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⒈解释下列概念: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进行生产劳动,共同分配所生产的产品,实现劳动者在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方面的完全平等。
国有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国有制是代表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之所以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特点以及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的。
集体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一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制形式,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经济:个体生产者或消费者自愿联合起来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经济形式。按照合作经营的业务范围划分,有信用合作、购买合作、供销合作、运输合作、农业生产合作、手工业生产合作、工业合作和消费合作等。
股份合作制: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
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社会中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其内容包括:第一,凡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都必须参加劳动,才有权参与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第二,按劳分配的物质对象不是全部社会产品,只是社会总产品中的个人消费品;第三,社会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
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直接用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报酬的形式。
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完成的合格产品数量(或工作量),以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来计算工资的一种工资形式。
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旧中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两个部分。其中,官僚资本依附于帝国主义,并和封建主义相勾结,垄断了旧中国的经济命脉。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基础,代表着旧中国最反动、最落后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没收了官僚资本所控制的企业,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对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具有两重作用,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与此相联系,民族资产阶级在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政治态度上也具有两面性,既有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一面,又有拥护共同纲领、接受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的一面。因此,使我们有必要和可能对民族资本实行“和平赎买”政策。
我国对民族资本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即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国计民生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作用,并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的。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历了初级形式到高级形式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第一步是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在工业中主要是搞委托加工、统购包销,在商业中主要是搞经销代销。国家从流通领域入手,通过控制原料、商品货源和市场,切断资本主义企业与自由市场的联系,削弱和限制它的投机性和盲目性,造成其依赖社会主义国有经济的条件,逐步将其生产和流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第二步再把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变成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也就是实行公私合营。它经历了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全行业公私合营企业基本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1956年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资本家实行定息制度,即资本家按私有股份额取得固定的股息,企业的生产资料完全由国家支配。到1966年9月国家按照原定的向资本家支付定息的年限已满,决定不再支付定息,公私合营的企业就变成了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
第三,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民主革命胜利后,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还要把广泛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对个体劳动者不能剥夺,只能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示范、思想教育和国家帮助,引导个体劳动者走上合作化的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我国对农民个体经济的改造,是通过采取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样三个互相衔接、逐步前进的形式和步骤实现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标志着农业个体经济变成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我国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也是通过合作化的道路进行的。从流通领域入手,采取从手工业供销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组织,然后进入生产领域的合作,建立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总之,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改造中小资本,建立并壮大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它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三大改造”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变革,在改造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如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变化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化等缺点和偏差,特别是后期实行“左”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对以后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但是,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在较短的时间内,“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⒊试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概括,在思想内容上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一方面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提出制度基础和实现目标。它突破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阐释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局限,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统一角度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⒋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占据统治地位,但是社会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