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态势感知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综述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德国“工业4.0”战略的核心是建立一个高度数字化的生产平台,实现生产 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这个平台包括了生产设备、物流系统、控制系 统等各个方面,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在这 个平台上,企业可以灵活地调整生产模式和生产流程,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2、美国
美国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中心之一,也是智能制造发展的另一个领军者之一。 美国政府提出了“先进制造业”战略,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等手段, 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美国在智能制造领域拥有很多领先的企业和技 术,如通用电气、惠普、苹果等企业都在积极推进智能制造的实践。
我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 的研发和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我国智能制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我国制造业基础依然 薄弱,大部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还比较落后;其次,我国智能制造发展 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较快,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最后,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还 面临着人才短缺和技术瓶颈等问题。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 分析
目录
01 一、国际智能电网的 发展现状
03
三、智能电网发展的 挑战与未来趋势
02
二、中国智能电网的 发展现状
04 参考内容
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一种现代化形态,通过采用先进的信息、通信和控制 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分析和优化。在国内外,智能电网的 发展正在不断推进,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次演示将探讨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智能制造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和技术创新成果的支持。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建立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体系。
电网态势感知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综述
电网态势感知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综述摘要:电网态势感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理念,在广域数据采集、电力调度、输配电运行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可见性,及时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威胁,并借由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分别为态势感知系统提供广域数据采集和高级数据分析手段,是态势感知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保证。
本文介绍了态势感知概念的起源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归纳分析国内外电力系统基于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重点提出了态势感知技术中的可视化、预警和决策支持理念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态势感知物联网态势感知技术是在大规模系统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系统态势发生变化的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活动的一种技术,提供了对复杂系统决策和操作的基础,强调基于数据的对系统内外环境的宏观认识和综合分析,接近生物的智能认知过程。
态势感知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促进电网自动化各系统应用功能的融合,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其“预测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是实现真正智能电网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这一在电力系统运行决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科技情报室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情况调研,汇总形成调研报告,就态势感知技术的起源、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实现态势感知的物质基础——物联网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供各位领导决策参考。
一、“态势感知”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这一概念源于航天飞机的人因研究,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Mica R. Endsley教授在1988年发表的《Situation Awarenes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airline pilots》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对环境中各元素或对象的觉察、理解以及对未来状态的预测。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智能电网技术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作为能源行业的创新突破点,智能电网技术旨在通过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手段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优化能源配置、提供更可靠的电力供应。
本文将全面分析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展望未来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
智能电网技术的核心是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应用,通过在电网中加入传感器、智能计算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了对电网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测、可靠安全的数据传输以及智能控制。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推进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尤以美国、中国、欧盟等地处于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
在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启动了“送变电”项目,建立起了全国性的智能电网示范区,探索智能电网技术应用的最佳实践。
同时,各大电力公司也纷纷投资于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并在一些城市开展了智能电网的试点工作。
在当前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中,一些具体技术成果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
首先是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状态诊断和预测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电网的运行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其次是智能配电网技术,针对分布式发电、能源储存和电动车充电等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配电网可以实现对多能源的有效管理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智能电表技术、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网安全保障技术等方面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未来,智能电网技术仍然将继续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首先是智能电网将更加普及和智能化。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智能电网技术将逐渐普及到更多地区和居民家庭。
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
其次是智能电网将更注重能源的清洁和可持续性。
尽管传统能源仍然占主导地位,但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使智能电网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集成和利用,推动能源体系的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普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其中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也对人工智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为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一、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的重要性电力系统就像我们人类的神经系统一样,对于电力指令的运作和监督需要及时进行,特别是在紧急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准确的反应和处理才能避免更大的损失和影响。
而对于电力系统而言,一个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进一步判断电网运行状态及发现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等问题,以保障电网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电网运行效率,降低事故损失。
二、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的发展现状目前,深度学习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一种重要手段。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逐渐成熟,其在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中的应用也日益普及。
与传统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更加智能化,不仅准确率更高,而且在故障检测和故障定位等方面表现更出色。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态势感知中存在几种不同的应用方式。
例如,一种常见的应用方式是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进行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准确地判断可能存在的线路故障节点,进一步提高电网安全性。
此外,基于循环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力系统预测算法,也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三、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的优势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准确率上,而且结合实际电力应用情况,还有以下优点:1. 高效性:传统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需要员工进行大量的手动操作,而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快速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了电力监控效率。
2. 多维度数据处理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全面数据检测和分析,包括声音、图像、温度、振动等多种方面的数据,以判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智能电网,简称为“智能电力系统”,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电力系统信息化、智能化、互联化,形成的一个新型电力系统。
下面,我们来探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现状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电力系统仍然是传统的电力系统,没有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而在发达国家,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效率性和经济性,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已经成为了普遍的趋势。
在中国,国家电网已经在多地建设了智能电网试点项目,逐步推广智能电网技术。
1. 智能感知技术智能感知技术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之一,它能够实现对电网的精确感知和监测,为电网运行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在智能电网系统中,能够实现高精度线路实时监测、高稳定性设备在线监测、高精度电力质量监测等多种功能。
2. 信息化技术智能电网是一个信息化的系统,通过信息化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提供丰富的数据分析,从而实现对能源的高效利用。
目前,传统的电网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而在智能电网中,需要更多的网络互联和智能化算法的支持。
3. 互联化技术智能电网是一个互联化的系统,它能够实现电力系统内部、电力系统与其他能源系统之间的数据互联。
互联化技术主要包括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的互联、智能电网与微电网的互联、智能电网与储能系统的互联等。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智能电网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以下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趋势。
1. 软件化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升级,软件将成为其核心驱动力。
未来智能电网将进一步实现软件化,数据分析和实时监测等功能将主要依赖软件。
2. 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成熟,它将成为智能电网技术的重要支持。
5G 技术的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特性,为智能电网的互联化和信息化带来了更多新机遇。
3. 能源互联网智能电网与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将成为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趋势。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成为了能源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智能电网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对传统电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分配和使用的智能化管理和优化配置。
它不仅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能有效的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对于推动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智能电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在中国,智能电网也成为了国家能源政策的重要方向。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设智能电网项目452个,智能终端设备近1000万台。
而全球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智能电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撑。
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正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对电网的供需情况进行动态调控,实现电力的合理分配。
而大数据的应用则可以对电力生产、传输和消费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物联网技术可使各种设备和器件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的设备管理和能源调节。
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趋势仍然非常明确。
首先,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普及和推广。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价格的下降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将使用智能电网系统,实现对电力的更加智能的管理和使用。
其次,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方向。
能源互联网通过将不同能源网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交互。
这将有助于解决能源供需不平衡和能源多样化的问题。
再次,智能电网将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未来,智能电网将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利用,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的可再生利用率。
然而,智能电网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安全问题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智能电网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而信息技术的安全性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次,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也是智能电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面向低碳经济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综述
面向低碳经济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综述摘要: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低碳经济运行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成为了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本文以面向低碳经济运行的新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为主题,介绍了该技术的概念、技术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重点分析了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该技术在电网智能化、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低碳经济;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智能化;可持续性;高效性正文:0绪论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趋势。
电力系统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何充分利用电力资源,降低能耗和排放,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实现电网的智能化、可持续性和高效性,是电力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应运而生。
1新型电力系统中态势感知技术的概念新型电力系统的实质是基于现有电力系统全面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在电力低碳经济转型发展路径下,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将成为电力供应主体。
与此同时,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行等都需要基于对多态运行数据、运行环境、设备状态等电量或非电量信息的精准感知,才能实现全面统筹考虑[1]。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是指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和处理,以获取电力系统中有关状态、事件和变化的各种信息,并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建议的技术。
2态势感知技术的特点2.1实时性的数据信息获取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获取、处理和分析被监测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信息。
通过对实时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加准确地了解当前系统状态的变化和趋势。
2.2运行过程中的自适应抗干扰性新型电力系统中,大量新能源替代常规支撑电源后,导致电力电子装备不断增加,系统惯量﹑阻尼降低,电力系统动态特性发生深刻变化,电网的安全稳定成为重点考虑因素[2]。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技术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智能电网是基于先进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以优化电力供应和使用的效率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和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技术是综合应用了信息通信技术、电力系统技术和经济管理技术的产物。
它通过智能感知、智能传输和智能控制等手段,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能量的可再生,同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发展方面,智能电网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快速判断和故障诊断,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其次,智能电网技术可实现对能源的多元化利用,包括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优化配置与调度,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对用户需求的智能化响应和管理,实现对电力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降低了能源的浪费和成本。
在应用领域方面,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在发电领域,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发电设备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了发电效率和发电设备的可靠性。
其次,在输电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提高了输电效率和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此外,在配电领域,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网络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提高了配电设备的利用率和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智能电网技术还应用于电力市场交易、电力负荷管理和电动汽车充电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发展。
未来趋势分析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智能电网技术将会继续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智能电网技术将会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智能接入和调度,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
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一、引言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输电线路则是电力系统传输能源的重要通道。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感知技术逐渐变得不可或缺。
传统的输电线路监测通常需要人工巡检,但是这种方式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引入一种较为先进的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电力行业的迫切需求。
二、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简介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电力监测手段,主要是对输电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在故障前发现隐患并进行预警,这样可以及时修复电力设施,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的应用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监测输电线路的电压、电流、电阻、温度等参数,并进行分析,识别异常情况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
该技术在输电线路的故障预警、维护计划制定、电力负荷平衡及调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这些信息还可以在电力行业的管理平台上进行实时监控。
四、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的优势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巡检有以下几点优势:1. 具有较高的时效性: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的各项参数,及时警示管理人员。
2. 可以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其他常规的数据分析工作,通过算法预处理等技术,将数据发挥最大的价值。
3. 提高了作业效率: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可以将人力资源彻底释放,为管理人员提供更迅速、高效的服务。
4. 降低了安全风险:态势感知技术使巡检作业从人力巡视逐步过渡到无人值守在远端进行,避免了巡检人员在高压线下作业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五、结语输电线路的态势感知技术是电力行业向智能监测管理的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
它通过对输电线路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可以预警输电线路的隐患,并为电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提供便利。
态势感知调研报告
态势感知调研报告态势感知是指对周围环境和信息进行感知、收集、处理和分析,从而形成对当前态势的准确、全面、实时的认识和判断。
态势感知技术在军事、安防、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国内态势感知技术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在态势感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军事领域,我国发展了一系列的用户感知手段,如雷达、卫星等,可实现对敌情、友情的感知;在安防领域,我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视频监控技术体系,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对目标进行感知;在交通领域,我国开展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摄像头等对道路交通状况进行感知。
二、国际态势感知技术发展趋势国际上,态势感知技术发展较为成熟。
在军事领域,各国广泛采用卫星、无人机等高空感知手段实时掌握敌情;在安防领域,各国普遍应用人脸识别、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实现对特定目标的感知;在交通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全面运营,通过车辆互联、道路交通监测等手段实现对道路情况的全面感知。
三、国内态势感知技术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尽管我国在态势感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国在高精度感知技术方面相对滞后,需要加强研发。
其次,我国的态势感知系统建设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加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合作与交流。
此外,我国在态势感知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相关技术学科的培养与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推动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
首先,加强科技创新,增加对高精度感知技术的研发投入。
其次,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合作,争取引进相关技术和设备。
此外,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我国在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方面的技术水平。
结论态势感知技术在军事、安防、交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国在态势感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我国应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以进一步推动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技术逐渐成为了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将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有机结合的新兴技术,被认为是未来电力行业发展的方向。
本文将就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分析。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智能电网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能源技术以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与电力系统相结合,形成一种智能化、数字化的电力系统。
目前,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以下几个方面是其主要的发展现状。
首先是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
传统的电力系统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和维护,但在智能电网中,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管理将更加高效、智能化。
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是智能电网的信息交互能力显著增强。
传统的电力系统中,信息的传输和交互不够灵活和迅速,而智能电网则通过引入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力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发电、输电和用电的各个环节可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和运行效率。
再次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增强。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依赖于化石能源,而现在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智能电网技术的出现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能,例如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更加灵活地接入智能电网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技术在未来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下面是几个智能电网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能趋势。
首先是智能电网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在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将会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形成更加智能化、自适应的电力系统。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电网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响应电力系统的需求,实现优化的能源调度和供应,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次是智能电网的分布式能源接入能力进一步提升。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技术正在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电力行业的热点话题。
智能电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全球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将探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现状智能电网技术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全方位、智能化、安全、高效的监控、运行、调度和管理。
目前,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1.欧美地区欧美地区是智能电网技术发展的领头羊。
在欧洲,欧盟将智能电网技术列为战略性技术之一,并制定了欧洲智能电网行动计划。
截至2018年底,欧洲地区已经有60多个智能电网试点项目,成功开发了各种智能电网技术,如电力负载预测、分布式能源管理、电力安全控制等。
在美国,智能电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美国政府在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投资已经超过20亿美元,并制定了智能电网和可持续能源行动计划。
截至2018年底,美国已经有超过100个智能电网试点项目,成功开发了智能电网管理平台、能源云平台等技术。
2.日韩地区在日韩地区,智能电网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日本政府将智能电网技术列为未来的战略性产业,并针对智能电网技术开展了多项研究与试验,如电池储能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
韩国也将智能电网技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支持产业,并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智能电网试点项目。
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1.智能电网的集成化未来智能电网将进一步实现与信息、通信、控制、传感、存储等技术的深度集成,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可靠、智能的电力系统管理。
同时,智能电网将与新能源设施、电动汽车、物联网等产业相结合,形成全新的能源生态系统。
2.智能电网的柔性化未来智能电网将逐渐实现柔性、灵活的能源管理模式。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电网供应和负荷需求是一方面的关键因素,而在智能电网中,能源的生产、负荷调节和存储等环节都将具有柔性和可调性。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电力行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不断的完善,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得电力系统中态势感知技术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这就需要基于大数据的应用对多种领域的计算模式进行创新,尤其是对数据信息应用以及协同计算方面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当前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效合理的解决方式。
标签: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展望引言我国网络信息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外部威胁,信息网络日益开放,引起不法分子觊觎,以黑客攻击为首的网络恶意攻击,侵入网络信息内部来获得重要网络信息,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网络环境面临巨大威胁;二是系统内部隐患,海量信息数据运行,不能有效管控运行数据,垃圾文件在网络系统肆意流转,势必影响网络安全。
当前形势下的安全态势感知,将数据预处理技术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结合,处理网络安全隐患,保障网络运行环境稳定有序。
1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概述网络安全态势感知(CSA)是一种基于环境、整体、动态的洞悉安全风险能力,是以大数据作为基础架构,通过全局视角发现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因素和处理相应风险,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保证决策与行动的科学性,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态势感知也逐渐演变为网络态势感知,可以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获取、处理各种风险要素,还可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2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2.1数据驱动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态势感知体系可以全面提升发现识别、理解分析、响应处置威胁的能力。
数据是态势感知的基础,态势感知系统想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从真实的数据做起,即要获取昀真实的底层数据。
实现对整个环境的安全态势要素的完整获取,要有对数据理解、获取和采集的能力,如流量数据的还原与监控、包括流量数据和各类日志数据等。
把来自不同的源头、不同类型的数据融合在一起、产生关联,通过进一步分析去发现问题。
利用大数据平台能实现海量数据高效的存储与计算处理,在此基础上做深度的安全检测、事件捕猎、调查分析,发现、定位、溯源安全事件。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
电力系统态势感知技术研究综述与展望发表时间:2020-06-02T08:58:20.940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期作者:莫华、熊华东[导读] 现如今,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
态势感知概念最早在太空和网络安全领域被提出,并被引入电力系统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态势感知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讨论。
在此背景下,将电力系统实时运行状态辨识、发展趋势预测、态势可视化技术分别与Endsley定义的态势感知中的三大要素——“觉察”“理解”“预测”相映射,并将电力系统广域控制与风险调度对应于态势感知中的“决策行动”。
接着,将上述内容依次展开,分别对电力系统事件监测、电力系统事件辨识、电力系统风险预测、态势可视化技术、广域控制和风险调度分别进行综述和分析,介绍现有方法的思路。
最后,给出电力系统输电网态势感知目前研究的不足,指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是未来解决电力系统态势感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态势感知;事件监测;事件辨识;风险预测;态势可视化;广域控制;风险调度引言随着物联网终端的海量接入、互联的需求增多,现有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手段已不能满足安全需求,需要研究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全场景安全运行。
为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推动调控云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网信息、网络及安全信息的全面感知,全面提升电网分析能力、故障处理能力和控制能力,本文通过构建电力监控系统全场景网络安全感知与主动防御体系,可满足网络终端海量接入和能源互联网的安全需求,积极应对外界环境中物理、网络、主机、应用等各层面的安全威胁,研究系统运行全过程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电网安全运行。
1电网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NSSA)表征态势感知(Situa-tionAwareness,SA)应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其模型主要包括网络安全态势要素获取、态势理解、态势预测。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综述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综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作为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监测和分析的手段,对于保障网络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概念、技术框架、应用场景等进行综述,以期加深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理解。
一、概念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是指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从而及时识别网络安全威胁,预测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核心是对网络进行全面的、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时监测:及时获取网络中的各种数据流量和活动信息,包括网络流量、设备状态、用户行为等,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2. 威胁识别: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和风险,包括恶意软件、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3. 安全事件预测:基于对数据的深入分析,预测网络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为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依据。
4. 状态报告:对网络安全状况进行全面的、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技术框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实现涉及到多个技术领域,主要包括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技术等。
其基本技术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与存储:包括网络数据流量、设备状态、用户行为等数据的采集和存储,通常采用大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3. 模型建立与训练:基于分析结果,建立安全态势感知的模型,并进行机器学习和训练,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准确性。
4. 实时监测与预警:通过实时监测技术,对网络安全态势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并在发现安全事件时及时发出预警。
三、应用场景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安全监测与预警:对企业、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进行全面监测和预警,发现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
2. 安全事件处置: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减少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5. 安全态势演练:通过模拟安全事件的发生,检验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电网智能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电网智能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智能电网(Smart Grid)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应用的电力系统,它不仅可以实现同步发电和使用电力,还能实时监测电网状态以及管理电力流动。
电网智能化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升电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为新能源的接入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一、电网智能化的现状目前,电网智能化已经进入了实现的阶段。
以中国为例,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国31个省份都建成了智能电网示范区,1000多个示范项目已经投入运营。
智能电网示范区和项目通过应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传统电网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与此同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智能电网建设的政策和标准,为电网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电网智能化的实现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通信技术、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等。
由于技术的发展不断推进,各种智能化装置和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现在,电网能够实现智能配电、智能供应、智能计费、智能调度等功能,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电网的效率和管理能力。
此外,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智能电量采集、电力质量控制、短路自恢复等功能。
二、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电网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智能电网将进一步普及。
在市场竞争中,电网智能化已成为推进新能源开发和提高电网效率的关键手段,因此,未来各地将会进一步建设智能电网。
2. 电网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现在,电网使用安全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智能电网将通过数据监测、预测及管理等方法,进一步加强电网的安全性。
3. 能源存储技术将逐渐成熟。
随着新能源和分散且离散式能源的使用增多,对储能技术的需求也在增加,未来储能技术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4. 智能化的电网会更加智能、可预测和自适应。
智能化的电网将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和其他相关技术,对电量消费和分配进行预测和管理,并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智能电网技术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的关注日益增加,智能电网作为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智能电网技术具有自动化、交互性、供需平衡等特点,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优化运行和高效供应。
本文将从技术研究现状、应用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智能电网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一、技术研究现状1.1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包括智能感知、智能控制、智能交互等多种技术领域,其中智能感知是实现智能电网关键的技术之一。
智能感知不仅可以实现网络信息的高效采集和传输,还能够实现对电力设施的状态感知和智能诊断,进而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智能控制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另一项重要技术,它主要通过自适应控制、集中控制、分布式控制等手段,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和调度。
智能交互技术则是实现智能电网能源互联互通和能耗信息交互的关键技术。
1.2 智能电网技术应用领域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智能能源管理、智能充电运营、智能公共服务等。
其中,智能能源管理主要是通过对发电、输电和用电进行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实现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和节能减排。
智能充电运营具有智能化运营和管理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功能。
智能公共服务则可以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城市公共设施的智能管理和运营,提高城市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二、应用实践2.1 现有智能电网应用实践情况目前,全球智能电网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已有不少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在全球各地开展。
例如,德国“艾克尔尼茨”智能电网项目,旨在打造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集成系统,实现对风能和太阳能的高效集成和管理。
中国的“罗湖智网”项目则是以智能化变电站、智能物联网和数据中心为核心,实现对城市电网高效控制和运行。
2.2 智能电网应用实践存在的问题虽然智能电网技术正被广泛应用,但是在智能电网应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安全问题,智能电网作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其信息安全、智能安全和系统安全均存在风险;二是应用层面的问题,智能电网虽然具有很强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能力,但是还需要结合现实场景和用电需求进行应用推广。
智能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智能电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智能电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对传统电力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能源的高效、安全、可靠、可持续利用。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高的供电安全、更高的供电品质、更高的节能环保、更高的电力可靠性以及更高的灵活性和智能化程度。
智能电网的建设不仅是电力工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促进整体社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手段。
智能电网的现状智能电网的建设还属于尚未成熟的发展阶段。
目前,国内的智能电网规模相对较小,无法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而在国内,智能电网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成熟度不高、发展缺少长期规划、各地区之间智能电网建设水平不同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效率和成果,并且未来发展也可能受到影响。
虽然智能电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目前,全国已有多个智能电网试点,如上海国际智能电网示范项目、深圳北斗卫星智能电网项目等。
同时,国内科研机构也在不断研发各种新型智能电网技术,提高了智能电网建设的技术水平以及完善程度。
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人们对能源供给的需求也不断提高,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能源供给的主要形式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未来能源将不断从高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进行转移。
同时,由于智能电网本身具有更高的供电品质和可靠性,因此未来智能电网将成为主要的能源供给形式。
二、智能电网将达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未来智能电网将不断提高其智能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智能电网将会达到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和更高的控制精度。
三、智能电网将越来越注重节能环保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智能电网将不断注重节能环保。
未来智能电网将采取更多的节能措施,并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好地利用再生能源。
四、智能电网将越来越注重数据安全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和发展,智能电网安全问题也日益显著。
未来,智能电网将不断加强数据安全措施,利用更多先进技术保障数据安全。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
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网与电力市场、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等分散式发电资源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电力网络已经难以满足这些发展要求。
因此,发展智能电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形势,希望以此有所贡献。
关键词:国内外;智能电网;发展现状;分析一、国内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1、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发展现状2009 年 5 月,在北京召开的“2009 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战略。
2009 年 8 月,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智能化规划编制、标准体系研究与制定、研究检测中心建设、重大专项研究和试点工程等一系列工作。
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坚强”与“智能”是现代电网的两个基本发展要求。
“坚强”是基础,“智能”是关键。
强调坚强网架与电网智能化的高度融合是以整体性、系统性的方法来客观描述现代电网发展的基本特征。
电网的“坚强”与“智能”本身也相互交叉,不可拆分。
坚强智能电网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电网。
坚强可靠,指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经济高效,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指促进清洁能源发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透明开放,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电网无歧视开放;友好互动,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
智能电网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
智能电网智能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挑战摘要: 近年来提出的透明电网,目标是获得电网的全部信息,让电网的信息透明化,以实现更高的智能化,因此其建设也是以智能传感为基础。
近年来,在信息领域出现了一个热点名称——智能感知,随后这个词迅速进入电气工程领域。
相较于智能传感,智能感知添加了“知”的内容,结合人工智能,使得传感技术更加自动化、拟人化。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感知﹔研究现状;挑战“三型两网”是我国近年来电网发展的战略计划,其中“三型”指的是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两网”指的是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物联网。
“三型”是目标,“两网”是抓手。
相较于泛在电力物联网,坚强智能电网更倾向于基础设施的建设,更贴合于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初期的现状,在国家电网建设中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
然而,为了电网运行更安全、管理更精准、服务更优质,需要在坚强智能电网的基础上,开展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将云平台、大数据与电力系统相融合,实现能源互联。
不论是坚强智能电网,还是泛在物联网,智能传感技术都是重要的建设基础。
1智能电网与智能感知智能电网(smart grid)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电力研究学会(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EPRI)于2001年提出,并于2003年将未来电网定义为智能电网。
从提出以来,智能电网的概念几经变化,目前有多个版本,尚无统一的定义。
例如:清华大学卢强教授认为,智能电网就是110 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智能电力系统;梁卫国教授认为,智能电网是用数字信息技术来优化电能质量的电网。
尽管定义不一,但智能电网建设的主导思想基本相同,都是期望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将能源资源(煤炭、水力、光能、风能等)开发、输送、存储、转换(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储能与电力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与其他用能设施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控制手段实现精准供能、对应供能、互助供能和互补供能,将能源利用效率、能源供应安全提高到一个全新水平,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环境可接受的程度,使用户成本和产业投资达到合理的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态势感知技术国内外发展情况综述摘要:电网态势感知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理念,在广域数据采集、电力调度、输配电运行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可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可见性,及时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威胁,并借由强大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分别为态势感知系统提供广域数据采集和高级数据分析手段,是态势感知系统发挥作用的基础保证。
本文介绍了态势感知概念的起源及在多个领域的应用现状,归纳分析国内外电力系统基于该技术的研究与实践,重点提出了态势感知技术中的可视化、预警和决策支持理念对于智能电网建设、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态势感知物联网态势感知技术是在大规模系统环境中,对能够引起系统态势发生变化的要素进行获取、理解、显示、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等活动的一种技术,提供了对复杂系统决策和操作的基础,强调基于数据的对系统内外环境的宏观认识和综合分析,接近生物的智能认知过程。
态势感知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可促进电网自动化各系统应用功能的融合,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有效提高电网运行效率,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其“预测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是实现真正智能电网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这一在电力系统运行决策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先进技术,科技情报室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情况调研,汇总形成调研报告,就态势感知技术的起源、国内外发展现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以及实现态势感知的物质基础——物联网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供各位领导决策参考。
一、“态势感知”概念的起源与发展态势感知(Situation Awareness)这一概念源于航天飞机的人因研究,美国德州理工大学的Mica R. Endsley教授在1988年发表的《Situation Awareness information requirements for commercial airline pilots》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这一概念,并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对环境中各元素或对象的觉察、理解以及对未来状态的预测。
同时提出了适用于自动化及人机接口系统的态势感知过程,并将态势感知的信息处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概念化模型如图1所示。
觉察(Preception):检测和获取环境中的重要线索或元素,这是态势感知的基础的一步;理解(Comprehension):整合觉察到的数据和信息,分析其相关性;预测(Projection):基于对环境信息的感知和理解,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态势感知中最高层次的要求。
图1 Endsley最初的态势感知三级模型1994年,美国学者Dominguez引入可视化理念,把态势感知的基本定义扩展为4个阶段:感知、理解、展示、预测。
态势感知的概念基本定型。
2000年,随着该技术理论研究的不断发展,Endsley在其态势感知三级模型的基础上,又明确地提出人对环境中有关成分的感知是形成态势感知的基础,决策、动作、执行被看成是与态势感知不同的阶段。
人们态势感知的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可能与内在能力、经验和练习程度有关;另外,人们的某种目的与计划也可能使对环境的感知和分析受到影响;任务系统与环境中的其它因素(如工作负荷、压力、系统复杂性等)对态势感知也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据此提出动态决策态势感知模型(图2)。
图2 动态决策态势感知模型态势感知之所以越来越成为一项热门研究课题,是因为态势感知提供了对复杂系统决策和操作的基础,只有正确地感知环境状态,才能对操作对象提供下一正确的决策依据,与单一物理量的测量科技相比较,态势感知强调对系统内外环境的宏观认识,它的概念更加接近生物的智能认识过程。
二、态势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态势感知最早运用于太空、军事等领域,目前在智能交通、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应用也逐渐成熟。
2.1 太空及军事领域实现“态势感知”,是西方科技强国在太空和军事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投入大量资源进行该技术的研发。
欧美国家研发的态势感知系统主要是以光电监测为主的战术信息系统、导弹预警系统(反导态势感知系统)和太空飞行物监测系统。
美国高度重视太空态势感知技术的军事应用,有明确清晰的太空政策、战略、概念、机制、方法、技术和设施,是当前世界上空间态势感知技术能力最强的国家。
90年代中期以来,太空(空间)态势感知能力要求不断提高,2002年美国国家战略中更是将其定位为美国必须拥有的三大能力之一。
美国空军太空司令部(AFSPC)提出了太空态势感知的四大支柱为:信息描述、数据综合与利用、威胁预警和攻击报告。
目前,美国已建成一个由31部雷达和光学探测器组成,遍布全球16个地点的地基空间监视网,计划或新建中的空间监视系统包括“空间监视望远镜”计划、“深空观察雷达”计划等地基空间监视系统,以及天基空间监视系统和轨道深空成像系统、天基红外预警系统等,整体目标均是为了增强高轨道目标的探测跟踪能力,提供更小的成像能力并实现早期预警。
欧盟太空态势感知系统的目标是提供及时、高质量的太空环境、威胁和外层空间探测信息,保证空间系统的可用性,代表性的太空态势感知系统的是侦察卫星星座、导弹预警卫星:2008年欧洲雷达成像侦察卫星星座“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完成组网,实现了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并且拥有更高的分辨率、更快的图像获取与分发能力;法国、德国、比利时、西班牙和希腊共同研发的“多国天基成像系统”(MUSIS)将用于监视、侦察和观测;欧空局计划启动“太空态势感知”将使用欧洲现有的地面雷达和光学仪器,更有效地监控欧洲上空的轨道动向,并研究太空气候环境对卫星的影响。
2.2 智能交通领域智能交通建设是目前世界各国城市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虽然各地具体采用的技术手段可能有所不同,但目标基本相同,即实现道路的信息获取、画面实时监控并进行一定的预判、引导,其基本思想与“态势感知”理念相同。
1)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较早从事智能交通控制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拥有多套先进的智能交通运输、控制系统。
最优自动适应交通控制系统(SCATS):具有自动适应交通条件变化的能力,通过大量设在路上的传感器以及视频摄像机随时获取道路车流信息。
通过车载的ANTTS电子标签与设在约200个交叉路口处的询问器通话,能够计算旅行时间并对交通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判断。
远程信号控制系统(Vic Roads):交通控制与通信中心不仅使用SCATS系统进行交通信号灯控制,而且还采用交通拨号系统进行事故检测和信息的收集发布工作,该系统通过普通的电话线能够连接到偏远的受控交通灯,监测这些信号灯的状态改变它们的参数,为偏远路口的信号控制提供了便利。
视频数据获取系统运用视频摄像机监测、识别和计算交通量,通过自动辩识车牌号码来对重型车辆监测、分类、识别,数据可被送到重型车辆监测站进行对照,能监测到超速车辆、强制停运的车辆。
驾驶时间预测系统通过使用交通拥挤与事故检测系统估计车辆到达下一个出口的时间,从而判断出交通拥挤程度,并在道路入口处显示即将到来的驾驶员。
2)新加坡新加坡的高速公路监控和交通信息发布采用了EMAS(Expressway Monitoring & Advisory System)对其进行管理。
EMAS系统由交通管理系统、车辆检测系统、自动事故检测系统、交通信息诱导系统组成,目标是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对交通事故的快速响应。
EMAS系统通过实时监控高速公路上的交通情况,对汽车驾驶员提供秒级的交通信息,达到以下目标: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缩短由于交通事故(包括车辆故障)所引起的延误;提高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优化交通流量,提供一个更有效的交通道路系统。
整个系统全面展现了态势感知技术的获取、理解、显示、预测过程。
2.3 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1999年,美国空军通信和信息中心的Tim Bass首次提出了网络态势感知(Cyberspace Situation Awareness)这个概念,包含了两层含义:a)实时地根据网络安全设备的告警信息及其他信息,进行关联归并、数据融合等操作,实时反映网络实际的运行状况;b)根据历史数据进行一定的离线分析,采用一定手段对潜在可能的威胁进行预测。
该领域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有:Bass提出应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建立网络空间态势感知的框架,通过推理识别入侵者身份、速度、威胁性和入侵目标,进而评估网络空间的安全状态;Jason Shifflet采用本体论对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并提出基于模块化的技术无关框架结构。
同时,国外很多研究机构也已开始着手研制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和工具。
美国国家能源研究科学计算中心(NERSC)所领导的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于2003年开发了“The spinning cube of potential doom”系统,在三维空间中用点来表示网络流量信息,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能力;2005年,CMU/SEI 领导的CERT/NetSA开发了SILK,旨在对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在潜在的、恶意的网络行为变得无法控制之前进行识别、防御、响应以及预警,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该系统通过多种策略对大规模网络进行安全分析,并能在保持较高性能的前提下提供整个网络的安全态势感知能力;NCSA/SIFT 欲通过开发一个安全事件融合工具的集成框架,为Internet提供安全可视化。
通过系统状态可视化或连接分析可视化来获取Internet的安全态势感知。
三、物联网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发展与应用物联网是实现“态势感知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的理念,国务院将物联网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2012年8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确立了无锡传感网(即物联网)八大重点应用示范工程,其中,智能电力应用示范工程的主要内容为:以电力设施状态监测、高空塔架应急抢险、电表数据采集和需求侧管理等应用为切入点,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以及资产管理等环节中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建设;加强电力基础设施检测、预警、集中监测和管理,建设安全、稳定、可靠的智能电力网络;建立具有深度和广度的自动化智能电力平台,提升智能电网互动性服务能力,实现全电子化的智能电力服务。
近日,江苏省政府出台《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更是明确要求以电力设施状态监测、智能巡检、信息采集为切入点,加强物联网技术在输、变、配、用电等环节的综合应用,实现电网态势感知,提高电网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