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教学时间(日期、课时)
3.28/ 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从10世纪初契丹国建立到12世纪中叶宋金和议,大约二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政权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的历史时期。
可分两个阶段去把握,第一个阶段: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时期;第二个阶段:金与南宋的对峙时期。
1.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的关系是本课的重点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国于五代时期,与北宋几乎同时结束,二百年间,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不可低估的历史地位。
从这一点,可以理解为什么要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作为本课的标题。
同时,如何给学生讲清楚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是关键问题。
北宋与辽的关系,从北宋初年两次对辽用兵,试图统一北方,到宋真宗时辽大举攻宋,最后达成澶渊之盟,辽宋议和。
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均衡,谁也不能统一谁,澶渊之盟是双方相互妥协的产物。
2.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是本课的难点之一。
对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它的沉重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的生产得到发展,而且还彼此进行贸易。
3. 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是一个重点内容。
女真也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它建立了金政权,灭了已经腐败的辽和北宋。
金朝在我国历史上也有相当的地位。
对岳飞抗金的评价是本课的又一难点。
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
女真贵族在对南宋的战争中掳掠残杀,对北方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保卫中原地区较高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是正义的。
学情分析
1.本课头绪较多,需要指导学生掌握好重点问题,抓住中心问题:“辽、宋、夏、金民族政权的兴起及和战。
”以契丹兴起、金的建立以及北宋与辽、南宋与金的关系为重点,认识先战后和的实质,以及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特点。
2.本课涉及到的少数民族较多,需要通过地图从空间上强化学生对民族政权统治区域的掌
民族政权建国时间民族杰出首领都城与宋的重大事件
辽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澶渊之盟
西夏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兴庆
金12世纪初期女真族
阿骨打中都宋金议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基本史实,包括:少数民族政权
辽、西夏、金的先后兴起,陈桥兵变及北宋的建立,辽宋战争和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宋金战争和南宋的建立,郾城大捷和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通过学习,把握民族政权并立这一特殊时代的基本脉络。
2.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各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和战关系,一方面正确认识契丹、党
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边疆地区的开发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另一方面,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和平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民族战争,对战争性质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能用异族、侵略的说法,只能从正
义和非正义的角度来分析,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即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任何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从而更正确地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
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
1.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隋唐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特点,联系唐末藩镇割据到五代十国分裂动荡,导入本课辽、宋、夏、金等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最好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对这一时期总的形势有一个认识,让学生明确从本课开始,中国古代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其特点是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2.关于契丹的兴起,可以利用教材引文中关于契丹起源的传说,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可以用幻灯和多媒体课件做出有关契丹人生活习俗的壁画图片和契丹文字的图片,让学生对契丹有一个感性认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契丹族兴起和逐渐强大的原因,使学生明确接受汉族文化、重视农耕对于契丹族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意义。
3.关于北宋的建立,教师可以通过第47页的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是几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局面,要认识到北宋政权并不是一个统一了全中国的王朝。
对小字中“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和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并提出问题:“为什么宋太祖要这么做?对以后的影响如何?”
4.辽宋的和战,对宋初两次对辽作战,可做简单的介绍,此处学生很容易问到杨家将的故事,教师可灵活处理,也可以“你怎么看待杨家将”作为课外思考题。
接下来的辽宋之战,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北宋在澶州打退了辽军,却要与辽讲和,并签定了屈辱的澶渊之盟?”关于澶渊之盟可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动脑筋”题目,让学生展开辩论,对自己所持观点进行论证,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关于西夏的兴起,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西夏统治区域的方位和都城兴庆的地理位置,最好能够用幻灯打出相关的西夏文物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印象。
对宋夏的和战,也可以提问:“西夏为什么要与北宋讲和?”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5.金和南宋的对峙。
首先利用《金、南宋对峙形势图》,对金的兴起及统治概况做简单介绍,可利用教材“活动与探究”中的女真人画像,通过其服饰分析其生活特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其次,对这一时期金灭辽、再灭北宋及南宋建立,可以做简单介绍,重点放在宋金战争的问题上。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宋金战争的性质以及对岳飞抗金的评价,或者更具体地提出:“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在朝廷下令班师回朝时,如果你是岳飞你会怎么办?”“岳飞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这是为什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6.对宋金议和,可利用地图让学生明确双方划定的分界线,古代历史上大多数南北分裂以淮河为界。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对峙”是什么意思?就是并存相对而立之意,双方敌对状态并未解除,只是没有大的战争,反映了宋金双方政治、军事力量基本处于均衡状态。
7.最后,教师可以简单的小结,参照“重点和难点”中分析的本课基本脉络和相应的重要问题,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
【提问导入】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时期。
但到了后期,经过一系列动荡之后,唐政权千疮百孔,名存实亡,终于907年灭亡,中国封建社会又进入了一个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
那么,唐朝灭亡后,中国的政治局面如何?在政治舞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的事件?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讲解新课】
一、契丹的建立和统一
介绍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
他就是辽太祖。
契丹建立国家之后,势力不断向南发展,辽太宗时期,占领了幽云十六州。
以后就和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简单说明冲突情况)
二、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1、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出现了混战割据局面。
此后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合称五代。
那时侯在,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总称为十国。
2、北宋建立
赵匡胤原来是后周禁军的最高将领,掌握着军事大权,此时后周皇帝年幼无知,赵匡胤就想取而代之。
960年的一天,边关告急,慌乱之中忙派赵匡胤出兵迎敌,赵匡胤率军到达陈桥驿却按兵不动。
晚上,赵匡胤假装喝得酪酊大醉,其他将士密谋来到他的卧室,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故意推辞,众将士早把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跪倒,高呼“万岁”,这样,赵匡胤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皇帝。
北宋建立后,又陆续消灭了十国政权。
这样,北宋就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在这里,我们只能说是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而不能说是统一了全国。
因为这时期与北宋并立的还有强大的辽等少数民族政权。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对于垂手可得的皇权最明白不过,怎样才能把这个皇位坐稳呢?于是他上台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权,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
(请同学看书后来说说看这个故事)
三、辽、宋、夏的和战
1、澶渊之盟
北宋建立后,对辽用兵失败,就采取防御政策。
宋真宗时,辽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东京。
后来宰相寇准极力劝说真宗在澶州督战,打退辽军。
辽宋议和,辽撤兵,宋给岁币。
简单介绍寇准的故事。
和学生一起分析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2、西夏和宋的关系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都城兴庆。
也与宋交战,双方各有得失。
最后双方议和,元昊向宋称臣,宋每年给西夏岁币。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来源于唐时的黑水靺鞨,居住在今天的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从事狩猎,过着定居生活,特产有貂皮、黄金、珍珠、人参等,公元11世纪完成了本民族的统一。
不过,这时候的女真族还处在辽的统治之下,由于辽统治者对女真人的压迫很残酷,所以,引起了女真人的强烈反抗。
其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顺应人民的意愿,起兵抗辽,得到女真各部的响应。
他们打败了前来镇压的辽军,取得辉煌胜利。
公元1115年,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
金建立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并连续灭掉了辽和北宋。
辽和北宋迅速灭亡的相似原因是什么?辽和北宋的统治都非常腐朽,人民反抗剧烈;而金军战斗力强,攻势凌厉。
所以,辽和北宋在金军的大举进攻下,很快就灭亡了。
北宋灭亡的同一年,即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称帝,后来定都临安,历
史上称为南宋。
南宋建立初年,金军又数次南下,遭到南宋军民的顽强抗击。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抗金将领,如宗泽、韩世忠、岳飞等。
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是岳飞的抗金活动。
(请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关于岳飞的故事,以及被害的经过)。
最后宋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给金岁币。
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
【问题探究】
动脑筋
1对澶渊之盟应当怎么评价?他们谁说的对?你怎么看?
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2左边铁铸的跪像,在西湖边岳飞墓前。
你能猜出他是谁吗?为什么让他跪在那里?
是杀害岳飞的刽子手秦桧。
反映了人民爱憎分明,用这种方式称颂历史上保护人民利益的功臣,强烈谴责杀害功臣的罪人。
练一练
B
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右边是女真人的画像,你能说出他的服装有什么特点吗?从画像中,你能看出他们的生活有什么特点吗?
女真人头带兽皮帽,身穿窄袖长袍,束腰带,穿长靴,腰挂箭筒,肩挂长弓。
从中可看出女真人生活在寒冷地区,勤劳勇敢、擅长骑射的生活特点。
2.故事会:有关岳飞的故事很多,如抗金的故事,个人品格的故事等。
请选取每人有兴趣的故事分头准备,然后在班级小组里交流。
可自由发挥。
【小结】
板书设计
一、契丹的建立和统一
二、五代十国和北宋的建立
1、五代十国
2、北宋建立
三、辽、宋、夏的和战
1、澶渊之盟
2、西夏和宋的关系
三、金与南宋的对峙
作业布置
同步探究
填充练习图册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