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专题版 第1部分 模块1 话题6 科举今昔 学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主题纵横——知能提升

一、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1.世官制时代(先秦时期)——按血缘和门第做官

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由宗法分封制→专制官僚制度)。

2.察举制时代(汉朝)——推荐才能品德高尚的人做官

(1)概念:察举是根据皇帝诏令所规定的科目,由中央或地方的高级官员,

通过考察向中央推荐士人或下级官吏的选官制度。它也是荐举制的精髓所在。

(2)标准:理论上是德行和才能,东汉时,形式和实质背离,渐趋败坏。

3.九品中正制时代(魏晋南北朝)——品评官评定授官

(1)含义:中央选择中正官,对其当地人物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

(2)推行:由于门阀士族势力强大,门第家世成为选官依据,既无从体现民意,也使皇帝用人权旁落到地方士族手中。

4.科举制时代——依靠考试凭才能选拔人才

(1)演变过程:科举制萌发于隋,以隋炀帝创立进士科为标志,经唐代、五代的发展,至宋走向成熟、完备。之后,科举制在元代遭受打击,明清时期得到恢复,但最终走向僵化衰落。1905年,清廷进行全面改革,科举制度被废除。

(2)两大转变

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3)特点

(4)

1.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1)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北宋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进士及第者成为“天子门生”。

(2)考试科目逐渐减少,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防止考官舞弊。录取名额比唐朝大大增加,宋太宗在位二十多年,科举取士近万人。

(3)科举制的发展,为各阶层的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过程

(1)宋朝初年,为抑制武将势力膨胀,制定了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地位。正是由于“重文轻武”国策的确立,北宋文官政治格局逐渐形成。

(2)宋仁宗时,进士出身的文人成为政治的主体,文人治国出将入相,全面掌权。

3.文官政治对道德伦理观的影响

(1)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发生悄然变化,“以天下

为己任”和“忠君”的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

(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范仲淹等文官士大夫最终将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发挥到极致,身体力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王安石则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将这种社会责任感付诸实践;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所言所行无疑是这种国策和文官政治长远影响的结果,更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重要作用。

4.英国的文官制度

(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的官吏任用存在严重混乱和舞弊现象。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

(2)确立: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地补充修正,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

(3)意义: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1.(2019·鄂尔多斯一模)唐太宗说:“朕所好者,唯尧、舜、周、孔之道,以为如鸟有翼,如鱼有水,失之则死,不可暂无耳。”所以唐以儒学为资政之术,同时把它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据此可知,科举制()

A.打破垄断,缓和激烈社会矛盾

B.选拔精英,优化传统社会结构

C.鼓励向学,营造向上社会风气

D.教化民众,引导社会文化方向

D[在唐太宗看来,尧、舜所行的是仁义之道,周公创立、孔子所传的是礼乐教化,二者是君临天下、治国治民的最有效的思想武器,有了儒学,就如同鸟有了翅膀,鱼游于水中,就可以治国理民;反之,国家就无法治理,政治上就陷于死地。所以,唐以儒学为资政之术,并通过科举引导社会文化方向,故选D项。]

2.(2019·武汉调研)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对考试通过名额有严格限制。见下表:

这一现象说明()

A.考试内容限于程朱理学B.考试人数逐年下降

C.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D.精英教育不断强化

D[宋朝科举制走向完善,录取率降低说明进行精英人才选拔,故选D项;材料未提及考试内容,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录取率逐年下降不等同于考试人数下降,故排除B项;宋朝科举制度走向完善,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矛盾,故排除C项。]

3.(2019·“皖南八校”联考)宋代在京师、州城乃至县城,往往竖立“科甲功名”牌坊表扬地方在学业上有成就的士人。地方学校的各类建筑物往往也会在命名时采用科举入仕的著名官宦的姓名,或者取名为魁星、文昌(皆为科举神)。上述举措()

A.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程度

B.导致地方获得了部分选官权力

C.确立了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有助于扩大科举的社会影响力

D[题干没有体现出科举制发展到完备阶段,故A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在宋代,地方上为了表扬学业有成就的士人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这并不能导致地方上获得部分选官的权力,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轻武”,故C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在宋代,地方政府为了表彰学业有成就的士人,采取了许多措施,如“竖立‘科甲功名’牌坊”、以士人的名字命名建筑物的名称,这样会促使更多的士人参加科举考试,在客观上会扩大科举制的社会影响力,故D 项正确。]

悟新关注点——激活思维

古代中国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

——科举制

[史学新论]为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儒生,隋朝政府引进考试制度,检验候选者的文字能力和儒学知识。唐朝发展了这种科举考试制度,并采取其他措施促进儒学教育……在唐朝虽然每年平均只有二三十人通过考试,但这种取士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