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

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把握孙中山创立革命党、提出三民主义及武昌起义等历史学问;使同学生疏到辛亥革命的宏大意义。一起看看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欢送查阅!

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1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同学把握孙中山创立革命党、提出三民主义及武昌起义等历史学问;使同学生疏到辛亥革命的宏大意义。

二、重点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孙中山创立革命党、三民主义、武昌起义及在这一过程中取得的。它的重点是同盟会的建立及革命纲领,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的意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看法、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的多少周年吗(答:100周年)

老师:对,是100周年。那同学们知道胡锦涛同志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所穿的服装,请问他所穿的是什么服装由谁设计的(答:是

由孙中山设计的中山装)

老师:没错,它是由孙中山设计的。对于孙中山,同学们了解吗他一生又为中国做了些什么奉献(同学答复:)

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重温历史,倾听孙中山先生对民主共和的阐述,重新走进那风云激荡的年月。现在就让我

们一起学习第8课辛亥革命

(二)叙述:

老师:前节课我们已学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状况,请问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同学答复)

1、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同盟会。

(3)军事根底: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如黄花岗起义2、创立革命党:(1)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2)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日本东京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2)组织根底: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如兴中会、民国,平均地权〞。后阐发为“三民主义〞。提问:请问“鞑虏〞是指什么(答:指满族统治者)。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问: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答:有机关刊物、有领导机构、有革命纲领。)

3、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过程:1911年,湖北革命党人在清政府镇压四川保路运动、湖北防务空虚之际,趁机

筹划起义,在消息泄露的关头。10月10日,武昌新军领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i,经过一夜激战,

占据了武昌,接着,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起义成功后,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到11月下旬,全国就有十几个省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到达了顶峰。

4、历史意义:提问:辛亥革命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答: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化人心。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小结

通过对这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了辛亥革命,它为中国近代化翻开了大门,中国主动与世界潮流接轨,迈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富强的一步,虽然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未在中国实现,但中国人连续沿着孙中山的脚印勇往直前,不断完善,实现中华民族的宏大复兴。

(四)板书设计

1、背景:

(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

人的朝廷,清朝成为大势所趋。

(2)组织根底: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3)军事根底: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2、创立革命党:

(1)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

(2)同盟会:时间:1905年地点:东京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

国,平均地权〞。

级革命政党,

3、武昌起义:

(1)时间:

(2)过程:

4、历史意义:

五、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历史辛亥革命教案2

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

(一)学习内容特征分析:

辛亥革命是人教版八班级历册其次单元第8课的内容。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进步革命人士在政治近代化上的探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承接了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前的社会变革的爆发力。由经济技术变革到政治改进,再到政治革命,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依据本节教材的支配特点,引导同学在原有学问根底上提出问题,深化争辩辛亥革命的必定性以及必要性。(二)学情分析

1、生理学习技能分析:学校八班级同学经受过学校与七班级的学习,在历史学问上具备肯定的认知根底,但是水平参差不齐,对于调度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显得有些困难。不能从历史时间的大环境下看问题。

2、心理学习力量探讨:革命史本身就带有丰富的激情颜色。对于

长期饱受强国凌弱的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运动又显得极其兴奋人心。本节学问既有枯燥乏味的纲领文件,又有行色生动的革命运动背景。将二者结合,恰到好处的牵动了同学的空间思维与发散思维。

(三)教学设计重点

在教科书的设计和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应留意合理运用学习理论,挂念同学完成有意义的学问建构学习。由生动的辛亥革命电影精彩片段引入课堂教学,以简便易行及形象的多媒体影音将历史大事变得生动化。留意概念形成与开展的思维过程,即学问建构的动态过程。(四)教学设计根本理念与思路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创设丰富的情境,以历史大事中实例加以多媒体形象的呈现,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效果激发同学的眼到、心到、手到效应。通过学问迁移、情景设问促进同学的协作与沟通,最终实现意义建构。

二、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辛亥革命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教材目次人教版八班级历册

其次章第8课

教学

目标

【学问和技能】

1、了解孙中山救国革命思想路线的转变过程。

2、学会结合时代背景,深化探讨辛亥革命的爆发因素。

3、知道孙中山创办的政治团体以及武昌起义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1、依据联系前后学问点将学问面层层递进,知道辛亥革命的历史必

然性。

2、通过历史再现,激发对辛亥革命的学习热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近代革命志士的热血付出,激发同学的爱国情操。

2、培育同学学会联系历史与现实生活,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帮助教学法、探究式学习法、情景创设法

学习方法

结合本教材的特点及所设计的教学方法,用“情景创设法〞开展学习活动,以同学自己为主体,以历史时代背景为起点,利用“抛锚式〞建构主义教学法教学,联系相关历史影音并进行深化探究,把学习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