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 • • • • • 一、品德与道德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五、国外的道德教育模式 六、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
一、品德与道德
• (一)品德与道德的定义 • 道德(moral)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 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而 形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的总和。 •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成员按照一定 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是道德的个 体化,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
• (一)道德因素论
• 1.二因素论 • 认为道德品质由知和行所构成,即任何道德 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因素。 • 2.三因素论 • 认为道德品质由知、情、行构成,即除了知、 行外,道德品质还包括道德情感。三因素说把道 德意志包括在道德行为的训练之中。
• 3.四因素论 • 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道德行为组成。简称为品德由知、情、 意、行四因素组成。
•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实验 • 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 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 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做两件事。这个 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呢?”皮亚杰询问了150个6至12岁的儿童, 结果年幼的儿童大多倾向于服从权威,认为成人的命令是正 确的,所以妈妈叫女孩做两件事是对的,是应该服从的。 • 在实际工作中,小学老师反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告 状”,就是儿童服从权威的道德观念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们 遇事要找成人,尤其是让老师来评理。由于这个阶段儿童道 德观念的发展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因此,对他们的道德 教育,主要应依靠教师的具体指导,不必强求同伴之间的互 助;他们的学习和活动也主要是靠老师来合理组织,不必过 分强调班集体的作用。这个阶段,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尤 为重要。
• 3.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8—10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把成人的命令看作 是应该绝对服从的了,也不把道德的规则 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同 伴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道德行为的准则, 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 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对 他们来说,只是用来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 的。在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 系”,我要求你遵守,我也得遵守。
•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赞同四因素说,即认为品德是 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 成有机整体。 • 下面介绍道德四因素:
•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 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其中包括道德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 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 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也 可以把道德认识看作是对于行为中是非、 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
•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 1.道德观念的产生 • 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 道德观念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感知活动来实现的。 人们多次感知某些道德现象,便会产生相应的道德 表象,这是道德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 • 学生对是非、好坏的认识,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 依靠成人对他们的各种行动的褒贬而逐步学会,逐 步提高的。有的研究认为,大约九岁以前的儿童的 道德认识,多数还处在道德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 响,他们的道德表象也就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并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道德概念。
•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6—8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 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 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 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 是坏孩子。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 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这些规 则或要求是不能更改的,谁也不能违反的, 若是违反了,就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 小学儿童在教师、少先队、班集体的外部 监督下逐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 的行动; • 初中生在外部监督和内心调节的的基础上 道德意志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抗诱惑力 仍不强; • 高中生有超过半数的人内在控制力较强。
• (四)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 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 •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 指导学生掌握行动方式有多种形式。例如, 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练习,使学 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动要求;分 析某些典型人物的行动;组织学生讨论为 完成某件好事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分析 与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 等,都是常用的办法。
• 4.公正阶段(11—12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发展倾向公正。 所谓公正就是承认真正的平等,不像前一 阶段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平等。所谓真正的 平等,就是要依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作 出恰当的处理。
• 皮亚杰的公道实验
• “一个假日的下午,妈妈带了她的孩子们去河边散步,四点钟,她给孩 子们每人发了一个卷饼,他们各自吃着自己的卷饼,但小弟弟没有吃, 不小心把卷饼掉在河里了。妈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再给一个吧?哥哥 他们会怎样说呢?”皮亚杰询问了6至14岁儿童,年龄小的儿童主张不 应再给他了,以表示对他的惩罚;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则主张再给他一 个卷饼,这样人人都有一个(平等);年龄更大的儿童也主张再给他一 个,但这是考虑到弟弟年龄小,应得到照顾,这样才公平,即公正。年 龄大的儿童已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他们已能用 公道这一新的标准去判断是非,认识到在依据准则去判断是非时,应先 考虑他人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他们的道德判断。在 皮亚杰看来,公道感是一种出于关心和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因而, 公道感是公正观念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平等”。 从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看,大多数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儿童, 都能在他们的公正判断中持公道的态度。
• (二)道德情感的逐渐丰富 • 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动 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 体验。 •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为 主,易受情境影响比较浮浅、脆弱、不稳 定、自觉性较低;小学高年级儿童有一半 左右产生了较高概括性和理论性的道德情 感;初中三年级以后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 道德情感体验逐渐占优势。
•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的形成和发
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个体品德的
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
• 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个体品德又集中构成
或影响着社会道德或社会风气。
•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1)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 德产生于社会需要,品德产生于个体需要。 • (2)品德与道德反应的内容不同。道德是 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应,品德反应个体道 德需要与社会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 • (3)品德与道德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 径不同。社会道德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 节控制作用,品德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起支 配调节作用。
• (二)张志光(1993)功能结构说
• 认为品德由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 断面或维度构成。 • 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到开始出现道德 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时的心理结构。 • 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 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 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 • 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
• 1.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
•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往往自己单独玩,很少和同伴 一起玩,在游戏时,游戏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 还没有约束力。他们各自玩着“自己的”游戏,一 点儿也不理会对方。皮亚杰认为,这是以自我为中 心的行为阶段,称之为“单纯的个人规则的阶段”。 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交 往和社会合作的关系,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事和别 人的事真正区别出来。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游戏活动 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时,规则对儿童来说才 能成为他的行为的准则,否则,它只是一种单纯的 规则而已。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 • 本世纪20—3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 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的道德 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 判断》(1932)一书。他在多年研究儿童道 德认识发展问题上,把儿童的道德评价发展分 为四个阶段:
•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 活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 产生的内心体验。大致有三种:①直觉的道德情 感;②形象的道德情感;③伦理的道德情感。 • (3)道德意志 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 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对道德观念 起推动作用,它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中控制行 为的力量。
• (三)林崇德(1989)的品德的动态开放结构
•
他认为品德是人的道德活动特征的整体联系,是 心理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是多侧面、多形态、 多水平、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或系统。 • 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 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 系统;(2)品德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 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 理系统;(3)品德的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关系及 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 2.道德概念的掌握 • 道德概念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 • 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从具体 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道德概念的形成 依赖一系列条件。首先,它依赖于事物的形象和 感性经验。形象的、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 概念的基础。当有了感性经验时,道德概念的形 成就顺利。其次,在不同的情况下,把道德行动 的动机、效果进行比较和概括,对形成学生正确 的道德概念有重要作用。再次,把道德行动的社 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很好地结合起来。
•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 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 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 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 习惯。道德行为方式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 道德行为技能,而道德行为习惯则是一种自动化 的道德行为。
• 4.五因素论 • 认为在四因素基础上应增加一个道德信 念因素,它与四因素说无本质区别。 • 5.六因素论 • 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 机、道德行动、道德意志、道德自我评价 组成。简称知、情、动、来自百度文库、行、评六因 素。 •
• 3.道德信念的确立
•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 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 和“理”的合金。 •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年龄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 道德信念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有了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这是建立了形成道德 信念的前提;三四年级开始有了道德信念萌芽, 表现出道德方面的愿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始 表现出某种自觉的道德信念。从少年期开始,真 正概括、深刻而坚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初 中阶段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它为 高中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 础。
• 4.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 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道德知识对道德行动 进行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 动的过程,它引导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 理的行动,为道德行动定向。
• 一般说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 别人的评价过渡到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②从注重对行 动结果和外部原因的分析渐渐转向对行动动机的内部原因 的分析。③先学会分析别人的行动。然后学会确切地分析 自己的行动。④先片面然以后逐步掌握正确而全面地评价 别人和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
•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 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 习惯的形成方式有:①简单重复,即创设重复良好行为 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动的机会。②模仿,即提供良 好的榜样。③有意练习,即在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
义、目的和阶段要求,要不中断地坚持练习,要让学生知 道练习的成绩,体验到愉快并知道成败的原因。④与坏 习惯作斗争。在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危 害性,增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防止学生丧失信心,提出 纠正坏习惯的具体方法,如利用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 合理地运用奖惩的方法。为了阻止坏习惯在班上的蔓延, 必要时还可以发动集体来谴责带头的学生。
• • • • • • 一、品德与道德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五、国外的道德教育模式 六、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
一、品德与道德
• (一)品德与道德的定义 • 道德(moral)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生活中, 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而 形成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的总和。 •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社会成员按照一定 的社会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品德是道德的个 体化,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二 、品德的心理结构
• (一)道德因素论
• 1.二因素论 • 认为道德品质由知和行所构成,即任何道德 品质都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两个因素。 • 2.三因素论 • 认为道德品质由知、情、行构成,即除了知、 行外,道德品质还包括道德情感。三因素说把道 德意志包括在道德行为的训练之中。
• 3.四因素论 • 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 志、道德行为组成。简称为品德由知、情、 意、行四因素组成。
• 皮亚杰的对偶故事实验 • 星期日下午,妈妈疲劳了,要她的女孩和小男孩帮她料理 家务。要女孩去把一叠盘子揩干,要男孩去取一些柴禾来。 但是小男孩却上街去玩了。妈妈就叫女孩去做两件事。这个 女孩子说了些什么呢?”皮亚杰询问了150个6至12岁的儿童, 结果年幼的儿童大多倾向于服从权威,认为成人的命令是正 确的,所以妈妈叫女孩做两件事是对的,是应该服从的。 • 在实际工作中,小学老师反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好“告 状”,就是儿童服从权威的道德观念的具体表现,因为他们 遇事要找成人,尤其是让老师来评理。由于这个阶段儿童道 德观念的发展是绝对尊重和服从权威,因此,对他们的道德 教育,主要应依靠教师的具体指导,不必强求同伴之间的互 助;他们的学习和活动也主要是靠老师来合理组织,不必过 分强调班集体的作用。这个阶段,教师的表率和示范作用尤 为重要。
• 3.可逆性阶段(自律阶段)(8—10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把成人的命令看作 是应该绝对服从的了,也不把道德的规则 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同 伴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谓道德行为的准则, 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用来保障 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因此,规则对 他们来说,只是用来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 的。在规则面前同伴之间是一种“可逆关 系”,我要求你遵守,我也得遵守。
• 我国心理学界一般赞同四因素说,即认为品德是 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构 成有机整体。 • 下面介绍道德四因素:
•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 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 其中包括道德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 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念去分析道德情景, 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也 可以把道德认识看作是对于行为中是非、 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
三、品德的形成过程
• (一)道德认知的形成 • 1.道德观念的产生 • 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 道德观念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感知活动来实现的。 人们多次感知某些道德现象,便会产生相应的道德 表象,这是道德认识的感性认识阶段。 • 学生对是非、好坏的认识,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 依靠成人对他们的各种行动的褒贬而逐步学会,逐 步提高的。有的研究认为,大约九岁以前的儿童的 道德认识,多数还处在道德表象的感性认识阶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 响,他们的道德表象也就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并 在这个基础上形成道德概念。
• 2.权威阶段(他律道德阶段)(6—8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 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 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 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 是坏孩子。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 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这些规 则或要求是不能更改的,谁也不能违反的, 若是违反了,就是犯了极大的错误。
•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 小学儿童在教师、少先队、班集体的外部 监督下逐渐学会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 的行动; • 初中生在外部监督和内心调节的的基础上 道德意志水平有较大的提高,但抗诱惑力 仍不强; • 高中生有超过半数的人内在控制力较强。
• (四)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 • 道德行动习惯的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 方面: • 1.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 指导学生掌握行动方式有多种形式。例如, 通过学生守则、常规的讲解与练习,使学 生熟知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动要求;分 析某些典型人物的行动;组织学生讨论为 完成某件好事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分析 与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等 等,都是常用的办法。
• 4.公正阶段(11—12岁) •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道德观念发展倾向公正。 所谓公正就是承认真正的平等,不像前一 阶段仅满足于形式上的平等。所谓真正的 平等,就是要依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作 出恰当的处理。
• 皮亚杰的公道实验
• “一个假日的下午,妈妈带了她的孩子们去河边散步,四点钟,她给孩 子们每人发了一个卷饼,他们各自吃着自己的卷饼,但小弟弟没有吃, 不小心把卷饼掉在河里了。妈妈将怎样处理这件事?再给一个吧?哥哥 他们会怎样说呢?”皮亚杰询问了6至14岁儿童,年龄小的儿童主张不 应再给他了,以表示对他的惩罚;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则主张再给他一 个卷饼,这样人人都有一个(平等);年龄更大的儿童也主张再给他一 个,但这是考虑到弟弟年龄小,应得到照顾,这样才公平,即公正。年 龄大的儿童已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对道德问题作出判断。他们已能用 公道这一新的标准去判断是非,认识到在依据准则去判断是非时,应先 考虑他人的一些具体情况,从关心和同情出发作出他们的道德判断。在 皮亚杰看来,公道感是一种出于关心和同情人的真正的道德关系。因而, 公道感是公正观念的一种高级形式,它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平等”。 从皮亚杰的研究结果看,大多数思维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少年儿童, 都能在他们的公正判断中持公道的态度。
• (二)道德情感的逐渐丰富 • 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动 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 体验。 • 小学低年级儿童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为 主,易受情境影响比较浮浅、脆弱、不稳 定、自觉性较低;小学高年级儿童有一半 左右产生了较高概括性和理论性的道德情 感;初中三年级以后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 道德情感体验逐渐占优势。
•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 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品德的形成和发
展以一定的社会道德为基础,个体品德的
内容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反映。
• 一个社会历史时期的个体品德又集中构成
或影响着社会道德或社会风气。
• 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1)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道 德产生于社会需要,品德产生于个体需要。 • (2)品德与道德反应的内容不同。道德是 对社会关系的理性反应,品德反应个体道 德需要与社会道德需要之间的关系。 • (3)品德与道德表现形式和发挥作用的途 径不同。社会道德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 节控制作用,品德对个体的道德行为起支 配调节作用。
• (二)张志光(1993)功能结构说
• 认为品德由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 断面或维度构成。 • 生成结构是指个体从非道德状态到开始出现道德 行为或初步形成道德性时的心理结构。 • 执行结构是指个人在道德性生成结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更有意识地对待道德情境,经历内部冲突、 主动定向、考虑决策和调节行为等环节的一种复 杂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 • 定型结构是指个体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
• 1.自我中心阶段(前道德阶段)(2—5岁)
• 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往往自己单独玩,很少和同伴 一起玩,在游戏时,游戏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 还没有约束力。他们各自玩着“自己的”游戏,一 点儿也不理会对方。皮亚杰认为,这是以自我为中 心的行为阶段,称之为“单纯的个人规则的阶段”。 这是由于这一时期的儿童还没有产生真正的社会交 往和社会合作的关系,他们还不能把自己的事和别 人的事真正区别出来。只有当儿童意识到游戏活动 中应该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时,规则对儿童来说才 能成为他的行为的准则,否则,它只是一种单纯的 规则而已。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 (一)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 • 本世纪20—3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 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的道德 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 判断》(1932)一书。他在多年研究儿童道 德认识发展问题上,把儿童的道德评价发展分 为四个阶段:
•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对现实生 活中的思想言行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和道德需要而 产生的内心体验。大致有三种:①直觉的道德情 感;②形象的道德情感;③伦理的道德情感。 • (3)道德意志 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 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对道德观念 起推动作用,它表现为在实现道德目标中控制行 为的力量。
• (三)林崇德(1989)的品德的动态开放结构
•
他认为品德是人的道德活动特征的整体联系,是 心理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是多侧面、多形态、 多水平、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或系统。 • 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 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 系统;(2)品德的心理过程与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 即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心 理系统;(3)品德的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关系及 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 2.道德概念的掌握 • 道德概念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 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 • 道德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从具体 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道德概念的形成 依赖一系列条件。首先,它依赖于事物的形象和 感性经验。形象的、感性的道德经验是形成道德 概念的基础。当有了感性经验时,道德概念的形 成就顺利。其次,在不同的情况下,把道德行动 的动机、效果进行比较和概括,对形成学生正确 的道德概念有重要作用。再次,把道德行动的社 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很好地结合起来。
•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之下所采取 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道德 认识和其他心理成分的外部标志和具体表现。 • 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 习惯。道德行为方式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 道德行为技能,而道德行为习惯则是一种自动化 的道德行为。
• 4.五因素论 • 认为在四因素基础上应增加一个道德信 念因素,它与四因素说无本质区别。 • 5.六因素论 • 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 机、道德行动、道德意志、道德自我评价 组成。简称知、情、动、来自百度文库、行、评六因 素。 •
• 3.道德信念的确立
• 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 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 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 和“理”的合金。 •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年龄发展的不同阶段,学生 道德信念具有不同的特点。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 有了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这是建立了形成道德 信念的前提;三四年级开始有了道德信念萌芽, 表现出道德方面的愿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开始 表现出某种自觉的道德信念。从少年期开始,真 正概括、深刻而坚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初 中阶段是一个人道德信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它为 高中阶段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一定的基 础。
• 4.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 道德评价是应用已有道德知识对道德行动 进行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 动的过程,它引导学生分析情况,确定合 理的行动,为道德行动定向。
• 一般说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过程是:①从重复老师或 别人的评价过渡到独立地对别人进行评价。②从注重对行 动结果和外部原因的分析渐渐转向对行动动机的内部原因 的分析。③先学会分析别人的行动。然后学会确切地分析 自己的行动。④先片面然以后逐步掌握正确而全面地评价 别人和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 2.通过训练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
• 道德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 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 习惯的形成方式有:①简单重复,即创设重复良好行为 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动的机会。②模仿,即提供良 好的榜样。③有意练习,即在练习时,要明确练习的意
义、目的和阶段要求,要不中断地坚持练习,要让学生知 道练习的成绩,体验到愉快并知道成败的原因。④与坏 习惯作斗争。在根除坏习惯时,要使学生知道坏习惯的危 害性,增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防止学生丧失信心,提出 纠正坏习惯的具体方法,如利用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 合理地运用奖惩的方法。为了阻止坏习惯在班上的蔓延, 必要时还可以发动集体来谴责带头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