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治理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学习目标:
地理实践力:小组分工明确,又能与组员密切配合、协作;尝试组织、设计与实施地理实践活动,期间能进行细微地观察和调查,获取、处理和分析信息,并得出结论。
区域认知:联系中国水土流失概况,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学会运用材料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
综合思维:运用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等思维,结合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图,描述该区主要的自然特征,理解当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重点)
人地协调观: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难点) 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及环境对其的反馈,自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家国情怀:了解家乡的发展过程、特色地域文化,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
二、教学过程:
(一).必备知识感知(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
1.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1)区域可持续发展
①区域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生态破坏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2)水土流失
①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②我国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2.水土流失的原因
(1)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①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
②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植被稀少。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
①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致使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减弱。
②不合理利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计划地修建窑洞等。
4.水土流失的治理
治理水土流失,应以人类活动为着眼点,努力控制对黄土高原人为的破坏。
(二).地理实践力小组合作探究(重难问题解惑,学科素养形成)
〖探究点1〗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
材料一自2018年7月3日起,黄河小浪底水库开闸泄洪,进行调水调沙,是小浪底最壮观的时刻,黄白交织的激流从洞群中喷涌而出,掀起排排巨浪。(见下图)
小浪底水利枢纽和跳水调水调沙
材料二黄土高原的范围和地形
[思考交流]
问题1 (区域认知)结合材料,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提示: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等省区大部分或一部分。
问题2 (综合思维)小浪底泄洪,黄白交织水流的成因是什么?
提示:小浪底水库接纳黄河中游来水,泥沙含量大。
问题3 (人地协调)小浪底为什么进行调水调沙?
提示:①为雨季蓄洪腾空库容;②利用人造洪峰冲淤,降低库底和下游河床高度,利于防洪。
[归纳总结]
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的一般思路
导致水土流失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由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因素造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指引起地表土壤加速破坏和移动的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以及其他人为活动,如战乱等。具体分析如下: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其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也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探究点2〗水土流失的治理
材料一下表是黄河入海口利津水文站1950年到2009年水文资料统计图。
黄河利津站多年平均来水来沙量统计表
红色革命圣地延安这些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正在被满眼的绿色颠覆。从“兄妹开荒”到“兄妹造林”,革命圣地延安正在转变生产方式,全民动员在黄土高原上打造绿色新城推动绿色产业。
[思考交流]
问题1 (区域认知)黄河利津站入海泥沙主要来源于哪个地区?
提示: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地区。
问题2 (人地协调)黄河利津站入海泥沙有什么变化趋势?试分析原因。提示:减少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
问题3 (综合思维)结合材料二,列举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提示: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
②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筑水平梯田,打坝淤地;
③农业技术措施——沟垄种植,草粮间作、轮作等。
[归纳总结]
1.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在以小流域为单元实施综合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2)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
(三).综合思维建模,应用能力提升。
1.分析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思维模板
问题表现-危害-产生原因-治理措施-产生效益
课堂小结:
(四).当堂达标。(基础知识考查,关键能力培养)
题组1 水土流失的原因
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
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
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1.C 2.A[江西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流水作用强。“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水土流失(水蚀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滥伐森林、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加剧了土壤侵蚀。 ]
题组2 水土流失的危害
下图示意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读图,完成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