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病证》哮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病证》哮病
肺病证 >> 哮病
[定义]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主要表现。
[历史沿革]
一、病名演变
1.《内经》称本病为“喘鸣”、“喘呼”、“喘喝”。
《素问·阴阳别论》“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
喘鸣。”
《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热,喘鸣肩息……”。喘指气喘;鸣,即指喉间作
声。
《素问·太阴阳明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阳受之则入六府,……入六府则
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
“喘呼”即气喘而呼鸣有声的意思。
《灵枢·本神》“肺藏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喘喝”即喘促而有声响。
2.汉·张仲景《伤寒论》“喘家作,桂枝加厚朴杏子佳”之“喘家”,可能即指素有
哮喘史的患者,“作”,则指本病之发作。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
鸡声”,“咳逆上
气,时时唾浊,但坐不得眠”。
《金匮要略·痰饮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
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即是对哮病发作时喉间哮鸣有声,不能平卧的临床
特点之描述,同时也指出伏饮、痰浊与本病的发病直接相关。
3.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上气鸣息”、“呷嗽”。
4.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卷一》称本病为“齁喘”。
5.宋·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出现“哮喘”之名:“因与人治哮喘,只缪(刺)肺
俞,不缪(刺)他穴”;“凡有喘与哮者,为按肺俞无不酸疼,皆为缪刺肺俞,令灸而
愈”。
6.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一书中始以“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成篇,而且
确定了本病的施治要领。
7.明·虞抟《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出了明确的区别:“喘以气息言,哮以声
响言,夫喘促喉间如水鸡声者谓之哮,气促而连续不能以息者谓之喘。”
李梃《医学入门》曰:“呼吸急促者谓之喘,喉中有响声者谓之哮”。
秦景明《症因脉治》更认为哮与喘的主要区别在于哮是发作性疾患:“每发六七日,
轻则三四日,或一月,或半月,起居失慎则旧病复发。”
8.后世医家鉴于哮必兼喘,故一般通称哮喘,为与喘证区分,亦称之为哮证,或哮病。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5年颁布了《中医病证的诊断疗效标准》,将本病正式命名
为哮病。
全国高等院校统编六版教材《中医内科学》也将既往的哮证改为哮病。
二、病因病机的认识
1.《内经》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①虚邪贼风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故犯贼风虚邪者……入六府……上为喘呼。”《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暑,汗,烦则喘喝。”
②肺气壅实《灵枢·本神》说:“肺藏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素问·大奇论》说:“肺之壅,喘而两胠满。”《灵枢·五邪》说:“邪在肺……上气喘。”
③情志劳倦如《素问·经脉别论》说:“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有所惊恐,喘出于肺”,《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喝喝而喘,坐而欲起”。
④经气上逆《素问·逆调论》说:“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⑤脉络瘀阻《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素问·经脉别论》说:“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素问·痹论》说:“痹者,脉不通……暴上气而喘。”
⑥阴阳格拒《素问·阴阳别论》说:“阴争于内,阳扰于外……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2.历代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探讨
①邪气乘肺论继《内经》之后不少医家力主哮病主要是由于
邪气乘肺,肺气上逆所致。如隋·巢元方、清·叶天士等。巢氏说:“邪乘于肺则肺胀,胀则肺管不利,不利则气道涩,故气上喘逆,鸣息不通”(《诸病源候论》)。叶氏说:“宿哮……沉痼之病,……寒入背腧,内合肺系,宿邪阻气阻痰。”
②伏饮痰浊论许多医家如张仲景、巢元方、许叔微、朱丹溪、明·王肯堂、秦景明等都认为,哮病反复发作的主要病理因素是“痰”。仲景指出,伏饮、痰浊与哮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他的许多处方如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至今仍为治疗哮病的常用方。巢氏也指出:“胸膈痰饮多者……痰气相击……呀呷有声”(《诸病源候论》)。许氏说:“此乃肺窍中积有冷痰,乘天阴寒气从背、口鼻而入,则肺胀作声”(《普济本事方·卷一》)。迨至朱丹溪才首次把哮喘作为独立的病名,并强调“哮喘……专主于痰”(《丹溪心法》)。王氏也认为哮病乃“胸中多痰,结于喉间,与气相搏”(《证治准绳》)。秦氏说,哮病乃“痰饮内伏,结成窠臼”(《症因脉治》)。
③情志内伤论如明·薛已、赵献可等。薛氏说:“喘急之证,有因暴惊触心”(《内科摘要》);赵氏也说:“或七情内伤,郁而生痰……一身之痰,皆能令人喘”(《医贯》)。
④瘀血内阻论如王肯堂、清·唐宗海等。王氏说,产后“恶露不快散,血停凝,上熏于肺致喘”(《证治准绳》);唐氏说:“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血证论》)。
⑤饮食不节论如巢元方、明·孙一奎、清·沈金鳌等。巢氏说:
“咳逆由乳哺无度,因挟风冷,伤于肺故也”(《诸病源候论》);孙氏说:“有自童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赤水玄珠》);沈氏也认为,哮病“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醋,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沈氏尊生书》)。又谓本病有食哮,水哮,风痰哮,远年久哮种
种之异。
⑥先天遗传论如许叔微、叶天士等。许氏说:“此病有苦至终身者,亦有母子相传者”(《普济本事方》);叶氏把小儿哮喘称为“幼稚天哮”(《临证指南医案》)。
⑦多种病因相合论后世医家对哮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深化,至清·李用粹把哮病病因病机高度概括为“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证治汇补·哮病》)已更接近于哮病的实质。
三、宿根探讨
明·戴元礼首次明确提出本病有宿根之说:“或宿有此根……遇寒暄则发”(《秘传证治要诀·哮喘》)。
张景岳“喘有宿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景岳全书·喘促》)。
⑴明清及近世医家多推崇朱丹溪“哮喘……专主于痰”之说:
①王肯堂谓哮病“以胸中多痰,结于喉间,与气相搏,随其呼吸呀呷于喉中作声”。
②秦景明《症因脉治》曰:“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巢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