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发展历程,从这一发展历程中人类逐步认识到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人类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人类生存面临困境。人类要走出所面临的困境,社会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摆正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必须尊重和掌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此,人类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危机;可持续发展
人类自从脱离单纯的动物状态过渡到人类的生活时期起,就开始存在着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和统一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这体现在大自然是孕育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自然,然而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变自然的能力也加强了,大自然到处都留下了人类的印记。另一方面,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会不断的改变自然界的自然状态,自然界又自然的否定这种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就是这种否定与反否定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就会很容易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就会造成很多的自然灾难。在当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压力下,人与自然这对矛盾有更加明显地凸显出来了,这迫使人类不得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历程,在正确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人类形成的初期,对大自然是恐惧的,整个自然界充满了危险。这一时期人类只能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在旧石器时代,大自然是人类得以生存的直接生活资料来源[1]。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在强大的自然面前,人类畏惧自然,进而崇拜自然的伟大力量。例如古代巴比伦人相信自然界具有精灵般的力量, 相信人类命运受制于天上的星宿; 古埃及人总把星座和他们神话中的神话中的神
视为一体; 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渗透或充满着心灵”; 古代中国人则相信“天人合一”,并心存对天( 即自然) 的敬畏之情[2]。
然而尽管生产力低下,但原始人类控制环境的手段已经出露端倪。拙朴的石器工具是人类第一项重要创造,它标志着人类第一次把一种自然物变成为我之物;人工取火使人类第一次支配一种自然力,增强了人类的生存能力;原始牧业与原始农业的开始,使人类摆脱了朝不保夕的生活困境,不仅导致了定居生活的开始与村落的产生,也造成了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日益多样化。不过此时的人类还数以“自然界中的人”,他们主要通过顺应自然求得生存,他们用以对付自然的手段,如石器、木棒、弓箭等,是从自然界本身获得的,是利用自然对付自然本身。在盲目而威严的自然力面前,那时的人力是微不足道的。也正是因为这,人类对自然产生敬畏之情,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的状态。
二、人与自然的对立
随着人类活动的发展,人类的生产力也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为了社会经济的
发展,利用已经掌握的各种技术,开始大量的开发、以至掠夺自然资源,使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失调,资源与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有了飞速的发展,带来的则是资源的危机、环境的恶化。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说“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子人杰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3]。正如恩格斯所预料的那样,人类社会出现了严峻的环境问题。下面来介绍几个严峻的世界环境问题:
1.臭氧层破坏与温室效应
全球臭氧层严重耗损和温室效应的加剧已构成极大的威胁,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自从60年前氟利昂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冰箱、空调、绝热材料等领域后,对臭氧层开始造成严重破坏。1979年至1988年间,全球臭氧层减少约5%,造成皮肤癌增多、传染病传播加快、海洋食物链遭到破坏、建筑材料寿命从20年减少到8年等等。“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升温。从工业革命初期到1982年。地球的二氧化碳浓度由280PPM上升到390PPM,病仍以每年1.8PPM 的速度增加。二氧化碳和其他激增气体使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050年,全球气温将比1990年上升1℃,到21世纪末大约上升3℃。到那时人类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两极冰川融化将是海平面上升数米,许多人口密集的沿海城市将被淹没。而于气候变暖的影响,珠穆朗玛峰的顶峰下降了1.3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全球变暖这个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好,那么我们的最高峰时不是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消失。
2.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
据估计,全世界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有可能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1993年,在全世界捕捞的1.01亿吨鱼中,有77.7%来自海洋。当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
3.酸雨问题
现在"酸雨"一词已用来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欧洲是世界上一大酸雨区,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也是一大酸雨区。亚洲的酸雨主要集中在东亚,其中中国南方是酸雨最严重的地区,成为世界上又一大酸雨区。由于欧洲地区土壤缓冲酸性物质的能力弱,酸雨使欧洲30%的林区因酸雨的影响而退化。在北欧,由于土壤自然酸度高,水体和土壤酸化都特别严重,有些湖泊的酸化导致鱼类灭绝。美国国家地表水调查数据显示,酸雨造成了75%的湖泊和大约一半的河流酸化。加拿大政府估计,加拿大43%的土地(主要在东部)对酸雨高度敏感,有14000个湖泊是酸性的。水体酸化会改变水生生态,而土壤酸化会使土壤贫瘠化,导致陆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4.人口问题
世界人口经历了100万年时间,到1830年达到10亿。从1830年到1930年,世界人口翻了一番,达到20亿,这期间用了100年。到1960年,世界人口增加到30亿,这期间仅用了30年。15年后,世界人口又增加10亿,达到40亿(1975年)。从1975年到1987年,世界人口由40亿增加到50亿,到1990年世界人口达到53亿,预计到2000年将突破60亿。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非常惊人。那么人口增长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呢?首先会导致粮食紧缺。因为全世界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在这些有限的土地上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必然会造成粮食紧缺。人类为了生存就会冲破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地破坏自然环境和掠夺性开发自然资源。为了获得食物,人类毁林毁草,开荒种地,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从而导致森林破坏,草原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野生动植物灭绝、自然景观破坏等生态问题。其次会导致住房紧缺。“房荒”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重大问题,解决住房问题,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是各国政府面临的最棘手的事情。目前发达国家“房荒”现象有所好转,但在住房占有上产生了两极分化,发展中国家“房荒”依然严重。据联合国1987年3月公布的统计资料,全世界有10亿多人没有住房或居住环境质量很差。为此联合国宣布1987年为“国际住房年”,以后每年10月第一周的星期一为“世界住房日”。人们在不断改善住房条件的过程中会带来环境污染,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居民健康。第三、会造成淡水紧张,生活垃圾增多。此外,还会带来交通问题、安全问题等等。
这四个方面只是世界环境问题中的一部分,从中也可以认识到问题的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