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资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说课稿1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 利用时事新闻导入:我会从当前的热点新闻或事件出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与历史之间的联系,从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师点评: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设性的建议。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4. 反馈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如下:
1. 完成课后练习:布置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学习障碍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历史背景知识。然而,可能存在以下学习障碍:首先,对于师夷长技、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这些具体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统的认识;其次,学生可能难以把握这一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不清;再次,学生可能对历史评价和历史分析方法不够熟悉,难以形成全面、客观的历史观点。这些障碍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克服。
(2)能够分析这一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历史发展的趋势。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学会运用历史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事件。
(2)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追求进步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 比较分析:通过对比不同历史事件或人物,帮助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共28张PPT)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 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 才是民族的致命伤。……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 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标要求: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 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 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1.炮口下的震撼
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 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残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 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对林则徐、魏源思想的评价:
林则徐是从传统的华夷观念中探出头来认识西方的第一人。而后才有魏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 论,作为一种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过去久被士人置于眼 界之外的“夷务”日渐渗入关乎国计民生,成为经世致用之学大题目。
③编译《四洲志》(世界地理志) 《各国律例》(国际法著作); ④仿制西方战舰炮车。
林则徐(1785--1850)
一、开眼看世界——大碰撞下的思想微澜
3.一本好书——《海国图志》
《海国图志》目录 第一部分:筹海篇,讨论鸦片战争之得失; 第二部分:地图册,展示完整的世界概念; 第三部分:各国地理、沿革、政治、物产; 第四部分:表,各国教门、历法、纪年; 第五部分:各国资料汇编; 第六部分:西洋船、炮、机械图说; 第七部分:地球天文合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高中历史 第十四课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
回顾必修二相关内容:
1、洋务运动的背景
内忧外患
奕訢、曾国藩、李鸿章、 左宗棠、张之洞
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 19C60S---90S 3、洋务运动旗号(思想主张) 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 护清朝统治(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4、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
A
如果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比喻 洋务运动。那么这里的“柳”是指 A.封建统治的力量 B.新的经济因素 C.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近代科学技术
B
5. 评价“中体西用”
提示: ①有进步的一面:冲击了传统的保守观念,有利 于西学的传播;成为近代化的开端. ②有保守的一面:仅停留在学习西方物质文明的 层面。
(二)、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结合图片信息概括) 政治: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文化: 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 3、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主题?
B、放眼世界先行者-----魏源
教材69页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 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核心思想
《海国图志》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 (广东六校2010届第一次联考)阅读以下当 时人对某一著述的评论:评论一:“百年喜 读樽前兆,万里惊看海外文”;评论二: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 评论三:“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 之书”。据上述评论推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 篇》 C.《天演论》 D.《变法通议》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五单元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说课稿
4.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公开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将包括以下内容,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完成关于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反思日记,让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当代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我的新课导入方式将采用情境创设法。首先,我会通过播放一段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在直观的历史场景中感受到中国近代的危机。接着,我会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如果你们生活在那个时代,会怎样去挽救国家的命运?”这样的问题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为接下来的新课内容打下引人入胜的基础。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历史人物的决策过程和情感态度。
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多元智能理论,它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优势,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或技术工具来辅助教学:
-历史地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理背景。
3.历史小论文:学生撰写关于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的短文,分析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4.互动问答:教师提问,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分享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知识点。
2.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精美课件
3、维新派(改良派)
进击的康有为
所谓君者,代众民任此公共保全安乐之
事,为民众之所公举,即为民众之所公用。
民者如店肆之东人;人君者,乃聘雇之司
理人耳。
——康有为《孟子微》
思考:康有为主张在中国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畏缩的康有为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 先王,既不骇人,自可避祸。” “孔子道主进化,不主泥古,道主维新, 不主守旧,时时进化,故时时维新”。 “孟子言治天下,皆曰与民同之,此真 非常异义,全与西人议院民主之制同。”
思考:徐继畬推崇美国哪个方面?
守旧派:“轻信夷书,铺张扬厉”。“张外夷之 气焰,损中国之威灵” 。“一意为泰西生势,轻重 失伦,尤伤国体”。
洋务派:“徐先生未历西土,所言乃确实如是, 且早吾辈二十余年,非深识远谋加人一等者乎”
2、洋务派
太平天国运动(内忧)
奕䜣
第二次鸦片战争(外患) 曾国藩
李鸿章
“中体西用”; 自强求富
器物
迈出近代化第 一步。冲击华 夷观念。
君宪救国
制度 促进思想解放,近代 新式知识分子产生。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国 气派
中国 特色
文化 自信
中国 故事
中国 模式
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 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 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 否接壤?”
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统治精英对世界局势一无所知?
—谭嗣同《仁学》
思考:谭嗣同对于满清政府持什么态度?
《定国是诏》,变法开幕
戊戌政变,变法谢幕
课堂小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高二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4课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回顾必修2相关内容: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 3、洋务运动思想主张、目的: 4、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 5、洋务运动的结果: 6、对洋务运动评价:
洋务运动:19世纪60 年代至90年代这几十年中, 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 “自强”和“求富” 为口 号,在军事、经济、教育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 新运动,史称“洋务运 动”。
“体”即治国之“本” “西学”指先进的实用技术等。 “用”即治国的手段
B.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材料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学。习”西“方夷的之先长进技技三术:(一主战要舰是,军二事火技器术,)三。养 兵练兵之法。” ——魏源
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
①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林则①徐局、限魏源于思著想书主立张说的,目的尚何未在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技术(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世界③到”)结变有合革何两封积则建极材制影料度响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开眼看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庚 yechanggeng1218@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 眼光审视世界;
② 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 ③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 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件(共30张ppt)
问题2:谈谈“传统的夷狄观念”是什么?“动摇了”指的是什么?
中国先进,西方落后。 中国开始落后,西方先进。
一、“开眼看世界”
背景分析
鸦片战争使得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意识到西方的 先进,中国的落后。
问题3:
那么, 面对这样的情形,以林则徐、 魏源为代表有识之士是怎么做的呢? 请大家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进行归纳!
2、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材料 三
问题5:阅读材料和教材,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做事极不容易。同治年间
起始的自强运动,虽未达到目的,然而能有相当的 成绩,已经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倘若当时没有恭亲 王等在京内主持,没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在 京外推动,那末,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以后的中国 还要麻木不仁,好像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一样。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问题4:结合教材和材料归纳康有为的思想主张。
康有为
思想主张: ①变法图强,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②否定君主专制,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宣传方式: ①讲学:办万木草堂 ②著书:《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五
“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他 们的名字、口号、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 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
抵制
统治阶级内部思想认识的变化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
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
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14课课件
2.康有为为什么要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 新变法思想?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 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地政治中心, 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①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封建势力强大,借助经 学,可以减少变法阻力 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 量薄弱
海》
军 事 工 业 : 以 号 “ 自 强 ” 为 口
1867年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
维新代表的主要主张
维新代表 康有为 梁启超 严 复 维新主张
借孔子否定君主专制,传播西方政治 学说,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 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 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1.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 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 ②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 地理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
A.编写著作:《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 详实专著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 B.主张: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师夷长技以制夷 —— <<海国图志· 序>> (内容: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主要是 军事技术 目的:抵抗外国侵略者)
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主要讲解的是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历史必修三14课知识点一、“开眼看世界”1、背景:(1)外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
(2)内部:闭关自守,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2、开眼看世界的状况:(1) 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
《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完成林则徐嘱托,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
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1)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第二次鸦片战争)。
(2)内有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
2、过程: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
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3、目的: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它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4、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进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三、维新变法思想1、背景:(1)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2)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
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特点:早期维新派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2、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这时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过程:a 康有为在广州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b 撰写《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高二历史必修3人教版 第14课
6.1898年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 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 从材料中推出的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变法缺乏理论基础 B.变法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变法鼓舞了清军士气 D.维新派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典例3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 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D
B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移花接木学器物)
——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
1.背景:内忧(太平天国运动)外患(列强侵略)。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自强
中体西用的含义: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 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 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3、影响:(1)积极:掀起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近代 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 第一步 。 (2)局限:以维护封建制度为目的,限于器物层面, 最终失败。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 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 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提出的 经济、政治背景和思想来源。 (2)根据材料,指出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 (3)洋务派和维新派的思想有何异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优质精品课件
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 什么可“美”的?我们中国什么事情都顺利,美国还 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 美国还有什么可“坚”的吗?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 他认为“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 籍所未有,荒诞不经,无过于此!”
请深入提问
一部分中国人通过弥漫的硝烟终于发觉自己面临的对手 是完全陌生的。来自西洋的“夷”人,是历史上从未碰 到过的族类,两千来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的头脑里开 始动摇了。处风云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 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一个主题
思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林则徐《拟谕英吉利国王檄》1839年12月
林则徐仍有强烈的华夷观念 1840年1月18日,林则徐的致英王照会,托付 给了英船“担麻士葛”号……带往伦敦……英国 外交部拒绝接收。但对于英国传媒,则是绝好的 报料了,《泰晤士报》全文发表了此信,供英国 人民开心取乐。
——端木赐香《1840:大国之殇》
魏源
日本:1851年,中国一艘商船驶入日本长崎港, 照例查检违禁品,翻出3部《海国图志》。这些书 最终都被幕府官员和学者买去,在日本大受欢迎。 因为《海国图志》100卷共80多万字,日本人将其 分门别类,仅1854—1856年出版的选编本就有21 种,价钱一路走高,成为朝野上下的启蒙读物。
评价
1.积极性
“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 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 说,实倡先声”。
——王韬《扶桑游记》
1)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 2)引导着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 放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开启学习西方的先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课件(共31张PPT)
①撰写《新学伪经考》—— 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 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 础。
②撰写《孔子改制考》—— 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 据。
康有为 维新变法第一人
舆论界天之骄子
发表《变法通议》,宣 传伸民权、设议院、变 法图存的思想。
“变法之本,在育 人才,人才之兴,在 开学校,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而一切要 其大成,在变官制。”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 到维新变法
1.本课由鸦片战争后的新思潮视频导入新课,主要通过表格内容引导 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预习,使他们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器物” 和“制度”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然后通过几则材料,创设新情境、 新问题,使他们对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升华。 2.在处理本课重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时,首先展示一个表 格,让学生依据表格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由学生完成表格,再展示李 鸿章的一段话,以此理解思想的背景及内容,认识到李鸿章等人的思 想开启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讲解本课另一个重点内容,维新 变法思想的特点时,摘自教材一段话及康有为的话,由问题“康有为 跪着造反”,引导学生总结维新变法的特点, 认识到康有为等人的思 想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但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阅读教材P69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背景
人物
主张 指导思 想: “中体 西用” 主张: “师夷 长技以 自强”
活动
意义
第二次 鸦片战 争后, 清政府 面临着 内忧外 患
李鸿章 曾国藩 左宗棠 张之洞
创办近代企业; 将魏源的“师 夷长技”思想 筹划海防,建 付之实践; 立新式海军; 迈出了中国近 代化历程的第 开设新式学堂, 一步 派遣留学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复习课件(共62张PPT)
【解析】从关键句“假如康氏的谨慎能像他的热情那 样”,说明作者认为谨慎是康有为性格中的弱点,是导 致改革拖后十三年并失去最佳时机的关键。 A、C两项 未能体现作者的意图,排除;D项理解错误,作者批判 康有为谨慎的性格,排除。故选B项。
情境材料1:
情境材料2: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 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 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 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2.甲午中日战争后 19世纪90年代的维新思想
⑴背景:
政治上:民族危机加深,掀起瓜分中国高潮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思想上:早期维新思想奠定基础 阶级上:资产阶级的壮大
(2)代表人物及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特点:借用经学外衣宣传变法
(把儒家思想与资本主义政治相 结合)
康有为
《变法通议》
抨击专制制度和顽固派
宣传申民权、设议院、
变法图存
批判君权 民主君仆、主权在民
动摇君权论的基础
梁启超
严复
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论战的焦点 封建顽固派
维新派
要不要 维新变法
祖宗之法不可变 变者天下之公理 宁亡国不可变法
要不要兴民权、 实行君主立宪制
反对兴民权、设 议院,实行君主 立宪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权
3、代表人物: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4、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5、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6、口号: 师夷长技以自强
“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区别?
前者是魏源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的 技术来强大自己,然后利用它来对付西方 列强(主要是战争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观应(1842~1921)广东
香山人。历任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总办。著有《盛世 危言》等,其思想对后来的 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变法 者有极大影响。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 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体 也。轮船、火炮、洋枪、火雷、铁路、电线,此其用 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意为:艰 难勉强地跟着走),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 四达,果以足恃欤?”
不知道英国在何方。他派人审
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
题 “贵:华“究夏竟,该国贱地夷方周狄围”几 ,
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
路 “可夜通郎?”自“大与俄,罗天斯是朝否上接 国”
壤?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统 鸦片战争时的道光帝
治阶级的什么观念?
“鸦片战争展现在中国人眼前的第一个形象就是 西洋人坚船的迅速,利炮的声势……在两年多时间 里,中国调动了10多万军队,先后有1名总督、2名 提督、7名总兵以及数千名士兵死于战争。但英国远 征军的战死人数据英方统计却不足百人。两千年来 传统的夷狄观念在他们头脑里开始动摇了。”
(2)裱糊匠指的是哪些人? 洋务派 (3)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西方的技术等
(4)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遇到顽固派的阻挠
梁启超《变法通议》记述:
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说: “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日 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 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 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 强弱之源,其在此乎?”
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
探究2: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近 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①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 眼光审视世界;
② 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刊,如《各国律例》; ③ 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 志),系统介绍各国地理历史概况。
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 武器,“在中说鸦世明片纪战了的争政传的府整统,个中的过世程华纪里的夷,社观中会国开来以对始中付世改近纪代变的化, 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的知敌识人。分战子争开以残始酷重的事新实思暴露考了新这形种差势距下,促的使
一中批国爱国和知—世—识高界分翔子。《在近比代较的初中曙思》考。”
(3)主张
探究4: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 起的作用是什么?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是一次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
反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兴民权
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革运动
提倡西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 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 向世界学习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器物(科技) 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制度(经政) 20世纪初 (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
学西方— 资本主义
学苏俄— 社会主义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梁启超
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 君主专制的必要性;变科举。
谭嗣同
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 级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
严复
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实行变法。
学习西结方合维的新政派治主制张度思,考实有行何特君点主?立宪。
康 有 为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 国,立宪法,开国会,行三足鼎 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
1.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张之洞 D.康有为
2.下列属于洋务派的观点有( D )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③师夷长技以自强
④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A. 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 ②③
3.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是(A )
一个懂得尊重思想的民族,才会诞生伟大的思
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
的力量。
——《大国崛起》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提倡的新 思想,对中国近代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 寻求到了抵御外国侵略的最好办法 B.开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思想先河,反映映 了近了代近中代国中的国历的史历走史向走向 C.是近代中国最先进的反侵略思想 D.是在民族危机下仓促形成的,并未真
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 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 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1、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有什么特点?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结合
B.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材料2:“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善师四夷者, 能制四夷学。习”西“方夷的之先长进技技三术:(一主战要舰是,军二事火技器术,)三。养 兵练兵之法。” ——魏源
御侮强国,维护封建统治。
① 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林则①徐局、限魏源于思著想书主立张说的,目的尚何未在付?诸实践; ②停留在技术(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世界③到”)结变有合革何两封积则建极材制影料度响思?考。: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开眼看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郑观应的观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能使中国走上 富强的道路,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三幅图揭示了什么主题?
据此图指出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民 族 火 柴 业 留 下 的 商 标
维新代表的主要主张
维新代表
维新主张
康有为
借孔子否定专制,传播西方政治学说, 为变法提供理论依据。
④ 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 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海国图志》墙里开花墙外香
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传到日本 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25版,这本书对 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变强大了,反过来侵略了中国, 这确实是个历史的悲剧啊。
1888年 湖北织布局 1890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建
北洋海军
立
近
代
海
军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办海军——组建一支近代化的海军
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办教育——创办近代新式学堂
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科学人才
“中学”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即儒家的纲常名教和君主专制制度。
③ 局限性: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2、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康梁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
(1)背景:(结合图片信息概括) 政治: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重,帝国主义侵略加深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文化:早期维新思想发展,西学的不断传入
(2)代表: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C.探索新知寻求强国之道 D.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6.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宣传维新变法代表著作是( B )
A.《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
C.《孔子改制考》 D.《新学伪经考》
王韬(1828~1897)苏
州人。道光间在上海外 国人所办书馆工作。后 赴英译书,游历法、俄 等国。同治间在香港办 报,宣传变法自强。
地主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不 阶级
洋务派(洋务运动)
断
“师夷长技以自强”
探
求 强 国
资产 阶级
维新派(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 革命派(辛亥革命)
之
民主共和
路
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单 器物 元
线 索 制度
思想文化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 叶长庚 yechanggeng1218@
正付诸实践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回顾必修2相关内容:
1、洋务运动的背景 2、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时间: 3、洋务运动思想主张、目的: 4、洋务运动内容(实践活动): 5、洋务运动的结果: 6、对洋务运动评价:
洋务运动:19世纪60 年代至90年代这几十年中, 清政府一些洋务派官僚以 “自强”和“求富” 为口 号,在军事、经济、教育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 新运动,史称“洋务运 动”。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课程标准: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 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
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天地为之
乎内外,所以限也。”——源自中国中心论”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帝还
三、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派 1、早期维新思想
① 结合教材思考:早期维新思想产生原因?
洋务运动的发展;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 ;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民族资产阶级兴起; 。 ② 结合教材归纳:代表人物及主张王韬、郑观应 主张: 政治——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阅读材料: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 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 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 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 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 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 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请回答:(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 腐朽的清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