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 知识点精析精练 离子反应 精品

高一化学 知识点精析精练 离子反应 精品

第二节离子反应知识归纳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及物质分类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强电解质。

主要有强酸,如H2SO4、HCI、HNO3等;强碱,如NaOH、KOH、Ba(OH)2等;大多数盐,如NH4Cl、BaSO4等。

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称为弱电解质。

主要有弱酸,如H2CO3、H2S等;弱碱,如NH3·H2O、Cu(OH)2等;少数盐,如(CH3COO)2Pb以及水等。

2.离子反应的实质离子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发生了改变。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实际上就是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原因。

如NaOH和H2SO4中和,即溶液中H+和OH-离子浓度减小。

有时虽然反应未生成气体、沉淀或水,但因生成了其他弱电解质而导致离子浓度改变,反应同样能发生(如Ag3PO4溶于HN03,Ag3PO4+3H+3Ag+H3PO4,溶液中Ag+浓度增大,而H+浓度减小)。

3.离子反应可表示相同类型的一类反应如:H+-H2O可表示为HCI+NaOH NaCI+H2O或H2SO4+2KOH K2SO4+2H2O或2HNO3+Ba(OH)2Ba(NO3)2+2H2O学法建议本节内容学习要抓住离子反应的本质,明确离子反应的表示方法,并将知识延伸迁移应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如离子共存、溶液导电性等。

1.离子反应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1)中学所讲的离子反应一般是溶液中进行的反应。

(2)可溶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或弱电解质则写化学式。

(3)固体间反应或固体和一种特定的浓溶液(如Cu和浓H2SO4)反应不能写成离子反应方程式。

(4)氧化物或气体或其他非电解质一律写化学式。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与正误判断(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①写出化学方程式;②改写离子符号(哪些能改?);③移项抵消相同的离子符号;④检查原子、电荷是否守恒。

(2)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其他以后会学到):①分子式与离子符号混写(错);②原子不守恒(错);③电荷不守恒(错);④不符合实验事实(错)。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第1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必修一《离子反应》知识点梳理一、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

也就是说,反应物中有离子或生成物中有离子的反应,均为离子反应。

由于中学阶段涉及的问题多数是指水溶液中的变化,所以水溶液中电解质间的相互反应便成了离子反应的常见问题。

但须注意的是,凡是离子化合物,就含有离子,有时固体状态的物质之间(如实验室判氨)或固体与气体之间(如碱石灰与*化*)发生的反应,也可以是离子反应,只是通常不书写类似这样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在水溶液中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即复分解反应的三个条件(有难电离、难溶及易挥发物质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比如置换反应等)。

二、离子共存问题水溶液中所有能反应或相互促进水解的离子都不能大量共存(注意不能完全共存,而是大量共存)。

一般规则是:1、凡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盐的离子(熟记常见的难溶、微溶盐);2、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生成水或弱)*及*式弱*根离子:1氧族有:oh-、s2-、hs-、so32-、hso3-2氮族有:h2po4-、hpo42-、po43-3卤族有:f-、clo-4碳族有:ch3coo-、co32-、hco3-、sio32-5含金属*根离子:alo2-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nh4+和hs-、hso3-、hco3-、h2po4-、hpo42-等弱*的*式*根离子以及弱碱的简单阳离子(比如:cu2+、al3+、fe3+、fe2+、mg2+等等)4、能相互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1常见还原*较强的离子有:fe2+、s2-、i-、so32-。

2氧化*较强的离子有:fe3+、clo-、mno4-、cr2o72-、no3-、此外,s2o32-与h+也不能共存(发生歧化反应)。

例1:下列各组离子:①i-、clo-、no3-、h+②+、nh4+、hco3-、oh-3so32-、so42-、cl-、oh-④fe3+、cu2+、so42-、cl-⑤h+、+、alo2-、hso3-⑥ca2+、na+、so42-、co3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①b、③④c、②⑤d、①④[解题分析]本题全面考查离子共存知识,在题给的六组离子中,第①组clo-与h+、i-不能大量共存,第②组中nh4+与oh-、hco3-与oh-不能大量共存,第③④组中各离子可以共存,第⑤组h+与alo2-、hso3-不能大量共存,第⑥组中ca2+与co32-甚至so42-不能大量共存。

第0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第0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新教材新高考)

[归纳提升]
电离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模型
专项突破
离子反应过程中溶液导电性变化的判断
1.下列几种导电性变化图像,把符合要求的图像字母填在相应的题目后面的括号中。 (1)向H2S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 的Ba(OH)2溶液( D ) (2)向H2S溶液中通入Cl2直至过量( B ) (3)向AgNO3溶液中通入少量HCl( C ) (4)向氨水中通入HCl直至过量( B ) (5)向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l2( C ) (6)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CO2( A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SO24-+Ba2++OH-===BaSO4↓+H2O (2)2H++SO24-+Ba2++2OH-===BaSO4↓+2H2O
3.(1)联氨(N2H4)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与 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
HCl为强电解质,CH3COOH为弱电解质,滴加NH3·H2O, 先与HCl反应,生成同样为强电解质的NH4Cl,但溶液体 积不断增大,溶液稀释,所以电导率下降;当HCl被中 和 完 后 , 继 续 与 CH3COOH 反 应 , 生 成 CH3COONH4 , 为强 电解质,所以电导率增大;HCl与CH3COOH均反应完后,继续滴加弱电解质 NH3·H2O,电导率变化不大,因为溶液被稀释,有下降趋势。
[例2]按要求书写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Ba(OH)2:_B_a_(_O_H__)2_=_=_=_B__a_2+__+__2_O_H_-__; ②KAl(SO4)2:_K_A__l(_S_O__4)_2_=_=_=_K_+__+__A_l_3+_+ ___2_S_O_24_-_; ③CH3COOH:_C_H__3C__O_O__H____C_H__3_C_O_O__-_+__H__+_; ④H2CO3:_H_2_C_O__3 ___H__+_+__H__C_O_3-__、__H_C_O__-3____H__+_+__C_O__23-__; ⑤Cu(OH)2:_C_u_(_O_H__)_2 ___C__u_2+__+__2_O_H_-__; ⑥NaHSO4溶于水:_N_a_H__S_O_4_=_=_=_N__a_+_+__H_+__+__S_O_24_-_; ⑦NaHSO4熔融:_N__aH__S_O_4_(_熔__融__)=__=_=_N_a_+_+__H__S_O_- 4__; ⑧NaHCO3:_N_a_H__C_O_3_=_=_=_N__a_+_+__H_C__O_-3_、__H__C_O__-3 ____H__+_+__C_O__23-__。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精讲精练

精心整理离子反应考点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本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发生电离的化合物导电实质产生了自由移动的离子没有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结构特点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共同点均为化合物注意点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区分与化合物的水溶性无关.举例NaCl?Ba(OH)2CH3COOH CH3CH2OH?C12H22O11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全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程度完全部分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相互关系均为电解质。

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电离方程式书写规律用等号HnA=nH++A n-用可逆符号,弱酸分步电离HnA??H++HA(n-1)-,HA(n-1)-???H++H2A(n-2)-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 弱酸:CH3COOH?HCN?H2S?H2CO3等强碱:KOH?NaOH?Ba(OH)2等.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弱碱:NH3H2O?Cu(OH)2等.H2O及小部分盐:(CH3COO)2Pb等.[例1]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Na2O????????????B.SO3??????????????????????C.Cu????????????D.NaCl 溶液[解析]Na2O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能导电,为电解质,故A正确;SO3为共价化合物,在熔融条件下不能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是SO3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4导电,故SO3为非电解质,B不正确;Cu是单质,NaCl溶液为混合物,它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D都不正确。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辅导讲义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专题辅导讲义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辅导讲义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10.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测定四份不同澄清溶液的成分,记录结果如下:甲:K2SO4、BaCl2、NaCl乙:NaCl、Ba(OH)2、K2CO3丙:HCl、K2CO3、NaCl丁:K2SO4、Na2CO3、KCl其中记录结果合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2-3+2H+===CO2↑+H2O②Ba2++2OH-+2H++SO2-4===BaSO4↓+2H2O③Ag++Cl-===AgCl↓④Fe+Cu2+===Fe2++Cu⑤Cl2+H2O===H++Cl-+HClOA.①③B.②④C.②⑤D.只有⑤12.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ⅠⅡⅢ实验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体放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CuCl2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Zn===Zn2++H2↑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13.(10分)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并写出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O2(CO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SO2-4(CO2-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4)盐酸(硫酸),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5)NaOH(Na2CO3),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6)NaCl(CuCl2),试剂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14.(10分)(1)选择适宜的物质完成下列反应,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精讲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本讲主要内容】离子反应本节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是让同学们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能根据离子反应的规律判断一些常见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否共存、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等问题。

【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前面,我们复习了化学反应的四大基本类型,并且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根据研究问题的角度不同,化学反应可有不同的分类方式。

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另外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统称为离子反应,没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做非离子反应。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离子反应,见如下实验装置图:通过实验我们会发现溶液导电性不同。

用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进行实验时,灯泡明亮;醋酸、氨水做实验时灯泡较暗;而用酒精进行实验时灯泡不亮。

在初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导电是靠自由移动的离子,于是我们把化合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而根据化合物的电离的不同我们可将化合物分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我们把这种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如:酸、碱、盐。

[讨论]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NaCl固体、NaOH固体、K2SO4溶液、CO2、蔗糖、NaCl溶液、H2O、酒精。

[小结]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解质应是化合物。

而Cu则是单质,K2SO4与NaCl溶液都是混合物。

②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

而CO2能导电是因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H2CO3能够电离而非CO2本身电离。

所以CO2不是电解质。

③酸、碱、盐、水是电解质,蔗糖、酒精为非电解质。

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还发现,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的酸、碱、盐溶液的导电能力也不相同。

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大小决定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数。

而当溶液体积、浓度和离子所带的电荷数都相同的情况下,取决于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数目,导电能力强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一定比导电能力弱的溶液里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多。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归纳总结+典例解析

离子反应【学习目标】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了解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 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并会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3. 能运用书写规则书写常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结合具体反应对所给离子方程式进行正误判断||。

【要点梳理】要点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均应是化合物||。

金属属于单质||, 故既不是电解质||, 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必须有外界条件: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应是一定条件下本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CO2、SO2、SO3、NH3溶于水后也导电||, 却是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后电离而导电的||, 不是本身电离导电的||, 故属于非电解质||。

(4)能导电的物质并不一定是电解质||, 如铜、铝、石墨能导电||, 但因其为单质||, 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食盐水能导电||, 但其为混合物||, 不属于电解质||。

溶于水不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电解质||, 如BaSO4难溶于水||, 但其溶于水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 属于电解质||。

要点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 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概念水溶液中全部电离的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电离||, 都能导电||, 与溶解度无关不同点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 存在电离平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溶液中溶质微粒只有水合离子水合离子||, 弱电解质分子实例强酸: HCl、HNO3.H2SO4 HBr、HI、HClO4等强碱: KOH、NaOH、Ba(OH)2 Ca(OH)2绝大多数盐: BaSO4、AgCl、CaCO3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绝大多数盐:BaSO4、AgCl、CaCO3弱酸: HF、HClO、H2S、H2SO3.H3PO4.H2CO3.H2SiO3.CH3COOH等||。

化学《离子反应》知识全面总结

化学《离子反应》知识全面总结

《离子反应》讲义一、电解质、非电解质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化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①关键字:“和”、“或”、“均”、“化合物”;②电解质、非电解质均针对化合物而言;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③电解质在熔化状态或水溶液中的导电是因为它本身..电离出离子所致;[思考]下列说法对不对?为什么?①HCl液态时(熔化状态下)不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Cu、Al、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S不能导电,所以是非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④SO2、C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_⑤Na2O溶于水所得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____________________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强电解质如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及绝大部分盐。

2、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常见的弱电解质如弱酸(H2CO3、H3PO4、H2SO3、HF、HClO、CH3COOH),弱碱(NH3·H2O),水及极个别盐。

3、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区别关于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①区别电解质强弱的唯一..依据是:在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而不是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

溶液导电性强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弱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②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在水中溶解度的大小无关;易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强电解质,如:HF、H2SO3、HClO、NH3·H2O等,虽然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但溶于水后只有一部分发生了电离而没有全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不一定就是弱电解质,如:CaCO3、BaSO4等,虽然它们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还是全部电离了,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高三化学 离子反应 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 离子反应 知识精讲

高三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精讲一. 离子反应1. 概念: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之为离子反应(无论是反应物中还是产物中有离子都可以)2. 表示:离子方程式(既满足质量守恒,又满足电荷守恒。

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满足电子转移守恒)3. 本质:离子之间发生的反应(主要是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二.电荷守恒式在溶液中,正电荷总量等于负电荷总量三.如何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常见错误:(1)拆分错误例:.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a(HCO3)2是易溶于水的盐,应该拆分。

(2)守恒错误例: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 Fe2++Cl2=Fe3++2Cl-不符合电荷守恒(3)不符合反应原理例:铁和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稀盐酸的氧化性弱,只能将铁氧化成亚铁离子。

(4)不符合量的关系(较难)例:过量的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Cl2+2Fe2++2Br-==4Cl-+2Fe3++Br2过量的氯气,溶液中不可能还有大量溴离子,而方程式显示溴离子有剩余,“2Fe2++2Br-”应改为“2Fe2++4Br-”。

四.离子共存离子不能共存知识归纳:(1)复分解反应:H+和(OH-弱酸根离子:CO32-HCO3-ClO-SO32-HSO3-S2- HS-等)OH-和(H+和弱碱对应的阳离子:NH4+Fe2+Fe3+Al3+等)形成沉淀(2)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Fe3+NO3-[H+] MnO4-)还原性离子(I-S2-SO32-)例1.(90-全国)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B)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D)硫氰化钾溶液加入三氯化铁溶液:Fe3++SCN-=[Fe(SCN)]2+[解析]醋酸和氨水都是弱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分(B)中电荷不守恒碳酸钙是沉淀,不能拆分答案:BC例2.(90-全国)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解析]离子不能共存,是因为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一般情况下,主要考虑阴离子和阳离子之间的反应(例外:氢氧根离子和多元弱酸酸式阴离子之间也会反应)。

《第4节 离子反应》核心知识点及知识点解读(鲁教版选修4)

《第4节 离子反应》核心知识点及知识点解读(鲁教版选修4)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4节离子反应》核心知识点及知识点解读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离子之间结合能生成沉淀、弱电解质或气体(或挥发性物质),或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本质是使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降低,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二、离子反应能否进行的理论判据1、焓变于熵变判据利用ΔH-TΔS判断离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ΔH-TΔS<0,则离子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2、平衡常数判据平衡常数越大,反应趋势越大,反应可自发进行,从Q和K之间的关系看,当Q<K时,正反应很容易自发进行。

三、离子反应的应用1、用于物质检验与含量的测定利用离子反应的特征可以检验一些离子在溶液中是否存在即定性检验。

例如Fe3+与KSCN 溶液生成血红色溶液来检验Fe3+,还可以检验Ba2+、Ca2+、Cu2+、Fe2+、NH4+、Ag+、Al3+、CO32-、SO42-、Cl-、Br-等离子,还可以用于定量检验,例如,生成沉淀,测沉淀的质量,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

2、用于物质制备与纯化离子反应可以用于制备一些酸、碱、盐、气体,如BaSO4、FeSO4、CO2、SO2、H2S等。

3、生活中的离子反应在生活中,离子反应随处可见。

如胃酸过多,服用适量的畏舒平;硬水的形成和软化;漂白粉的使用等。

四、中和滴定实验1、中和滴定的原理(1)定量分析:化学上把测定物质各组成成分的含量过程,称为定量分析过程。

中和滴定是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2)中和滴定: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就叫酸碱中和滴定。

实质:H++OH—=H2O即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物质的量相等。

(3)计算原理:mH n R+nM(OH)m = M n R m+mnH2Om nC1·V1C2·V2则有:n·C1·V1 = m·C2·V2其中C1、C2分别表示酸和碱的浓度,V1、V2分别表示酸和碱的体积。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同步精讲精练1-2-2 离子反应(精讲)(解析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化学高一上学期同步精讲精练1-2-2 离子反应(精讲)(解析版)

1.2.2 离子反应(精讲)思维导图常见考点考点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例1】下列不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D.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答案】A【解析】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是离子反应,则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没有离子参加或生成,不是离子反应,A符合题意;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属于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意;C.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离子反应,C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和稀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属于离子反应,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一隅三反】1.对于离子反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离子反应中一定有沉淀生成B.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C.复分解型离子反应是一定有沉淀、气体和水生成的反应D.Fe2O3与稀硫酸的反应一定属于离子反应【答案】D【解析】A.在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性的或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不一定有沉淀生成,A不符合题意;B.离子反应不一定有气体生成,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也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高温煅烧石灰石有二氧化碳生成,此反应不是离子反应,B不符合题意;C.在溶液中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难溶性的或难电离的或易挥发的物质,如HCl与CH3COONa反应产生NaCl和醋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C不符合题意;D.Fe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SO4)3、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2Fe3++3H2O,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B.胆矾失去结晶水C.酸碱中和反应D.二氧化硫与氧化钙的反应【答案】C【解析】离子反应是有离子参加或有离子生成的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离子反应。

A、B、D为固体之间或气体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是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故三者均不属于离子反应,C为水溶液中的反应,故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总结离子反应知识点

总结离子反应知识点

总结离子反应知识点离子反应是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它涉及到离子的生成、消失和重新组合。

离子反应在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了解离子反应的知识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离子的概念和性质1. 离子的概念:离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电的化学物质。

根据带电性质可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2. 离子的性质:离子的形成和稳定性由原子的原子序和电子结构决定。

大部分轻金属的化合物会丢失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正离子;多为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则易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形成负离子。

3. 离子的符号表示:采用元素符号并在右上角标出带电量来表示离子,如Na+,Cl-。

二、离子反应的基本规律1. 离子反应的基本特点:离子反应与共价键反应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类型。

共价键反应仅在物质的分子中发生电子的迁移,而离子反应中物质中的离子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

2. 离子反应的平衡方程式:离子反应发生时,它与化合物的共价键反应不同,通常不会发生平衡态的产物的生成。

3. 离子反应的速度:离子反应的速度是指离子在产生和消失时的速度。

离子反应的速度取决于离子的生成和重新组合速率。

4. 离子反应的热效应: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伴随着放热或吸热过程。

这种现象称为离子反应的热效应。

放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吸热反应的焓变是正值。

三、离子反应的基本类型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失去或得到电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离子反应类型。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只有电子转移,没有离子的生成或消失。

2. 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或直接与其他溶液中的离子进行反应的过程。

酸碱反应也是一种常见的离子反应类型。

3. 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两种水溶液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结合生成不溶物的化学反应。

这种化学反应类型也是离子反应的一种。

四、离子反应的应用1. 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离子反应广泛应用于化学物质的制备和加工工艺过程中。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

《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离子反应》知识点整理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1、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

2、①电解质是在或能够导电的。

例如: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

②强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强酸:、、;强碱:、、、;绝大多数的盐如:NaNO3、CaCO3、BaSO4等。

③弱电解质是在的电解质。

例如:弱酸:CH3COOH、H2CO3、H2SO3、、H2S、H3PO4等;弱碱:Mg(OH)2、Cu(OH)2、NH3·H2O等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属于弱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碘化钾B.乙醇C.氨气D.蔗糖E.醋酸F.硫酸氢钠G.氨水H.液氧I.氢氧化钠溶液练习2、根据有关概念回答下列问题:①H2SO4②液氨③氨水④铝条⑤氯化钠⑥石墨⑦二氧化硫⑧水⑨氧化钠⑩氢氧化钡判断上述物质中:在一定状态下能够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附注:SO2、SO3、C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导电原因是与水作用后的生成物(H2SO3、H2SO4、H2CO3、NH3·H2O)电离所致,并非自身电离出自由离子,所以SO2、SO3、CO2、NH3等不是电解质,而H2SO3、H2SO4、、H2CO3、NH3·H2O则是电解质。

二电解质的电离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

2、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注意:电离不通电。

氯化钠的电离将氯化钠加入水中,在作用下,钠离子和氯离子脱离NaCl晶体表面,形成了能够的和。

这一过程可以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为:。

3、HCl、HNO3、H2SO4的电离方程式HClHNO3H2SO4它们都能够电离出H+,因此我们从电离的角度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电离时叫做酸。

类比:电离时叫做碱;电离时叫做盐。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表示方法:强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弱电解质的电离用表示。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3:离子反应【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3:离子反应【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精练03:离子反应【含解析】知识点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分类依据:(2)电解质的强弱与物质类别的关系:2.对比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水合离子、水分子水合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等电离过程是否可逆不可逆可逆举例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强碱:KOH、NaOH、Ca(OH)2、Ba(OH)2等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弱酸:CH3COOH、HF、H2S、H2CO3等弱碱:NH3·H2O等H2O3(1)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

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

如H 2SO 4、NaOH 、(NH 4)2SO 4的电离方程式分别为H 2SO 4===2H ++SO 2-4、NaOH===Na ++OH -、(NH 4)2SO 4===2NH +4+SO 2-4。

(2)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

①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

如H 2S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SH ++HS -;HS -H ++S 2-。

②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

如Cu(OH)2Cu 2++2OH -。

③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 ++AlO -2+H 2OAl(OH)3Al 3++3OH -。

(3)酸式盐①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

如NaHSO 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 ++SO 42-,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 4===Na ++HSO 4-。

②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酸式酸根部分电离。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一、离子反应的概念。

1. 定义。

- 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在溶液中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大多属于离子反应。

- 例如,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HCl + NaOH = NaCl+H_2O,其离子方程式为H^++OH^- = H_2O。

2.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 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生成沉淀:如BaCl_2溶液与Na_2SO_4溶液反应,Ba^2 + +SO_4^2 -=BaSO_4↓。

- 生成气体:如Na_2CO_3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O_3^2 - +2H^+=H_2O + CO_2↑。

- 生成弱电解质:如CH_3COONa溶液与盐酸反应,CH_3COO^-+H^+=CH_3COOH。

- 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反应,如FeCl_3溶液与Cu反应,2Fe^3++Cu = 2Fe^2++Cu^2+。

二、离子方程式。

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_3+2HCl = CaCl_2 + H_2O+CO_2↑。

-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物质、气体、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在上述反应中,HCl、CaCl_2要拆写成离子形式,CaCO_3难溶、H_2O 是弱电解质、CO_2是气体,保持化学式不变,得到CaCO_3 +2H^+=Ca^2++H_2O+CO_2↑。

- 删: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

- 查: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2.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 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

例如H^++OH^- = H_2O可以表示HCl和NaOH的反应,也可以表示HNO_3和KOH等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 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如Ag^++Cl^- = AgCl↓表示可溶性银盐与可溶性氯化物反应生成AgCl沉淀的一类反应。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及典例剖析—精品文档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及典例剖析—精品文档

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知识点及典例剖析一、电解质1.电离、电离方程式(1)电离:酸、碱、盐等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质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化合物类型离子化合物(强碱、盐),强极性共价化合物非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共价化合物、大多数有机物能否直接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直接能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直接导电通电时的现象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导电实例H2SO4、HF、CaO等SO3、NH3、CH4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不同点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水溶液中微粒存在形式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解质分子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电解质分子实例绝大多数盐:NaCl、BaSO4等。

强酸:H2SO4、HCl、HClO4等。

强碱:Ba(OH)2、Ca(OH)2等。

弱酸:H2CO3、CH3COOH等。

弱碱:NH3·H2O、Cu(OH)2等。

极少数盐。

二、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

(1)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①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Ca2+与OH-、Mg2+与CO32-、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②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OH-、CO32-、HCO3-、S2-、HS-、HSO3-、SO32-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③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F-等生成弱酸;OH-与NH4+、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H-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高三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三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

高三离子反应知识点总结离子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三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

离子反应涉及到离子的生成、离子的配对和离子反应的平衡等知识点。

下面将对高三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一、离子的生成离子的生成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分子之间电子的转移,从而形成带电离子的过程。

常见的离子生成有三种方式,即离子的形成、酸碱中离子生成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离子生成。

1. 离子的形成离子的形成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某些原子通过不同方式失去或获得电子,从而成为带电离子。

例如,氯原子失去电子后成为氯离子Cl-,氧原子获得电子后成为氧离子O2-。

2. 酸碱中离子生成在酸碱中,酸和碱反应时会生成离子。

酸会释放出氢离子,碱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时,产生氯离子(Cl-)和氢氧根离子(OH-)。

3.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离子生成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之间发生电子的转移,从而生成离子。

氧化剂接受电子,同时还原剂失去电子。

例如,氯化铁(FeCl2)和氧化铜(CuO)发生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Fe2+)和铜离子(Cu2+)。

二、离子的配对离子的配对是指在离子反应中,离子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组合。

离子的配对考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编写与平衡相关的知识点。

1. 离子配对的原则离子配对的原则是按照离子的电价、价数、电量等特性进行配对。

离子配对的原则包括电价平衡、正负电量相等和花纹存放平衡。

2. 离子方程式的编写离子方程式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离子进行配对的化学方程式。

编写离子方程式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如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式,保持电量平衡,同时还要考虑物质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三、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反应的平衡是指离子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离子数量保持一定比例的状态。

离子反应中的平衡包括离子反应中的平衡常数、平衡条件和平衡浓度等。

1. 离子反应中的平衡常数离子反应中的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离子数量比例的平衡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知识点复习一、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1.电解质、非电解质2.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特别提醒:1.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这两者之间只需满足一者就行了,但必须强调的是其本身能够导电,而不是反应的生成物。

如SO2、SO3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它们都不是电解质,原因是在溶液中真正起到导电作用的是它们与水反应的生成物H2SO3、H2SO4,而不是它们自己本身。

Na2O的水溶液的导电虽然也是它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导电,但因为其在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所以Na2O是电解质。

2.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判断某电解质是强电解质还是弱电解质关键是看它在水溶液中电离时是完全电离还是部分电离,与其溶解度大小、导电能力强弱等因素无关。

例题现有①NaOH溶液②铜丝③液态HCl ④盐酸⑤稀硫酸⑥液氨⑦氨水⑧SO2⑨胆矾晶体⑩熔融NaCl ⑾蔗糖晶体⑿酒精⒀酒精溶液⒁氯气(1)上述状态下可导电的是__ ;⑵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 _;⑶上述状态下的电解质不能导电的是 _____ 。

(4)本身属于非电解质,与水反应后生成电解质的是_ _ ;(5)本身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与水反应后生成电解质的是_ _。

考点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离子反应:指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离子生成的反应。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书写规则:①单质、氧化物、不溶物、难电离的物质(弱酸、弱碱及水等)不能拆开来写。

如Cl2、Na2O等不可以拆开写成Cl-、Na+、O2-;BaSO4不可以拆开写成Ba2+、SO42-形式。

②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的离子符号的改写同电离方程式中的离子形式。

如NaHCO3改写Na+、HCO3-;NaHSO4应改写Na+,H+,SO42-③微溶物,若出现在反应物中一般改写成离子符号(悬浊液除外);若出现在生成物中一般不改写。

④固体与固体物质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如实验室制取NH3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⑤浓H2SO4一般不拆开写成离子形式;HCl、HNO3无论浓稀,均应改写成离子符号。

如Cu片与浓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2)书写步骤(以CuSO4溶液与BaCl2溶液反应为)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②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开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来表示。

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改写成:Cu2++SO42-+Ba2+ +2Cl- =Cu2++2Cl-+BaSO4↓③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Ba2+ + SO42- =BaSO4↓④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特别提醒: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错误(1)不配平(一般表现为等式两边原子不守恒或电荷数不守恒)。

如Fe3++Cu =Cu2++Fe2+; Na+H2O=Na++OH-+H2↑(2)该改的不改或不该改的改了。

如Na2O溶于水:O2- + H2O = 2OH-;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CO32-+2H+=CO2↑+H2O;醋酸铵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CH3COONH4+OH-=CH3COO-+ NH3↑+H2O;乙醛做银镜反应: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等等……(3)与反应事实不相符合。

如铁片溶于稀HCl:2Fe+6H+ =2Fe3++ 3H2↑;铝条溶于稀HNO3:2Al+6H+ = 2Al3++3H2↑(4)不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发生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否则就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如浓硫酸与食盐共热制HCl;浓硫酸与Cu共热制SO2;实验室制CH4和NH3等都无离子方程式。

(5)乱用↑、↓、== 、符号。

如FeCl 3溶液的水解:Fe3+ + 3H2O = Fe(OH)3↓+ 3H+;F2通入水中:2F2+2H2O=4HF+O2↑;Na2CO3的水解:CO32-+H2O=HCO3-+OH-(6)漏写一种产物。

如Cu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Ba2++SO42-=BaSO4↓;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H+ + OH- = H2O。

(7)随便约简或不约简。

如Ba(OH)2溶液不断滴加稀H2SO4:Ba2++H++OH-+SO42-=BaSO4↓+ H2O;Al2(SO4)3溶液中加氨水:2Al3+ +6NH3·H2O=2Al(OH)3↓+6NH4+三溶液中的离子共存1.离子共存条件: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它们之间便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⑴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2+与CO32-,Ag+与Br-,Ca2+与SO42-等不能大量共存。

⑵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CO32-、HCO3-、S2-、HS-、SO32-、HSO3-等不能大量共存。

⑶生成难电离物质:如:H+与CH3COO-、CO32-、S2-、SO32-等因生成弱酸不能大量共存;OH-与NH4+因生成的弱碱不能大量共存;H+与OH-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

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离子(如Fe3+、NO3-、ClO-、MnO4-(H+)等)与还原性离子(如S2-、I-、Fe2+、SO32-等)不能大量共存。

2.附加隐含条件的应用规律:⑴溶液无色透明时,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有色离子,如Cu2+、Fe3+、Fe2+、MnO4-⑵强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反应的离子,如Fe3+、 Fe2+、HCO3-、NH4+、Al3+⑶强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反应的离子,如HCO3-、CO32-、S2-、CH3COO-、AlO2-【典型例题】[例1]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金属钠与水反应:↑++=+-+2222H OH Na O H NaB. 石灰石和盐酸反应:O H CO H CO 22232+↑=++-C.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O H OH H 2=+-+D. 过量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32HCO OH CO[例2]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 +2Ca 、+Na 、-3NO 、-24SOB. +2Mg 、-Cl 、+3Al 、-24SOC. +K 、-Cl 、-3HCO 、-3NOD. +2Ca 、+Na 、+3Fe 、-3NO [例3] (1)向4NaHSO 溶液中逐滴加入2)(OH Ba 溶液显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2)(OH Ba 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 能用O H OH H 2=+-+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是( ) A. O H BaSO OH Ba SO H 242422)(+↓=+ B. O H CuCl HCl OH Cu 22222)(+=+C. O H KCl HCl KOH 2+=+D. O H COONa CH COOH CH NaOH 233+→+2. 下列离子在强碱性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K 、+2Ba 、-3HCO 、-ClB. +Na 、+K 、-23CO 、-ClC. +4NH 、+K 、-24SO 、-2SD. +3Fe 、+Na 、-Cl 、-3NO 3.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碳酸氢钙溶液跟稀3HNO 反应↑+=++-223CO O H H HCOB. 饱和石灰水跟稀3HNO 反应 O H Ca H OH Ca 22222)(+=+++C. 向稀氨水中加入稀盐酸 O H NH H O H NH 2423+=+⋅++D. 碳酸钙溶于醋酸溶液 22232CO O H Ca H CaCO ++=+++4. 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2)(OH Cu 和盐酸;2)(OH Cu 和COOH CH 3B. 2BaCl 和42SO Na ;2)(OH Ba 和424)(SO NHC. 3NaHCO 和4NaHSO ;32CO Na 和4NaHSOD. 3NaHCO (过量)和2)(OH Ca ;23)(HCO Ca 和NaOH (过量)5. 3NaHCO 溶液和4NaHSO 溶液混合后,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A. +H 和-23CO B. -3HCO 和-4HSO C. +Na 、-3HCO 和+H D. -3HCO 和+H6.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3Fe 、+K 、-Cl 、-OHB. +K 、+Na 、-24SO 、-3NOC. +K 、-3HCO 、-Cl 、-23COD. +H 、+Na 、-Cl 、-OH7.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2Ca 、+Na 、-3NO 、-ClB. +K 、+2Ba 、-Cl 、-3NOC. +Na 、-3HCO 、-23CO 、+KD. +Na 、-Cl 、+K 、-4MnO 9. 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写出所用试剂及离子方程式。

(1))(2HCl CO :试剂 ,离子方程式 (2))(22CO O :试剂 ,离子方程式10. 某河边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K 、+Ag 、+3OH、-3Fe、-Cl、-NO六种离子。

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丁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

如果加入一定量(填“活性炭”、“硫酸亚铁”、“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填写金属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填写离子符号)转化为沉淀。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可用来浇灌农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