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PT课件 镇痛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蚁嚼骨,万蛆吮血,
万针刺心,万虫断筋,万刃裂肤" 精神依赖性(心理依赖性、习惯性)
强烈的渴求感 躯体依赖性(生理依赖性、成瘾性)
有欣快感,有耐受性和戒断症状——毒瘾
毒品的危害
毁灭自己 :剜骨剃髓不用刀, 请君夜吸相思膏
祸及家庭 :烟瘾一来人似狼, 卖儿卖女不认娘
危害社会:
NOTICE!
✓全世界有10%的人口卷入了毒品的生产和消费; ✓全世界每年约有10万人因吸毒死亡; ✓ 全世界每年约有1000万人因吸毒丧失正常智
✓ 用于中等程度疼痛、伴疼痛的 剧烈干咳
人工合成的镇痛药
✓ 哌替啶 pethidine
(度冷丁dolantin,杜冷丁meperiding) ✓ 美沙酮 ✓ 芬太尼 ✓ 喷他佐辛(镇痛新)
哌替啶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F为40%∼60% 注射给药: 吸收更快
血浆蛋白结合率60%,t 1/2 = 3小时。 主要经肝脏代谢成哌替啶酸和去甲哌替啶 后者t1/2 15-20小时,有明显中枢兴奋作用
17
纳洛酮
哌啶环-氮甲基→稀丙基 醇羟基→=O:拮抗剂
苯基哌啶类基本结构
构效关系特点
✓镇痛作用的高效性和选择性; ✓立体结构的特异性,只有左旋体才有镇痛
作用; ✓有特异性的拮抗剂;
吗啡(morphine)
烯丙基
吗啡
可待因
吗啡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易吸收,但首过消除明显,常用皮下或注射给药。
✓分布:血浆蛋白结合率约30%,分布迅速、广
慢痛常伴有情绪和心血管、呼吸等内脏功能变化;
缓解疼痛药物分类
✓慢性钝痛:
作用于外周;
抑制体内PG的生物合成;
解热镇痛抗炎药 镇痛作用较弱;
同时兼有解热、抗炎作用;
无成瘾性
✓急性锐痛: 作用于中枢;
与体内阿片受体结合
镇痛药 镇痛作用强
有成瘾性
✓内脏绞痛:平滑肌解痉药
镇痛药与局麻药、全麻药的区别
作用 意识 其他感觉及运动
✓ 疼痛分类(痛觉冲动发生部位):
躯体痛:身体表面和深层组织 内脏痛:内脏器官,体腔壁浆膜及盆腔器官 神经痛:神经系统损伤或受到肿瘤压迫或浸润
躯体疼痛的分类
锐痛:烧伤、战伤、割伤、心梗、癌痛
定位明确 传导快、尖锐
钝痛:头痛、牙痛、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痛经
定位不明确、传导慢、烧灼痛
痛觉的产生机制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 镇咳:
有痰的咳嗽 能用吗?
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
产生镇咳作用,但易成瘾,故临床用可待因代替
作用机制可能与激动延脑孤束核阿片受体有关
✓ 缩瞳:
兴奋支配瞳孔的副交感(动眼)神经,引起瞳孔缩小 针尖样瞳孔为吗啡中毒的特征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 催吐
抑制(1/2),成瘾性小
镇痛药(vs吗啡)的比较
名称 受体 激动剂 镇痛 维持 不良反应
类型 类型 特点 时间(h)成瘾性 呼吸↓ 便秘 BP
特点:镇静时,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镇 痛作用大,反复应用易于成瘾。
分类(作用机制):
1.阿片受体激动剂: 吗啡、可待因、哌替啶 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 喷他佐辛、布托洛啡 3.其他: 罗痛定
阿片类生物碱:
来源 :
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蒴果浆汁的干燥物,含有吗啡, 可待因等20余种生物碱。
按化学结构分为:
兴奋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CTZ ,引起恶心和呕吐 注:与氯丙嗪镇吐作用相反
✓其他
抗利尿激素、催乳素、促生长素分泌增加;促黄体生成 素分泌减少
药理作用-平滑肌
✓ 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作用强持久, 便秘
胃窦部及十二指肠的平滑肌张力,胃排空时间
肠平滑肌张力推进性蠕动回盲部肛门括约肌张力
消化液的分泌抑制,食物消化延迟
阿片受体在体内的分布
①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 较高-痛觉的感受和整合。
②边缘系统及蓝斑核最高-情绪、精神活动。 ③中脑盖前核-缩瞳。 ④延脑的孤束核-咳嗽反射。 ⑤脑干极后区、迷走神经背核、肠肌-胃肠活动。
阿片类镇痛药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吗啡、可待因) 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
镇痛机制研究史
✓ 1804年:德国的药师从阿片中提取出吗啡。 ✓ 1962年邹冈、张昌绍发现吗啡镇痛部位在中枢。
邹冈院士:1932-1999
邹冈院士的导师 张昌绍教授
1906-1967
镇痛机制研究史
✓ 1971年Goldstein首先用放射受体结合法证明脑 内有特异性的阿片结合位点。
✓ 1973年美英三个不同的实验室(Simon,Snyder ,Terenius)用高比活性标记的阿片物质均证明 了脑内阿片受体的存在。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 镇痛
有强大镇痛作用,对多数疼痛效果好,除神 经痛外;
对持续性慢性钝痛>间断性急性锐痛; 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治疗钝痛能 首选吗?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 镇静致欣快作用:
改善因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 反应,产生镇静作用,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安静时易入浅睡,易唤醒,属于浅睡眠(尤 老年人)。
较难通过血脑屏障
易透过胎盘屏障
孕妇 禁用
不良反应多
✓代谢: 肝脏 +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效,t1/2 为2〜3小时,
吗啡-6-葡萄糖醛酸 具有活性,t1/2延长
✓ 排泄:肾, 小量经乳汁及胆汁
哺乳期妇 女禁用
肾功能损害及老年人排泄减慢。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作用机制
吗啡(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不同脑 区的阿片受体(主要μ受体)结合,激 动阿片受体,激活了脑内“抗痛系统”, 阻断了痛觉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
中枢抑制,便意迟钝
✓ 胆道平滑肌痉挛 胆绞痛
✓ 输尿管平滑肌收缩 肾绞痛 ✓ 膀胱括约肌张力 尿潴留
支气管哮喘禁用
✓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诱发哮喘
药理作用-心血管
✓可扩张阻力血管(A)和容量血管(V)
✓心脏---体位性低血压,对心率及节律无影响
原因:促进组胺释放; 兴奋孤束核阿片R --中枢交感张 力降低有关
镇痛作用模式图
阿片-R
morphine
阿片类物质与突触前、后膜阿片受体结合--抑制腺苷酸环化酶(AC) --Ca2+内流 、K+外流 --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 (如P物质)、突触后 膜超极化--抑制痛觉传入--阻断神经冲动传递--产生镇痛等效应。
药理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 镇痛、镇静、镇咳、抑呼吸、缩瞳 ✓平滑肌 ✓心血管系统 ✓免疫系统
✓ 心源性哮喘和肺水肿:
✓ 麻醉前给药、人工冬眠:
哌替啶 氯丙嗪 冬眠合剂
异丙嗪
用于:严重感染、 中枢性高热、甲 亢危象等
不良反应
✓ 耐受性及成瘾性比吗啡弱 ✓ 剂量过大引起惊厥等中枢兴奋症状, ✓ 中毒时纳洛酮不能对抗惊厥作用,需合用
巴比妥类药
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
激动κ、δ受体,拮抗吗啡对µ受体的激动作用; 镇痛为吗啡的1/3,镇静作用明显,较少发生呼吸
力和工作能力; ✓ 世界毒品贸易已经占到世界贸易的13%,仅
次于军火贸易 ;
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灾害 几乎蔓延到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
6.26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可待因 (甲基吗啡codeine )
✓ 可待因在阿片中含量为0.5%,在体内脱甲 基后转变为吗啡
✓ 镇痛 < 吗啡 (1/10 ∼1/12)> 解热镇痛药 ✓ 镇咳 < 吗啡 (1/4)
第十五章:镇痛药(analgesics)
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
慢性疼痛作为一种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 重视,世界疼痛大会将疼痛确认为继呼吸、脉搏、 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5大生命指征”。
疼痛(Pain)
✓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是机体受到伤害 后发出的一种保护反应,常伴有不愉快的情绪 反应。
药理作用
特点:
✓ 镇痛 < 吗啡 (1/7∼1/10) 持续时间:2∼4h
✓ 镇静 欣快 呼吸抑制 扩血管作用

吗 啡
对妊娠末期的子宫正 常的节律收缩无影响, 不对抗缩宫素的作用, 不延长产程
✓兴奋胃肠道
< 吗啡,作用时间短,不引起便秘
平滑肌括约肌
临床应用
✓ 镇痛: 可代替吗啡,用于各种剧痛,如对创伤、手术后 疼痛、内脏绞痛、晚期癌症痛等
伤害性刺激
组织细胞受损
释放致痛物
Aδ类纤维
感受器 C类纤维
皮层
边缘系统、下丘脑
产生痛觉(快痛) 内脏、情绪反应
时相 刺激终止 性质 传入纤维 投射部位 发生部位
快痛 迅速发生
消失 尖锐而定位清楚
Aδ类纤维 第一、二感觉区
浅表组织
慢痛 发生较慢 0.5 – 1.0s
持续几秒钟 定位不清、强烈
C类纤维 扣带回 深部组织
不良反应
✓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耐受性:药物反复使用后,机体对药物反应强度递减, 表现为使用剂量逐渐增大和用药间隔时间缩短;
常规剂量连用2周即可产生耐受性; 有交叉耐受性; 《麻醉药品管理条例》规定,连续用吗啡不得超过1周
不良反应
依赖性:吗啡和海洛因停药后6~10h开始出现戒 断症状,36~48h症状最严重如兴奋,失眠,震 颤,流泪,流涕,腹泻,虚脱
临床应用
✓镇痛:对多种疼痛均有效
可缓解或消除严重创伤、烧伤、手术等引起的剧痛; 对内脏平滑肌痉挛引起的胆绞痛和肾绞痛加用解痉药如
阿托品可有效缓解, 能有效缓解心机梗死引起的剧痛,除能缓解疼痛和减轻
焦虑外,其扩血管作用可减轻患者心脏负担。 因易成瘾,除癌症剧痛外,一般仅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
时的短期应用。
菲类:吗啡,可待因-镇痛作用 异喹啉类:罂粟碱-平滑肌松弛作用。无镇痛作用
吗啡是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的代表
阿片类生物碱的构效关系
吗啡
H3CHO 3 酚羟O基
A
O
B
C
HOO 6
醇羟基
菲核
可待因
酚羟基-H→甲基化:镇痛↓
稀丙吗啡
哌啶环-氮甲基→稀丙基:部分激动 剂
NNC-CHH22CC3 HH==CCHH22
使呼吸由浅快变深慢
临床应用
✓ 止泻
急、慢性消耗性腹泻: 可选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 若为细菌感染,应同时服用抗生素
阿 片 酊
2020/5/9
不良反应
✓治疗量:产生恶心、呕吐、便秘、呼吸抑制、排尿困 难(老年人多见)、胆绞痛、直立性低血压和免疫抑 制等 ✓过量引起急性中毒:表现昏迷、瞳孔缩小、呼吸抑制、 血压下降、少尿,致死主要原因是呼吸麻痹 ✓ 抢救:人工呼吸、给氧、静脉注射纳洛酮0.4-0.8mg/次
引起欣快感,表现为满足感和飘然欲仙等。
药理作用-中枢神经系统
✓ 抑制呼吸:
治疗量:抑制呼吸,使呼吸频率变慢、深。 急性中毒:呼吸频率减至3~4次/min。
呼吸抑制是吗啡急性中毒致死主要原因 作用机制:降低脑干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
力的敏感性和抑制脑桥呼吸调节中枢。 治疗:纳洛酮、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
✓脑---脑脊液(CFS)压力下降
原因:兴奋孤束核阿片R --呼吸CO2潴留、脑血管扩张 脑血流量有关
颅内高压,脑瘤患 者禁用
药理作用-免疫系统
✓抑制免疫系统 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的分泌,减弱 自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激动μ受体有关
✓抑制HIV诱导的免疫反应 (吗啡吸食者易感HIV病毒的主要原因)
✓ 1975年从猪脑内分离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内阿片肽:脑啡肽
阿片受体的多型性
✓体内8 种亚型
μ
δ
✓ CNS内至少五种 κ ε
σ
✓ 不同受体兴奋时所产生的效应及对内阿片肽
的亲和力均不同
阿片受体
Hale Waihona Puke Extracellular
✓各亚型间具有60%的同源性 NH2 ✓G-蛋白偶联受体
Cytoplasmic HOOC
局麻药 局部 清楚 减弱 全麻药 吸收 丧失 丧失 镇痛药 吸收 清楚 不影响
镇痛药 (analgesics)
为一类选择性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特定部位、能消
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
镇痛药的研究和发展
公元前4000年:古巴比伦人使用阿片治疗腹泻 1804年:德国的药师从阿片中提取出吗啡 1817年:从阿片中纯化出那可丁 1832年:从阿片中纯化出可待因 1940年:发现烯丙吗啡有拮抗吗啡的作用 1848年:从阿片中纯化出罂粟碱 1951年:报道烯丙吗啡可作为吗啡中毒的解毒药 1953年:证实烯丙吗啡可诱发阿片成瘾者的戒断症状 1962年:证明脑内有吗啡的特异性作用位点 1973年:四位科学家同时证明有吗啡的受体 1975年:发现甲硫氨酸脑啡肽,L-脑啡肽内啡肽
临床应用
✓心源性哮喘
心源性哮喘系急性左心衰竭引起急性肺水肿,导致肺泡换气功 能障碍,二氧化碳潴留刺激呼吸中枢,引起浅而快的呼吸(呼吸 困难) 治疗原则:除强心、利尿、给氧外,静注吗啡可产生良好效果 机制:①扩张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
②镇静作用,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③抑制呼吸,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