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科特点,提高语文积累实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握学科特点,提高语文积累的实效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在表达时得心应手。大多数语文教师都会关注学生的积累,但学生天天在积累,却收效甚微,原因在于许多积累不是真正的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积累。

一、语言材料是积累的重点

笔者认为:语文积累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对语言使用经验的积累,对生活观察理解的积累。其中,语言为重。

1.要注重课内积累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名篇名著、好词好句比比皆是,它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淀。不论寓理于事的寓言故事,还是意境优美的散文和含蓄隽永的古诗,如《九寨沟》《燕子》《荷花》《卜算子·咏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优秀范文。因此,语文积累时应以教材为本,强化熟读背诵。当然,教师要指导孩子学会筛选,选择对孩子的表达有启发意义的范文。除了积累语言,还要关注语言表达的经验、技巧。

如,教师在讲句式和修辞时,在学生会写比喻句、拟人句后,可配合课文设置情境,积累表达经验。如,进行说话练习:“今天我考出了好成绩,受到了老师同学的夸奖,心情特别舒畅,看到天特别得蓝,仿佛_______,白云_______好像_______,而小鸟也好像_______”;“今天我犯了错误,受到妈妈严厉的批评,天空失去了

颜色,花儿_______,鸟儿显得特别吵,仿佛_______,我的世界

_______”等等。

2.要注重课外积累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只要你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时间后,你可能发现自己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课外积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课外积累也不能盲目,否则花了时间,效果却不明显。

(1)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积累的习惯。鲁迅先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所以,我们要帮助学生不断积累多种表象。要鼓励学生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谚语、歇后语,留心周围的标语、广告词,并记录到生活笔记中。

(2)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优秀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看时写写批注,看后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3)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了,便会自然地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重组,积累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教师要指导他们在阅读中摘录好词佳句、名言警句、成语格言、优美诗词等,把生活学习、电影戏剧、报刊书籍、宣传标语、电视广播中看到的、听到的好材料记录下来,广撷博采课外语言,并在

同学中进行传阅。这样直接、间接的语言材料积累多了,写文章就会语言丰富,表情达意就能挥洒自如。

3.要注重运用训练

毛泽东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使用是积累的升华,只积累而不能运用,积累就犹如仓库中堆积无用的物品。

(1)要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倡导学生把自己所积累的课内外语言尽可能用到作文中去。读一读学生的优秀习作,夸一夸文中的好词佳句,大力表扬学生学以致用的点滴进步,在壁报中展示这些亮点。让不同等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心灵上的满足,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写出好文章的强烈愿望。

(2)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阅读课要真正做到读写结合、学用结合。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成功片段。如,学习诗歌《幸福》时让学生模仿诗句“树的幸福,在于以翠绿点染土地,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捧给世界以绿阴和果实。所以,树在风中飒飒地歌唱”等诗句续写,学生写出了“小鸟的幸福,在于给树木除掉害虫,让田野生机勃勃。所以,小鸟欢快地在林中歌唱。”“大地的幸福,在于让生命在自己怀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所以,大地受到大家的热爱。”等佳句。再如,学习《诺贝尔》时让学生利用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这些都是运用语言的好方法。

二、兴趣方法是积累的关键

1.营造浓郁的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室布置要注重人文熏陶,墙上张贴名人画像,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名人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贴在桌面或铅笔盒上,还可以专门开辟一个角落张贴学生语文积累的成果,如剪贴本、剪报。同时,教师要拓宽信息渠道,向学生介绍能更为广泛、快捷地获取信息的渠道,可每天请一位学生做三分钟演讲,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开展丰富的活动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注重开展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积累,提高积累的有效性。

(1)竞赛。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可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语文积累的意识,逐步养成自觉积累的习惯。在校园内开展各种读书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读书,练习写读书笔记。语文积累的成果不仅可以用书面的形式展示,也可以通过口语形式表现。在班级里通过开展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等竞赛活动来促进学生去课外找书、看书、读书,同时还能顾及学生各自的喜好,一展学生所长。

(2)表演。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后可选择一段或一个完整的故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进行表演,角色人物的对白可在课文提供的基础上做合情合理的补充,也可以借助道具、多媒体来丰富读物的内容。

(3)讨论交流。选择与课文有一定联系的书籍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学了《杨修之死》后,为了更好地领悟文中杨修、曹操等人的性格特点,可组织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然后在课堂中围绕自己最欣赏或最不喜欢的人物角色展开讨论,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积累,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写作背景、人物形象、作品主题、艺术特色和现实意义。

(4)文学采风。不要把文学社团看得那么“高不可攀”,认为那是成人才能做的事,只要是热爱文学的学生都能成为社团成员。教师可以把喜爱诗歌且语文功底较扎实的学生集合起来组建诗社,利用课余时间鉴赏佳作,切磋课外阅读心得,交流习作经验,定期走出校门“采风”等。

3.给予肯定的评价

学生良好的语文积累习惯养成,关键在持之以恒。因此,老师要给予学生鼓励,提高学生积累的积极性。

(1)检查落实。如何保证学生将计划付诸行动?监督和检测是必要的手段。教师可以借助“阅读卡”和读书笔记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帮助学生养成语文积累的习惯。

(2)反馈奖励。不管工作还是活动,若没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再好的点子最终也会“夭折”。为使阅读活动能持久地开展下去,老师要及时反馈活动的结果,多表扬鼓励。还可以把积累结果在班里展评,每月评出若干名“文曲星”,并进行奖励。这样才会使学生对语文积累乐此不疲,最后习惯成自然,水到渠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