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缓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 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批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创造出一个物质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如金装在佛,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 服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徵,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使人人各守本份,不得僭越。因此,自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治服装在现代社会的地位。

时代不断变迁,中国文化中不断加入外来文化,流行服色也会反过来影响制服服色,在这两种服色文化互相激荡的结果,产主了这段看似变化不大,事实上又有翻天覆地改变的服装史。

要了解中国服饰那多样的款式、独特的风采、鲜明的色泽和精湛的工艺,首要的课题就应该浅知一点中华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饰文化发展轨迹,这样才能通过浏览,去着意开开掘中华服饰文化的底蕴。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服装不仅反映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反映社会政治文化诸多现象。自1949年以来,中国民众服装尤其是城镇民众服装的发展历程,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民俗、宗教、伦理、社会风尚、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发展变化,反映着中国民众不同时期的生活方式、审美意趣以及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追求。对50岁以上的中国人来说,他们亲历了服装的变化,每一种款式、每一个变化都留下深刻的记忆。

1949年前,中国城镇男子着装通常是长

袍马褂,妇女服装多为旗袍或者中式短装配长

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之前,

城镇民众的服装表现为新旧交替、多样并存。

新中国成立初期,列宁装、“布拉吉”、

“毛式服装”颇为流行。新中国成立之初,中

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无不以苏联为模

式,苏联服装也成为当然的革命象征,深深地 影响着城镇居民。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

装。穿列宁装、留短发,外观干练、飒爽英姿。除外,仿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乌克兰”式衬衣、“布拉吉”也多有流行。

同样,受革命的感召和对共产党干部的崇敬,中山装引起一些青年学生的追捧。

继之各界人士竞相效法,很多人改穿中山服或军便服。干部服的色彩多以蓝、黑、旗袍

灰为主,彰显艰苦朴素的时代风气。具有

象征意义的是有人把西服穿在里面,外罩

一件干部服,这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极

致”。因为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多喜欢穿改

良中山装,所以外国人常常把它叫“毛式

服装”。

1949年以后,生产领域的工人阶级地

位得到提高,着工装成为一种荣耀。又由

于国家经济处于低水平待发展阶段,

因而艰苦朴素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时代

风尚。绝大多数民众过着“新三年、旧三

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拮据生活,但逢

年过节总会做身新衣服,至少也会换身干

净的衣服。

上世纪50年代,棉猴、绒衣裤是城

镇民众习见的服装。男子穿西服的风气也 因为传统长袍不适合现代生活的节奏而再

度兴起。这一时期,人们多穿手工制作的布鞋。另外,前后

挂胶、以草绿色帆布为面,橡胶为底的“胶鞋”,因为中国

人民解放军穿用而得名“解放鞋”,成为这一时期城镇民众

广为使用和喜欢的鞋型。碍于经济水平,皮鞋并不多见。

十年“文革”时期,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

服时代。文革时期,最时尚的装束莫过于穿一身不带领章、

帽徽的草绿旧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胸前佩戴毛泽东像章,

胸前斜挎草绿色帆布挎包,胳膊上佩戴着红卫兵袖章,脚蹬

一双草绿色解放鞋。除红卫兵外,工人、农民、教师、干部、知识分子中相当一部分人也穿起了军便服。服装市场也开始出售草绿色上衣和裤子。由此,开始了“十亿人民十亿兵”的军便服时代。这一时期,服装的等级意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阶级意识。在原有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思想风尚中,又增添了浓烈的革命化、军事化色彩。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行业呈现了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的特点。1978年,中国人民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上的恢复发展导致服装行业的极大繁荣。从此,国门向世界敞开,五色斑斓的外国服饰涌入中国市场。中国城镇民众的穿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思想解放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人们追求新异的审美心理日趋成熟。风格多样、色彩斑斓、求新求变,成为新时期服装流行的特点。

童装 中山装 军装

西装

50年来中国城镇民众服装变迁的六大特点

在我国,服饰作为社会生活领域中最直观的物质文化现象,从来没有超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外,它的发展变化相当程度受到这些因素的干预和影响。大体可以说,50年来城镇民众服装变迁呈现出以下特点。

(1)服装的色彩、形制以10年为流行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阶段性特点在80年代之前,基本以10年为“流行”周期。比如,50年代的苏式服装,60年代的中山装、制服热,70年代的“绿色海洋”……80年代以后,流行逐步与世界服装接轨,长则三五年,短则几个月,服装便可以形成一个流行周期。

(2)“票证经济”下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民众衣着可以折射国家的物质水平和综合国力。1954年,全国城乡开始凭布票供应棉布。三年困难时期,棉毛衫裤、线衣、线毯、毛巾被、绒毯、浴巾、床单、毛巾、袜子、汗衫、背心、人造棉布、麻布、蚊帐、枕芯、枕套等纺织品,一律凭票供应。靠票证维持社会经济稳定的政策,极大地限制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与此相适应的是形成了朴素、实用、色彩单一的着装风格。

(3)“补丁”服装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提倡的优良作风。反映在穿着上是以朴素为中心。当衣服穿破时,常见的做法是在衣服的破损处打补丁,缝上一块颜色相宜的布,继续穿用,这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人群和经济水平低下的国家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20世纪中期,身着补丁还是思想革命与进步的象征,甚至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4)城市民众的服装沿着大中城市→中小城镇→广大乡村这一路径扩展,从而影响全国,成为中国服装的主流。城市自古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而城市民众的服装始终引领着中国服装的发展潮流。长期以来,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互影响,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风格和特点。但总起来说,汉民族文化不断地渗透和影响着其他民族的衣、食、住、行。汉族服装对境内的城镇少数民族服装影响颇大,基本形成了汉族服装为主流形式这一通例。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服装趋流行服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