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基本题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差数列知识点总结与基本题型

一、基本概念

1、等差数列的概念

(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

(2)对于公差d ,需强调的是它是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从第2项起)要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

(3)0d

>⇔等差数列为递增数列

0d =⇔等差数列为常数列 0d <⇔等差数列为递减数列

(4)一个等差数列至少由三项构成。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通项公式:1(1)n a a n d =+-,(当1n =时,等式也成立);

(2)推导方法:①不完全归纳法:在课本中,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1234,,,,

a a a a 归纳而得,这种利用一些特殊现象得出一般规律的方法叫不完全归纳法。

②迭加法:也称之为逐差求和的方法:2132,,a a d a a d -=-= 431,,n n a a d a a d --=-=,上述式子相加,1(1)n a a n d -=-,即1(1)n a a n d =+-。 ③迭代法:1223()2()2n n n n n a a d a d d a d a d d ----=+=++=+=++

313(1)n a d a n d

-=+==+-。 (3)通项公式的应用与理解

①可根据d 的情况来分析数列的性质,如递增数列,递减数列等。

②用于研究数列的图象。

11(1)()n a a n d dn a d =+-=+-,

∴(Ⅰ)0d ≠时,n a 是n 的一次函数,由于n N *∈,因此,数列{}n a 的图象是直线1()n a dn a d =+-上的均匀排开的无穷(或有穷)个孤立点。

(Ⅱ)0d =时,1n a a =,表示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均匀排开的无穷(或有穷)个孤立点。不难得出,任意两项可以确定一个等差数列。

③从函数知识的角度考虑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1)n

a a n d d n a d =+-=+-,n a 是关于n 的一次式()n N *∈,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以表示为n a pn q =+(设1,p d q a d ==-)。 ④等差数列具有下列关系:

(Ⅰ)数列中任意两项n a 与k a ,满足:()n

k a a n k d =+-或n k a a d n k -=-。 (Ⅱ)在等差数列中,若m n p q +=

+,则m n p q a a a a +=+。 3、等差数列的等差中项

(1)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

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 (2)充要条件:,,a A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 (3)推论:{}n a 是等差数列212n n n a a a +++⇔=。 4、等差数列的主要性质

①若2(,,)m n

k m n k N *+=∈,则2m n k a a a +=。 ②{}n a 是有穷等差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相等,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即

1211n n i n i a a a a a a -+-+=+=

=+=。 ③若

{}n a 为等差数列,则123456789,,a a a a a a a a a ++++++,…仍构成等差数列。 ④{}n a 是等差数列,则135,,,

a a a 仍成等差数列。 ⑤下标成等差数列且公差为m 的项:2,,,

(,)k k m k m a a a k m N *++∈组成公差为md 的等差数列。 ⑥数列{}n a b λ+(,b λ为常数)是公差为d λ的等差数列。

二、基本题型

例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1)43n a n =+;(2)22n a n n =+。

分析:用定义去判断。

解:(1)[]14(1)3(43)4n n

a a n n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 (2)由22n a n n =+得1233,8,15a a a ===,则21325,7a a a a -=-=,2132a a a a -≠-,∴数列{}n a 不是等差数列。

评注:如果判断一个数列为等差数列,需用定义去证明,但若一个数列不是等差数列,只要取特殊值说明即可。

例2、求等差数列10,8,6,

的第20项。 解:10(1)(2)212n a n n =+--=-+,202201228a ∴=-⨯+=-。

例3、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51a =-,82a =,求1a 与d 。

解:由题意知:11(51)1(81)2

a d a d +-=-⎧⎨+-=⎩解得15,1a d =-=。

例4、已知1n a ⎧⎫⎨⎬⎩⎭

为等差数列,且241,1a a ==,求10a 。

分析:有的同学习惯于数列{}n a 等差数列,对于1n a ⎧⎫⎨⎬⎩⎭

是等差数列就束手无策了,关键还是对定义理解不透彻。 解:∵1n a ⎧⎫⎨⎬⎩⎭

为等差数列,42111)1)22d a a ∴-==-=-=, 1d ∴=-,又

21111a a =-

,1211111)12a a ∴=+==+=,

1

11(1)2(1)(1)3n n d m n a a ∴=+-=+--=-+,

1011037a ∴=-+=

,则10747a ==-。 例5、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23101136a a a a +++=,则58a a += 。

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或整体考虑问题,求出1211a d +的值。

解法1:根据题意,有1111()(2)(9)(10)36a d a d a d a d +++++++=,

142236a d ∴+=,则121118a d +=。而58111(4)(7)211a a a d a d a d +=+++=+,因此,5818a a +=。

解法2:根据等差数列性质,可得5

831021136218a a a a a a +=+=+=÷=。 评注:解法1设出了1,a d 但并没有求出1,a d ,事实上也求不出来,这种“设而不求”的方法在数学中常用,它体现了整体的思想,解法2实际上运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若p q m n +=+,,,,p q m n N *∈,则m n p q a a a a +=+。

例6、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等于9,它们的平方和等于35,求这三个数。

分析:若设这三个数为,,a b c ,则需列三个方程;若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设这三个数为,,a d a a d -+,只需列两个方程,因此,采用后一种设法更好。

解:设这三个数为,,a d a a d -+,由题意得222()()9()()35a d a a d a d a a d -+++=⎧⎨-+++=⎩解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