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八章真核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第八章真核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6dd9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2e.png)
Κ型和λ型轻链的恒定区和可变区的氨基酸序列是 不同的。
在小鼠中,95%的抗体轻链是κ型,而人类抗体 轻链中,κ型和λ型各占50%左右。
人类基因组中免疫球蛋白基因主要片段的数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片段重排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酵母交配型转换
8.1.4 DNA甲基化与基因调控
A. DNA的甲基化 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
启动区DNA分子上的甲基化密度与基因转录受 抑制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弱启动子来说,稀少的 甲基化就能使其完全失去转录活性。当这一类启动 子被增强时(带有增强子),即使不去甲基化也可 以恢复其转录活性。若进一步提高甲基化密度,即 使增强后的启动子仍无转录活性。
P295, Fig. 8-15
C. DNA甲基化与X染色体失活
A、螺旋-转折-螺旋(helix-turn-helix, H-T-H) 结构。这一类蛋白质分子中有至少两个α螺旋,中 间由短侧链氨基酸残基形成“转折”,近羧基端的 α螺旋中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会影响该蛋白质在DNA 双螺旋大沟中的结合。
同源域蛋白通过其第三个螺旋与双链DNA的大沟 相结合,其N端的多余臂部分则与DNA的小沟相
选择性剪接
➢ 原始转录产物可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得到不同 的mRNA,并翻译成不同蛋白质; ➢有些基因选择了不同的启动子,或者选择了不同的 多聚(A)位点而使原始转录物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 产生不同的mRNA分子,但翻译成相同蛋白质。 ➢同一基因的转录产物由于不同的剪接方式形成不同 mRNA的过程称为选择性剪接。
本章主要内容提要
1.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2.真核基因转录机器的主要组成; 3.蛋白质磷酸化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4.蛋白质乙酰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激素与热激蛋白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6.其他水平上的表达调控。
在小鼠中,95%的抗体轻链是κ型,而人类抗体 轻链中,κ型和λ型各占50%左右。
人类基因组中免疫球蛋白基因主要片段的数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片段重排与组织特异性表达
酵母交配型转换
8.1.4 DNA甲基化与基因调控
A. DNA的甲基化 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
启动区DNA分子上的甲基化密度与基因转录受 抑制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弱启动子来说,稀少的 甲基化就能使其完全失去转录活性。当这一类启动 子被增强时(带有增强子),即使不去甲基化也可 以恢复其转录活性。若进一步提高甲基化密度,即 使增强后的启动子仍无转录活性。
P295, Fig. 8-15
C. DNA甲基化与X染色体失活
A、螺旋-转折-螺旋(helix-turn-helix, H-T-H) 结构。这一类蛋白质分子中有至少两个α螺旋,中 间由短侧链氨基酸残基形成“转折”,近羧基端的 α螺旋中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会影响该蛋白质在DNA 双螺旋大沟中的结合。
同源域蛋白通过其第三个螺旋与双链DNA的大沟 相结合,其N端的多余臂部分则与DNA的小沟相
选择性剪接
➢ 原始转录产物可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得到不同 的mRNA,并翻译成不同蛋白质; ➢有些基因选择了不同的启动子,或者选择了不同的 多聚(A)位点而使原始转录物具有不同的二级结构, 产生不同的mRNA分子,但翻译成相同蛋白质。 ➢同一基因的转录产物由于不同的剪接方式形成不同 mRNA的过程称为选择性剪接。
本章主要内容提要
1.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转录活性; 2.真核基因转录机器的主要组成; 3.蛋白质磷酸化对基因转录的调控; 4.蛋白质乙酰化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5.激素与热激蛋白对基因表达的影响; 6.其他水平上的表达调控。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ppt(共59张PPT)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ppt(共5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9fe2cb3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c.png)
在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基因的转录除了启动子、RNA聚合酶II和基础转录因 子以外,还需要其它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参与。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顺式作用元件有:增强子、沉默子、绝缘 子和各种反应元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反式作用因子也称为转录 因子,它们包括激活蛋白、辅激活蛋白、阻遏蛋白和辅阻遏蛋白。 激活蛋白与增强子结合激活基因的表达,而阻遏蛋白与沉默子结合 ,抑制基因的表达,某些转录因子既可以作为激活蛋白也可以作为 阻遏蛋白其作用,究竟是起何种作用取决于被调节的基因。辅激活 蛋白缺乏DNA结合位点,但它们能够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 用而行使功能,作用方式包括:招募其它转录因子和携带修饰酶( 如激酶或乙酰基转移酶)到转录复合物而刺激激活蛋白的活性;辅 阻遏蛋白也缺乏DNA结合位点,但同样通过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 作用而起作用,作用机理包括:掩盖激活蛋白的激活位点、作为负 别构效应物和携带去修饰酶去中和修饰酶(如磷酸酶或组蛋白去乙 酰基酶)的活性。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 调控机制上的主要差异
调控的原因: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节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 和更经济地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而多细胞真核生物基 因表达调节的主要目的是细胞分化,它需要在不同的生长 时期和不同的发育阶段具有不同的基因表达样式; 调控的层次: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 ,但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水平调节与其在转录水平 上的调节各占“半壁江山”,而某些调控层次是真核生物特有 的,比如染色质水平、RNA后加工水平和mRNA运输等;
调控的手段:原核生物绝大多数的基因组织成操纵子,但真核 生物一般无操纵子结构。
在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调控
原核生物的DNA绝大多数处于完全暴露和可接近的状态,而真核生物 DNA大部分被遮挡并组织成染色质。因此,原核生物DNA转录的“默认 状态”是开放,其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阻遏蛋白进行的负调控,而真核生 物DNA转录的“默认状态”是关闭,其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激活蛋白进行 的正调控。 染色质的结构是一种动态可变的结构,其结构的变化能直接影响到基因 的表达。已有众多证据表明,一个基因在表达前后,其所在位置的染色 质结构会发生重塑或重建。由于染色质的组成单位是核小体,因此,染 色质结构的改变是从核小体的变化开始的,而核小体的变化是从组蛋白 的共价修饰和去修饰开始的。
[课件]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PPT
![[课件]真核基因表达与调控PPT](https://img.taocdn.com/s3/m/031dfb82284ac850ad0242fb.png)
第三节
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
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
基因数目 基因激活 转录起始 转录后加工 mRNA降解 蛋白质翻译 翻译后加工修饰 蛋白质降解等
一、DNA和染色体结构对转录的调控
1. DNA碱基修饰变化
真核DNA约有5%的胞嘧啶被甲基化,降低转录 活性;甲基化范围与基因表达程度呈反比。 2. 组蛋白变化
5. 沉默子
• 概念:能抑制启动子活性的DNA序列。
• 特点:与增强子相似;沉默子与增强子的角色可因 调控基因而转换。
二、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由某一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因子,通 过与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相互作 用,调节其表达。 这种调节作用称为反式作用。 还有个别蛋白质因子可特异识别、结合 自身基因的调节序列,调节自身基因的表达, 称顺式作用。
(二)转录调节因子分类
(按功能特性) * 基本转录因子
是RNA聚合酶结合启动子所必需的一组
蛋白因子,决定三种RNA(mRNA、tRNA及
rRNA)转录的类别。TF I;TF II;TF III
TFⅡ(转录因子)参与RNA-pol Ⅱ转录
转录因子 TF ⅡD TF ⅡA
TF ⅡB TF ⅡF TF ⅡE
真核基因表达与调 控
第二节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一、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概念: 真核生物中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 合,并对自身基因转录起始有调节作用的DNA序列。 转录起始点 DNA B A
编码序列
• 真核生物的顺式作用元件包括三类:
Ⅰ类顺式作用元件——Ⅰ类启动子——RNA pol Ⅰ
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域 (二聚化结构域)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5522bfbe23482fb5da4c76.png)
图:持家基因的CpG岛及其启动子
ppt精选版
14
•甲基化酶
•构建性甲基化酶:对CpG进行甲基化修饰; •维持性甲基化酶:把甲基化的特性遗传给子代。
ppt精选版
15
➢DNA甲基化与转录抑制
甲基化(methylated)程度高,对基因转录抑制的 调控能力越强。
去甲基化(undermethylated):基因转录激活
6
组蛋白对基因活性的影响
(1)占先模型(pre-emptive model):认为基因能否转 录取决于特定位置上组蛋白和转录因子之间的不可 逆竞争性结合。转录因子先结合在DNA的特定位点 上,基因正常转录;反之,组蛋白先与DNA的特 定位点结合,则形成核小体,转录停止。
(2)(2) 动态模型(dynamic model):认为转录因子
ppt精选版
19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
ppt精选版
20
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
顺式作用元件是指具有调节功能的特定DNA序列或影 响自身基因表达活性的DNA序列,在基因的同一条DNA 分子上;
子(intron)、 外显子(exon) ▪ 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序列(9:1)
ppt精选版
3
多 层 次 调 控
ppt精选版
4
染色体水平的调控
染色质的结构: ➢基本结构是核小体。 ➢在细胞中的状态: (1)紧密压缩 (2)被阻遏状态 (3)有活性状态 (4)被激活状态 ➢异染色质化
ppt精选版
5
ppt精选版
(4)两个启动子串联在一起时,增强子优先激活距离最近 的那一个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ba4488da98271fe900ef991.png)
在个体生长全过程,某种基因产物在个体 按不同组织空间顺序出现,称之为基因表达的 空间特异性(spatial specificity)。
基因表达伴随时间顺序所表现出的这种分 布差异,实际上是由细胞在器官的分布决定的, 所以空间特异性又称细胞或组织特异性(cell or tissue specificity)。
酸性激活域 (D/E-rich) 谷氨酰胺(Q)富含域 脯氨酸(P)富含域
蛋白质-蛋白质结合域 (dimerization, co-factors)
ppt精选版
25
1) TF最常见的DNA binding domain
Zinc Finger
bZIP
Homeodomain
bHLH
ppt精选版
26
(1) 锌指(zinc finger)
如果与转录激活因子有协同作用——共激活因子; 与转录阻遏因子有协同作用——共阻遏因子。
ppt精选版
24
常见转录因子的结构域 (domain)
DNA结合域 (DNA binding domain) TF
Basic AA (K/R) rich, positively charged
转录激活域
(trans-activation domain)
按功能需要,某一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 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称之为基因表达的时间 特异性(temporal specificity)。
多细胞生物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又称阶 段特异性(stage specificity)。
ppt精选版
7
人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类型β-珠蛋白的含量变化
ppt精选版
8
(二)空间特异性
TFⅡA TBP
TFⅡBΒιβλιοθήκη TATATBP: TATA-box binding protein
第九讲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_PPT幻灯片
![第九讲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_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9c73d1f6482fb4daa58d4bfb.png)
RNAi主要有3种形式,即转录水平、翻译水 平和转录后水平。其中转录后水平是RNAi在各 种生物中实现的主要方式。
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 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 统的关闭。
翻译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应 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蛋白质表达受阻。
微RNA(miRNAs)的调控
(一)转录的起始和加工的调节
• 5’末端的选择 • 3’末端的选择 • 选择不同外显子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5’末端的选择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3’末端的选择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选择不同外显子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二)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根据 其在所处的位置在转录中的功能以及作用方式, 可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 它们的 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有丝分 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连续动态过程, 也是多阶段、多因子参与的精确而有序的调控过程, 可分为5期:即G0期、G1期、S期、G2期、M期,有 两个主要限制点,即G1/S限制点和G2/M限制点。
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和细胞周期 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调控中 的重要作用。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绝缘子
与绝缘子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等调控元件都是通 过和细胞内特定的蛋白质因子相互作用而产生调控效 应的。因此,在讨论绝缘子的作用机理时,也不可忽 视它们的结合蛋白。
绝缘子与其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对绝缘子的生物学功 能至关重要。这些蛋白常常被称为“绝缘子蛋白”。
转录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对靶基因染色 质结构的改变,使其基因转录受限,导致表达系 统的关闭。
翻译水平上的干扰机制,是通过抑制相应 mRNA的翻译,使相应的蛋白质表达受阻。
微RNA(miRNAs)的调控
(一)转录的起始和加工的调节
• 5’末端的选择 • 3’末端的选择 • 选择不同外显子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5’末端的选择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3’末端的选择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选择不同外显子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二)真核生物转录调控的顺式作用元件
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根据 其在所处的位置在转录中的功能以及作用方式, 可分为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 它们的 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细胞周期的调控
细胞周期是指正常连续分裂的细胞从前一次有丝分 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连续动态过程, 也是多阶段、多因子参与的精确而有序的调控过程, 可分为5期:即G0期、G1期、S期、G2期、M期,有 两个主要限制点,即G1/S限制点和G2/M限制点。
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和细胞周期 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在真核生物细胞周期调控中 的重要作用。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绝缘子
与绝缘子作用有关的蛋白质因子
真核生物基因的启动子和增强子等调控元件都是通 过和细胞内特定的蛋白质因子相互作用而产生调控效 应的。因此,在讨论绝缘子的作用机理时,也不可忽 视它们的结合蛋白。
绝缘子与其蛋白形成的复合物对绝缘子的生物学功 能至关重要。这些蛋白常常被称为“绝缘子蛋白”。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cf4398de80d4d8d05a4f3f.png)
顺式作用元件
Cis-acting element
7.3.3 反式作用因子trans-acting factor
▪ 概念 通过识别和结合顺式作用元件的核心序列, 而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的一组蛋白因子. 这 些转录因子由其他基因编码,跨域作用. 对基因 表达调控可正(激活)可负(阻遏)
▪ 类别 这些转录因子可作为转录复合物的一部分, 但大部分是与启动区或基因特定部位结合的调 控蛋白。据其作用分为3类 转录阶段RNA聚合酶的亚基 转录起始终止的辅助因子 特异性调控序列结合蛋白
Alternative splicing
7.2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环节
▪ DNA水平:基因数量,结构 ▪ 转录水平: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
子 ▪ 转录后水平:mRNA的加工成熟 ▪ 翻译水平:起始复合物及mRNA稳定性 ▪ 翻译后水平:蛋白质加工修饰
DNA水平的调控
1.开放型活性染色质与基因活性 (结构) 真核基因以核小体组建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成高度 压缩. 转录发生前,染色质在特定区域被解旋松弛 (核小体结构改变、DNA自身结构改变、右旋型变 构为左旋型B→Z),一方面暴露了结构基因,使启动 区DNA易与RNA聚合酶及其他转录调控因子结合, 从而启动转录;另一方面暴露了DNA酶Ι的超敏感 位点,使活性状态的DNA更易于被核酸酶降解 .
真原核基因结构比较
▪ 原核基因按功能成串排列,组成操纵子单位,转录产物为 polycistron; 真核生物一个结构基因转录为monocistron.
▪ 原核有转录与翻译的偶连,真核表达则有严格的时区间隔 . ▪ 原核大部分基因是编码序列,而真核大部分是调控序列 ▪ 原核为蛋白质编码的大部分是连续基因; 真核为蛋白质编
因子 ▪ 其他水平的调控:mRNA的加工、mRNA的