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重力式桥墩刚性扩大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重力式桥墩刚性扩大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基础工程设计题目重力式桥墩刚性扩大基础设计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日期 2011 年6 月 26 日《基础工程课程设计》评语指导教师(签名):2011年 6 月 30 日目录:一、设计资料 (4)二、拟定刚性扩大基础尺寸 (4)2.1确定基础埋置深度2.2基础的尺寸拟定三、桥墩荷载计算 (5)3.1上部构造恒载反力、桥墩、墩帽自重及浮力等。

3.2汽车和人群荷载计算3.3汽车制动力:3.4风荷载计算四、地基压应力计算 (9)五、持力层承载力验算 (10)5.1基底应力计5.2持力层承载力验算5.3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六、基底偏心距验算 (10)6.1恒载作用时6.2由合力偏心距七、基础稳定性验算 (11)7.1倾覆稳定性验算7.2.滑动稳定性验算八、沉降计算 (11)九、参考文献 (12)一、设计资料1. 某一级公路桥梁,上部结构为35 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计算跨径l=33.98 m),桥面宽度为净10(三车道)+2×1.5 m,弧形滑动支座,摩擦系数μ=0.2。

2. 设计荷载: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 5 kN/m2。

3. 桥址处河流最高水位为116.66 m,最低水位为112.8 m,通航水位为115.33 m。

=0.83 kN/m2。

4. 横向基本风压W5. 材料:墩帽混凝土30#,容重γ=25 kN/m3;墩身混凝土20#,容重γ=24 kN/m3。

6.每跨上部结构自重6000 kN(中心荷载)。

7. 地基情况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表1。

表1 地基土层分布及计算指标名称厚度/m 容重/kN/m3孔隙比含水量/% 液限/% 塑限/% 压缩模量/MPa黏土 6.0 20.2 0.651 22.0 34.3 16.1 16.5亚黏土 3.0 18.3 0.978 33.1 36.0 19.8 7.5强风化岩 6.0 22.5 ————358. 冲刷线:最大冲刷线和一般冲刷线就是现有的地面线,标高为112.00 m。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重力式桥墩)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重力式桥墩)

第一章 设计概况一、 线路、水文及地质情况线路为Ⅰ级铁路,单线,直线,平坡。

基地地质粘土,液性指数0.13,孔隙比0.69基本承载力400kPa ,土的容重19.5kN/m ³。

水文、气象:无流水、无冰冻。

二、 设计活载及建筑材料设计活载为中—活载,且乘以荷载系数1.3。

图1—1 中—活载图示墩帽采用标号C30,钢筋混凝土,托盘及缩颈以下40cm 墩身采用C30号混凝土,墩身及基础采用C20号混凝土。

三、 桥梁跨度、样式及主要尺寸跨度24m 单线铁路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

梁全长24.6m ,梁缝0.1m ,梁高2.1m ,支座铰中心至支撑垫石顶面为0.325m ,轨底至梁底2.6m ,轨底至支撑垫石顶高度3.0m ,垫石高度为0.2m ,支座底板尺寸为0.50.5m m ⨯,支座全高0.4m ,每孔梁重1568kN 。

桥上设双侧人行道及栏杆。

四、 桥墩形式及尺寸顶帽及托盘尺寸见附图一。

墩身及基础尺寸见附图二。

各部分尺寸确定依 据及最终取值如下: (1) 墩帽厚度墩帽直接支撑桥跨结构承受较大的支座反力,为了把支座反力均匀地传递给墩身,铁路规范规定,墩帽的厚度不小于40cm ,并应采用不低于C30的混凝土,一般要设置钢筋。

依据以上规范规定,设置墩帽厚度为40cm ,采用C30混凝土,并设置钢筋。

(2) 墩帽平面尺寸○1当相邻跨度相等时,相邻支座间的顺桥方向中心距离为 02f e e a =+≥a —梁支座底板纵向尺寸e —梁端至支座中心线的距离(0.3e m =)0e —为相邻两梁之间应留的缝隙(00.1e m =)支座底板尺寸给定0.50.5m m ⨯,经过验算:00.520.7a m e e m =≤+=满足规范要求。

○2为了提高局部承压力,并考虑施工误差及预留锚栓孔的要求,支撑垫石边缘至支座底板边缘应保持一定的距离b ,其值为15~20cm 。

依据以上规范规定,取b=20cm 。

桥墩与基础课程设计

桥墩与基础课程设计

桥墩与基础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理,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桥墩与基础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工程中的问题,提高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工程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介绍桥墩与基础的定义、功能和分类,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地位。

2.桥墩与基础的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桥墩与基础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桥墩与基础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法。

3.桥墩与基础的设计原理:阐述桥墩与基础的设计原理,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桥墩与基础类型,并能够进行基本的设计计算。

4.桥墩与基础的工程应用: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桥墩与基础的基本概念、类型和设计原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了解桥墩与基础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学生进行桥墩与基础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桥墩与基础的构造和性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桥墩与基础的设计问题和工程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桥梁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桥墩与基础的构造和工程应用。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就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与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

3、上部构造注:冲击系数为1+μ=1、34、水文地质资料(a) (1)土层天然容重(kN /m3)桩侧摩阻力(kPa)液性指数孔隙比中砂20、5 60粘性土19、5 65 0、4 0、8中砂厚度(m)(1) (2) (3) (4) (5) (6) 3、0 4、0 4、5 5、0 5、5 6、0(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

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

5、主要材料(1)盖梁与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3)主筋采用335HRB级钢筋;箍筋采用235R级钢筋。

《桥墩构造》公开课教学设计

《桥墩构造》公开课教学设计
(3)柱式和桩柱式桥墩
优点:减轻自重、节约圬工材料、施工方便、外形轻巧美观
适用情况:广泛采用,特别适用于桥宽较大的桥梁和立交桥
(4)柔性桥墩
1.构造特点:由单排或双排的钢筋混凝土桩与钢筋混凝土盖梁链接而成。
桥墩的轻型化的途径之一,一般布设在两端具有刚性较大桥台的多跨桥中,全桥在中墩设置活动支座,其余墩台均采用固定支座。
(6)框架式桥墩
1.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等压弯或弯曲构件组成平面框架代替墩身支承上部结构。
构造形式:一般构造,V形墩,X形墩和Y形墩。
2.特点:美观,跨越能力大,但结构构造比较复杂,施工比较麻烦。
3.适用:城市桥梁。
仔细
聆听,
做好
笔记。
重难点突破
10
【多媒体演示】
观看不同不同桥墩的构造区别
【讲授】
5.轻型桥墩
6.框架式桥墩
三、各桥墩的特点及适用情况
(1)重力式桥墩
1.特点:
①利用自身重量(包括桥跨结构重)平衡外力,而保证桥墩的稳定
②圬工结构:砖、石、砼结构,不设受力钢筋仅配构造钢筋
③为了减少圬工体积,墩帽有时设计成悬臂式或托盘式
缺点:圬工体积大,自重和阻水面积大,要求地基土承载力较高
2.适用条件:
教学目标
1.描述桥墩的类型
2.描述不同桥墩的构造特点
3.描述不同桥墩的适用情况
4.能识读桥墩施工图纸
教学重点
各桥墩的构造特点及其适用情况
教学难点
不同类型的桥墩使用情况和构造特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
学习方法
分组讨论学习法
教学过程
环节
时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桥墩课程设计计算.doc

桥墩课程设计计算.doc

桥墩课程设计计算桥墩课程设计计算设计资料上部结构为5孔20m 装配式混凝土简支梁,桥面净宽11m.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式圆柱墩。

墩柱及桩身尺寸构造见图,墩柱直径130cm,混凝土C30,f cd =13.8MPa,主筋RB335,f sd =280 MPa,灌注桩直径150cm, 混凝土C20, f cd =13.8MPa,主筋HRB335,f sd =280 Mpa 。

墩顶每片梁梁端设400⨯400mm 板式橡胶支座一个,台顶每片梁梁端设四氟版活动支座一个,板式橡胶支座摩阻系数f=0.05,滑板支座最小摩阻系数f=0.03,一般情况取0.05。

桥台上设橡胶伸缩缝。

盖梁、墩身构造均采用C30混凝土,4c 3.010MPa E =⨯,系梁采用C25混凝土,MPa 102.84C⨯=E ,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4C2.110MPa E =⨯,箍筋采用R235级钢筋,MPa 102.04C⨯=E 。

每片边梁自重 每片中梁自重 一孔上部结构每个支座支反力(kN)(kN ) (kN) 总重(kN)1、5号梁2、3、4号梁2706.18 边梁支座中梁支座26.6 27.46 265.47 270.05 一、荷载计算 (一)、恒载计算:墩柱上部恒载值由上知:(1)上部构造恒载,一孔重:2706.18kN; (2)盖梁自重(半根自重):5304.29kN;(3)横系梁重:kN 8425.6250.12.1=⨯⨯⨯; (4)墩柱自重:墩柱自重:21.31225398kN 4π⨯⨯⨯=; (二)、活载计算荷载布置及行驶情况参考前面计算,数值直接取用。

1、汽车荷载(1)单孔单车时120255.28kN 0255.28255.28kN B ,B ,B ===+=相应得制动力为:[]2010.50.752380.751033.6kN T %=⨯⨯+⨯⨯=<90kN所以单孔单车时得制动力取为:T=90kN(2)双孔单车时1276.28kN 255.28kN 76.28255.28332.06kNB ,B ,B ===+= 相应得制动力为:[]22010.50.752380.751049.35kN 90kNT %=⨯⨯⨯+⨯⨯=<取双孔单车制动力为:T=90kN 。

桥墩课程设计

桥墩课程设计
查表3—1得到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为2.0m。则基底标高为:
基底标高=河床标高—一般冲刷—局部冲刷—最小埋置深度
=174.10—1.75—1.40—2.0
=168.95m
基础高度h取1m,则基顶标高=168.95+1=169.95m
则墩身高度为180.748—169.95=10.798m
3基础尺寸确定:
M=1.4 136.921+45 (10.798+1+0.35) 1.4=957.0134kN·m
=0.087 2.16384/6=0.36064故
= + = + =273.40+29.556=302.9625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k=1.00
故 k[ ]
故刚性扩大基础基底承载力满足强度要求。
fck=26.8MPa
=204.835 1.4+501.66 1.4+1.12 38.808=1032.558kN·m
= = =0.087
回转半径 =0.669646,形状系数m=8,y=0.5 2.16384=1.08192
则 = =0.9834
0.65 fck=0.65 0.98 3425.2076 26.8 =431.827 kN =
I混凝土实体中墩与刚性扩大基础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荷载标准
②公路——Ⅱ级
2桥墩采用圆端型实体重力式桥墩
3墩帽墩身和基础采用 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为26kN/m3,fcd=18.4MPa, fck=26.8MPa
4主梁间距: 160cm
分组号
跨径
(米)
计算跨径
(米)
梁长
(米)
梁高

单排双柱式桥墩课程设计

单排双柱式桥墩课程设计

单排双柱式桥墩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单排双柱式桥墩的基本结构特点及其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掌握单排双柱式桥墩的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桥梁工程中单排双柱式桥墩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单排双柱式桥墩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和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解决桥梁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为单排双柱式桥墩的设计和施工提出合理的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增强对桥梁工程学科的兴趣,培养认真负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桥梁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桥梁工程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单排双柱式桥墩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和设计原则。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桥梁工程有浓厚兴趣,但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桥梁工程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桥梁工程基本概念,介绍单排双柱式桥墩的工程背景及其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一章 桥梁概述,第三节 桥梁下部结构。

2. 详细讲解单排双柱式桥墩的结构特点、分类及设计要求。

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二章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第一节 桥墩设计基本原理。

3. 分析单排双柱式桥墩的受力特点,讲解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计算步骤。

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二章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第二节 桥墩受力分析。

4.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单排双柱式桥墩的设计原则和施工要求。

教材章节:《桥梁工程》第二章 桥梁下部结构设计,第三节 桥墩施工技术。

桥墩教学设计

桥墩教学设计

桥墩教学设计导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种有效的桥墩教学方案,以帮助学生掌握桥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教学设计采用简单和易于理解的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任务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了解桥墩的定义和作用- 掌握桥墩的基本构造和设计原则- 能够计算桥墩的荷载和稳定性- 能够设计和优化桥墩的尺寸和布置教学内容1. 桥墩的定义和作用- 桥墩的定义和分类- 桥墩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2. 桥墩的构造和设计原则- 桥墩的主要构成部分- 桥墩的受力特点和设计原则3. 桥墩的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 桥墩所承受的荷载类型- 桥墩的稳定性考虑因素- 桥墩的荷载计算方法和稳定性分析4. 桥墩的尺寸和布置设计- 桥墩的尺寸设计原则- 桥墩的布置设计考虑因素- 桥墩的优化设计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意图,介绍桥墩的相关知识和概念。

- 实例演练:提供一系列桥墩设计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所学知识。

- 讨论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研究和思考。

-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实际操作桥墩设计软件或进行实验,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通过课堂小测来检查学生对桥墩相关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桥墩设计软件或实验操作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桥墩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 课本:提供相关桥墩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案例分析。

- 讲义:为学生提供重要概念和知识点的讲义材料。

- 示意图:使用图表和示意图来解释和演示桥墩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 桥墩设计软件:提供一些桥墩设计软件供学生实践操作。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设计应在3周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 第1周:讲授桥墩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桥墩的构造和设计原则。

- 第2周:讲授桥墩的荷载计算和稳定性分析,以及桥墩的尺寸和布置设计。

- 第3周:进行实例演练,讨论和合作,以及实践操作评估。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汇本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汇本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

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

3、上部构造该桥上部构造尺寸及永久荷载见下表1和2:表1表2注:冲击系数为1+μ=1.34、水文地质资料(a)(1)地质资料表3中砂厚度如下:表4(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2m。

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标高20.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8%,液限w L=22.7%,塑限w p=16.3%。

(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127m,常水位:125m,河床标高:122.00m,一般冲刷线:120.00m,局部冲刷线:118.00m。

5、主要材料(1)盖梁和墩身均采用C30混凝土;(2)承台与桩基采用C25混凝土;HRB级钢筋;(3)主筋采用335R级钢筋。

箍筋采用235(二)课程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成果完整,计算数据准确,图表规。

桥墩配筋课程设计

桥墩配筋课程设计

桥墩配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桥墩配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桥墩配筋设计。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桥墩配筋的概念、作用和基本原理;掌握桥墩配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熟悉桥墩配筋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独立完成桥墩配筋的计算和设计;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桥梁工程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墩配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常见问题。

首先,介绍桥墩配筋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桥墩配筋的重要性。

然后,讲解桥墩配筋的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钢筋布置和混凝土配合比等。

接着,介绍桥墩配筋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如计算钢筋数量、确定钢筋直径和长度等。

最后,分析桥墩配筋的常见问题,如钢筋锚固长度不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足等,并给出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采用讲授法,讲解桥墩配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通过清晰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桥墩配筋的核心知识。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中的桥墩配筋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然后,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最后,采用实验法,学生进行桥墩配筋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节课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择《桥梁工程》等相关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参考书方面,推荐《桥墩配筋设计手册》等书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案例。

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PPT课件,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桥墩配筋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设备方面,准备桥墩配筋的实验器材,如钢筋、混凝土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工程案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墩台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桥梁墩台与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该课程设计是为了更好的掌握桥梁墩台与基础的一般设计方法,使其具备初步的独立设计能力;掌握如何综合考虑上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来进行一般墩台基础设计能力;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和实践性方面能力,以期能独立地、系统地完成一个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二、课程设计题目某简支梁桩柱式墩、台设计三、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一)课程设计内容1、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Ⅰ级,人群荷载—3.5KN/m2。

公路Ⅱ级,人群荷载-3.0KN/m2。

2、桥面净空5梁式:净7+2×1.0m。

6梁式:净9+2×1.0m.3、上部构造3 20 1917。

26 2285.54 193.38 193.86 184.144 25 2764.57 3328。

92 299.21 250.85 282.175 30 3842.49 4673.34 404.79 348.12 415.43注:冲击系数为1+μ=1.34、水文地质资料(a)(1)地质资料表3土层天然容重(kN /m3)桩侧摩阻力(kPa)液性指数孔隙比中砂20。

5 60粘性土19。

5 65 0.4 0。

8 中砂厚度如下:表4中砂厚度(m) (1)(2) (3)(4) (5) (6)3.0 4。

0 4。

5 5.0 5。

5 6.0(2)水文资料墩帽盖梁顶标高:246m,常水位:242。

5m,河床标高:240.5m,一般冲刷线:238.5m,局部冲刷线:235。

2m。

水文地质资料(b)(1)地质资料标高20。

00以上桩侧土为软塑亚粘土,各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8.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21%,液限w L=22.7%,塑限w p=16.3%;标高20.00以下桩侧及桩底均为硬塑性亚粘土,其物理性质指标为:容重γ =19。

5kN/m3,土粒比重Gs=2.70,天然含水量w=17。

桥墩施工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桥墩施工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桥墩的类型、构造及施工工艺;(2)掌握桥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3)熟悉桥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3)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桥梁工程领域的学习兴趣;(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桥墩概述:桥墩的类型、构造、施工工艺等;2. 桥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3. 桥墩施工安全注意事项;4. 桥墩施工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桥墩的构造和施工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桥墩在桥梁工程中的作用,以及桥墩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二)讲授新课1. 桥墩概述:讲解桥墩的类型、构造、施工工艺等,结合实例进行分析;2. 桥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讲解桥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如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3. 桥墩施工安全注意事项:讲解桥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高处作业、起重作业、用电安全等;4. 桥墩施工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桥墩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课堂讨论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桥墩施工过程中的某个环节进行讨论,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2. 小组汇报: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四)实践操作1. 实际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桥墩施工的模拟操作,如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2. 指导与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指导,并点评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桥墩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2.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等;2.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熟练程度、安全意识等;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西南交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6号桥墩

西南交大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6号桥墩

桥梁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一节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 (2)第二节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7)第三节设计依据 (8)第二章方案设计 (9)第一节地基持力层的选择 (9)第二节荷载计算 (9)第三节基础类型的比选 (16)第四节基础尺寸的拟定 (17)第三章技术设计 (19)第一节桩基础的平面分析 (19)第二节横向荷载下单桩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23)第三节桩身截面配筋 (26)第三节单桩轴向承载力检算 (28)第四节墩台顶的水平位移检算 (29)第五节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和位移检算 (30)第六节单桩基底最大竖向应力及侧面土抗力检算 (30)第四章初步组织施工设计 (32)第一节基础的施工工艺流程 (32)第二节主要施工机具 (35)第三节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用量 (36)第四节保证施工质量的措施 (37)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工程概况和设计任务1 工程名称某I级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单线)。

2 桥跨及附属结构桥跨由38孔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图号:专桥(01)2051】组成,该梁全长32.6m,梁高2.65m,跨中腹板厚度0.18m,下翼缘梁端宽0.88m,上翼缘宽1.92m,为分片式T梁,两片梁腹板中心距为2.0m,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如图1-1所示。

每孔梁的理论重量为2276 kN,梁上设双侧人行道,其重量与线路上部建筑重量为35.5kN/m。

梁缝10cm,桥墩支承垫石顶面高程1178.12m,轨底高程1181.25m,全桥总布置见图1-2。

图1-1 桥梁跨中纵断面示意图图1-2全桥总布置图3 支座及墩台桥墩采用圆端形桥墩【图号:叁桥(2005)4203】和空心桥墩【图号:叁桥(2005)4205】2种,其中1#~6#、33#~37#采用圆端形桥墩,7#~32#采用空心桥墩。

圆端形桥墩支承垫石采用C40钢筋混凝土,顶帽采用C30钢筋混凝土,墩身采用C30混凝土,圆端形桥墩构造图见图1-3。

重力式桥墩课程设计

重力式桥墩课程设计

混凝土桥课程设计任务书1.混凝土桥课程设计概况本次混凝土桥课程设计为一座两跨布置(等跨度、等高度)混凝土简支梁桥在ZK 作用下桥墩的设计。

上部结构为跨度L 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外形详见下图。

墩柱采用矩形截面,基础为明挖扩大基础。

墩柱截面尺寸自拟。

单位:mm2.基本设计资料2.1. 桥上线路情况:高速铁路,双线,直线,设计行车速度V=300km/h 。

2.2.基础:明挖扩大基础,基础平面形状为矩形。

2.3.土质情况粘土,液性指数13.0=L I ,空隙比69.0=e ,基本承载力kPa 400=σ,土的容重3/5.19m kN =γ2.5.水文、气象:无水、无冰冻2.6.技术标准和规范:(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1-2005(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3)《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10621-20093.主要计算参数取值3.1.设计荷载1) 自重及二期恒载:包括结构自重及桥面二期恒载,其中桥面二期恒载包括线路设施、电缆、栏杆等,其重量按134kN/m 计。

2) ZK 活载ZK 活载图式② 列车车辆冲击力的影响,计算竖向动力作用时,则乘以动力系数(μ+1),其值取:]18.0)2.0/(44.1[115.0--+=+φμL ,其中L φ为荷载加载长度。

③列车制动力或牵引力按作用在桥跨范围内的列车竖向静活载的10%计算,但当其与离心力或冲击力同时计算时,则按列车竖向静活载的7%取值。

固定支座传递制动或牵引力为全孔的100%,活动支座为全孔的50%,作用点位于支座中心处。

④ 列车的横向摇摆力:以集中力的形式作用在轨顶面处,其值为100kN 。

列车横向摇摆力不与离心、风力组合。

⑤ 计算风压强度按W =1.10kN /m 2 (此值已考虑各种系数,计算时直接采用)计算。

列车受风面积按3m 高的长方带计算,其作用点在轨顶以上2m 高度处。

双跨式桥梁墩台课程设计

双跨式桥梁墩台课程设计

双跨式桥梁墩台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桥梁墩台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桥梁墩台在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桥梁墩台设计。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桥梁墩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理解桥梁墩台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熟悉桥梁墩台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桥梁墩台的计算和设计。

–能够分析桥梁墩台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能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桥梁墩台的辅助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桥梁墩台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桥梁墩台的基本概念:介绍桥梁墩台的定义、功能和重要性。

2.桥梁墩台的结构形式:介绍桥梁墩台的各种结构形式及其特点。

3.桥梁墩台的受力特点:分析桥梁墩台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4.桥梁墩台的设计方法:介绍桥梁墩台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桥梁墩台的基本概念、结构形式和设计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桥梁墩台的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桥梁墩台的受力情况和稳定性。

4.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桥梁工程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桥梁工程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桥梁墩台的结构和设计。

4.实验设备:准备桥梁墩台的实验设备,进行实体操作和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0.16
131.85
114.70
98.03
81.37
64.21
632.16
170.05
147.93
126.43
104.94
82.81
人群荷载
η1=0.684
η2=0.422
η3=0.200
η4=-0.042
η5=-0.284
20.45
13.99
8.63
40.09
-0.86
-5.87
40.90
27.98
=﹣2.25
﹣9.75
﹣9.75
2-2
q2=(1/2)×(0.8+1.1)×0.5×1.2×25
=14.25
M2=﹣0.5×1.0×1.2×25×0.5﹣(1/2)×0.6×1.0×1.2×25×(1/3)
=﹣7.5﹣3.0
=﹣10.50
-24.00
-24.00
3-3
q3=1.1×0.6×1.2×25
328.50
325.08
328.50
322.38

公路-I级双列对称
222.77
366.82
497.46
366.82
222.77

公路-I级双列对称
225.28
195.98
167.49
139.02
109.71

人群对称
58.16
-17.26
0
-17.26
58.16

人群非对称
27.98
17.26
8.18
图2(尺寸单位:cm)
见表2。
盖梁自重产生的弯矩、剪力效应计算
表2
截面编号
自重(kN)
弯矩(kN·m)
剪力(kN)
V左
V右
1-1
q1=0.5×0.5×1.2×25+(0.5/2)×0.3×1.2×25
=7.5+2.25=9.75
M1=﹣7.5×(0.5/2)﹣2.25×(0.5/3)
=﹣1.875﹣0.375
组合
公路-Ⅱ级
1382.81
605.82
507.22
492.57
0
-605.82
-605.82
-605.82
-605.82
776.99
776.99
269.77
269.77
-222.80
组合
公路-Ⅱ级
1399.35
575.64
541.74
500.75
0
-575.64
-575.75
-575.75
-575,75
η3=0.438
η2=0.281
η5=0
245.08
0
68.87
107.35
68.87
0
316.08
0
88.82
138.44
88.820双列行车源自公路-I级η1=0.266
η2=0.438
η3=0.594
η4=0.438
η5=0.266
490.16
130.38
214.67
291.16
214.69
130.38
0
0
kN
3.可变荷载计算
(1)可变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荷载对称布置时用杠杆发,非对称布置时用偏心受压法。
①公路—I级
a.单车列,对称布置(图3)时:
B.双车列。对称布置(图4)时:
图3(尺寸单位:cm)
图4(尺寸单位:cm)
C.单车列,非对称布置(图5)时
图5(尺寸单位:cm)
由 ,已知 则
d.双车列,非对称布置(图5)时:
已知: , , ,则:
②人群荷载
a.两侧有人群,对称布置时(图6):
b.单侧有人群,对称布置时(图6):
已知: , ,
图6(尺寸单位:cm)
则:
(2)按顺桥向可变荷载移动情况,求得支座可变荷载的反力值(图7)
图7(尺寸单位:cm)
①公路-I级
双孔布载单列车时:
B=+174.09=316.08
双孔布载双列车时:
17.26
8.18
-1.73
-11.62
(4)各梁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反力组合:
计算见表4,表中均取用各梁的最大值,其中冲击系数为:
1+μ=1+0.3176=1.3176
各梁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基本组合计算表(单位:kN)表4
编号
荷载情况
1号梁R1
2号梁R2
3号梁R3
4号梁R4
5号梁R5

恒载
322.38
823.71
823.71
281.97
281.97
-218.78
2.盖梁内力汇总(表8)
表中各截面内力均取表6和表7中的最大值。按表8可绘制内力计算的包络图。
盖梁内力汇总表表8
截面号内力
①-①
②-②
③-③
④-④
⑤-⑤
弯矩(kN*m)
M自重
-2.25
-10.50
-30.84
-0.31
41.96
M荷载
0
-363.49
=56.55﹣19.965﹣24.00﹣12.897
=﹣0.31
52.80
52.80
5-5
q5=1.1×1.6×1.2×25
=52.80
M5=113.1×21﹣(19.8+16.5+52.8)×(2.7/2)﹣15×3.2﹣9×[(1/3)+27]
=237.51﹣120.285﹣48﹣27.27
=41.96
1382.81
组合⑨
公路—I级双列非对称
人群非对称
(575.64 5.3+541.74 3.7+500.75 2.1+465.79 0.5—420.47 1.1)=1399.35
1399.35
由表5可知,偏载左边的立柱反力最大(G >G ),并由荷载组合⑦时(公路—I级、双列非对称布置与人群对称组合)控制设计。此时G =1709.18kN,G =1139.45kN。
2B=2X316.08=632.16(KN)
单孔布置单列车时:
B=+174.09=245.08(KN)
单孔布载双列车时:
2B=490.16(KN)
②人群荷载(图8)
单孔满载时:
B2=2.25xx1.008x18.03=20.45()KN (一侧)
双孔满载时(一侧):
B1=B2=20.45(KN)
B1+B2=40.90(KN)
0
-603.31
-603.31
-603.31
-603.31
1089.35
1089.35
411.29
411.29
-411.25
组合
公路-Ⅱ级
1709.18
573.13
712.58
830.72
0
-573.13
-573.13
-573.13
-573.13
1136.05
1136.05
423.47
423.47
-407.25
二、盖梁计算
(一)荷载计算
1.上部结构永久荷载见表1。
表1
每片边梁自重
(kN/m)
每片中梁自重
(kN/m)
一孔上部构造自重(kN)
每一个支座恒载反力
(kN)
1、5号
2、4号
3号
17.88
18,22
18.03
1626.85
边梁1、5
中梁2、4
中梁3
161.19
164.25
162.54
2.盖梁自重及作用效应计算(1/2盖梁长度) (图2)
截面5-5:V左=G1-R1-R2, V右=G1-R1-R2-R3
计算值见表7
各截面剪力计算表7
荷载组合情况
墩柱反力G1(KN)
梁支座反力(KN)
各截面剪力(KN)
截面-
截面
-
截面
-
截面-
截面
-
R1
R2
R3
V左
V右
V左
V右
V左
V右
V左
V右
V左
V右
组合
公路-Ⅱ级
1692.66
603.31
678.06
822.54
-605.82
1136.05
423.47
-411.25
V计算

-9.75
-629.82
-649.62
1188.85
423.47

-615.57
-629.82
1205.35
476.27
-411.25
(三)截面配筋设计与承载力校核
采用C30混凝土,主筋选用HRB335,Φ22,保护层5cm(钢筋中心至混凝土边缘)。fcd=13.8MPa,fsd=280MPa。
-666.40
-277.91
615.13
M计算
-2.25
-373.99
-697.24
-278.22
657.09
剪力(kN)
V自重

-9.75
-24.00
-43.80
52.80
0

-9.75
-24.00
69.30
52.80
0
V荷载

0
-605.82
-605.82
1136.05
423.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