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中国人类学研究_一份旁听报告_张敦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大学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1

——

—一份旁听报告

张敦福

摘要:本文以2007-2008学年哈佛大学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华琛教授开设的课程、凯博文教授所做的学术报告为核心,结合相关论著,展示了哈佛在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进展的片段。核心内容是华琛的饮食文化与全球化研究,凯博文的医学人类学研究。缤纷多彩的研究项目和研讨活动、多样化的课程,催生了一代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新生力量。

关键词:哈佛大学饮食文化医学人类学中国研究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包括考古学、生物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三部分,后者叫“so-cial anthropology wing”。Peabody楼,有哈佛的骄傲,彼此连通在一起的考古学与人种学博物馆(Peabody Museum of Archeology and Anthology)和哈佛自然史博物馆(Harvard Museum of Natural Hisotory),考古学和生物人类学两个部也在这里。一楼另一入口则是上下共三层(含地下室),囊括人种学、考古学在内的Tozzer Library,后者被称为“国家人类学图书馆”(A‘National’Library for Anthropology)。15层高的白色大厦詹姆斯楼(William James Hall,简称WJH,以美国实用心理学大师姓名命名)接纳了社会人类学部。这两座建筑离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东亚研究中心(Asia Center)和哈佛燕京图书馆(Harvard-Yenching Library)、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简称HYI)仅几步之遥。哈佛人类学家确有几位研究中国文化传统、新风尚、社会变革和文化变迁的大家,最著名的是华琛(James L.Watson,又译为屈顺天、沃森、华生)和凯博文(Arthur Kleinman)。他们与哈佛其他人类学家一道,培养了中国人类学研究领域生机勃勃的新生力量。

257

民俗研究2009.4

一、饮食文化与全球化研究:无意插柳柳成荫

从阎云翔的书中知道,这位得意门生称呼James L.Watson为导师和朋友,直呼其名Woody。“Woody总是热情、主动并且耐心地助人。自从1989年起,和Woody在一起工作,使我享受到了一种未曾见闻于中国学术界的亦师亦友的关系。”2。在“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anthro1880: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课上,无论谈到中国日本的家产继承制度的差异,还是中国婚姻模式从一夫多妻、纳妾制到一夫一妻制的变迁,华琛总是精力充沛、声如洪钟。课上有很好看的电影短片和幻灯片,让你不由去推断这是个擅长演讲的教授,无怪他因在本科教学中的杰出服务奖而获得哈佛学院教授。他在全球化与文化(Anthro.2680: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FAS seminar)研讨课上,以自己在香港新界多年的田野工作资料为基础,谈论离散的族群是如何形成的(Diaspora formation)。这一研究成为全球化进程中流动的现代性、变动的公民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另外一门课程,本科生的研讨课“全球食品体系”(Anthropology1625:Global Food Systems,Undergraduate Research Seminar),蔗糖、大米、大豆、玉米、猪肉、牛肉、巧克力、咖啡、食盐等,都各自作为一次上课研读和讨论的主题。上课教室在WJH401,离他的办公室很近。他带我们读西敏司(Sidney Mintz,又译西德尼·敏兹)的经典著作《甜蜜与权力:论糖在现代历史里的角色》(Sweetness and Power),介绍作者对“糖生产和消费方式演变史”的政治经济学分析,重述曾作为欧洲贵族奢侈品的糖,是如何变成欧洲无产阶级的日常饮食品的。如同其他课程一样,这个课程明确学生经常出席,写研究论文,此外,另一独特的要求是做课堂报告(class presentation)。比如,两个女生合作把Fussell《玉米的故事》(the Story of Corn)介绍给大家,并做简要评论,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为了准备课堂报告,她们跑遍波士顿各大超市、食品店购买了以玉米为原料的各类食品放在大圆桌上,让大家围坐上课时分享。别的同学则以其他食品作报告。我错过了“盐”的环节,很疑惑那次课堂上有什么好吃的。我参加了社会人类学部主任Theodore Bestor报告“最后的金枪鱼(last tuna)”,教授并没有准备金枪鱼罐头之类的吃食。研讨课如此趣味盎然,显然学生长进很大,参加者

258

哈佛大学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也难忘这独特的经历。

限于兴趣,我对华琛的了解是他主导的饮食文化与全球化研究。那本《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Golden Arches East:McDonald’s in East Asia)是部脍炙人口的著作,通过个案研究展示了麦当劳在东亚五个城市落脚、发展的情境:阎云翔写北京,华琛写香港,台北、汉城和日本则分别由David Y.H.Wu、Sangmee Bak、Emiko Ohnuki-Tierney担当。这些文章因编者华琛富有洞见的开胃导论和西敏司的后记而整合为有机的一体。通过旁听他的课程,到他办公室约谈,阅读他的文章著作,我才发现华琛的研究涉及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众多领域:亚洲和非洲的奴隶制,食物的文化政治,晚清和现代中国的死亡仪式,移民与中国的家族,革命后中国的阶级和社会分层,全球化与离散的族群,殖民主义与香港的乡村生活等等。

麦当劳与全球化的研究,是他无意中的收获,经过了一些周折。在他的“全球食品体系”、“全球化与文化”课程上,他曾对当初的经历侃侃而谈:他自60年代末在香港新界新田村调查当地的文氏家族,后来备受瞩目的麦当劳研究并不是他的选

—是他在香港新田村做调查的老朋友和他择,而是他的研究对象做了这样的选择——

们的孩子们替他选了这个题目。在他和夫人华若璧(Rubie Watson,人类学家,目前是Peabody博物馆的当家人)回访的某一天,当地的老朋友忽然热心地说要请他们夫妇去一家很不同的饭馆吃饭,说村里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在那里就餐。华琛发现这家很不同的饭馆竟然是美国老家很大众化的、完全不适合招待客人的麦当劳。他有些疑惑地跟太太嘀咕怎么是这个地方,而华若璧则示意他“闭嘴”。华琛餐后反思:为什么香港的这些孩子们对麦当劳这么感兴趣?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会带他们去麦当劳?按照传统,人类学家应该去研究那些制度化的传统文化,比如祖先崇拜、仪式、象征符号等等,麦当劳这样的内容显然不是一个适宜的人类学的题目。但这些疑问一直盘旋在他脑际。于是,他开始对麦当劳感兴趣,逐渐转变了看法,并观察和询问当地的孩子们在那里就餐的状况和感受。如他在导论中所说:“在田野工作中,人们怎么生活,人类学家就怎么生活;人们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人们去哪里,你就去哪里。”3结果,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金矿,一个解读和理解跨越民族—国家文化和全球化潮流的研究领域,并组织自己的研究生在亚洲主要城市分头开展研究工作。这样的研究不仅能从文化的意义上解析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的中国是怎样受

2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