均匀,扩张导管内可见点状或絮状回声移动。 3.可伴腺体肿大。 4.若反复诱发炎症,可致腺体萎缩并回声紊乱。
四、急性颌下腺炎
因导管的阻塞或狭窄,细菌逆行感染而导致颌下腺炎症。 常与涎石病并发。 也可因其他异物如骨片、麦芒等进入导管所致。 中青年人常见。
三、涎石病
涎石病是指发生在涎腺腺体及其导管中的钙化性 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颌下腺常见(85%),腮腺次之。 涎石常使唾液排出受阻,造成腺体急性或反复发作的炎症。 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多见。 男性多于女性。
三、涎石病
临床表现:
小的结石症状不明显。 大的结石阻塞导管影响唾液排出时,则出现阻塞性症状(进食
咀嚼时疼痛加剧。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始终无脓性分泌物溢出。
二、流行性腮腺炎
声像表现:
1.腺体增大,形态饱满,包膜隆起,回声增强/减弱/不均。 2.由于腮腺腺叶之间有纤维间隔,故超声可见腮腺呈蜂窝状改变。 3.腮腺内及周边淋巴结可见肿大。 4.腮腺内血流信号增加。 5.探头加压有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