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专题
一、课标解读
1.了解和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

包括: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以及外国作家的国别)、艺术风格等;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和出处;掌握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浅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著述。

2.了解和掌握《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能背诵240篇(段)优秀诗文,与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的识记,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

二、考点突破
(一)考点梳理
考点一:作家简介
1.文化积累──下面句子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白,字太白。

唐代诗人,被称为“诗圣”。

他的诗想象奇特,气势豪迈,极具浪
漫主义风格。

代表作有《行路难》等。

B.苏轼,字子瞻。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开创了豪放派词风。

与其父苏洵、其弟
苏辙并称为“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C.冰心,原名谢婉莹。

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她的诗集《繁星》《春水》的
主题表现了对母爱、童真和自然的赞美。

D.老舍,原名舒庆春。

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品《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
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惨命运。

【温馨提示】考常识就是考识记。

识记的内容紧紧围绕作家、作品、文化知识进行;识
记的范围,意识课本里出现过的,二是有代表性的、知名度高的。

【归纳总结】排除法
文化常识涉及写作背景,文中反映的文风、民情、文学倾向等。

当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时,一是直接作答,这是建立在极有把握的情况下。

二是采取排除法,“缩小包围圈”,即排除迷惑选项。

考点二:课文理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说》一文的作者是我国唐代文学家韩愈,他是我国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杨修之死》选自清代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
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C.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在《傅雷家书》中苦心孤诣地教导儿子,他希望儿子做一
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温馨提示】常识题主要考查识记能力,考查识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所谓全面,就是
识记的一个也不能漏;所谓准确,就是不能张冠李戴。

考查的瞄准点集中在那些比较相似、
接近、容易混淆的内容上。

选择题型,即把写作背景、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放在一起,形
成大杂烩的形式,考查考生是否有拨开云雾见日月的能力。

【归纳总结】“点”“线”“面”勾连法
文学常识涉及课文标题、作者姓名及朝代、作者主要情况这三方面内容。

当以填空题形式出现时,在备考过程中应抓住“点”“线”“面”这几点,由“点”及“线”,再由“线”及“面”,从而全方位把握这部分知识。

点──全面撒网,重点突破,做到点点清。

牢牢抓
住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体裁常识(要重视学习重点、自读提示、课文注解、课后
练习和助读资料中提到的相关内容)线──缕成线,线索清。

让时间、体裁穿针引线,将众
多文学常识知识连成一体。

面──铺开面,分成块。

每一个作家,他的生活时代、代表作,
可以构成“扇面”进行复习。

考点三:文学形象介绍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介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在《贝多芬传》中,突出表现了“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反抗
苦难作为其生存方式的贝多芬精神。

B.老舍的《骆驼祥子》为我们真实地描绘了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有力
地揭穿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行。

C.我们是听着《水浒传》的故事长大的:鲁智深倒拔杨柳、武松风雪山神庙、吴用智
取生辰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D.丹尼尔·笛福创作的《鲁滨逊漂流记》告诉我们:在遇到困难时,必须用顽强的意
志和充沛的生命力去战胜它,而首先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怯懦与悲观。

【温馨提示】人物形象是作者与读者进行情感交流的媒介。

优秀的作家总是通过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来描绘他所处的时代,寄寓他所领悟的生活哲理;而读者也往往通过人物形象
来把握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本质。

许多文学作品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塑造了具体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

【归纳总结】抓关键词法
文学常识题当以客观题形式出现时,这种题型多要求仔细研读选项,可先圈出题目中的关键词、关键点,条分缕析,以便筛选出答案。

(二)要点梳理
1.方法与技巧
方法一:穿针引线法
【方法】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
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

例如记忆中
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

【技巧】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
(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
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方法二:联想法
【方法】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
莱、雨果、拜伦。

这样举一而反三,触一而发十,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

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方法三:归纳记忆法
【方法】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技巧】(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
馆记》。

(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
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初中高中,全部集中在一起复
习,既有利于文体知识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现实
主义又有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高尔基、鲁迅等)之分。

另外,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

(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诗圣、太史
公、异史氏等。

三、考点典题
题型一:选择题──常考不衰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

C.《关雎》和《蒹葭》是《诗经》中歌咏纯真爱情的名篇。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是崔颢《黄鹤楼》中的名句。

【思路点拨】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文学常识是一种常规题型,因为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便于多角度设点,仍然具有生命力。

A项考查现外国当代主要作家作品的识记,B项考查中国现代主要作家作品的识记,C项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D项考查古典诗歌作品
名句的识记。

名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钱塘湖
春行》。

崔颢的《黄鹤楼》中最流传甚广的经典佳句是“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参考答案:D
题型二:填空题──新动向
2.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填空。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买车;非
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

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计算他的钱;设若一旦忘了这件事,他便忘了自己,而觉得自己只是个会跑路的畜生,他拉着总不起劲,好像背着块石头那么不自
然……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这段文字出自作家()的长篇小说《》。

作品主人公是(),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最大的梦想是()。

【思路点拨】填空题也是许多地区都采取的对文学常识记忆的考查形式,此类题型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必须能准确记忆文学常识,而且要在考试中正确书写人名、书名。

本题在
文学常识的考查中有两个显著的创新点,一是有个显豁的“美目”,二是结合语段来考查文
学常识,考查名著阅读,一箭双雕。

题目中的语段出自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部
小说是初中生名著阅读中的必读书目。

在名著阅读中必须了解基本的一些东西,如作者、作品、情节、人物、人物的性格特点等。

只要在初中阶段利用好课下时间真正的“读过”了,
这类题目的解答就可迎刃而解。

《骆驼祥子》的主人公当然是祥子,其次就是虎妞。

作品的
主要情节是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所以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买上属于自己的车。

参考答案:老舍;《骆驼祥子》;祥子;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题型三:表述题──异军突起
3.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刀。

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
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阅读下表,完成表格。

鲁迅作品人物人物描写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阿长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
塞在我的嘴里。

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
谓福橘,,
(1)
《故乡》(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
一匹猹尽力刺去,,
勇敢
无畏
《社戏》阿发“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3)
(4)“我”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
罢。

,,”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
很爱
父亲
【思路点拨】表述题,是刚出现在江苏、浙江两省的一种考查文学常识的新题型,对考
生的文学常识水平要求有所提高──不但要识记、理解作品及其内容,还要根据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做进一步适当的分析表达。

鲁迅的文章在初中阶段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属于“现代名家”。

本题以“综合性学习”的形式,从文学常识的角度,考查作品、人物和
对人物的评价,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试题选取了鲁迅先生的四篇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或抒写童年生活,或讴歌人性的美好。

选择的描写文字多姿多彩,有神态描写、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都能很好地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真正地能够“亲近文本”,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文本了然于胸,需要的是精准的记忆能力和
高超的概括能力。

参考答案:(1)对“我”的关爱,为“我”操心(2)少年闰土或闰土(3)热情好客,淳朴善良(4)《父亲的病》
四、感悟提高
“文学常识”的考查旨在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加深对那些在社会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作品的了解。

既然该考点考查的是常识性的文学问题,一般难度不大,注意一个“常”
字和“名”字,不要纠缠于细枝末节,可列表比较或归类复习,增加得分把握。

分值不会很
高,为2分左右。

文学常识自测
一、选择题
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B.“三”在古汉语中往往泛指多次。

“吾日三省吾身”“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中的“三”都是这个意思。

C.诗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诗、词、曲,从文学角度看,
都是诗歌。

D.“狼来了”“大人国”“智取生辰纲”“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分别出自《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水浒》《西游记》。

2.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说的“弱冠”指的是男子20岁,“桑梓”指的是故乡,“鸿雁”常用来喻指书信。

B.下面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运用完全正确:花市上,牡丹、牵牛、梅花、菊花等等,,四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C.“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此句的主干是,
桥恢复青春。

D.“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感人事迹,经过媒体的大事渲染....,传遍了祖国大江南北。


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够恰当。

3.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颂公德的文字,叫作“铭”,后来就成为一种
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是不用韵的。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

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C.王羲之是东晋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
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的巨匠,代表作品有《我的叔叔于勒》《项链》等。

4.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A.《变色龙》──法国──契诃夫 B.《背影》──现代──朱自清
C.《饮酒》──东晋──陶渊明 D.《陋室铭》──唐代──刘禹锡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有重章叠句的特点。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

C.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收录了《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故乡》《藤野先生》等作品。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哈姆雷特》《奥赛罗》《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湖心亭看雪》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张岱,选自《陶庵梦忆》。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给巴特勒的信》的作者分别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法国文豪
雨果。

[来
C.《背影》和《春》都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写的散文。

D.《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作品,《范进中举》选自这部小说。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作品《故乡》中的主要人物闰土,是五四运动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经济萧条衰败
的悲惨景象的真实写照。

B.毛泽东《沁园春·雪》写景则辽阔江山尽收眼底,论史则百代帝王遣上笔端,其气
魄之大,前无古人。

C.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女儿的信》中巧妙地回答了14岁的女儿所提出的敏感话题──什么是爱情。

D.《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一唱三
叹,反复吟咏。

8.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

其中“风”原指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骚”原指《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是出自这部作品。

B.《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

C.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朱自清的《背影》和魏巍的《我的老师》
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D.《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的编年体通史《史记》。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朱自清、老舍都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优秀文学作品传
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憬和崇高的理想。

B.启事首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寻物启事”等。

日期要写在署名的
下面,靠右写。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

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
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是《水经注》。

10.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有错误
...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

B.《美猴王》选自《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宋代人。

小说成功地刻画了美猴王顽劣、
好动、逞强、好胜的特征。

C.《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作品,它刻画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等众多
人物形象,揭示出腐朽的旧时代必然被埋葬,黑暗的旧中国必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D.马克·吐温是美国作家,他的作品语言诙谐幽默,我们学过他写的《我的第一次文
学尝试》。

11.文化积累──下列句子的内容,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是指唐朝初年的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

B.“唐宋八大家”是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C.“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D.“元曲四大家”是指关汉卿、马致远、晏殊和白朴。

二、填空题
1.填空。

①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派和________两大派别。

其中婉约派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位女词人,她叫________。

(2分)
②我们在七年级上册曾学过一篇课文《济南的冬天》,它的作者是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________,请再列举出他的两部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

(3分)2.按提示填空。

(4分)
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

从不平凡的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中,学到了________________;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认识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
________;从小说人物李京京身上,学到了当美好的愿望遭到拒绝时,________;从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领会了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

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
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作‘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作‘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
滚出来。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
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________。

(2分)(2)请写出鲁达主要的性格特点。

(3分)
4.春秋战国时期的谋臣策士很讲究劝谏的艺术。

如《左传》一书中记载的曹刿,在长
勺之战前,面见鲁庄公,几番对话,一再启发,终于使鲁庄公认识到①是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又如《②________》一书中记载的邹忌,用③________设喻,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最终使齐国兴盛起来。

5.文学常识填空
①鲁迅笔下的________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②“离开桑菲尔德我感到痛苦,我爱桑菲尔德。

”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________创作的小说《________》。

6.文学常识填空。

①“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这是我国的古典文学名著
《________》的开卷诗。

②《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

③一个人如果能像英国作家________笔下的鲁滨逊那样在困境中积极主动、保持尊严地活着,就不仅值得,而且是足以自豪的。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①《故乡》《孔乙己》都出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的小说集《呐喊》。

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全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用短语概括人物精神品质)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③《水浒传》中,一些极富个性的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及时雨”指的是________。

8.名著阅读。

他虽疾恶如仇,却从无武松鸳鸯楼连杀十五人的血腥,也没有李逵两把板斧排头砍倒一
片百姓的凶残;他对人间苦难有深切的体悟,如在桃花村痛打小霸王周通后,劝周通放弃亲事,为的是让刘太公能够老有所养,不要?教老人家失所?;梁山上见着林冲便动问?阿嫂
信息?……
文中的“他”是__________,请你简要地写出原著中有关他的另一件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是摘自不同作品中的书信内容,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

我身体很好,买卖也
好。

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


【乙】“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辞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
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
【丙】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

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
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
(1)【甲】出自作品《》,【乙】出自作品《》。

(2分)(2)【丙】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___,他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塑造的三个伟大人物之一。

(2分)
10.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外祖母在家做饭,缝衣裳,在菜园和花园里刨刨地,她像一个大陀螺,被一条看不见的
鞭子抽得整天乱转,她闻鼻烟,津津有味地打喷嚏,一面擦脸上的汗,一面说:“好人啊,
祝你们长命百岁!阿廖沙,我的心肝,你瞧,我们过得多么安静!多谢上天的圣母,一切都
变得这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