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专题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学专题讲义
第五讲禅宗美学
一、隋唐佛教概况
佛教从东汉末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融与汇通,在隋唐时期进入全盛,形成有各自教义、教规、传教场所、传法世系的一系列宗派。
1、天台宗
隋朝形成,创立最早的中国佛教宗派,创始人智顗,在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传法,故名天台宗。祖庭为天台山国清寺,湖北当阳玉泉寺。主要以《法华经》为依据,创立教义。遵奉智顗讲授《法华经》的三部论著:《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坷止观》,称天台三大部。唐后期武宗灭佛后,逐渐衰落。
2、三论宗
隋朝形成,因以佛教中观学派(空宗)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经典而得名。“三论”为古印度龙树(约公元150——250)及其学生提婆所著,鸠摩罗什译。“三论宗”创始人吉藏(549——623)应隋炀帝之邀,完成了“三论”的注疏,并著《三论玄义》,创立“三论宗”,盛唐时衰落。祖庭为南京栖霞寺。
3、法相唯识宗
唐代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因喜用佛教范畴对现象进行概念分析,宣扬一切事物唯识所变而得名。玄奘师徒常住长安慈恩寺,也称慈恩宗。此派以《解密深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为主要经典,最著名的祖庭即现西安市的慈恩寺。
4、律宗
唐代道宣(596—667)所创,因重视研究佛学中的律学而得名。佛学思想与唯识宗接近。道宣有一再传弟子鉴真,唐天宝年间赴日本传授戒法,大弘律学,开日本佛教先河,并在日本奈良建唐招提寺。律宗祖庭即扬州大明寺,寺内有鉴真纪念堂。
5、华严宗
因推崇《华严经》而得名。创始人法藏(643——712),他曾为武则天讲《华严经》大受褒奖,所著《华严金狮子章》是阐发《华严经》义的重要佛学论著。唐武宗灭佛后渐趋衰落,主要祖庭为陕西长安县华严寺、户县草堂寺。
6、密宗
唐代创立,因称教义为大日如来秘密传授而得名。密教原是印度7世纪以来大乘佛教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相结合的产物,唐玄宗时期传入我国。创始人为金刚智及其弟子不空,此派尊崇《大日经》、《金刚顶经》,祖庭为西安大兴善寺。
7、净土宗
唐善导(562——645)创立,因主张生前专心念佛,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而得名。尊东晋名僧慧远为初祖,主要依据《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创立教义,祖庭有山西交城玄中寺、陕西长安县香积寺、江西庐山东林寺。
8、禅宗
唐中期产生的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也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禅”是梵文“禅那”的简称,意为沉思、静虑,是佛教各派都普遍采用的一种修行方式。印度佛教有禅无宗,中国人创立禅宗后为提高在佛教诸派别中的地位,奉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摩珂迦叶为开山祖师,并虚构了“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传说,由此奠定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传法宗旨。禅宗28祖菩提达摩在南朝梁武帝时期来到金陵传法,后北上中原,在河南嵩山传法,历经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后,分化为
北禅、南禅,南禅成为禅宗主流。南禅宗师惠能,被后世尊为禅宗六祖。由其弟子辑录的惠能讲法传法言论集《坛经》一书,成为禅宗经典,也是中国僧人著述中唯一被称为经的佛教论著。
二、佛教哲学的主要观念
1、“四圣谛”与“三法印”
佛教人生论的主要内容:一是对人生价值和意义作出判断——一切皆苦,并揭示苦的原因;二是指出人生应当追求的理想与价值,以及抵达的道路与方法,即强调去恶从善的宗教道德价值与理想。主要就体现于这两说中。
“四圣谛”即关于苦、集、灭、道四种神圣的真理:
苦谛,讲一切众生皆苦,侧重于揭示人生的矛盾、局限与困惑。
集谛,探求苦的原因与根源,核心是“十二因缘说”,主要观念,人生之苦,来自人自身。
灭谛:讲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摆脱苦难,达到涅槃的境界。
道谛:讲摆脱痛苦,达到涅槃境界的途径与方法,主要内容为“八正道”,即八种正确的成佛途径。
“三法印”即把“四圣谛”的基本教义概括为三个根本标准与根本原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行无常”即苦谛,“诸法无我”即集谛,“涅槃寂静”即灭谛,洞悉无常、无我,而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解脱即道谛。
2、不二法门
佛教大乘空宗的重要思想,也是禅宗影响中国美学与艺术思维的关键思想。较系统表述“不二法门”思想的是《维摩诘经》。
“不二”就是不要“二”,要“一”。“二”是分别、差异,不二法门就是要破“二”归“一”,超越分别智,建立“一”的智慧。佛教把“一”的智慧称为般若智。《坛经》曰:“佛法就是不二之法”,“无二之性就是佛性”。凡夫见到的是“二”,佛见到的是“一”,所以要破二归一。
“二”的思维其实就是主客二分思维,就是以理性、逻辑为核心的科学思维。“一”的思维,即主客不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诗性思维。如何破人们习惯的分别智,以般若智看待世界:
第一,破主客二分关系。
第二,破现象本体二元结构。
第三,破逻辑判断与比喻象征。
禅宗通过以上“破”后,归二为一,进入不有不无的独特思维中,而这“一”是不可分析,不可言说的,称之为“两头共截断,一剑倚天寒”。
《五灯会元》有偈云:
维摩大士去何从,千古令人望莫穷。
不二法门休更问,夜来明月上孤峰。
唐代诗僧贯休有诗曰:
贵逼身来不自由,纪念辛苦踏山丘。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
3、无念、无相、无住的“三无说“
阐述最完备的是惠能的《坛经》。一般认为,这是南宗禅的核心思想,是惠能禅学理论的概括。
无念为宗:核心是《坛经》里的两句话:
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
自性起念,虽即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常自在。
无相为体:《坛经》释云
何名无相?无相者,于相而离相……但离一切相,是无相,但能离相,性体清静。
此是以无相为本。
无主为本:《坛经》释云
一念即住,念念即住,名系缚。于一切念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核心要义,人的正确意识,不来自于“境“,而来自于”自性“,即人的当下体验之心,不受各种名理、观念、言语的束缚,自由灵动。不执着于现象,把现象看空,才能保持自性的清静。或得真实的生命体验。让意识、生命随缘任运、自由通透,处处不滞,来去自由。
4、一心三观与三谛圆融
“一心“即人的本真之心,佛教称为“阿赖耶识”。“三观”即空观、假观、中观。“三谛”即三种观法形成的三种认识结果:真谛、俗谛、中谛。对任一事物,一心从空、假、中三方面去观察,从而得到相互统一而无矛盾的三种认识,也即空、假、中在一念中同时出现,互不妨碍,就叫“三谛圆融”。
核心要义:对事物的认识,既要重视空,但也不忽视有,不执着于有,也不偏于空,空即有,有即空,本体与现象合一,做到三种认识圆融合一,这才是最为完善的认识。
三、禅宗美学的特征
作为宗教的禅宗,之所以走向美学,并转化为美学,主要在于它的思维方式与人生旨趣,在许多方面与审美相通。主要表现为:
1、追求精神自由
按康德的观点,审美作为“无目的性合目的性”,就在于以直觉的、象征的方式证实着自由的存在,审美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审美的本质之一就是自由。禅宗具有审美精神,就在于它对人的精神与心灵自由的追求。
第一,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
人生是不自由的,一切皆苦,因而要通过主观上的觉悟来超越它。而现实的做法是,在不自由中追求自由,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自由在不自由中,
第二,反对苦修、戒律与外在的权威,持一种自由、无为、适意的人生态度。
2、强调感性直觉与体验
禅宗最根本的锈行方法是“悟”,北宗讲渐悟,南宗讲顿悟。由于后来南盛北衰,通常所说的“悟”,主要指顿悟。
顿悟实为一种个体性的感性直觉与体验,具有非逻辑性、非语言性(不立文字,以心传心)、偶然性、灵感性、创造性等特征。本来,禅悟属于一种宗教思维与体验,但在禅宗这儿,却与审美思维与审美体验相通了,它唤起的更多的恐怕不是一种宗教信仰,也非对佛教教义的领悟,而是一种审美愉悦的心境,何以如此?
第一,悟的目的是进入心灵自由的境界,禅宗认为由迷而悟,就是“自性”从不自由到自由。
第二,悟的过程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禅宗的悟,并非是对某种佛教教义的领悟,而是对个体生命活动的真切体验,所要的是“平常心是道”的当下现实生活。如此关注个体感性生命的感受与体验,如此的生活化、感性化,很难说还有多少宗教意味。
第三,悟的结果是生命存在的原初境界。
3、重境界的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