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戏曲简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 院 本 脸 谱
南 戏 演 出 场 景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 性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 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 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 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 期。
元代,北方形成“北 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 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 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元 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 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 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 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 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 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 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 、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
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源 头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助 语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喜剧传统,主 要是来自古代优人——古优是中国戏剧的源头。 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乐 以及诙谐嘲笑等因素,也有杂技、武术和故事表 演的因素。
戏剧的产生
戏剧起源于民间 歌舞和祭祀礼仪。
世界上最早的戏剧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世界上最早产生戏 剧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才是古希腊。 印度戏剧约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剧本 都已失传。 从狭义的戏剧概念来看,古希腊的悲剧和 喜剧是戏剧的起源。
相传古代希腊的农民在收获葡萄的时节, 要举行歌舞狂欢活动,把酒神狄俄尼索斯当作 丰收之神加以崇拜,称作“酒神颂”。
戏剧基础知识
戏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中 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 演给活人看的综合艺术,具有直观性、过程 性和仪式性,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 特魅力。 尤其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它一直是人 类文化生活中最有群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艺 术门类。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道德面 貌,以及政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否 具有戏剧艺术鉴赏力,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是 否有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浮 雕 “ 酒 神 颂 ”
古希腊的戏剧
古希腊戏剧从歌舞艺术发展而成。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减少歌舞中的叙 事成分和抒情成分,增加戏剧成分。
公元前560年,奴隶主庇西特拉图把农村庆 典的一种——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内。
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进行这种祭祀 仪式的时候,由50个男子组成歌队,环绕酒 神的祭坛唱赞美歌。 泰斯庇斯则在酒神颂 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 员,由他轮流扮演几 个人物,并与歌队长 对话,被认为是最初 的戏剧因素。
关于元曲
1、元曲要依据曲调填写,每个曲调都有名称, 叫做曲牌。曲牌只标明曲子的音乐性,和内 容无关;曲牌下面的题目才与内容有关。 2、元曲主要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类文体。杂 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 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 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 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
京剧(原称皮黄、京调)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2、京剧的特点 3、京剧的流派、名家 (分京派和海派) 4、“四大名旦”代表剧目 5、 怎样欣赏京剧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 1790年进京
由唱徽调为主,徽汉合流,形成皮黄腔,出现京剧。 传统剧目:《四郎探母》、《武家坡》、《群英会》、《空城 计》、《三岔口》、《打渔杀家》、《逼上梁山》、《三打祝 家庄》
中国戏曲简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角抵戏”。 石山 之东 武 “ 氏 倒 祠 立 汉 ” 画 像
角 抵 戏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 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 舞戏”。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 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 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宋代,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 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 出现了“南戏”。
白虎(白色象形脸)
张飞(黑十字门蝴蝶脸) 关羽(红整脸)
红 脸
脸谱中最“正” 的颜色,往往 用来表现忠义 之士。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整脸,华容道一剧中主角,京剧赤 壁之战中的一折。关羽攻打长沙,收黄盖、 魏延同降刘备。
白 脸
脸谱中最“邪” 的颜色,只有大 奸之人才可以 “享受”这一级 待遇。
白脸的曹操
元散曲
1、散曲:我国北方民间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较 浓厚、雅俗共赏的新诗体。以抒情为主,主要 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又称“清曲”。
2、题目 由三部分组成:宫调 曲牌 内容提示
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调 式,曲牌是“天净沙”,“秋思”是咏唱内容 的标题。
元散曲
3、题材 元散曲不少是书会才子的作品,描写 风情,尖新刻露;嘲讽世态,痛快淋漓;流 露了较为浓厚的市民思想,是向来诗词里少 见的。 4、作者 分前后两期 前期: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张养浩 后期:张可久 乔吉 贾云石等 5、语言风格 格律自由,语言俚俗、灵动, 抒情直切、酣畅淋漓,表现力丰富宽广。
黄 脸 脸谱中通常 用来表现残 暴的角色。
黄脸的典韦
典韦,陈留人。曹操名将。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曹操 与张绣交战时,典韦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 受围断而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 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 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道具的虚拟
舞台布置—— 一桌二椅
(2)京剧的角色、脸谱、四功与五法角色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旦:惟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分:正 旦、花旦、武旦、彩旦、老旦等。
净:性格品质或相貌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又 称“花脸”、“花面”。分:正、副、武。
正 净
武 净
丑:化装鼻梁抹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与净角的大花 脸(正净)、二花脸(副净)并称“三花脸”。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 是从埃斯库罗斯(公元前 525—公元前456)开始的。因 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两个, 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 增加了戏剧因素,有了两个演 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 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至此成型。因此后人把埃斯库 罗斯称为“悲剧之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剧照
元代社会概况
1、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2、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3、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 4、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 元代文学独特风格。
元代文学概况
1、古代文学以元代为转折,诗文为代表的正统 文学逐渐走向衰落,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世 俗文学逐渐发展壮大。 2、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流行的区 域主要是北方大都一带,故也称北曲。 3、南戏也称“戏文”,南北宋交接年间诞生于 浙江温州,元朝末年发展到巅峰,明中叶后 逐渐被新兴的昆山腔所替代,并演化为明清 的主要戏剧——传奇。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
同西方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 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戏曲(China Opera)主要是由民 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 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 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 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 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 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 个种类。
四块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叹世三首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 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 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强 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 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 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 马上愁,死后休。
马致远 小令 《越调·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这首小令连用名 瘦马。夕阳西下,断 词,描画出一幅萧瑟 肠人在天涯。 悲凉的秋景图,篇末
整个一部戏剧史就是人类的精神史、情感史和文 明史。戏剧的发展始终同整个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与小说、诗歌、散文的潮流相激相荡、相汇相融。到 了二十世纪,戏剧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延伸到电影、 电视剧和广播剧中,成为这些新兴艺术门类的生命和 血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戏剧因素是无所不在的。 只要有人在活动,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生活 里,都有戏剧的因素存在于其中。
马致远(1250?—1321?) 元代作家。字千里,号“东 篱老”,大都人,曾任江浙 行省务官,生平事迹不详。 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 后,退隐林泉,晚年过着 “林间友”、“世外客”的 闲适生活,“东篱本是风月 主,晚节园林趣”。有“曲 状元”之称。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他 散曲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悲 哀、隐逸生活的歌颂和自然景物 的描写。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如 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 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语 言本色生动。作品有《汉宫秋》 、 《天净沙•秋思》等,“万花丛中 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 名香贯满梨园”。
昆曲牡丹亭 剧照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 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 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 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 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 。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 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 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蓝绿脸
通常用来表现 江湖的草莽豪 杰或者一些性 格豪爽、桀骜 不驯的人。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蓝花三块瓦脸,盗御马剧中的主角,此剧取材于施公案。 窦尔敦是连环套寨主,盗太尉梁九公由皇帝所赐御马——金 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 。
古典戏剧简介——元曲
散曲 杂剧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主要是指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至 1368年明王朝建立,计98年间各民族用汉语从事的文学 创作。戏曲、小说成为新兴繁荣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 学发展进程的前沿,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东西。
元曲与唐诗、宋词在我国韵文史上可以鼎足而立。 王国维并盛赞元曲为“一代之绝作”、“千古独绝之文 字”。
看戏情景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 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 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 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昆剧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世界人类口头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即“昆腔” ,也叫“昆山腔”、“昆曲”,元末 昆山一代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造型艺术,它 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和图 案勾勒脸部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 丑及其性格特征,并形成了基本固定谱式。 脸谱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绿、 紫、粉、金、银等。红为忠,白为奸,黑 为正,黄为残暴,蓝、绿多为草莽义侠, 金、银多为神妖。
脸谱: 红色:忠勇; 黑色:粗直; 白色:奸诈。 主要用于净角。
梅兰芳的旦行艺术和余叔岩、杨小楼的生行艺术代表着京剧艺 术的鼎盛时期
2、 京剧的特点 (1)京剧的表演形式与程式主要特征就是虚拟 性的程式化。运用歌舞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种规 范化形式。
起霸
趟马
走边
圆场
京剧以虚拟和程式为主要表演特征 京剧以虚拟和程式为主要表演特征
时空的虚拟
人物的虚拟
“三步五步走遍天下,十个八个千军万马”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 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 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 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 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 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 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 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画龙点睛,点明游子 思乡的主题。全曲情 景交融,富于诗情画 意,有唐诗的韵味, 故备受称赏。
元散曲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 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南 戏 演 出 场 景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 性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 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 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 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 期。
元代,北方形成“北 杂剧”,南方南戏进一步 发展成熟,戏曲形成。 元代是中国戏曲史 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以元 曲闻名于世,而元曲中影 响最著者,唯北杂剧(亦 称元杂剧)。北杂剧之文 学,以质朴自然胜,后世 戏曲文学无有出其右者。
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 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 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昆曲、越剧、豫剧 、粤剧、淮剧、川剧、秦腔、评剧、晋剧、汉剧 、河北梆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
中国戏剧歌舞成分很浓,在这方面,它的源 头可以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 中国戏剧中喜剧基因特别发达,而那种借助 语言、动作,诙谐笑谑、插科打诨喜剧传统,主 要是来自古代优人——古优是中国戏剧的源头。 中国戏剧是多种艺术的综合,有歌、舞、乐 以及诙谐嘲笑等因素,也有杂技、武术和故事表 演的因素。
戏剧的产生
戏剧起源于民间 歌舞和祭祀礼仪。
世界上最早的戏剧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世界上最早产生戏 剧的国家是印度,其次才是古希腊。 印度戏剧约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但剧本 都已失传。 从狭义的戏剧概念来看,古希腊的悲剧和 喜剧是戏剧的起源。
相传古代希腊的农民在收获葡萄的时节, 要举行歌舞狂欢活动,把酒神狄俄尼索斯当作 丰收之神加以崇拜,称作“酒神颂”。
戏剧基础知识
戏剧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化中 一颗灿烂夺目的明珠。戏剧艺术是活人当众 演给活人看的综合艺术,具有直观性、过程 性和仪式性,有着电影、电视无法拥有的独 特魅力。 尤其在影视艺术出现之前,它一直是人 类文化生活中最有群众性和吸引力的重要艺 术门类。它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社会道德面 貌,以及政治生活,都有深刻的影响。是否 具有戏剧艺术鉴赏力,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是 否有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浮 雕 “ 酒 神 颂 ”
古希腊的戏剧
古希腊戏剧从歌舞艺术发展而成。 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减少歌舞中的叙 事成分和抒情成分,增加戏剧成分。
公元前560年,奴隶主庇西特拉图把农村庆 典的一种——酒神祭典搬到雅典城内。
到公元前6世纪末,阿里翁在进行这种祭祀 仪式的时候,由50个男子组成歌队,环绕酒 神的祭坛唱赞美歌。 泰斯庇斯则在酒神颂 的歌舞中加进一个演 员,由他轮流扮演几 个人物,并与歌队长 对话,被认为是最初 的戏剧因素。
关于元曲
1、元曲要依据曲调填写,每个曲调都有名称, 叫做曲牌。曲牌只标明曲子的音乐性,和内 容无关;曲牌下面的题目才与内容有关。 2、元曲主要包括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类文体。杂 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 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 唱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 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
京剧(原称皮黄、京调)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2、京剧的特点 3、京剧的流派、名家 (分京派和海派) 4、“四大名旦”代表剧目 5、 怎样欣赏京剧
1、京剧的产生与发展
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 1790年进京
由唱徽调为主,徽汉合流,形成皮黄腔,出现京剧。 传统剧目:《四郎探母》、《武家坡》、《群英会》、《空城 计》、《三岔口》、《打渔杀家》、《逼上梁山》、《三打祝 家庄》
中国戏曲简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 汉代,在民间出现了具有表演成分“角抵戏”。 石山 之东 武 “ 氏 倒 祠 立 汉 ” 画 像
角 抵 戏
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 歌舞与表演相结合的“歌 舞戏”。
唐代,出现了由先秦时期的 优伶表演发展来的以滑稽表 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宋代,出现了“宋杂剧”。 金代,在宋杂剧基础上,北 方出现了“金院本”,南方 出现了“南戏”。
白虎(白色象形脸)
张飞(黑十字门蝴蝶脸) 关羽(红整脸)
红 脸
脸谱中最“正” 的颜色,往往 用来表现忠义 之士。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红整脸,华容道一剧中主角,京剧赤 壁之战中的一折。关羽攻打长沙,收黄盖、 魏延同降刘备。
白 脸
脸谱中最“邪” 的颜色,只有大 奸之人才可以 “享受”这一级 待遇。
白脸的曹操
元散曲
1、散曲:我国北方民间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较 浓厚、雅俗共赏的新诗体。以抒情为主,主要 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又称“清曲”。
2、题目 由三部分组成:宫调 曲牌 内容提示
如《越调·天净沙·秋思》,“越调”是调 式,曲牌是“天净沙”,“秋思”是咏唱内容 的标题。
元散曲
3、题材 元散曲不少是书会才子的作品,描写 风情,尖新刻露;嘲讽世态,痛快淋漓;流 露了较为浓厚的市民思想,是向来诗词里少 见的。 4、作者 分前后两期 前期: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 郑光祖 张养浩 后期:张可久 乔吉 贾云石等 5、语言风格 格律自由,语言俚俗、灵动, 抒情直切、酣畅淋漓,表现力丰富宽广。
黄 脸 脸谱中通常 用来表现残 暴的角色。
黄脸的典韦
典韦,陈留人。曹操名将。使一双铁戟,勇猛过人。曹操 与张绣交战时,典韦驻守曹操大寨,奋力迎敌,终因铁戟被盗, 受围断而死。在这一战中,曹操的长子和侄子也都战死了。事 后,曹操亲自祭奠,痛哭失声。他对众将领说:“吾折长子、 爱侄,俱无深痛;独号泣典韦也!”。
道具的虚拟
舞台布置—— 一桌二椅
(2)京剧的角色、脸谱、四功与五法角色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旦:惟一的扮演女性人物的行当。分:正 旦、花旦、武旦、彩旦、老旦等。
净:性格品质或相貌有特异之处的男性人物,又 称“花脸”、“花面”。分:正、副、武。
正 净
武 净
丑:化装鼻梁抹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与净角的大花 脸(正净)、二花脸(副净)并称“三花脸”。
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普遍认为 是从埃斯库罗斯(公元前 525—公元前456)开始的。因 为他把演员人数增加到两个, 逐渐减少了歌舞叙事的因素, 增加了戏剧因素,有了两个演 员,就有了真正的舞台交流, 戏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至此成型。因此后人把埃斯库 罗斯称为“悲剧之父”。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剧照
元代社会概况
1、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2、民族压迫,矛盾尖锐,反抗意识强烈。 3、文士落魄,转向通俗文学。 4、多民族杂居,各民族文化融合,形成 元代文学独特风格。
元代文学概况
1、古代文学以元代为转折,诗文为代表的正统 文学逐渐走向衰落,小说、戏曲为代表的世 俗文学逐渐发展壮大。 2、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元曲。元曲流行的区 域主要是北方大都一带,故也称北曲。 3、南戏也称“戏文”,南北宋交接年间诞生于 浙江温州,元朝末年发展到巅峰,明中叶后 逐渐被新兴的昆山腔所替代,并演化为明清 的主要戏剧——传奇。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戏剧
同西方戏剧的起源相比,中国戏剧的 起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中国戏曲(China Opera)主要是由民 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 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 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 到宋、今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 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 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 个种类。
四块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叹世三首
带野花,携村酒,烦恼如何到心 头?谁能跃马常食肉?二顷田, 一具牛,饱后休。 佐国心,拿云手,命里无时莫强 求。随时过遣休生受。几叶绵, 一片绸,暖后休。 带月行,披星走,孤馆寒食故乡 秋。妻儿胖了咱消瘦,枕上忧, 马上愁,死后休。
马致远 小令 《越调·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 流水人家,古道西风 这首小令连用名 瘦马。夕阳西下,断 词,描画出一幅萧瑟 肠人在天涯。 悲凉的秋景图,篇末
整个一部戏剧史就是人类的精神史、情感史和文 明史。戏剧的发展始终同整个文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与小说、诗歌、散文的潮流相激相荡、相汇相融。到 了二十世纪,戏剧又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延伸到电影、 电视剧和广播剧中,成为这些新兴艺术门类的生命和 血脉。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戏剧因素是无所不在的。 只要有人在活动,哪怕是最普通、最平凡不过的生活 里,都有戏剧的因素存在于其中。
马致远(1250?—1321?) 元代作家。字千里,号“东 篱老”,大都人,曾任江浙 行省务官,生平事迹不详。 在经过了二十年漂泊生涯之 后,退隐林泉,晚年过着 “林间友”、“世外客”的 闲适生活,“东篱本是风月 主,晚节园林趣”。有“曲 状元”之称。
马致远是元代散曲大家,他 散曲的主要内容是怀才不遇的悲 哀、隐逸生活的歌颂和自然景物 的描写。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如 诗如画,余韵无穷。他的叹世之 作也能挥洒淋漓地表达情性,语 言本色生动。作品有《汉宫秋》 、 《天净沙•秋思》等,“万花丛中 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姓 名香贯满梨园”。
昆曲牡丹亭 剧照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 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 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 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 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 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 。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 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 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蓝绿脸
通常用来表现 江湖的草莽豪 杰或者一些性 格豪爽、桀骜 不驯的人。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蓝花三块瓦脸,盗御马剧中的主角,此剧取材于施公案。 窦尔敦是连环套寨主,盗太尉梁九公由皇帝所赐御马——金 鞍玉辔追风赶月千里驹 。
古典戏剧简介——元曲
散曲 杂剧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主要是指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大元”至 1368年明王朝建立,计98年间各民族用汉语从事的文学 创作。戏曲、小说成为新兴繁荣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 学发展进程的前沿,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东西。
元曲与唐诗、宋词在我国韵文史上可以鼎足而立。 王国维并盛赞元曲为“一代之绝作”、“千古独绝之文 字”。
看戏情景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 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 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 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昆剧以演唱传奇剧本为主。“世界人类口头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也即“昆腔” ,也叫“昆山腔”、“昆曲”,元末 昆山一代民间流行的南戏腔调。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造型艺术,它 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和图 案勾勒脸部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 丑及其性格特征,并形成了基本固定谱式。 脸谱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绿、 紫、粉、金、银等。红为忠,白为奸,黑 为正,黄为残暴,蓝、绿多为草莽义侠, 金、银多为神妖。
脸谱: 红色:忠勇; 黑色:粗直; 白色:奸诈。 主要用于净角。
梅兰芳的旦行艺术和余叔岩、杨小楼的生行艺术代表着京剧艺 术的鼎盛时期
2、 京剧的特点 (1)京剧的表演形式与程式主要特征就是虚拟 性的程式化。运用歌舞手段来表现生活的一种规 范化形式。
起霸
趟马
走边
圆场
京剧以虚拟和程式为主要表演特征 京剧以虚拟和程式为主要表演特征
时空的虚拟
人物的虚拟
“三步五步走遍天下,十个八个千军万马”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 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 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 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 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 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 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 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画龙点睛,点明游子 思乡的主题。全曲情 景交融,富于诗情画 意,有唐诗的韵味, 故备受称赏。
元散曲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 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