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区域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教案

幼儿园中班区域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区域活动1.1 区域活动的定义区域活动是指在幼儿园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和发展空间的一种教育方式。

1.2 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区域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有利于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第二章:设置合适的区域活动2.1 活动区域的设置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兴趣,可以设置角色区、建构区、艺术区、阅读区等活动区域。

2.2 活动材料的选择活动材料应具有教育性、操作性、探索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第三章: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3.1 活动前的准备活动前,教师应与幼儿一起讨论活动规则和注意事项,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3.2 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教师应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适时给予适当的指导,促进幼儿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发展。

第四章:区域活动的评价与反思4.1 活动评价的目的通过对区域活动的评价,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

4.2 活动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观察记录、幼儿作品展示、幼儿访谈等方式进行活动评价。

第五章:区域活动案例分享5.1 案例一:角色区活动——“娃娃家”介绍一个角色区活动的案例,让幼儿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发展社交能力和创造力。

5.2 案例二:建构区活动——“搭建城堡”分享一个建构区活动的案例,让幼儿通过搭建活动,发展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5.3 案例三:艺术区活动——“手指画”介绍一个艺术区活动的案例,让幼儿通过手指画活动,发展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

5.4 案例四:阅读区活动——“故事分享”分享一个阅读区活动的案例,让幼儿通过分享故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兴趣。

5.5 案例五:综合区域活动——“春天来了”介绍一个综合区域活动的案例,让幼儿通过不同活动,了解春天的特征,发展观察力和创造力。

第六章:区域活动的安全与卫生6.1 安全注意事项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应确保活动环境安全,避免使用有潜在危险的材料,并教育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1.1认识区域

1.1认识区域

二、深入探究,总结规律 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青藏高原)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空气稀薄
地势高 气温低
太阳辐射强
冰川冻土广布 高寒农牧业 河谷地带
人口、城市、农业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
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读漫画“把云留住”,完成6~7题。 6.与该漫画主题最贴切的环境问题是( C ) A.土地盐碱化 B.大气污染 C.森林破坏 D.温室效应 7.此图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的 ( A)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同一性
8.我国“十一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 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 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 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 类主体功能区。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 ) B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阶段性 9.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的是 (B ) A.黄淮海平原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长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10.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建设了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工程,这体现了区域的 ( ) C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
区位优势
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 临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接近亚洲与大 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要道。 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资源优势 政策优势
归纳总结: 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2、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植被、水文、土壤、 矿产资源等 3、人文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政策、技术、工农业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劳动力、科技。

1.1认识区域2_20121019103716243

1.1认识区域2_20121019103716243
①如果不考虑地价、建筑材料等因素,建筑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其原因是。
②建同等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其原因是
解析:本题凸现了区域内部的整体性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的整体性不仅表现为自然环境具有整体性,也表现为人文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巨大的影响。
精讲点拨: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就是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区域进一步划分的基础,应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越小。我们所说的区域内具有相对一致性,并不是说内部就没有差异,只不过是求大同存小异罢了
教师精讲点拨,归纳总结:认识区域特征的实践意义
(1)整体性对于综合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开放性有利于区域合作,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迁移应用
例1.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诸多不同。不仅传统民居如此,而且现代城市的住宅楼也如此。
课题:1.1认识区域
主备:吴少梅上课时间:9月4日执教;李小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能力目标
能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区域的特征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
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难点
实例分析区域的特征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检查学案的课前预习。
(2)①因为北方地区比南方纬度高,特别是冬春季节气温比南方低,为了御寒,北方民居的墙体应严实厚重,所以建筑成本比南方高

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2)

1.1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2)
7. 兴趣和动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和动机。他们能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激发对地理学习的热情。
重点题型整理
1. 定义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区域”的基本含义,定义不同类型的区域,并解释各类区域的特征。
答案:自然区域是指由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水文等相似性所形成的区域,如青藏高原、亚马逊雨林等;经济区域是指由经济活动和文化联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区域,如欧盟、长三角等;行政区域是指由政府行政管理所划分的区域,如省份、城市等。
-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区域的基本含义”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区域的基本含义”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 教室内的多媒体投影仪和屏幕
- 学生计算机和网络连接
- 教学用地图和图表
- 教学用地球仪

1.1区域及其类型-课件

1.1区域及其类型-课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 演变为泛珠江三 角洲地区
受人类认知或发展的需要而 变化
02
探究2.区域的类型
阅读教材第5页,思考以下问题 1.区域划分的指标通常有哪些? 2.按照尺度大小、区域性质,区域分别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区域划分的指标
1.单一的指标或多重的指标 2.自然特征或人文特征
类型: 按空间尺度:大尺度区域,如大洲;中尺度区域,如省;小尺度区域, 如村
是我国主要农耕区
因素;利用不合理——荒漠化发展
植被以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 丛林为主,森林少,动植物稀少; 土壤贫瘠
影响微弱,原始状态保持完整
区域开放性
Regional openness
• 指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 各种联系。
• 现代社会,区域的开放性不断 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 广泛。
实践意义: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具体实例: 经济全球化、资源跨区域调配。
区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 区域是地球表面一定的空间范围。
• 内涵:①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②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③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④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

⑤有一定的体系构造;

⑥客观存在性;
区域的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
区域整体性
Regional integrity
• Exploration: Taking Northwest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tries to describe its regional integrity characteristics.

学习进入区域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学习进入区域小班区域活动教案

学习进入区域小班区域活动教案第一章:认识区域活动1.1 了解区域活动的概念和意义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儿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材料和同伴的一种活动形式。

区域活动能够促进儿童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和全面发展。

1.2 掌握区域活动的设置和组织方法合理规划活动区域,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兴趣,设置适宜的活动内容。

创设安全、舒适、和谐的活动环境,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区域活动。

第二章:小班幼儿特点与需求2.1 了解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3-4岁幼儿处于学前教育阶段,身心发展迅速。

小班幼儿具有好奇心强、爱探索、模仿能力强等特点。

2.2 掌握小班幼儿的需求关注小班幼儿的情感需求,提供关爱和支持。

尊重小班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满足小班幼儿的认知需求,提供适宜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第三章:小班区域活动设计与实施3.1 活动设计原则兴趣性:根据小班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活动。

适宜性: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活动。

目标性:明确活动目标,确保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连贯性。

3.2 活动实施步骤准备阶段:布置活动区域,准备活动材料。

活动阶段:引导幼儿参与活动,观察幼儿表现。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小结,反馈幼儿表现,整理活动材料。

第四章:小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4.1 活动案例介绍案例一:娃娃家案例二:建构区案例三:美工区案例四:阅读区案例五:音乐区4.2 活动案例分析分析各案例的活动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幼儿参与程度。

探讨如何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调整和优化活动设计。

第五章:区域活动中教师的角色与指导5.1 认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角色观察者:观察幼儿活动表现,了解幼儿需求。

引导者:引导幼儿参与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支持者:提供适宜的材料和环境,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5.2 掌握教师指导策略适时介入:在幼儿遇到问题时,给予适时引导和支持。

鼓励与表扬:积极肯定幼儿的进步和努力,增强幼儿自信心。

地理:11《认识区域》学案

地理:11《认识区域》学案

地理:1.1 《认识区域》学案(鲁教版必修3)【学习目标】掌握区域的含义与划分方法。

了解区域的类型及其空间尺度的划分。

掌握区域的特征,能够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课堂互动】知识点一、区域的含义自主学习1.区域:是指在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按一定的_______划分出来的。

2.区域具有一定的_______、形状、范围和______,有明确的________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对的______性,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图表导读读图1—1—2,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并解释原因。

读图1—1—3,甘肃省划分为哪几个干湿区?划分的指标是什么?合作探究区域有哪些划分的方法?知识点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是指那些要素具有______性或______性的区域。

2.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______的区域。

图表导读读图1—1—4,本图把我国作为一个空间单元,我国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合作探究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知识点三、区域的特征自主学习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______________,构成一个统一的_________ 。

2.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_______,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_______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性。

3.开放性:区域作为地球表层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_____要素之间,以及______要素和________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图表导读读图1—1—6 ,回答下列问题:1.青藏高原的两大显著特征是什么?2.说明青藏高寒区的整体性的具体表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共36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共36张ppt)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2.相同图幅下,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 比例尺越小,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 观,反之,就越具体、越详细。
区域的类型
认识区域
1. 区域的划分: 阅读课本,举例划分区域的指标有哪些?
(1)单一指标: 综合指标:
(2)自然要素: 人文要素:
热量带(积温)、干湿区 东亚文化区 (语言和宗教) 中国三大自然区(地形和气候) 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 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 (我国南方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球表层最
显著的特点之一。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 都具有联系。
认识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一)整体性
小组讨论: 以青藏高原地区为例分析说明地理环境整体 性的形成。归纳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方法.
区域的划分目的 有的区域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
A.经济发展
B.社会公平
C.环境保护
D.文化创新
4.全国主体功能区
(1)划分依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 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2)主要类型:分为优化开发区域、 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 开发区域四类。
认识区域
5.区域空间尺度
区域的类型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指 标,可以将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依据单一指标来划分,如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
划分为不同的温度带; 采用综合指标来划分,如根据语言、宗教等指标将
世界划分为东亚文化区、中东与北非文化区、欧美 文化区等。 按照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自然条件差异将 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按照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 将我国划分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1.1认识区域

1.1认识区域

第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区域【考纲要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区域的含义、特点,能够叙述出区域的类型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图”的分析,得出区域划分的不同类型,提高读图分析的能力,2.通过对“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的分析、讨论,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区域的划分及区域之间的差异的学习,形成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因地制宜对本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的观念。

【重点难点】1.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征【基础梳理】一、区域的含义1.区域的定义: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是人们在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区域特征: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3.划分区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的差异,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1.按划分标准不同,区域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按照内部分布的状况可将区域划分为区和区)。

2.均质区(又称同一区域或同质区域):是指那些要素具有性或相对性的区域。

有的地理现象呈离散型,区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如地貌类型分区、人口密度分区、文化区等。

3.功能区: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功能区由区域的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如城市经济区。

三、区域的特征1.差异性:指区域与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别。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性。

一般说来,区域等级愈高,区域内部愈复杂,同一性就小,差异性也愈大;反之,区域等级越低,则区域本身简单,区内同一性大,差异性小。

2.整体性:指地表区域内各组成成分间的内在联系即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以青藏高原为例,由于地势高,必导致空气,太阳辐射;气温,冰川冻土广布;植被且以耐的草原和高山草甸灌丛为主;动物耐且种类少。

自然环境制约着当地的工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分布等,该区以业为主,人口和城市及农业区集中于地带等。

1.1认识区域学历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1.1认识区域学历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认识区域》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时学习主题为“认识区域”,旨在通过地理学科的角度,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不同区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区域的基本概念,掌握区域的定义和分类;2. 学会通过地图和其他地理信息工具认识和描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3. 理解区域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影响因素,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挑战;4.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区域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2. 通过地图绘制和描述,评价学生掌握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能力;3.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报告,评价学生理解区域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的能力;4. 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地理信息整合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感受区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区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区域的定义和特点。

讲解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识别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地图和其他地理信息工具获取区域信息。

3.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区域特征描述的实践活动,学生根据给定的区域地图,小组合作完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并展示成果。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区域的发展案例,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和挑战,让学生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讨论,探讨区域发展的可能路径和策略,每组选派代表进行报告。

6.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和报告,指出学生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强调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区域基本概念和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程度。

1.1区域及其类型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 区域及其类型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现实中区域重新划分的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的产业活动对区域变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存在动态性的特征。

综合思维: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划分实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对区域划分的变动进行系统的解释。

区域认知:能够分析区域的相关资料,为行政区域的变动、新型经济区域的设立、特殊文化区域的存在等提供科学的解释;能够比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划分的利弊,提出较为合理的区域划分建议。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规划不同的区域划分体系;能够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时空思维,对某一现实区域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现实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域的基本含义,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难点: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教学目标】1、能够依据实力推测区域划分的标准归纳区域特征,分析某些区域特色现象的成因。

2、能够运用时空综合的观点,动态的认识区域的变化,并为区域合理划分,提供依据,3、通过探究区域的特征和区域类型划分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人力协调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可以选择两种新课导入方式,第一种是课本中主题探究活动或者是第二播放《雄安新区宣传片》,引出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1.【主题探究活动】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

根据这些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

又基于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以及三个自然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自然地区。

1.1认识区域2 教案

1.1认识区域2 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认识区域(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教学重点: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教学难点:区域的特征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区域的含义2、区域的类型,并举出均质区、功能区的实例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什么是区域?区域又有哪些类型,为进一步加深对区域的理解,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区域的特征。

教学内容一、整体性1、含义:2、举例:青藏高原的整体性从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地貌、生物、人口、城市、农业等方面分析探究:西北地区的整体性的表现3、意义:对人类利用资源、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差异性1、含义:2、表现:3、意义:有利于区域发展中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举例:新疆长绒棉基地、陕西苹果基地过渡由于各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产生了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形成区域间的联系。

体现出区域的开放性。

三、开放性1、含义:2、表现:3、意义:有利于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4、举例:经济全球化:区域间经济要素的联系活动1、读图1-1-8,说明海南岛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四面环海,交通方便,利于对外交往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利于热带水果、蔬菜的生长。

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

矿产资源丰富,为工矿业提供了条件。

3、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明确了区域的三大特征:整体性、差异性、开放性板书设计区域的特征一、整体性1、含义2、举例:青藏高原高寒二、差异性1、含义2、表现三、整体性1、含义2、表现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是学习区域的基础知识,难度小,容易理解,关键在于对知识的运用。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1.1区域及其类型(共19张ppt)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1.1区域及其类型(共19张ppt)
漫步漠河县城,有许多俄罗斯风格的建筑。漠河的北 极村是我国最北的村镇,也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倘若运气 好的话,我们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北极光奇景。
1. 结合资料及地图,说出漠河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纬度高,气温 低,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暖季短促较凉爽,降水较少且 集中于7月,秋季多早霜和冻害发生;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 丰富,自然景观资源独特秀美;土壤以棕壤为主;盛产黄 金、煤炭等矿产资源。
3. 形式区与功能区
二、区域的类型
类型
特征
3. 形式区和功能区
举例
区域内部单一的自然特
形 征或人文特征,或有限组 各种气候区、各种
式 合的几种自然特征或人 地貌区、各种行政
区 文特征而言,是一个均
区域
质性区域。
可视为一个空间系统,各

部分相互依存。它一般 城市经济区就属于 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 功能区,指的是以
2019 新湘教版
第一章 认识区域 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
自主学习
快速阅读教材P1-12,思考以下问题: 1.区域有哪些特点?双击加关注网黑狗磊抖音号:curry30hao07 2.区域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3.什么是形式区和功能区? 4.我国的自然区域有哪些划分方式? 5.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方式是什么? 6.经济区域的划分要考虑哪些因素?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分界线
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分界线
秦岭-淮河线
南方地区
二、区域的类型——文化区域
课堂小结
指导意义
活动探究2
漠河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北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地处 52°10′N ~53°33′N, 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县。漠河年平均气温 -5.5 ℃,冬季气温一般在 -40 ℃以下,最低气温达 52.3 ℃。漠河森林密布,主要树种有樟子松、落叶松、白桦、云杉等,长期作为我国重要的 林木采伐地。漠河野生动物有马鹿、驯鹿、棕熊、榛鸡、獐、狍子等,黑龙江冷水鱼更是久 负盛名。漠河的土壤以棕壤为主,还有草甸土和泥炭沼泽土分布。这里出产黄金和煤炭,采 金历史悠久。黑龙江水色深沉,两岸景色秀美。

1.1 认识区域

1.1 认识区域

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经济发展 的影响
1、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有利于对外交往;
2、以热带气候为主,终年高温,降水充沛,有利
于热带作物的生长;
3、植被茂盛,生物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经济作物;
4、矿产种类丰富,为工矿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 社会经济条件
1、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1.1 认识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含义: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 分出来的。 2、特点: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和界线,有 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 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世界政区图
世界气候类型图
世界人种分布图
3、区域的划分 (1)单一指标:热量带、干湿区
2、区位优势: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 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 3、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 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三、区域的特征
3、开放性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 与人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
案 例 分 析 : 海 南 岛
地 理 位 置
纬度位置——位于热带,隔琼州海峡与雷州半岛相望, 处在广阔的南海西北部。 海陆位置——靠近珠江三角洲,邻近港、澳,毗邻东南 亚;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海上交通 位置十分重要。
综合指标:东亚文化区、气候区
(2)自然要素:中国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方言区 4、划分区域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的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1.1认识区域

1.1认识区域

第一单元 第一节:认识区域【学习目标】⑴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⑵了解区域的分类,并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

⑶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区域的一般特征。

【自主学习】(一)区域的含义:基础知识梳理:1.概念:一定范围的 __ ,是人们在 _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_ 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 、形状、 和界线,有明确的 特征内部某些特征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3.划分可采用 指标,也可采用 指标可按 特征划分,也可按 特征划分(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 ,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思考:(1)造成甘肃省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干湿地区差异的原因是什么?(2)所有区域的边界都有明确的界线吗?(二)区域的类型:1.类型(1)均质区 概念:要素具有 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类型:包括 区域与人文区域(2)功能区 概念: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 或内在 的区域组成:区域与它所吸引或 的范围2.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 ;反之,尺度越小描述的越思考:(1)同一地区,划分的区域类型一定相同吗?(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与划分依据是什么?(三)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 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2.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 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 ___性3.开放性:区域并不 存在,而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 ,包括自然要素之间,以及自然要素和 要素之间的联系思考:(1)区域的人文环境要素能否体现区域的整体性?(试举例)(2)区域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内部有没有差异性?【当堂检测】一、选择题(A 类)2.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 )2.特征 (1)指标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3.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①热量带②干湿区③我国三大自然区④文化区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B.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C.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D.是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7.西气东输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综合性9.“南北对话”、“南南合作”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10.在青藏高原上,由于海拔高、气温低,致使动植物种类少并且具有耐寒的特性,这体现的区域特征是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层次性二、综合题(B类)读“海南岛地形及矿产资源分布”图,回答:1.海南岛的优势资源有( )(多项选择题)A.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B.较丰富的矿产和沿海大陆架的油气资源C.全国最为丰富的光照和热量资源D.独特的热带旅游资源E.丰富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2.海南岛最著名的盐场是盐场,这里有利于晒盐的自然条件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少, 也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的吸收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生产活动
பைடு நூலகம்
人口和城市
冰川冻土
动植物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 工矿业发展;旅游资源丰富。
3、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成立海南省,并确定海南岛 为经济特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海南岛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并逐步建立 起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 条件。
人口密度区、农业区、方言区
二、区域的类型
2、功能区
功能上紧密相连,内部要素有相关性或内在 的联系的区域。 划分:以区域内在联系或相关性为依据,由 区域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如:城市经济区、长江流域
判决以下区域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区域类型 均质区
功能区
概念
划分
举例
指那些要素 具有相似性 或相对一致 性
第一节:认识区域
说一说: 如果你到了外地,你怎样告诉别人你
的家乡在哪?
考纲要求
区域的含义,了解结合区域的概念和区域 具有的一般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 二、区域的类型 三、区域的特征
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对比关系
一定的指标(要素)
干湿区
区域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
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 划分出来的。

境(
西总
北 地 区
体干 特旱 征

气候特征: 干旱,降水稀少 水文特征:河流不发育,多内流河、湖 地貌特征:物多理风风蚀化地和貌风力作用明显, 植被特征: 植被稀少,耐旱 土壤特征: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对人类利用 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 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 异性。
实践意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促进问区题内域:部发区不域展存之。在间差存异在性差,异对性吗,?区域
1、我从国北南到方南北,方居传民统的民屋居顶的坡差度异逐的渐原增因大 我国的降水量从北到南逐渐增加,
以经济的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可把我国划分 为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4、划分区域的目的:
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以区域内部物质内容为指标。
均2、质功自然能区区::
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 均质人文区: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 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实践意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
概念 影响因素
表现
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体性与 差“世异经界性济经共全济生球存共化在存”两的是个结区明果域显开的放趋性势的:最好体现 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是经济全球化
2、特点:
(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界线 (2)有问明题确:的区区域位都特有征明确的界线吗? (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
(知识窗)
3、区域的划分
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 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
综合地形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划分成三大 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 高寒区。
2、区域的空间尺 度越大,描述的区 域特点就越宏观, 反之,就越具体、 越详细。
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 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的 北方方言区;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相对 独立和封闭,形成众多方言区。
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
以某一自然 要素或人文 要素的相似 性划分
地形区、干 湿区、温度 带、 方言区
指那些功能上 紧密相连,具 有某些方面的 相关性或内在 联系的区域
由区域的中 心与它所吸 引或辐射的 范围组成
城市经济区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功能区
珠江三角洲
均质区
均质区
区域的空间尺度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高寒农牧业
河谷地带
广 布 少而耐寒
荒漠、草原

土壤发育差
高寒动物
多冰川、西北

属内流区,东南
多高山—— 不利交通
高、寒
多大江大河源 头
高 寒
气温低、无霜 期短、光照强
喜温凉作

物生长
高寒牧业
河谷农业、 居民区
干旱
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遥远,加上高大 山脉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 少,气候干燥,形成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 候;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戈壁为主,草原 主要分布在绿洲和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 低;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雪融水补给为 主,湖泊多为咸水湖;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人口稀少,人口、城市、工农业生产活动 主要分布在绿洲和交通线路上。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海南岛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
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
区位条件 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
有利于对外交往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资源条件
热带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 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并向 北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
山地、丘陵为主,海岸平原较窄
适宜发展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种植受限
这样做是为了排水。
2、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 南方民居墙体轻薄 北方地区尤其在冬春季节,气温比
南方低,风沙比南方大,墙体严实厚 重,利于防风保暖。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中西部:
能源、原材料、矿产、特色 金属、廉价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文教、 资源密集型产业等
三、区域的特征
活动: 以海南岛为例,探讨海岛开发的措施
纬度位置
1、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低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陆上国土与海上 国土的结合部位
相对位置
近傍港澳及东南亚,遥望台湾, 内靠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 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
交通位置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与印度洋, 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