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老子与“认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老子与“认识论”

及“不行而知”、“无为而无不为”的“认识论”意义

探索者

内容:

一、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二、事物可以被认识和把握

三、圣人的“不行而知”

四、圣人的“无为而无不为”

正文:

一、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老子长期充任过周王朝管理图书史料的官员,当然有机会接触和阅读过很多书籍,接受过不少他人的知识,例如他在《老子》中,有用“建言有之”几个字处,就是他引用别人的见解。注意学习和吸收他人的知识和经验,是老子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还有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他通过自身的实践,由自己的切身感受作为认识事物的基础。

他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在此,他明明白白地向人们介绍了他自己认识天下的经验。他说:他是研究什么,才了解、知道什么的。他研究了自己又研究了他人之后,才知道了自己和他人;他研究了自家又研究了他家之后,才搞清了自家和他家;他研究了自乡又研究了他乡之后,才了解了自乡和他乡;他研究了天下之后,才明白了天下。就是这样由近至远,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由局部到全体,由浅至深,一步步地、逐渐地,由研究了自己直到研究了整个天下,才把天下的事理搞透了,他才知道天下竟是如此。

他又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即他说,他何以知道要“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的呢?是因为:“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社会现实,

对他感官反复作用和他认真思悟的结果。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即他说,是由于他看到了“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的客观现象,才悟出“无为之有益”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

即他说,他是在“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中,认识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的真理的。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即他说,他之所以说“道”这种物,是真真确确的,就在于关于“道”和“道”的学说,自远古时代就有了,相传至今,现在人们对它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并且人们还根据它去考察研究宇宙、万物的起源及进化,证明它是对的。而他自己也就是在对宇宙、万物的起源和进化的考察研究中,才得知“道”的存在和它的这些表象和性质的。

二、事物可以被认识和把握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即说美的、善的事物总是在同丑的、恶的事物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而且正是事物有矛盾、差别,人们才能有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区分此事物与它事物。事物间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性质,也构成了人们在认识事物中的对立统一,在斗争中发展的规律。

他又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习常。”

倘若把“天下之始”,“以(作)为天下母”——原因,那么,就可以“其母”——“天下之始”——原因,“以知其子”——“天下”之后——“天下”的现在和将来——结果;反之,既“知其子”——“天下”的现在和将来——结果,而再“复守其母”——“天下之始”——原因,则将永远“不殆”!利“用”光源之“光”——结果,找到“光”的光源——原因,是一种无后遗症,而“习以为常”的办法。

即说人们可以通过在对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方面的反复认识中把握它。由事物的原因,研究它的结果;反过来,又由事物的结果,研究它的原因。把事物的原因和结果两者统统都研究清楚了,就达到了对事物的理性认识。这样,只要紧紧地把握住事物的原因,也就控制了事物的结果,从而控制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即完全把握了事物。他还认为通过事物的结果、现象去认识、探索它的原因、本质应是人们对待事物,认识事物的“习常”、通常之途径。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实践中立于不败之地。

他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即说人们认识事物,掌握真理的目的,完全是用来解决今天的社会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要知道梨子是什么滋味,让别人讲给你听,还不如你自己去亲自尝它一口。这就正如毛泽东所讲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你要了解“道”这个“众妙之门”,那你就得亲自在“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上下功夫。

由以上所述,可知:老子的认识论,是贵实践的,重目的的,并特别注重人的主动性在认识事物和行为实践中的作用。

三、圣人的“不行而知”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出其弥远,知其弥少。”“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chǎn)然而善谋。”“道法自然”。

“道”,纯属物理之物。它既不能“言”,又不能思,不能“行”,但它却“知”以事物各自的自然为法,通晓万物之本然!圣人是与“道”同体的,当然也是“不行而知”的,即“圣人不行而知”。

然而问题是圣人是怎样成为圣人的?圣人又如何与“道”同体,而“不行而知”的呢?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天下曾未有生下来就是“圣人”之人。圣人开始也必定是凡人,这正如鲁迅所说:天才生下来,第一声也是哭,而绝对不是一首诗。是由于他后来的实践和思悟,才使他能成为在某些方面的行家里手,而成了在某些方面的圣人的。

老子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分层次的,并且可以通过“行”,即由家至乡,由乡至邦,由邦至国,由国至天下的动的社会实践和“思”,即静的个人修持中的思悟,逐步提高,以致达到“知天下”的。在他成为圣人之前,那他一定是既勤于“行”,又勉于“思”的。没有“行”的“思”是妄想,没有“思”的“行”,只会有支离破碎的感性认识,而形不成对事物本质的全面把握;只有有“行”的“思”,才是思悟,才能把头脑中由“行”所得的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升化成理性的认识,从而达到对事物本然认识的某种深化。老子没有他的丰富的社会阅历和认真的思悟,他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智慧,而成为圣人,更不会有他的“圣人不行而知”。

设想把一个小孩自他生下来就把他关在一个封闭的光秃秃的六壁之中,什么也不让他看,不让他听,不让他行,那他终生只能是知六壁而不知天下的。

毛泽东说:“…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然而真正亲知的是天下实践着的人,那些人在他们的实践中间取得了…知‟,经过文字和技术的传达而到达于…秀才‟之手,秀才乃能间接地…知天下事‟。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