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虫类药十大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医大师朱良春应用虫类药十大经验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潜心研究虫类药数十年,为国内较早系统研究虫类药的佼佼者。
虫类药是动物药组成的一部分,形体较小,多数属昆虫类。
由于它是“血肉有情”、“虫蚁飞走”之品,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所以历代医家都较重视。
从文献记载来看,虫类药始于《山海经》、《内经》。
汉代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其中运用虫类药的方剂,法度严谨,寓意良深,如下瘀血汤、抵当汤(丸)、大黄
虫丸、鳖甲煎丸等方,对后世应用虫类药起着示范、推动的作用;成于汉初的《神农本草经》,是总结虫类药医疗作用最早的书籍,其中列载虫类药28种,占全书所载药物的8%,占所收动物药(65味)的43%。
说明在汉代对虫类药的使用就已取得宝贵的经验。
此后,代有发展,东晋葛洪《肘后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将虫类药更广泛地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所用品种,有所增加。
宋代许叔微的《本事方》,也较多地应用虫类药,创订“麝香圆”,对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之疼痛剧烈者,颇有缓痛之效,后世多引用之。
迨至明代,李时珍全面总结药物治疗经验,在《本草纲目》中收载虫类药达107种,占动物药(444种)的24%,使虫类药得到很大的扩展。
随后清代温病学家如叶天士、杨栗山、王孟英、吴鞠通以及善于应用活血化瘀方药的王清任等,诸师们敢于革新,广泛应用虫类药治疗各种疾病,给后世留下不少珍贵的经验。
近代善用虫类药的医家主要有张锡纯、恽铁樵、章次公诸先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界非常重视虫类药的应用和研究,不仅广泛应用于内、外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还用于治疗恶性肿瘤、血液病、心脑血管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肝肾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等诸多疑难杂症、沉疴痼疾,使虫类药别开生面,大大地发展了它的应用范围和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朱良春在1963~1964年于《中医杂志》发表了《虫类药应用之研究》的连续报道,1981年出版了《虫类药的应用》,1994年增订重版,《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2011年再次修订出版,受到同道们的
赞许。
朱良春在深入研究历代虫类药功效后,结合自己的应用体会,把虫类药的功用主治,并根据其配伍不同,概括为如下10个方面:攻坚破积
虫类药具有攻坚破积或软坚散结作用,与这些药物咸软、辛散、以毒攻毒的药性特点有关,可用于治疗痰核、瘰疬、癥瘕积聚等症。
机体的脏器发生病理变化,形成坚痞肿块,如内脏肿瘤、肝脾肿大等,也宜用此法治疗。
此类药物如牡蛎、海蛤壳、海浮石、鳖甲、蜈蚣、全蝎等;方剂如仲景鳖甲煎丸用虫、蜣螂、鼠妇、蜂房等治疗“疟母”(疟久肝脾肿大),《医学心悟》消瘰丸用牡蛎配伍浙贝母、玄参等治疗瘰疬,近人用全蝎、蜈蚣、斑蝥诸药治疗癌肿等。
活血祛瘀
虫类药以其蠕动之性,飞灵走窜,具有搜剔络中瘀血,推陈致新之功,广泛应用于机体循环瘀滞或代谢障碍,出现瘀血征象者,尤以妇科为常用,如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癥瘕等症,因妇女以血为本,病常瘀血阻滞。
常用药物如水蛭、地鳖虫、穿山甲、鼠妇、五灵脂等。
《神农本草经》论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癥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可见其效之著。
方如仲景抵当汤(丸)用水蛭、虻虫等治疗热性病瘀热在里,其人如狂(精神错乱);大黄虫丸、下瘀血汤用×虫等治疗诸伤血瘀或妇人血瘀腹痛、经闭等。
现也常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见血瘀症者。
息风定惊
息风定惊是虫类药的另一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极动风、小儿惊风、肝阳化风等所致的眩晕昏仆、抽搐痉挛、项强肢颤,或风阳挟痰、痰热上扰之癫痫,风毒内侵之破伤风等症。
常用羚羊角、水牛角、牛黄、石决明、地龙、全蝎、蜈蚣、僵蚕等药;如大青膏用蝎尾、乌梢蛇等治疗惊痫,止痉散用全蝎、蜈蚣等治疗急慢惊风、流脑、乙脑昏迷、抽搐等。
宣风泄热
一些虫类药具有宣风清热、化毒透疹作用,用于热性病早期,邪
热郁于肌表,发热、疹发不透等,如蝉蜕、僵蚕等药。
升降散用僵蚕、蝉衣治疗温热病;消风散用蝉衣治疗风热瘾疹等即是此意。
搜风解毒
爬行虫类性善走窜,长于治风,有搜风通络,解毒止痛之功。
其效宏力专,常用于风湿顽痹、头风诸疾,更可用于大风、历节,如麻风病、风湿关节病之类。
药如全蝎、乌梢蛇、白花蛇、僵蚕、地龙等,方如苦参丸、搜风散。
如许叔微麝香圆用全蝎、地龙等治疗白虎历节诸风疼痛;叶天士用蜣螂虫、全蝎、地龙、蜂房等治疗周痹等。
行气和血
气郁血滞,出现脘腹胀痛诸症,可用行气和血之虫类药治疗。
如乌龙丸用九香虫治疗肝胃气痛;《孙氏集效方》、《圣惠方》及王孟英等用蜣螂虫治疗膈气吐食、大便秘塞及吐粪等症。
壮阳益肾
部分虫类药甘咸性温,或为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肾阳,强壮筋骨。
肾阳不足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不举、宫冷不孕、尿频遗尿等症均可使用。
如露蜂房、鹿茸、海狗肾、紫河车等,《本经逢源》称鹿茸“专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取其补火助阳,生精益髓,强筋健骨,固精摄便,下元虚损,头旋眼黑,皆宜用之”。
蜘蜂丸用花蜘蛛、蜂房治疗阳痿、遗尿等。
消痈散肿
毒邪壅结,导致痈肿、恶疽、顽疮等,每用此法治疗。
如《救急方》用蜒蚰治疗足胫烂疮;《直指方》将斑蝥用于痈疽拔毒等。
收敛生肌
痈疽溃疡,久而不愈,需用收敛生肌之品。
如《普济方》屡用五倍子治一切诸疮;各种金疮或跌仆外伤出血,尝用虫百蜡,朱丹溪盛赞其为“外科圣药”。
补益培本
诸虚之中,唯阴阳为甚,需长期调养方能补之。
常用的补益培本虫类药,如补益肺肾之冬虫夏草,补肾纳气之蛤蚧、紫河车,滋补肾阴之龟板、养血补血之阿胶、温补肾阳之海马、鹿茸、桑螵蛸等。
治
疗肺肾两虚之虚喘,宜用“参蛤散”,肾阳虚衰之阳痿、遗尿或小便失禁,尝用桑螵蛸、蜂房、海马等。
朱良春上自《本经》,下逮诸家,尽力收集有关虫类药的古籍史料和现代研究,辨伪求真,大胆地加以引伸发展,使一些虫类药的配伍与应用赋予了更深广的内涵,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如蜂房,《别录》谓其“治恶疽、附骨痈”,可使“诸毒均瘥”,能治“历节脱出”,故它是一味攻毒疗疮,散肿止痛的佳药。
但在临床实践中,朱良春发现它能温阳益肾,用治清稀带下和阳痿不举,具有显效。
凡带下清稀如水,绵绵如注,用固涩药乏效者,于辨证方中加蜂房,屡获佳效。
朱良春认为:“带下清稀,乃肾气不足,累及奇经,带脉失束,湿浊下注所致。
利湿泄浊之品,仅能治标,而温煦肾阳,升固奇经,才是治本之图”。
朱良春用蜂房温阳益肾,每每伍以鹿角霜、小茴香等通补奇经之药,配伍独到。
若带下因湿热下注,又有肾阳不足见症者可在清泄湿热方中加用蜂房,亦可奏功。
对阳痿证,除肝经湿热,致宗筋痿而不举者外,凡劳倦伤神,思虑过度,精血亏损,下元不足而致者,均可采用朱良春创订的“蜘蜂丸”治疗,该丸由花蜘蛛(微焙)、炙蜂房、紫河车、仙灵脾、肉苁蓉温肾壮阳,以振其痿;熟地配紫河车填补肾精,以复其损,为治阳痿不举之良方。
蜂房确是一味价廉物美的止咳化痰药,每用蜂房末3克(小儿酌减),鸡蛋1只(去壳),放锅内混合,不用油盐,炒熟,于饭后一次吃下,每日1~2次,连吃5~7日可获满意疗效。
又如地鳖虫,朱良春认为它是一味性能平和的活血化瘀药,凡血瘀经闭,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瘀血凝痛,用之均有良效,其特点为破而不峻,能行能和,虚人亦可用之。
朱良春研制的复肝丸(地鳖虫、红参须、紫河车、广姜黄、参三七、炮山甲、鸡内金、虎杖、石见穿、糯稻根等)治疗慢性肝炎或早期肝硬化,症见肝脾肿大、胁痛、面色晦滞、肝功异常、症情顽缠、久而不愈者,针对“久痛多瘀,久病多虚”及肝郁气滞,血瘀癖积的机理,方中以破瘀散结的地鳖虫为主药,配以消症破坚的三七、穿山甲,佐以行气解郁止痛的姜黄、郁金,伍以消滞健脾之鸡内金,复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虎杖、石见穿、糯稻
根,更参用红参须、紫河车培本元,补气血,以扶正治本,达到攻不伤正,补不雍中,寓攻于补之目的。
江苏省南通市传染病院临床观察证实了该药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能改善脂质代谢,增加肝脏血流灌注和供氧,促进肝细胞再生,减轻肝纤维增生,促使肝功能恢复正常,肝脾回缩,调节白、球蛋白的比例,使HbsAg转阴率达75%,地鳖虫确是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一种有效药物。
朱良春还擅用虫药治疗疑难杂症,曾治不少肿瘤患者,尤其是食道癌患者,效果殊为显著。
朱良春认为食道癌在病理上有鳞癌、腺癌之不同,在辨证上有虚实之分,早中期多表现为气滞、痰聚、血瘀、毒踞的实证,晚期则因病程缠延日久,进食困难,而致气阴两亏虚实夹杂。
他拟订通膈利咽散,由水蛭、炙全蝎、炙蜈蚣、炙壁虎、炙僵蚕、炙蜂房、制海藻共研细末而成,每服5克,每日3次,用西洋参(阳虚气弱者用红参)煎汤送服,治疗中晚期食道癌,能控制进展,或可临床缓解,延长生存期。
上列虫类药均有消坚破结、解毒化瘀之功,西洋参补益气阴,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扶正祛邪冶为一炉,宜其功宏。
朱良春认为,虫类药的应用具有十分广泛的前景。
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去发掘新药,开辟应用的新天地;要注重剂型改革,做到既方便运用,又提高疗效,努力拓宽虫类药应用之新途径。
过去应用虫类药的记载,首先见于《神农本草经》,其次是《伤
寒论》中的抵挡汤内有水蛭、虻虫,《金匮》鳖甲煎丸内有蜣螂、地鳖虫,《葛洪肘后方》应用了蚯蚓、蜘蛛等。
唐《外台秘要》也有虫类药的记载,特别是孙真人的《千金要方》广泛地运用了虫类药,其书有三大特点:(1)不用矿物药;(2)倡用虫类药;(3)寒热并用。
我最感兴趣的是孙真人应用虫类药(多来自民间单方)于内、外、妇、儿各科,而其最常用的是蜈蚣、全蝎等。
到了明末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收集虫类药物有多种,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亦载有多种虫类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则善用虫类药,吴鞠通的化癥回生丹列药34种,内有虫类药三种。
解放前的二张(张锡纯、张山雷)一恽(恽铁樵),也惯用虫类药治疗小儿惊风甚效。
我在学习历代医家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常用虫类药有如下体会:
(1)全蝎:软坚活络,消淋巴结肿大,对血丝虫形成的粗腿配合大量柴胡有卓效。
(2)蜈蚣:舒筋软坚、活络、镇痉,可用于颜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雷诺氏病(脱疽)及一切神经系统病。
(3)僵蚕:舒肝和胃气,合旋复花可治胃气上逆。
(4)地别虫:化癖活络,对肝脾肿大、肝硬化腹水有效。
(5)水蛭:破瘀通络,用于消癥瘕。
(6)乌稍蛇:祛风通络,用于定惊及皮肤麻木不仁。
(7)九香虫:通气滞,止胃痛。
(8)蟑螳:破癥结行水。
据《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治肝硬化腹水,试用数例有效。
其他资料说有缓癌作用,试之信然。
(9)地龙:清热化痰,镇惊软坚通络,用于半身不遂,治胸部风湿痞痛亦有效。
我在临床上应用虫类药的攻坚破积,活血化瘀,适应配合其他行气活血化瘀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脑垂体肿瘤伴肢端肥大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栓瘫痪、视网膜静脉阻塞失明、乳核(小叶增生过长)、静脉曲张、象皮腿、白血病、阿狄森病、红斑狼疮、侧索硬化症、脊柱炎下肢萎缩等,以及用其熄风镇痉,活血通络作用,配伍活血、凉血、疏肝潜阳药,治疗小儿惊风、流行性乙型脑炎、脑脊髓
膜炎、癫痫、子痫、夜游症、精神分裂症等,均取得一定疗效。
病案颇多,限于篇幅,仅介绍数案与同道交流经验。
(一)活血化瘀病例:
魏x x,女,30岁,工人。
症状:近几个月来左眼仅见指数,右眼0.1,关节痛。
血沉140mm/小时。
心悸胁肋作痛(肝脾肿大),在x x医院检查诊断为眼底血管硬化出血,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失明。
舌质淡,舌边有瘀点,脉涩。
辨证:气滞血瘀,经络瘀阻,兼风挟湿,肾虚肝旺。
治疗:活血化瘀,软坚通络。
处方:沙参12克、生黄芪6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芍10克、生地12克、鸡血藤18克、柴胡6克、黑故脂12克、地别虫10克、炒蒲黄10克、牛膝6克、枸杞12克、金钱草60克、蜈蚣2条、乌稍蛇10克、三七粉3克、麝香0.3克(冲服)。
宗本方加减,首尾一月而愈。
(二)软坚消积病例:
周x x,30岁,工人。
症状:乏力气短,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黧黑,浮肿,唇淡指甲白,胁痛,腹大如鼓,有移动性浊音,腹壁静脉怒张,食欲差,便溏,小便短少,脉沉迟,苔黄腻,x x医院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即中医臌胀病。
辨证:脾肾阳虚,水气不化。
治则:温补脾肾,化癖消癥。
处方:河间地黄饮子加减。
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鹿角胶15克,肉桂6克,熟地12克,熟附片30克(先熬二小时),续断60克,柴胡10克,槟榔6克,鸡内金10克,萹蓄12克,海金沙12克,茵陈12克,地鳖虫10克,水蛭6克,生别甲24克,蟑螂3只(焙干研末吞服)。
宗本方随证略有加减,首尾治疗三月,诸证均解,恢复如常人,终于怀孕产一女。
(三)活血通络化瘀病例:
姜x x,男,13岁,大连学生。
症状:走路不稳,易跌倒,渐加重一年余,右脚内翻,右膝强硬,不能起立,在东北各医院诊断为原发性侧索硬化。
脉弦涩,舌质淡红。
辨证:经络瘀滞,髓海不足。
治则:活血化瘀,舒筋通络,补肾填精生髓。
处方:加减通窍活血汤。
当归10克,川芍6克,桃仁6克,地别虫10克,炒蒲黄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乌稍蛇10克,鹿筋12克,续断30克,牛膝6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灵仙10克,自然铜3克(醋碎入煎),麝香0.5克(冲服)。
根据上方加减,首尾半年,病情逐渐好转,而告全愈,现已复学。
(四)补虚化瘀病例:
杨x x,男,34岁,工程师。
症状:倦怠,眩晕,头痛,食欲差,检查白血球仅800,淋巴细胞增多,血小板3万,恶性网状细胞增多,浆细胞增多,粘膜出血,肝脾肿大,脉沉迟,苔白薄,x x医院诊断为慢性白血病。
多方治疗无效,濒临死亡边缘。
辨证:气血两虚,血瘀夹毒。
治则:补虚化瘀,通络解毒。
处方:左归饮和通窍活血汤加减。
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5克,阿胶10克,龟胶24克,鱼膘胶24克,黑故脂12克,地别虫10克,炒蒲黄10克,蜈蚣2条,乌稍蛇10克,三七粉3克,琥珀末6克(布包煎),炒北五味12克,葛根10克,自然铜3克(醋碎煎),麝香0.5克。
另加草药合煎:百花蛇舌草60克,蛇头一颗草60克,半枝莲60克,隔山撬24克,石大年24克,荠头24克,无花果30克,瞿麦根30克。
上方长期服用,略有增减,首尾治疗一年,病情大有好转,白血球由800升至5100,血小板由3万升到6万。
肝脾肿大、头痛均好
转,现已恢复上班,至此暂告一段落,但仍继服中药以巩固疗效。
(五)化瘀清湿病例:
崔x x,男,干部。
症状:左上肢痛,有条索状硬块,发红压痛。
x x医院诊断为感染性血栓静脉炎。
关节红肿疼痛,肩部麻木,舌苔黄腻,脉涩不畅。
辨证:湿热蕴结,经络瘀滞。
治则: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处方:银甲煎剂加减。
银花10克,连翘12克,红藤24克,蒲公英24克,大青叶10克,地鳖虫10克,炒蒲黄10克,琥珀末6克(布包煎)、蜈蚣2条、乌稍蛇10克、威灵仙10克、川芍6克、水蛭6克、三七粉3克(冲服)。
上方共服20余剂,诸证消失。
经x x医院复查已告痊愈。
(六)熄风通络镇痉病例:
张x x,男,50岁,x厂干部。
症状:言语失常,严重思维障碍,神态不清,时而狂躁打人、骂人,x x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脉弦紧,舌质红。
辨证:肝郁化火,扰乱神明,痰火互结于心包。
治则:镇痉熄风,涤痰通络开窍。
处方:加减犀角地黄汤:
乌犀尖3克,生地30克,天竺黄10克,制胆星1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滁菊10克,钩藤10克,珍珠母24克,竹沥30克,生蒲黄10克。
本方前后略有加减,两周痊愈恢复上班。
(七)红斑狼疮病例:
吕x x,女,60岁,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20号。
症状:对日光过敏,晒日光后,病情转剧骤发,曾经首都x x医院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血中有红斑狼疮细胞)。
目前症状是腰痛耳鸣,脚跟痛,心累乏力,不能支持,关节剧痛,气紧无力,同时脱发,自汗,大便秘结,小便短,饮食不振,腹胀,喜热饮,苔滑脉濡弱。
辨证:脾肾阳虚,血瘀兼挟风湿。
治则:温肾助阳,健脾化湿,活血化瘀。
处方:仿河间地黄饮子加减:
潞党参60克,鸡血藤18克,生黄芪60克,杭巴戟30克,桑寄生15克,菟丝子15克,黑固脂12克,地鳖虫9克,槟榔6克,紫草60克,桃红各9克,肉苁蓉12克,水蛭6克,蜈蚣2条,茵陈12克,琥珀末6克。
草药八种同煎:蛇头一颗草60克,白花蛇舌草60克,苦荞头15克,石大年30克,无花果60克,瞿麦根15克,半枝莲30克,隔山撬15克。
一周六付,随证略有加减,首尾一年,病情消失,现己在北京重登午台,培植满城桃李。
血内已未查见红斑狼疮细胞。
本文介绍了七例运用虫类药的典型,虽所列疾病不同,症状有异,但均有其共性——不同程度的瘀血积蓄,成为癥瘕或阻滞经络,据此,必须辅佐效著功宏的虫类药以治此类疾病,才能收良效。
“异病同治”,类于此者,病例较多,举一隅而反三隅,学者可以类推,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虫类药对药性峻猛,活血破瘀,搜经剔络,对于痰瘀胶结积久而成之顽痰症沉疴,一般药物实难中病,非虫类之属难承其任,临证时若将虫类中药合理配合应用,往往可提高疗效。
1、蜈蚣和全蝎
蜈蚣辛温有毒,入肝经,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
由于蜈蚣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故通络止痛力强。
全蝎性平有毒,功同蜈蚣,因其入肝经,具有搜风发汗之能,故息风止痉力强。
两药相伍,相得益彰,增强搜风逐风,通络止痛,息风止痉之力。
在通络作用及止痛作用方面两药均能调安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故用于神经性疼痛效果最佳而首选风湿痹痛效次之;对于减轻内脏疼痛的效果较弱。
在解痉方面,最能缓解癫痫之抽搐及急慢性惊风;对脑中风之硬瘫及破伤风惊厥效次之。
解毒方面,内服外敷等治疮疡肿毒。
临证用此药对应研末冲服或装胶囊冲服,或
颗粒配伍冲服,用量一般1-5g,可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壮实程度酌情选用,先查肝、肾功能,肝、肾功能不正常则免用,正常服药一个月后需复查肝功、肾功,因服药后肝功、肾功有损害者应立即停药。
2、僵蚕与蝉蜕
僵蚕咸辛平。
归肝、肺两经,具有息风止痉、疏风泄热、散风止痒、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蝉蜕甘寒,入肺、肝经,功效疏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解痉、退翼明目,两药因均入肺经,且具疏风泄热、解痉平喘、化痰散结之功,故配伍后在治疗肺系疾病方面协同增效,尤善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性支气管炎,对于咽喉肿痛及感冒发热也有较好的疗效。
根据现代研究证实,两药均有解热、缓解呼吸道痉挛状态之作用,僵蚕所含的蛋白质有刺激肾上腺皮质作用,故能较好地缓解哮喘。
另外,两药均有疏风透疹作用,且僵蚕化痰散结,故可用此药对治疗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皮肤病。
因两药不善走窜,在搜风、息风及通络止痒方面力量较弱。
两药配伍用治疗痉挛抽搐及各种痛证效果差。
两药入煎剂用量分别为10-15g。
3、蝉蜕与蛇蜕
两药性味平和,均有祛风镇静、透疹止痒的功效,且两药均为蜕下之干燥皮膜,功专走表护肤。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两药具有镇静、抗过敏作用。
临床上用此药对治疗皮肤痒疹,尤善治疗急、慢性荨麻疹,两药入煎剂各用5-10g,取其轻灵快捷之意。
4、白花蛇与乌梢蛇
两药均入肝经,可随血走窜,善通四肢经络。
乌梢蛇可增强白花蛇祛风通络、解毒除湿之功效,且两药均为血肉有情之品,用之可补充肝肾之精血不足。
临床用此药对治疗风湿顽痹,一则由经入络,祛除湿毒致病邪以治标,二则可扶助机体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以治本。
临证时研末装胶囊,每次各2g,一日两次,随中药煎剂吞服,亦可入煎剂,用量为10-15g。
5、水蛭与地龙
水蛭性味辛咸平,有小毒,入肝经,破血逐瘀力极强,其所含的水蛭素、肝素、抗血栓素均为抗凝血物质。
《神农本草经》认为:
“水蛭咸平无毒”。
张锡纯认为因其味咸,善入血分,又因其为嗜血之物而善于破血,破瘀血而不伤心血。
地龙咸寒,归肝、脾、膀胱经,能清热息风、通络利尿及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
两药合用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减轻病变局部充血水肿,因此,临床应用此药对治疗缺血性脑病急性发作期效佳,临床应用时,水蛭用量每日5g,地龙为15g,研末装胶囊,随中药药剂吞服。
6、九香虫和蜈蚣
九香虫咸温入肝、肾、脾经,能补肾壮阳、温运健脾、理气止痛。
蜈蚣善走窜,性温,经络脏腑无所不至,可温阳解毒散结、活血通络止痛。
两药合用能治疗因肝气郁滞、脾气虚弱、肾阳亏虚、下焦瘀血阻络之阳痿。
临证可用蜈蚣2条,九香虫15g,研末装胶囊,黄酒送服,每日一次。
如配以何首乌、淫羊藿、共研粉为丸,黄酒送服,疗效更佳,诸药合用,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精子生成,兴奋性机能,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7、土鳖虫与水蛭
土鳖虫咸辛寒,有小毒,归肝经,能破血逐瘀、续筋接骨。
《本草纲目》认为:“行产后血积,折伤瘀血”。
《本经》云:“主心腹寒热洗洗,破坚,下血闭”。
水蛭功同土鳖虫,破血逐瘀力更强。
《本经》载水蛭“治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
《本草衍义》载“其防伤折”两药合用破血逐瘀、接骨续筋力强。
临证用水蛭5g,土鳖虫10g,研末吞服,治疗骨折后瘀血内阻,难以接续及慢性骨髓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另外,可用辨证中药送服治疗子宫肌瘤。
总之,将虫类中药合理的配伍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可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
但虫类药性峻猛,毒副作用较大,对年老体弱、过敏体质、肝、肾功能衰退者慎用、孕妇禁用。
另外,虫类药物有效成分多为动物蛋白,不宜高温炙用,应低温焙干研末吞服,以免减损其有效成分。
天虫配地龙祛痰熄风治痫证
陈某,男,9岁,1979年8月6日初诊。
患者患痫证2年,屡治无效,近日发作频繁。
诊见脉右弱弦,形
体略胖,面色灰暗,大便时溏,纳差。
此属肝强脾弱,痰浊内生,风痰作祟。
治宜涤痰熄风,培土平肝。
予炒僵蚕(天虫)6g、广地龙5g、制胆星5g、姜半夏10g、广陈皮10g、白茯苓10g、生甘草3g、炒党参15g、石决明15g(先煎)、青龙齿12g(先煎)、生白术10g、生白芍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服15剂后,痫证发作明显减少,原方去石决明,加紫石英9g、宣木瓜9g,续服20剂,并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惊恐。
此后复以培土熄风,镇惊平肝之剂调治2个月,随访数年未复发。
按:俞师认为痫证的形成多与风痰有关,痰随气行,痰浊阻滞则蒙蔽心窍,流窜经络,痰浊不除,愈结愈深则痫证屡发。
故治疗重在豁痰顺气,熄风开窍,平肝定痫。
僵蚕(天虫)、地龙咸辛无毒,熄风止痉,祛风化痰,为治痫证之良药。
全蝎配蜈蚣熄风通络治痉证
章某,男,11岁,1988年11月14日初诊。
患者3 年前曾发痉证,10日前摔伤后再次出现手足抽搐,言语蹇涩,多方治疗效不佳。
脑电图示轻度异常,诊见右手足不时抽搐,言语不利,表情淡漠,脉弦细,苔薄白。
此乃跌仆后心神虚怯,筋脉滋养不利,风邪入络,拘急成痉。
治宜平肝镇惊,滋阴养血,熄风通络。
予石决明20g (先煎)、生牡蛎20g(先煎)、青龙齿15g(先煎)、生白芍15g、大生地20g、酸枣仁15g、明天麻5g、冬桑叶10g、白菊花10g、川牛膝10g、蜈蚣1条、全蝎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5剂后二诊,手足仍抽搐,予祛痰搜风通络,蜈蚣1条、全蝎5g、制胆星5g、橘红5g、枳实5g、白茯苓10g、姜半夏10g、炒僵蚕10g、双钩藤10g(后下)、生甘草2g。
4剂后三诊,手足抽搐减轻,继服8剂,诸证明显减轻,语言恢复正常。
续服平肝熄风,滋阴养血,化痰通络之剂30余剂,症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