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子》教案
《燕子》课程教案解析

优秀《燕子》课程教案解析作为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篇章之一,《燕子》以其婉转动人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广为传颂的文学经典。
针对这一篇章,我们课程教学中的教案设计至关重要,既要有系统的结构和科学的分析,又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唤起学生对文学审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文化修养。
本文就此介绍一篇优秀的《燕子》课程教案,分析其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I 教学内容:《燕子》《燕子》是清代文学家朱彝尊的一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的散文。
全文以燕子为主线,通过燕子的生命奋斗和无怨无悔的精神,反映出人类追求自由、勇于拼搏的精神价值,具有很强的思想内涵。
II. 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2.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3.掌握课文中重点、难点段落的解读方法,提高阅读和分析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唤起对文学的爱好和认知兴趣。
III. 教学流程设计1.阅读《燕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
2.分组讨论,探究《燕子》的思想内涵和主题。
3.学习《燕子》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小组活动,分析课文中的难句和重点段落,理解其深层含义。
5.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文学用典和文化背景。
6.课外阅读,积累文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IV. 优点分析1.设计科学合理课程教案结构合理分明,设计了导入、探究、重点讲解、小组活动和拓展阅读等环节,充分满足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需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知识积累。
2.内容丰富深入教案对课文的分析和讲解深入浅出,涵盖了《燕子》的主要内容、思想内涵、修辞手法、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教学方法多样化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阅读讨论、小组活动、课外拓展阅读等,提高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V. 不足之处1.深度和广度不够教案虽然详细地分析了《燕子》的表面意义和修辞特点,但是在深层次的思想内涵方面略显简单,没有深入挖掘作品其中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燕子教案范文合集9篇_1

燕子教案范文合集9篇燕子教案篇1目标:1、感受音乐的四三拍子节奏与曲段的结构进行连贯与跳跃。
2、用小燕子飞、捉虫等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3、表达喜爱、爱护小燕子的情感。
准备:燕子飞与燕子吃虫的图片。
过程:一、在《小鸟飞》音乐声中,做鸟飞动作进教室。
二、复习歌曲《柳树姑娘》齐唱:边用双手做动作表示青蛙、蛤蟆角色边歌唱:看指挥轮流演唱。
三、听音乐《小燕子》。
1、边唱歌曲边观察图片,并讨论:歌曲里唱了什么?音乐是几拍子的?歌曲的什么地方是一样的?2、边听歌曲边即兴动作。
歌曲什么地方表现小燕子在飞来飞去,什么地方小燕子在捉害虫。
(用动作表现歌曲的结构)3、教师组织幼儿相互观摩交流飞和捉虫的动作,以借鉴、积累动作经验。
4、边听音乐边完整做动作。
表现音乐的连贯优美与跳跃断顿。
5、表现喜爱小燕子的心情。
四、边做小燕子边飞出教室。
评析:小燕子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幼儿学起来非常感兴趣。
歌曲ABA的形式幼儿较快得理解、认识,在前面唱时幼儿唱得较慢,中间这段唱得较快,最后唱得也较慢,旋律得快慢幼儿能较好得表达出来,并较有感情地演唱。
个别幼儿还需要老师得多次引导及练习。
燕子教案篇2第二课时课型:看图学文教学要求: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巩固字词,重点指导运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横掠、沾等。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1、图文结合了解燕子的特点。
2、了解春天的美和春天蕴含的无限生机。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比喻句的含义。
教具准备:配以课文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景感悟法、感情朗读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图学文《燕子》。
2、上一节课我们仔细观察了课文的插图,并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初读了课文。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根据回答板书:外形、飞来、飞行、停歇)二、学习第二段:1、观察燕子的外形进行说话训练:(大屏幕出示燕子的外形图)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小燕子的外形描述一下?2、作者又是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呢?自己读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
《燕子》教案设计

《燕子》教案设计燕子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燕子的特征、生活习性以及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燕子的生活特征和适应能力。
2. 燕子在农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1. 燕子的生活特征和迁徙习性。
2. 燕子与农业的关系及其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幻灯片、图片、视频等教学媒体资料。
2. 学生课桌上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展示一张描绘燕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燕子的兴趣。
2. 教师以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例如:“你们见过燕子吗?燕子有什么特征?你们知道燕子为什么会选择在城市建筑物上筑巢吗?”探究与讨论:1. 教师播放一段描述燕子生活特征和迁徙习性的视频。
2. 学生观看视频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学生代表向全班呈现小组讨论的结果,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
知识拓展:1. 教师通过幻灯片和文字资料向学生介绍燕子在农业、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包括控制害虫、传粉等。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问题回答,例如:“燕子为什么被认为是农民的好朋友?”实践与实验:1.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进行实地观察,观察燕子在校园或附近建筑物上的筑巢情况。
2.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燕子筑巢的数量、位置和特征,以及对环境的要求等。
总结与展示:1. 学生将实地观察的结果整理成报告或海报形式,向全班展示。
2. 学生根据观察和探究的结果,总结燕子的生活特征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保护燕子和生态环境的具体建议。
评价与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报告、展示和问题回答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回顾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
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进一步了解燕子和其他鸟类的生态习性。
2. 学生自由选择相关主题,开展学科交叉研究项目,例如“城市建筑与燕子保护”,“燕子与农业发展”等。
浏阳市第二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3 燕子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燕子教

燕子【教材分析】《燕子》是郑振铎先生的一篇散文。
文章重点描绘了春天的燕子,并以此对春天进行描绘.文章以优美的语言,讲述了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
课文以燕子为记叙的线索,可以按燕子的外形、燕子从哪里来、燕子的飞行和停歇的顺序来理解。
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文章用了大量细腻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和燕子的活动,语言清新明快,学生乐于接受,也适合语文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深入。
【学情分析】文章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二是学习作者在文章表达中使用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
这正是小学生所欠缺的,所以在课堂上要着重讲解。
这一阶段的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难度不大,所以,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课文的细节,包括课文的词语和表达方式的应用。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学生在理解这篇文章方面难度不大,在字词识读和初步感知课文方面难度不大,我设计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燕子外形的描写和春天的景物描写上去.通过初读课文,感知整体——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重点研读,感悟事物—-总结讨论,深化主题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俊俏、聚拢、生机、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等词语,积累优美的句子2。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光的美好,了解燕子样子、性情、飞行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光的美好,了解燕子样子、性情、飞行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光的美好,了解燕子样子、性情、飞行等方面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有序的观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初读课文,感知整体——再读课文,理清脉络——重点研读,感悟事物——总结讨论,深化主题【教学过程】《古诗两首》精美优质作业基础积累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小学三年级语文《燕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课⽂描写了燕⼦活泼可爱的样⼦和它在烂漫⽆⽐的春天从南⽅赶来,在天空中、湖⾯上飞⾏,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燕⼦》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燕⼦》原⽂ ⼀⾝乌⿊光亮的⽻⽑,⼀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燕⼦。
才下过⼏阵蒙蒙的细⾬。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各⾊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的春天。
⼩燕⼦从南⽅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机。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斜着⾝⼦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上,⼀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尾尖偶尔沾了⼀下⽔⾯,就看到波纹⼀圈⼀圈地荡漾开去。
⼏对燕⼦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成了⾳符,谱出⼀⽀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篇⼆】⼩学三年级语⽂《燕⼦》教案 教学⽬标: 1、读⽂,理解词语“赶集”的含义。
2、知道描写春天的不同作家不同的写作⾓度。
3、有感情朗读全⽂,体会作者借助⼩燕⼦赞颂美好春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名句。
1、出⽰春天美景的图⽚。
师:在这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起来回忆⼀下赞颂春天的诗句。
2、配乐读诗句和朱⾃清《春》节选。
这种写法是多么奇特啊! ⼆、朗读、记诵描写春天的语段。
1、出⽰语段,学⽣⾃由读。
师:⽼师这⾥还有⼀段⽂字,也是描写春天的,⾃⼰轻声读⼀读。
出⽰:阳春三⽉,下了⼏阵蒙蒙的细⾬,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的春天。
2、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长句。
师范读:“阳春三⽉,下了⼏阵蒙蒙的细⾬,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这句话是长句,读的时候要注意有换⽓的地⽅。
学⽣个别读,交流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燕子,谁还记得它长什么
样呢?
2.齐背第 1 自然段。
3.这小家伙可真是活泼机灵。(板书:外形活泼)那它什么季节和我
们见面呢?
二、学习 2-4 自然段
1.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
2.为什么说春天是“光彩夺目”的呢?
3.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想象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四、巩固字、词,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课词语。 2. 出示生字。 3. 师范写,并指导写字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 4. 师范写,学生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 写字教学在发挥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同时,教师要给予适时的指导,, 是写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五、作业 1.抄写好词佳句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 )的羽毛,一对( )的翅膀,还有一个( ) 的尾巴。 板书设计: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背《咏柳》
2.出示《春日》插图:这是怎样的春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在这首诗中,诗人把春天描绘的绚丽而又迷人,
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3.简介作者:朱熹,南宋理学家、教育家。
二、初读古诗。
1.自读古诗。
2.检查预习。
出示生字,正音。
指名朗读《春日》。
第 8 页 共 18 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课 题:3.荷花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组内讨论形成教案: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词语。
个人修改
教学 识字、朗读课文;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打一植 物(荷花) 【设计意图】 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看荷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 随风飘动 4.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三、学习第 1-3 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2.交流重点句: (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 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 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 色彩丰富) (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 花的哪些姿态?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燕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燕子教案一、教学目标三年级的同学们对周围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
这堂课呢,就是要让同学们能够熟练朗读《燕子》这篇课文,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要培养同学们对燕子外形特点、飞行姿态等形象的细致感知能力,就像咱们看到真燕子能一下子说出它的模样那样。
还要让同学们学会文中描写燕子的优美语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在自己的小作文里用上类似的描写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呢,就是让同学们理解课文中对燕子外形、动作等描写的语句,像“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样的句子。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并且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把燕子写得这么生动的,这对三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有点难,得慢慢引导。
三、教学方法这堂课会采用情景教学法。
我会给同学们展示燕子的图片、视频,让他们仿佛置身于燕子的世界里。
诵读法也不能少,让同学们反复朗读课文,读着读着就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了。
还会有小组讨论法,让同学们互相交流对燕子的看法,这样能激发他们的思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段超级有趣的视频。
(播放燕子飞翔的视频)看,视频里这些小家伙是不是特别机灵可爱呀?它们就是燕子。
燕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是很常见的呢,它们就像一个个小精灵,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
那大家对燕子都有哪些了解呀?(请几位同学简单说一说)嗯,有的同学说燕子的尾巴像剪刀,这可真是个很形象的说法呢。
那今天呀,我们就来深入地学习一篇关于燕子的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燕子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知识讲解1. 初读课文现在呢,同学们先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大声朗读这篇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好啦,读完课文之后,大家感觉这篇课文写得怎么样呀?是不是觉得描写得特别生动呢?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燕子的外形的。
课文里说“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燕子》教案一、课题《燕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观察、想象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生机勃勃。
-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1.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燕子的特点和春天的美景。
2. 教学难点- 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并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以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2. 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
3. 游戏教学法:采用猜字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学习。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5. 情境教学法:创设春天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五、教材分析《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分别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活泼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同时,课文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
文章语言简洁明快,描写生动形象,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是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的好素材。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 教师播放春天的视频,视频中有绿树、红花、小鸟等。
- 教师提问:“同学们,在这个视频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呀?”-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春天的景象。
2. 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春天有关的,里面还有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那就是燕子。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

燕子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并背诵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初步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通过朗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以及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美。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中描绘的燕子形象所蕴含的意境美。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用于展示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 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音频等辅助教学工具。
3. 观察日记本等供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播放一段燕子飞翔的视频或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形态,激发学习兴趣。
- 设疑激趣: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鸟叫什么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燕子》,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生字词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指导学生认读、书写,并理解词义。
- 概括大意: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分段学习:将课文分为几个部分,逐段精读。
重点讲解描写燕子外形和飞行姿态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 情感体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以及文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 想象拓展:鼓励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一只燕子,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 朗读背诵,积累语言- 指导朗读: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停顿等,读出情感。
- 背诵练习:选取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段落,让学生尝试背诵,积累语言素材。
《燕子》阅读教学教案设计

《燕子》阅读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和了解古代诗人袁枚及其代表作《燕子》。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能够理解并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
4.能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进行诗歌的分析和解读。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导入与前置知识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向学生介绍燕子的飞行特点和生活习性等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2.感受诗歌的意象(15分钟)教师将《燕子》诗词投影或手写板书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仔细阅读,并请他们尽量想象诗中的景象和意象。
教师可提问学生与诗中的燕子形象相关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阅读理解与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燕子》进行整体理解,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表达手法,例如对仗、押韵等。
同时,教师也可分段解读,通过提问学生理解每个诗句的含义以及诗歌整体所要传递的感情和意境。
4.情感表达与创作(3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对《燕子》诗歌的感受和想法。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诗歌创作或写作。
学生可从不同角度出发,如燕子的飞行、燕子与自然的关系等进行创作。
5.课堂展示与分享(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依次展示和分享自己的创作或写作成果,并进行同学间的互动和交流。
鼓励学生提出对他人作品的建议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6.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阅读诗歌时的思考方式和解读技巧,鼓励学生多读经典文学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听学生的课堂发言和创作或写作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燕子》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创作或写作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拓展1.学生可尝试通过朗读和演唱的形式来表现诗歌,培养他们的朗诵和表演能力。
2.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袁枚及其其他作品,扩展学生的文学知识和视野。
三下语文一单元《燕子》教案

这两个动词。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3)指导感情朗读。
3.学习第5自然段。
(1)自由读。
(2)交流,重点赏析“闲散”“几痕”等词。
(3)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找出相关词
语后自己练读,而后
指名读,读出自己的
情感,最后全班齐读。
3.(1)学生自己读文,
体会“痕”的妙用。
(2)一边朗读一边想
象作者描绘的画面。
(3)学生尝试朗诵课
文,体会作者用词的
准确、生动,齐读第
5自然段。
8.照样子,把句子写
具体。
例:燕子斜飞于天空。
燕子斜飞于旷亮无比
的天空。
(1)阳光照耀着草
地。
阳光照耀着
______草地。
(2)草地上开着小
花。
草地上开着
______小花。
(3)燕子掠过湖面。
燕子_____掠过湖面。
三、总结
全文。
(用时:10分钟)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
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讨论,谈
感受。
2.背诵第1~3自然
段。
9.课文围绕燕子写了
____、______、____、
___四个方面的内容。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2020春季学期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2《燕子》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2课《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燕子单元第一单元语文年级三年级学习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3、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1、分角色朗读,体会作者描写燕子所要表达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了解作者描写燕子的观察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文中优美词语的理解,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描写燕子的三种形态美。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万物复苏、勃勃的生机,体会作者欢乐愉快的心情。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复习检查,巩固生字: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燕子》,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吹拂聚拢伶俐光彩夺目平添波光粼粼横掠荡漾偶尔沾染几痕一幅画闲散纤细休憩2.你们知道作者是通过哪几方面来描写燕子的吗?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学习。
3.板书课题:2.燕子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品读感悟(一)阅读第1自然段(出示第1段)一身()的羽毛,一双()似的尾巴,一对()地翅膀,凑成了那样()的()的小燕子。
提示:让学生通过记忆填空,帮助学生背诵。
1.思考:这段从哪方面来描写燕子?2.燕子的外形有哪些特点?①羽毛:乌黑;②尾巴:剪刀似的;乌黑剪刀轻快有力可爱活泼外形《燕子》这篇课文作者采取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描写了燕子的外形、飞行和停歇时的美,中间穿插了对春光的描写,由此表达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找出燕子的特点了解修辞的作用③翅膀:轻快有力。
3.文中是怎样形容燕子的特点的?4.“一双剪刀似的尾巴”这句话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比喻。
把尾巴比作了剪刀,生动形象地把燕子尾巴的特点描写了出来。
(二)阅读第2自然段出示第2自然段并让学生填空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来,形成了()的春天。
《燕子》课堂教案模板

燕子是一首经典的古代诗歌,其美妙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让人们不断地去品味和感悟。
在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也少不了《燕子》这篇课文的学习。
那么,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燕子》的课堂教案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学目标:1.了解《燕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2.掌握《燕子》诗歌的朗读技巧以及表现手法;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诗歌鉴赏能力;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想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 了解《燕子》的文化背景,解读诗歌的深刻内涵;(2) 掌握《燕子》的表现手法和朗读技巧。
2.教学难点:(1) 学生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2) 学生理解和感悟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为学生播放相关音频或者视频;教师介绍《燕子》的作者、作品背景和创作动机。
2.深入阅读与分析:(1) 教师带领学生仔细阅读和分析《燕子》全文,了解其意境和表现手法;(2) 通过语言逐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文化内容和诗歌的表现手法;(3)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燕子》抒发出来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4) 教师和学生一起运用课前准备的音频和视频进行诵读和欣赏。
3.朗读练习:(1) 随机抽取学生,让学生朗读《燕子》诗歌以及其他相关文学作品,训练学生的朗读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2) 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给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语音语调,更好地表达诗歌的意境。
4.思考提问:(1) 结合课文,让学生思考《燕子》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2) 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3)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问题,分享归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5.课堂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探讨《燕子》的文化内涵和诗歌的表现手法;(2) 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与分享;(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学习中华文化和诗歌欣赏的兴趣。
2-《燕子》教案

2-《燕子》一、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 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三、教学过程:(一)检查生字词,初步感受课文1.齐读课题。
2.抽读第一组生词:沾吹拂增添掠过偶尔荡漾电杆五线谱几痕细线3 . 出示词组:乌黑光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课文中出现了很多像这样清新优美的词组。
下面我们打开课文,大声地读一读,感受一下《燕子》这篇清新优美的文章。
(二)这篇课文围绕燕子,写了它的哪些方面呢?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默读,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燕子的哪一个方面?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一下,写在这个自然段后面。
引导学生概括出:外形、习性、飞行、歇息。
(三)逐段学习,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1.外形:A.作者是怎样描写燕子的外形的?读第一段,想一想:燕子的外形可以用文中的哪一个词来概括?(活泼机灵)B.再看课文,作者把燕子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写了吗?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是抓住能体现燕子外形特点的部位来写,每个部位都写就显得啰嗦,不美了。
写一种事物,一只鸟,一个人,都要抓住最能体现他特点的部位来写。
比如写某某同学,可以抓住哪些特点来写?C.光抓住特点写还不行。
假如作者这样写: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燕子。
行吗?加上文中那些形容的词语后再读,美吗?当然,这些形容的词语还要用得准确生动,比如:写燕子的羽毛用了“乌黑光亮的”来形容,如果写成“黑乎乎的羽毛”,还美吗?所以不但要抓住特点,还要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写。
《燕子》教案

《燕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轻盈、俊俏、生趣、活泼、偶尔、伶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1.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尝试写一篇描写动物的短文。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燕子和春天的图片和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有关燕子的习性和特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吗?春天有哪些动物和植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春天和燕子的故事。
(板书课题:燕子)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简单介绍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解决预习中的问题。
学生可能会说“燕子在春天从南方飞到北方”、“燕子的外形很美丽”、“燕子飞行时的姿态很优美”等。
教师随即板书:外形、飞行、停歇。
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语句。
4.过渡:同学们已经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燕子的特点和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每个部分写了什么?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好?为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并划出相关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
以下是一个示例:(1)外形:羽毛、翅膀、尾巴、体态(抓住“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语体会燕子的美丽和可爱)教师随即板书:俊俏轻快、活泼可爱。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学生可能会找到其他的词语或句子来补充或说明,如“蓝蓝的天空”、“柔柳”、“各色鲜艳的花”等,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

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最新下册部编三年级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1、通过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美,春光的美,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快的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俊俏、吹拂、舒展、光彩夺目、百花争艳、波光粼粼”等词语。
3、能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并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
能用“增添、”“偶尔”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5、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并用此法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二、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来了。
《燕子》这篇课文,就是写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
那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怎么美呢?2、先来仔细看看燕子。
○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进行比较:课文中为什么只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不写其他方面?而《翠乌》中又为什么只写翠鸟的小爪、眼睛和嘴?(描写外形要抓住特征。
深入体会语言形式表达的准确性。
)3、出示: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
※口头缩写——示范朗读——说说理解4、朗读:几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横掠过波光粼粼的湖面。
5、作业:《课堂作业》1—4第二课时1、课文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雨、风、柳、草、叶、花。
2、出示,觉得怎么样?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链接
优秀教案
教学实录
优秀论文
单元试卷
阅读资料
4.谁能把你们观察的美景说出来。(教师提供导语:"春天来了,我们从南方飞来了,_________。"进行语言训练。)
5、现在我们再来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你们看课文,再对照图,看课文上写春天的美景,写了哪些景物。把主要的词语画下来。
6、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这些景物,我们用最简单的说法,怎么把它们联成句子。
(学生回答后出示小黑板:三月,下过雨。风吹拂着柳、草、叶、花,都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7.你们觉得这样写很干巴,没有美感,那么课文上怎么写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读一读,再比一比。课文上写的和黑板上的这一段意思相同,但又有怎样的不同呢?
△"三月","阳春三月","阳春"即明亮的充满阳光的春天。这是春天最好的一段时间。
7、另外,这一节三个量词用得很准,哪三个?("一身、一对、一个")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么活泼可爱的燕子,在春天里从南方飞来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图。(出示放大插图)
2.指导看图。
提示观察顺序:观察图画,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由近远;由上下)
3.现在请同学们当小燕子,这时候,你们从南方飞来了。啊,春天是这样的美,你们得仔细地欣赏一下。(让学生担任角色,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这样,学生的观察伴随着情感,同时对教材产生亲切感。)
3、学生练习朗读。
学生练习复述。
学生完成课堂作业
燕子的生活习性:燕子是一种候鸟,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虫,对农作物有益,是益鸟。
课外知识:鸟儿为什么落在电线上不会触电?
板书设计
燕子{外形美飞行美 停歇美}
课后记
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
个人加减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1、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2、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课文最后不只说"这多么像曲谱啊"还加上"正待演奏的",你觉得好在哪儿?这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板书:像正待演奏的曲谱)
3.指导朗读:这两节具体写出了燕子给春天带来的生趣。写动态的美,朗读的速度应该怎么样?语调也可以怎么样?第四节,写静态的美,速度和语调又应该有什么变化呢?语气应当加强些。
四、复述课文
5.我们再来看课文,你觉得这一节中哪一句写得更美些?
学习第四自然段。
1.上节写燕子飞行的美,其实燕子停在那儿又有另一种美。
2.看图,你们觉得停在电线上的燕子,这情景象什么?课文上打了一个很美的比喻。
△为什么说是"几痕电线"不说"几根电线?(板书:几痕)
△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这电线上,这"落"字你觉得怎么样?(板书:落)
同学们以燕子的身份复述这篇课文
第三课时
布置课堂作业
1、学生回答并书空课题。
2、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
3、学生谈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
学生观察并口述观察顺序。
1、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生读文回答。
3、学生读文。
4、学生勾画相关词语。
5、学生各自练习,然后再指名读。
6、学生思考回答。
7、学生回答并齐读第一自然段。
5、指导朗读:同学们已经看出来了,从"光滑漂亮、俊俏、剪刀似的"写出了小燕子外形的美,所以语调柔和一些,声音轻些。(示范)
6、现在我们来体会体会,这一小节最后一句话在小节中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说"凑"成了?
教师指点:羽毛是美的,翅膀是美的,尾巴又是美的,合起来就组成了小燕子完整的美的形象。这一句在小节中起了一个概括的作用,朗读时,音调可提高些,"小燕子"的"小"要轻些,突出"小",以突出它的可爱。
1.导入:课文第一节写了小燕子的形状;第二节写了燕子在春天里飞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那么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什么样的生趣呢?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两节。我们再来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
2.指导看图
我们先看正在飞行的燕子。图上画了有在高处飞的,也有低处飞的,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观察呢?(由上下)
高处的燕子在怎么飞;低处的燕子又在怎么飞呢?看课文上是怎么写的,谁能用最少的字,概括出燕子飞行的特点。(快,美)
1、学生观察图画。
4、学生回答。
6、学生组织句子。
7、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体会课文描写的妙处。
学生回答。
8、学生读文。
学生表演、练习。
1、学生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2、学生轮读课文。
2、学生观察图画。
生读文回答。
1、学生联系课文进行语言训练。
5、学生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赏析句子。
2、学生看图、思考、回答问题。
教学重难点
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设计理念
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合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内容
1 燕子
教学
目标
认知
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技能
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情感
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四、讲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
2.课文上写燕子的模样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的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指点:也就是从全身写到局部。
3、那么小燕子的全身以及各个部分长得怎么样呢?我们大家一齐轻轻地读课文。
4.你们觉得燕子长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里可以看出为,把有关词语画下来。(复习自学符号之二,表示重点词句的——)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3、听完后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二、自学课文。
1、老师看得出,小朋友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
三、指导看图。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教师出示燕子剪影)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3.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我们,燕子飞得快,飞得美?
4.谁能根据书上描写的内容、画面,联系平时你所观察到的想象一下,说说小燕子飞行怎么快、怎么美?上面这些词语注意运用。
提示:这一节开头,简单的两笔"在微风中""在阳光下"描写了春风轻轻,春光明媚的画面。这是燕子飞行的背景,小朋友描述的时候,也要把这情景描绘出来。
△"下过雨"下过什么样的雨呢?("细雨""蒙蒙的细雨")加上一个"细",一个"蒙蒙的"我们就觉得怎么样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1、复习生字:俏(俊俏)、伶、俐(伶俐)、唧(唧的一声)、偶(偶尔)
2、复习朗读;轮读一、二两节,读一遍。
1、学生读生字,并用生字组词。
2、学生轮读课文。Leabharlann 二、讲读课文。学习第三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