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发育疗法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PNF技术
• 利用了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
和促进相应肌肉收缩的锻炼方法; • 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并
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
式; • 强调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 活动,增强了关节的运动性,稳定性,控制能力以及如 何完成一复合动作的技巧。
一、概 述
• 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 夫karel bobath根据英国神经学家jacrson 的“运动发育控制理论”,经过多年的康 复治疗实践提出来的评定和治疗小儿脑瘫 以及成人偏瘫的方法 • 这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中治疗神经系统 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 动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Rood技术
• 主张适当的感觉刺激是保持正常肌张力的基本条件, 并可诱发所需要的肌肉反应 • 正确的感觉输入是产生正确运动反应的必要条件,有 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反射性的诱发肌肉活动 • 感觉性运动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 强调多种感觉刺激技术相结合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③ 动作控制需要考虑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 动作本身也遵循力学定律,并相互影响
• 治疗的对象
– 以神经系统作为重点对象,按照个体发育的正常顺序,
通过对外周的刺激,抑制异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运动模 式,引出并促进正常的反射和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 治疗的方法
– 治疗中都侧重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 等,强调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的控制及协 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Bobath 技术的理论基础
1.传统Bobath技术的理论基础
(1)正常基本姿势 (2)正常运动模式
(3)运动感觉的学习
2.现代Bobath技术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即新的运动控制模型
(2)神经、肌肉可塑性
(3)中枢性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 (4)正常的相反神经支配机制
传统Bobath(1970-1991年)
• 典型代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 PNF技术等
1.反射运动控制学说 (reflex model of motor control )
• 该学说由Charles Sherrington提出,强调反射是一切运动的 基础,神经系统通过整合一连串的反射来协调复杂的动作 • 控制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Rood技术
• 主要应用促进技术和抑制技术 • 促进技术通过对皮肤、本体感觉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 包括:触觉刺激、温度刺激、挤压关节、快速地牵伸肌肉 、轻叩及特殊感觉刺激来促进肌肉的活动
• 抑制技术主要利用对挤压关节、肌腱附着点的加压、持续
的牵张及温刺激等达到降低肌张力,抑制痉挛的目的
周边感觉刺激 反射弧
反馈控制以修正动作
2.层次运动控制理论 (hierarchical control theory)
上位水平
中位水平
下位水平
3.系统运动控制学说 (systems theory of motor control)
该学说由Bernsten提出,其主要观点是
① 动作控制要以完成动作功能为目标 ② 确认身体其他系统对动作控制的影响
定 义 目 标 途 径 特 点
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达到提高患者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功能。 ①维持正常姿势控制 ②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 ③控制痉挛 ①遵循人体发育规律 指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 节点的控制技术 ②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张力和平衡 反应,增加运动功能 ③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节 ①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 ②利用基本反射模式 注重正确的运动感觉,利用和建立翻正反 射、平衡反射和保护性伸展反射提高 姿势控制 ③按照运动发育顺序 基于人体正常运动发育过程,由头到脚, 由近端到远端的治疗顺序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PNF技术
• 利用运动觉、姿势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促 进相应肌肉收缩; • 利用牵张、关节压缩、牵引和施加阻力等本体感觉刺激和 应用螺旋、对角线型的运动模式,并主张通过手的接触、
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促进功能恢复。
一、概述 二、基本技术及操作方法 三、基本的治疗观点 四、临床应用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Bobath技术
• 早期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 • 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异常 的肌张力,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 • 反对使用不正常的反射来诱发动作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Brunnstrom技术
• 主张早期充分利用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共同 运动等各种方法诱发出运动反应 • 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最终脱离异常运动模式逐渐向正常、功能性运 动模式过渡
源自文库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Brunnstrom技术
• 弛缓期通过对健侧肢体施加阻力引出患侧肢体的联合反 应或共同运动及利用本体感觉刺激和局部皮肤刺激,促 进较弱的肌肉收缩 • 出现痉挛后再用抑制共同运动的模式如利用紧张性迷路
反射及紧张性颈反射等抑制性技术来抑制痉挛,促进随
意运动,最后将正常运动模式与ADL结合
• 治疗的顺序
– 从头至尾
– 从近端至远端 – 强调先作等长练习,后作等张练习 – 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再练习向心性控制 – 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 治疗的目的
– 都是把治疗与日常生活活动(ADL)结合起来,
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
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在脑 卒中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疗法 PNF技术
•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
– 应用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来改善脑损 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又称 神经发育学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或易 化技术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Bobath技术
• 通过对身体关键点的手法操作、反射性抑制、促进姿势反 射及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等基本手技,达到控制 运动障碍,促进功能性活动 • 现代Bobath技术发展及更新为:影响张力性姿势(tonic influenced posture,TIP)、诱导姿势模式及活动性负重、 改善核心稳定及任务解决型方法等治疗技术
• 利用了运动觉,姿势感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
和促进相应肌肉收缩的锻炼方法; • 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对角线主动、被动、抗阻力运动,并
主张通过手的接触、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
式; • 强调多关节、多肌群参与的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 活动,增强了关节的运动性,稳定性,控制能力以及如 何完成一复合动作的技巧。
一、概 述
• 是由英国物理治疗师berta bobath和她的丈 夫karel bobath根据英国神经学家jacrson 的“运动发育控制理论”,经过多年的康 复治疗实践提出来的评定和治疗小儿脑瘫 以及成人偏瘫的方法 • 这一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中治疗神经系统 疾患,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起的运 动障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Rood技术
• 主张适当的感觉刺激是保持正常肌张力的基本条件, 并可诱发所需要的肌肉反应 • 正确的感觉输入是产生正确运动反应的必要条件,有 控制的感觉输入可以反射性的诱发肌肉活动 • 感觉性运动控制是建立在发育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 • 强调多种感觉刺激技术相结合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③ 动作控制需要考虑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
④ 动作本身也遵循力学定律,并相互影响
• 治疗的对象
– 以神经系统作为重点对象,按照个体发育的正常顺序,
通过对外周的刺激,抑制异常的病理反射和病理运动模 式,引出并促进正常的反射和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
• 治疗的方法
– 治疗中都侧重应用多种感觉刺激,包括躯体、语言、视觉 等,强调重复强化训练对动作的掌握、运动的控制及协 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Bobath 技术的理论基础
1.传统Bobath技术的理论基础
(1)正常基本姿势 (2)正常运动模式
(3)运动感觉的学习
2.现代Bobath技术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即新的运动控制模型
(2)神经、肌肉可塑性
(3)中枢性姿势控制与运动控制 (4)正常的相反神经支配机制
传统Bobath(1970-1991年)
• 典型代表: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Rood技术、 PNF技术等
1.反射运动控制学说 (reflex model of motor control )
• 该学说由Charles Sherrington提出,强调反射是一切运动的 基础,神经系统通过整合一连串的反射来协调复杂的动作 • 控制运动的主要因素有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Rood技术
• 主要应用促进技术和抑制技术 • 促进技术通过对皮肤、本体感觉等刺激来诱发肌肉反应 包括:触觉刺激、温度刺激、挤压关节、快速地牵伸肌肉 、轻叩及特殊感觉刺激来促进肌肉的活动
• 抑制技术主要利用对挤压关节、肌腱附着点的加压、持续
的牵张及温刺激等达到降低肌张力,抑制痉挛的目的
周边感觉刺激 反射弧
反馈控制以修正动作
2.层次运动控制理论 (hierarchical control theory)
上位水平
中位水平
下位水平
3.系统运动控制学说 (systems theory of motor control)
该学说由Bernsten提出,其主要观点是
① 动作控制要以完成动作功能为目标 ② 确认身体其他系统对动作控制的影响
定 义 目 标 途 径 特 点
通过抑制不正常的姿势达到提高患者日常 生活活动能力。 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强运动 功能。 ①维持正常姿势控制 ②抑制异常病理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 ③控制痉挛 ①遵循人体发育规律 指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训练方法,特别是关 节点的控制技术 ②利用各种反射促进或抑制肌张力和平衡 反应,增加运动功能 ③采用感觉刺激帮助肌张力的调节 ①利用反射性抑制模式 ②利用基本反射模式 注重正确的运动感觉,利用和建立翻正反 射、平衡反射和保护性伸展反射提高 姿势控制 ③按照运动发育顺序 基于人体正常运动发育过程,由头到脚, 由近端到远端的治疗顺序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PNF技术
• 利用运动觉、姿势觉等刺激,增强有关神经肌肉反应,促 进相应肌肉收缩; • 利用牵张、关节压缩、牵引和施加阻力等本体感觉刺激和 应用螺旋、对角线型的运动模式,并主张通过手的接触、
语言口令,视觉引导来影响运动模式,促进功能恢复。
一、概述 二、基本技术及操作方法 三、基本的治疗观点 四、临床应用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Bobath技术
• 早期抑制不正常的姿势、病理反射或异常运动模式 • 利用正常的自发性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来调节异常 的肌张力,尽可能诱发正常运动,达到提高患者日 常生活活动能力 • 反对使用不正常的反射来诱发动作
1. 在治疗观念上的差异
– Brunnstrom技术
• 主张早期充分利用姿势反射、联合反应、共同 运动等各种方法诱发出运动反应 • 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 最终脱离异常运动模式逐渐向正常、功能性运 动模式过渡
源自文库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Brunnstrom技术
• 弛缓期通过对健侧肢体施加阻力引出患侧肢体的联合反 应或共同运动及利用本体感觉刺激和局部皮肤刺激,促 进较弱的肌肉收缩 • 出现痉挛后再用抑制共同运动的模式如利用紧张性迷路
反射及紧张性颈反射等抑制性技术来抑制痉挛,促进随
意运动,最后将正常运动模式与ADL结合
• 治疗的顺序
– 从头至尾
– 从近端至远端 – 强调先作等长练习,后作等张练习 – 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再练习向心性控制 – 先掌握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掌握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 治疗的目的
– 都是把治疗与日常生活活动(ADL)结合起来,
在治疗环境中学习动作,在实际环境中使用已经
掌握的动作并进一步发展技巧性动作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在脑 卒中康复治疗中的运用
内 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Bobath技术 Brunnstrom技术 Rood疗法 PNF技术
• 神经肌肉促通技术
– 应用神经生理学、神经发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来改善脑损 伤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康复治疗技术与方法,又称 神经发育学疗法(Neurodevelopment Treatment,NDT)或易 化技术
2. 基本技术的不同
– Bobath技术
• 通过对身体关键点的手法操作、反射性抑制、促进姿势反 射及刺激固有感受器和体表感受器等基本手技,达到控制 运动障碍,促进功能性活动 • 现代Bobath技术发展及更新为:影响张力性姿势(tonic influenced posture,TIP)、诱导姿势模式及活动性负重、 改善核心稳定及任务解决型方法等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